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邵武市 >> 大埠岗镇 >> 李源村

李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源村简介

  李源村位于东经117°21ˊ55〞,北纬27°11ˊ01〞。处邵武市南部,北与黎舍村交界,西与 和平村、鹿口村镇相邻,东与宝积村连接,南与竹源村接壤,西南与大埠岗村相通。村部距市区30公里。
  ●名称来历
  吴姓村民占绝大多数,当时叫“吴家源”,后因李姓村民占大多数 改叫“李家源”,故得名。
  ●政区沿革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李家源、红门、型家桥、高婆岭、徐家源,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90户,1564人。另有流动人口1018人。总人口中,男性798人,占51%;女性766人,占49 %;14岁以下205人,占13%;15-64岁1150人,占73%;65岁以上209人,占14 %。2011年人口出生率20.3 ‰,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13.5‰。
  辖区总面积16.31平方千米(24472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9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81107 353000 0599 查看 李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李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铁洋村

  铁洋村位于东经117°26ˊ01〞,北纬27°09ˊ16〞。处邵武市南部,北与 芜窟村交界,西与 竹源、宝积村相邻,东北与大竹村连接,南与 乌石、溪上相通。村部距市区26公里。   ●名称来历   明清年间土法炼铁,地势开阔,故得名。   ●政区沿革   铁洋村旧属邵武县管辖,以邹、邱、黄等姓为主,最早邹氏始祖庆铧公于明朝正德十八年(公元1702年)江西省进贤县入闽,定居铁洋村世代繁衍,至今已有352年。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铁洋组、炉下组、培上自然村(大厝组、新厝组、旧厝组 ) , 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78户,328人。另有流动人口173人。总人口中,男性172人,占52.3 %;女性156人,占47.7 %;14岁以下49人,占14.9 %;15-64岁248人,占75.8 %;65岁以上31人,占9.3 %。2011年人口出生率21.3‰,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12.2‰。   辖区总面积15.07 平方千米(22600 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7 人。   

乌石村

  乌石村位于东经117°26′50″,北纬27°07′47″。处邵武市南部,北与铁洋 村交界,东与吴厝村相邻,,西南与溪上村接。村部距市区42公里。   ●名称来历   村部所在地乌石坪,该村庄上方石头全为乌黑的石块,后被取名乌石,故得名。   ●政区沿革   该村以熊、张姓为主,熊氏最早始祖庆铧公于明朝正德十五年(公元1487年)自江西省进贤县入闽,定居乌石村世代繁衍,至今已有532年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乌石组、辛际组、东溪组、斜树坑组、前排组,8个自然村10 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287户,1110人。另有流动人口738人。总人口中,男性568人,占51.2%;女性542人,占48.8 %;14岁以下151人,占13.6 %;15-64岁 862 人,占 77.7 %;65岁以上 97 人,占 8.7 %。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死亡率4.5 ‰,人口自然增长率6.3‰。   辖区总面积18.46平方千米(27692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1人。   

溪上村

  溪上村位于东经117°25ˊ42 ,北纬27°06ˊ26 。处邵武市南部,西北与竹源 村交界,西与加洲村相邻,东北与乌石 村连接,南与松树坪村接壤,东南与祝岭相通。村部距市区34公里。   ●名称来历 该村五个居住点均沿溪而建,故名溪上。   ●政区沿革   溪上村旧属邵武县管辖,旧称二十都,以何、张、邹三姓为主,最早何始祖庆元公于明朝正德十八年(公元1723年)自江西入闽,定居溪上世代繁衍,至今已有392年。五十年代为加溪乡所在地,后合并到大埠岗乡,设为溪上村。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上路组、陈家组、邹家组、何家组、谢厝组 ,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72户,696人。另有流动人口510人。总人口中,男性352人,占50.6 %;女性344人,占49.4 %;14岁以下93人,占13.4 %;15-64岁463人,占66.5%;65岁以140 人,占2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4.4 ‰,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辖区总面积8.97平方千米(13462 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6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7°25ˊ42 ,北纬27°06ˊ26 。处邵武市南部,西北与竹源 村交界,西与加洲村相邻,东北与乌石 村连接,南与松树坪村接壤,东南与祝岭相通。村部距市区34公里。   ●名称来历 该村五个居住点均沿溪而建,故名溪上。   ●政区沿革   溪上村旧属邵武县管辖,旧称二十都,以何、张、邹三姓为主,最早何始祖庆元公于明朝正德十八年(公元1723年)自江西入闽,定居溪上世代繁衍,至今已有392年。五十年代为加溪乡所在地,后合并到大埠岗乡,设为溪上村。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上路组、陈家组、邹家组、何家组、谢厝组 ,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72户,696人。另有流动人口510人。总人口中,男性352人,占50.6 %;女性344人,占49.4 %;14岁以下93人,占13.4 %;15-64岁463人,占66.5%;65岁以140 人,占2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4.4 ‰,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辖区总面积8.97平方千米(13462 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6   

