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是东平镇集镇所在地.海拔210米,总面积22.69平方公里,地处政和、松溪、建阳、建瓯四县(市)结合部,交通方便,贸易繁荣。全村下辖七个自然村,十三个村民小组,1905户,6905人,有一个党总支,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2人。耕地面积5669亩,山地面积26172亩。东平村常年气候温暖、温润,年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636毫米,适宜种植杉、松、杂等用材林,毛竹、锥栗、杨梅、柑桔、茶叶等经济林;盛产茶叶、烟叶、食用菌等农副产品。近四百年的古镇城市贸易是东平村的特色,有独具地方风味的东平扁肉、小胳、胰子等特色小吃。改革开放给东平人民带来勃勃生机,东平村民凭借各自的勤劳和智慧,发挥东平地理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致富之路,2012年人均纯收入587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5101 | 353000 | 0599 | 查看 东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山溪村 |
山溪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距离城关35公里,距离镇所在地1.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平均海拔350米,全村分为山溪、大洋两个自然村,辖2个村民小组,共有197户,762口人,全村总面积6585亩,有林地面积 5600亩,其中锥栗80亩,毛竹800亩,生态茶园420亩,有耕地面积 633亩。无任何工业污染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 |
苏地村 |
苏地村 位于政和县东南部,与建阳、建瓯二市交接,距离城关54公里,交通方便,村民多数讲建阳方言。苏地行政村原由上村、中村、下村和溪仔崩4个自然村组成,村部驻中村,位于上、下村中间,原无村落,后因村集体在此盖村部、会场、供销站、学校等,村民也陆续在此建房,形成新兴村落,共有人口1109人,耕地面积1562亩。苏地村现分为上、下两个自然村,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2011年,共有359户,1368人,有林地面积8361亩,其中锥栗4000亩,毛竹1000亩,生态茶园361亩,幼林2000亩,杨梅1000亩,有耕地面积1551亩(粮食直补面积1828.8亩)。境内平均海拔65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各种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锥栗、杨梅等。环境质量为:全村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无黑烟区覆盖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境内主要河流地表水质均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乡村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社会经济概况:201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88元。 |
界溪村 |
界溪是闽北革命老区基点村,有 九个村民小组,335户1427人,全村山地面积1.9万亩,耕地1900亩,林地1.7万亩,其中:有毛竹种植面积2000亩、锥栗面积1000亩,森林绿化覆盖率达90%;其中:种植水稻1600亩、烟叶120亩、果蔬180亩。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9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村先后荣获南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县“五好”党支部、“文明村镇”、等称号。 |
凤头村 |
凤头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地处风光秀丽的奖山东麓,是闽北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距政和城关40公里,距“宁武”“松建”高速互通路口仅4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村庄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村内现存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楠木林和0政和第一支部旧址、陈贵芳故居、七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在中国0早期革命时期就涌现出以杨则仕、陈机水为代表的一批杰出0员和威震敌胆的革命先辈陈贵芳同志等人,曾一度誉满八闽的政和县三大;良师都出生在凤头村。 凤头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656人,耕地面积1860亩,山地面积19860亩,下辖凤头、头坑、党上、半岭四个村民小组。村民收入以茶叶、毛竹、锥栗、杨梅等经济作物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68元。近年来,凤头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省船舶集团下派书记驻村以来,村两委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抢抓机遇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凤头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庄面貌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1年至2012年凤头村分别被市、县评为“市级党建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活力党小组”、“平安建设先行村”等。2012年,凤头村被列为政和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碗厂村 |
碗厂村地处政和县城西部,现有3个自然村,全村205户,926人口,人均6596元。土地面积38914亩,全村现有锥栗2300亩,毛竹林3000亩,茶园690亩,农田1100亩,用材林31894多亩。 |
新口村 |
东平镇新口村位于东平的最南面,与石屯镇的西津村毗邻,是政和进入东平的门户,属于界溪水库移民政府集中安置村。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绿树成荫。全村有3个自然村(新口、黄当、南山),456户,1816人。全村总面积18733亩,林地面积16672亩,耕地面积1840亩。全村种植茶叶180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600亩,种植烟叶550亩,锥栗650亩,竹林1300亩。2003年以来,先后被县委、政府评为“林改工作先进村”、“烟叶生产先进村”、“综治工作先进村”等多项荣誉。 |
范屯村 |
范屯村位于政和县西部,距城关24公里,距镇所在地10公里,全村人口2848人,701户,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6300亩,其中:林地面积31200亩,水田面积3050亩。主要经济收入:茶园2300多亩,烟叶300亩,毛竹1200亩,小径竹600亩,锥栗900亩,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990元 |
护田村 |
护田村位于东平镇南部,松溪河流经境内,距城关21公里,距镇所在地13公里,总面积1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房屋规划整齐,坐落有至是东平较大的行政村。现有住房500多栋,共有675户,2765口人,总面积23934亩,耕地2400亩,有林地面积10643亩,其中绿色无公害锥栗5000亩、毛竹1000亩,生态茶园400亩,幼林2000亩. |
常布村 |
常布村总人口1942人,520户,行政村分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党员56人,本村距东平镇所在地3.5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全村土地面积25176亩,林地面积21400亩,耕地面积2550亩。有茶园2500亩(其中高标准生态茶园1900亩),有锥栗670亩,种植烟叶600亩。常布村是本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年产粮食1160吨。这里民风淳朴,四邻和睦,村民安居乐业,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烟叶、毛竹、水果、林业为主,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5885元。 |
金峰村 |
金峰行政村辖下屯、碗厂、后洋、下坑、前篷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537户1897人,有水田面积2150亩(粮食综合直补面积2135.6亩),林地面积 11889亩,其中:商品林9026亩,生态林2863亩,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齐全,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68 元,经济总量属东平镇行政村中等水平。 |
东平村 |
东平村位于政和县西北部,是东平镇集镇所在地.海拔210米,总面积22.69平方公里,地处政和、松溪、建阳、建瓯四县(市)结合部,交通方便,贸易繁荣。全村下辖七个自然村,十三个村民小组,1905户,6905人,有一个党总支,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2人。耕地面积5669亩,山地面积26172亩。东平村常年气候温暖、温润,年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636毫米,适宜种植杉、松、杂等用材林,毛竹、锥栗、杨梅、柑桔、茶叶等经济林;盛产茶叶、烟叶、食用菌等农副产品。近四百年的古镇城市贸易是东平村的特色,有独具地方风味的东平扁肉、小胳、胰子等特色小吃。改革开放给东平人民带来勃勃生机,东平村民凭借各自的勤劳和智慧,发挥东平地理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致富之路,2012年人均纯收入587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