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村位于镇前镇西北部,与杨源乡接囊,该村距离省道202线2.3公里,离宁武高速公路杨源开口只有1公里距离,该村共有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计273户,1245人,辖域面积1.88万亩,其中毛竹林地4350亩,锥栗面积600亩,茶园60亩,生态公益林5041亩,耕地面积共2.4987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该村因地制宜,种植放季节蔬菜与特色烟叶,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南坑村历史较为悠久,近年来,村民自筹资金60多万元修建大房水尾“观音桥”极为美观;南坑村也是革命老区根据地,在宝岩一场革命战斗中,营救2名江西红军战士,把牺牲的红军战士葬于岩下,取名“红军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5104 | 353000 | 0599 | 查看 南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茶溪村 |
茶溪村位于镇前镇西南部,距集镇所在地32公里,距离政和城关76公里,下辖天柱、茶溪、中山三个自然村,共152户,793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村,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村有林地19310亩,毛竹2700亩,锥栗2500亩,基本农田48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 |
际头村 |
际头村位于政和县镇前镇西北部、距离县城43公里、距镇所在地4.5公里,该村是省定老区贫困村,全村现有人口1300人,总户数251户,下辖上际头、下际头、胡仔坑三个自然村,划分四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3479亩,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3.6℃,昼夜温差大,气候独特。近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际头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半源村 |
镇前半源村位于国家级地质公园佛子山脚下,镇前镇西北部,平均海拔900多米,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210户,总人口925人,2011年人均收入2630元,是省定老区基点贫困村。夏天气候凉爽,风景优美。半源村现任村主任叶昌瑞依托半源村的生态优势,利用闲余土地,成立了农民占股49%、村委会控股51%的福建夏都生态园,以此打造美丽生态半源村。到目前为此,园区已经有10万颗向阳花苗再过一个月左右可移栽,5千尾鱼苗被投放鱼潭,2公里的道路在拓宽、加固,80亩水田已被修整,河道在清淤。走进半源村庄的小巷,路虽弯弯曲曲的,却也没有见到塑料袋、果皮、纸屑等垃圾,让人感觉干净、美丽。 |
南坑村 |
南坑村位于镇前镇西北部,与杨源乡接囊,该村距离省道202线2.3公里,离宁武高速公路杨源开口只有1公里距离,该村共有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计273户,1245人,辖域面积1.88万亩,其中毛竹林地4350亩,锥栗面积600亩,茶园60亩,生态公益林5041亩,耕地面积共2.4987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该村因地制宜,种植放季节蔬菜与特色烟叶,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南坑村历史较为悠久,近年来,村民自筹资金60多万元修建大房水尾“观音桥”极为美观;南坑村也是革命老区根据地,在宝岩一场革命战斗中,营救2名江西红军战士,把牺牲的红军战士葬于岩下,取名“红军岩”。 |
洋厝村 |
洋厝村距离镇区所在地约10公里。距高速路口9个公里,与省道202线相接。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198户,980人。集体所有农田用地总面积1349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6亩,山林地13320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村民收入以种植烟叶、蔬菜、茶叶、毛竹、椎粟等为主,人均收入2547元。 |
梨洋村 |
里洋村位于镇前镇西北部,距离省道202线6公里,该村326户,总人口1369人,其中耕地面积3300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里洋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里洋村 |
里洋村位于镇前镇西北部,距离省道202线6公里,该村326户,总人口1369人,其中耕地面积3300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里洋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角坂村 |
角坂村位于位于镇前镇北部,村部离省道302县仅1.5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共220户, 1360人,山地面积 亩,耕地面积 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经济作物有锥栗、茶叶、近年来,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种植引进,烟叶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今年种植红花大金元烟叶260亩,农民增收途径增进,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
横坑头村 |
横坑头村位于镇前镇区南部,与杨源乡毗邻,距离省道302线6公里,该村168户,总人口865人,山地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0亩、锥栗4000多亩、毛竹3500多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 |
西溪村 |
镇前镇西溪村地处闽东北结合部周宁县泗桥乡与杨源乡西门村之间,全村共有2各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65户,1190人,耕地面积1318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村之一,农民人均收入2850元。近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西溪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2008年来,为加快农业产业调整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西溪村新建烤烟房9座,种植红花大金元特色烟叶150亩,经济发展效益明显,2011年又新建烤房5座,发展烟叶180亩,红花大金元特色烟叶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
湘源村 |
湘源村位于镇前镇南部,该村离镇前6公里,该村171户,总人口719人,山地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村民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该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一栋东平王宝殿,一栋张氏祠堂,两者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湘源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齐家洋村 |
齐家洋村位于镇前镇区南部,与杨源乡毗邻,距离省道302线6公里,该村175户,总人口899人,山地面积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 |
筠竹洋村 |
筠竹洋村位于闽东北结合部,与周宁县接壤。全村设立个 村民4小组共174户,共有村民765人,山地面积7232亩,其中耕地面积1224亩,毛竹林2000多亩,茶山500多亩,锥栗山600多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 |
郢地村 |
郢地村位于闽东北结合部,省道302穿境而过。全村设立四个村民小组,311户,村民1443人。 该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以锥栗、水稻、茶叶为主,是典型的高山区行政村之一,近年来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的种植,该村百姓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
蓬岭村 |
蓬岭村距镇前镇所在地5公里,平均海拔930米,交通便利,为镇前镇较大的行政村,同时也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高山贫困村。蓬岭村共1个村民小组,共103户, 607人,其中耕地面积1106亩,种植锥栗280亩,茶园林120亩,毛竹林1200亩,种植水稻1060亩,生态林1968亩,其他林地6800亩。近年来,洋舍村为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充分利用 “二元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清香型红花大金元烟叶”和高山蔬菜,2012年共种植烤烟340亩,反季节蔬菜580亩。 |
连坑村 |
连坑村位于镇前镇西南部,该村离镇前18公里,与周宁县泗桥乡毗邻,该村346户,总人口1687人,山地面积1.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60亩,主要以农田、锥栗、茶叶、毛竹为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该村历史文化悠久,有三座石板桥,200多年历史,两座古庙。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连坑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宝岩村 |
镇前镇宝岩村位于镇前西北部,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405户,村民1710人,农田926亩,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之一,村民收入以种植水稻、毛竹、茶叶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