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政和县 >> 熊山街道 >> 元峰庄社区

元峰庄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元峰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元峰庄社区简介

  政和县熊山街道元峰庄社区位于县城区东南面,处在星溪河以南,南大街以东,沿河畔延伸,依山而建。于1998年1月成立居委会,2002年更名元峰庄社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1486户,5475人,8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52人,社区党支部党员62人,社区工作人员3人,辖区内诊所2个,电子图书阅览室2个,幼儿园3所,公园1个及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的田径场,拥有各种大小商店46家。
  辖区内共建单位17个,拥有社区警务室、多媒体学习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装璜广告、美容美发、中介服务、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的关心下,元峰庄社区深入探索适应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本着“团结务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服务至上”的精神,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管理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以服务为保证、以健康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文体活动丰富、道德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城市社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5001 353000 0599 查看 元峰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元峰庄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元峰庄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南庄社区

  新南庄社区委员县城南侧,原属南门社区管辖,距离县城约2km。2001年成立新南庄管委会,2004年改称新南庄社区居委会。本社区主要由下温洋、芹山水电站库区等移民组成。辖区总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东至云根书院山、南至宝庵岭尾、西至下弄洋、北至南庄路260号。常住移民656户,2828人,其中移民456户,1335人。辖区内有政和县云雾茶叶精制厂、恒盛酿造厂、胶合板厂、纺织器材厂、竹木综合制品厂、铅笔厂等企业六家,吸纳了大量的移民剩余劳动力就业。新南庄社区驻南庄路319号。   

元峰庄社区

  政和县熊山街道元峰庄社区位于县城区东南面,处在星溪河以南,南大街以东,沿河畔延伸,依山而建。于1998年1月成立居委会,2002年更名元峰庄社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1486户,5475人,8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52人,社区党支部党员62人,社区工作人员3人,辖区内诊所2个,电子图书阅览室2个,幼儿园3所,公园1个及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的田径场,拥有各种大小商店46家。   辖区内共建单位17个,拥有社区警务室、多媒体学习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装璜广告、美容美发、中介服务、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共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的关心下,元峰庄社区深入探索适应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本着“团结务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服务至上”的精神,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管理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以服务为保证、以健康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文体活动丰富、道德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城市社区。   

北门社区

  北门社区地处我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政和县熊山街道居委会成立于1990年9月,2002年7月改为北门社区居委会。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常住户1936户,总人口5652人,居民小组11个,居民代表55人,社区党支部党员64人。社区干部4人。所辖地段东至东门电影院,南至南门大桥,西至工会大楼,北至一中操场。辖区内包括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等行政企事业单位50余个,个私企业商店300余家。   辖区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各式各类店面鳞次栉比,是城关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拥有全县最大的城区中心农贸市场;全县闻名的熊山也坐落在辖区内,已列为省级生态公益保护区。熊山海拔适宜、树木茂盛、百花盛开、山涧流水、曲径通幽,沿路建有登山石阶、拱桥、凉亭健身场等,半上腰有半天堂庙、白云庵等寺院,是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场所。   社区有共建单位42个。设有社区警务室、劳动就业服务站、人口学校、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地质灾害避让点等社区服务场所。   北门社区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立足社区、服务百姓”的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完善社区党建、推进社区自治,优化社区服务,全面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逐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有力、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文体活动丰富、道德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区。   北门社区以创建“文明、安全、整洁、便利、和谐、健康、向上”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坚持以奉献居民、服务社区为工作宗旨,全力实行以育民、安民、便民、富民、健民、乐民为主体的“六民工程”。从1994年至2011年连续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社区”、连续两届被授予 “平安社区”。2008年评为社区建设先进单位,被县委、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2009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11-2012年被熊山街道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西门社区

  西门居委会成立于1990年9月,2003年6月更名为西门社区居委会。所辖地段东起县总工会,西至星溪中学,南起水轮机有限公司,北至猪母岗,共辖10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174户,总人口为6281人,占地面积0.99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行政企事业单位20个。   近年来,西门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弘扬谦洁高效、团结务实的社区精神,着力开展社区文明创建,新建了渡头洋新区、拓宽了二级路,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社区先后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特奥委员会授予“特奥活动示范社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政和县人民政府授予“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评为“第五届文明单位’’ “文明居委会”;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社区”;被政和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0政和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南门社区

  南门社区地处政和县城区南部,位于南大桥至新南庄地界,辖区总面积达0.77平方公里。辖区有常住居民2486户,总人口7346人,十个居民小组,党员56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3人,辖区内共建单位14个,是集商贸居住为一体人口密集的社区。   社区内有集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飞凤山公园,还有气势雄伟、宏扬朱子理学思想的云根书院。拥有社区警务室、多媒体学习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有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装璜广告、就业服务等服务项目。有飞凤山艺术团、门球队等多种文体队伍,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社区本着“团结务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服务至上“的精神,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组织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与辖区单位联手共建、共助、共创,抓好“六进社区”、“爱心捐助”活动,通过评选“公德星、创业星、文化星、育才星、公德星”,树立文明新风,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在创建“平安社区”中,通过宣传栏、义务咨询解答、帮教对象、举办辅导讲座等有关法律、法规宣教活动,让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到平安创建中来,有效提高了社区平安创建“三率”。   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共建单位的关心下,在社区班子的不断努力,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性文化生活生机勃勃。南门社区已成为一个文明、安全、方便、温馨的家园。   

东门社区

  政和县熊山街道东门居委会成立于1990年9月,2003年6月改为东门社区居委会,位于县城东部人口密集地,总面积为0.99平方公里。所辖地段东至鹤林工业园区,南至东大桥,西至文明路33号,北至政和一中,共辖12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2029户,人口6096人,辖区共有行政企业事业单位财政局、文体局、林业局、教育局、中医院、政和一中、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24个, 所在辖区也是政和城关商贸繁华地段。  

胜利村

  胜利村 位于县城东门,东与稻香茶场、东峰村毗邻,北与梅坡、富美村交界、西与解放村相接,南与林屯村、县良种场为邻。1953年东和街和毓贤街合并为胜利街。1958年改称胜利大队。1984年改为胜利村。除农业生产外、工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家庭旅馆业等第三产业有较快发展。2005年底全村596户,人口2207人,耕地面积498.7亩,其中水田483.7亩,茶园300亩,总产量16吨,水果233亩,总产量250吨,山林7069亩,木材蓄积量16168立方米,粮食产量169吨。   村属企业有农工商公司,自来水厂(合营)、笋厂、东门汽车站、机砖厂(合营)东门农贸市场(股份制)等。2005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94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为3012元。村财收入31万元。2002年3月,投资320万元改善村部办公条件,新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的胜利大厦。1989年起村民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月15—30—50元固定补贴,2005年发放高龄老人补贴175人资金1.65万元。  


元峰庄社区特产大全




元峰庄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