松树坪村

  松树坪村位于东经117°24ˊ34〞,北纬27°04ˊ07〞。处邵武市南部,北与加洲、溪上村交界,西与将乐县大源乡村相邻,东与祝岭村连接,南与泰宁县朱口相通。村部距市区55公里。   ●名称来历   该村以松树居多,择平坦处,伐松建村,故得名。   ●政区沿革   松树坪村旧属邵武县管辖,旧称二十一都,以丁、张二姓为主,最早丁氏始祖庆明公于明朝正德十七年 ( 公元1639年)自浙江入闽,定居松树坪世代繁衍,至今已362年。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松树坪组、界头组、三百岭、小生坊、宝坑,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26户,521人。另有流动人口325人。总人口中,男性270人,占52.6%;女性251人,占48.2%;14岁以下78人,占15%;15-64岁 394人,占75.6%;65岁以上49人,占9.4%。2011年人口出生率19.2‰,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长率11.6 ‰。   辖区总面积10.9平方千米(16357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8人。   

加洲村

  加洲村位于东经117°22ˊ48〞,北纬27。06ˊ39〞。处邵武市南部,北与竹源村交界,西与河源村相邻,东北与溪上村连接,东南与松树坪村接壤,南与泰宁龙湖相通。村部距市 区43公里。   ●名称来历   杨家源组与前洲组各取一字,名为“家洲”后更名为加洲,故得名。   ●政区沿革   加洲村旧属邵武县管辖,以叶、宁、袁、谢等姓为主,最早叶氏始祖庆丰公于明朝正德十五年( 公元1436年)自江西入闽,定居加洲村世代繁衍,至今已有522年。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 前洲 、洪水坑、丑坑、中道坑、杨家源、外坑、里坑、长乾、谢坑,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97户,1216人。另有流动人口851人。总人口中,男性632人,占52 %;女性584人,占48%;14岁以下190人,占15.6%;15-64岁917人,占75.4%;65岁以上109人,占9 %。2011年人口出生率14‰,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8.3‰。   辖区总面积26.3平方千米(39449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46.2 人。   

竹源村

  竹源村位于东经117°22′6″,北纬27°09′17″。处邵武市南部,北与宝积、李源村交界,西与大埠岗村相邻,东北与铁洋村连接,南与加洲村接壤。村部距市区35公里。   ●名称来历    村部所在地为套竹林故得名。   ●政区沿革   自然村套竹林属竹源村村委会所在地,旧称大竹坪,始于唐代,由宁化入迁定居至今,后改为套竹林。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墩上、妙源、套竹林、碓下、张家坊、谢源、杨家坊、惠岭 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432户,1511人。另有流动人口810人。总人口中,男性793人,占52.5 %;女性718人,占47.5%;14岁以下239人,占15.8%;15-64岁1151人,占76.2%;65岁以上121人,占8%。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6.6‰。   辖区总面积16.26平方千米(24392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3人。   

大埠岗村

  大埠岗村位于东经117°02'28〞,北纬27°09'02〞。处邵武市南部,西与和平 村相邻,东北与李源村连接,东与竹源村接壤,南与河源相通。村部距市区32公里。   ●名称来历   大埠岗村原是一片山岗,元代生人口剧增,商业勃勃兴旺,名为大埠市,后改名为大埠岗。   ●政区沿革   大埠岗村原是一片山岗,相传在700年前(南宋末期)村周边黄竹成林,生长在“鼻”形山岗上,而改名为“黄竹鼻”。元代生人口剧增,商业勃勃兴旺,名为大埠市,后改名为大埠岗。明、清两代属永城下乡,称三十二都。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大埠岗、曹源圳、北山下、洋家源、童家坊,5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901户,3497人。另有流动人口1280人。总人口中,男性1755人,占50.2%;女性1742人,占49.8%;14岁以下535人,占15.3 %;15-64岁2574人,占73.6%;65岁以上388人,占11.1%。2011年人口出生率 12.9‰,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7.8‰。   辖区总面积11.55 平方千米(17329 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2.7 人。   

河源村

  河源村位于东经117°19ˊ45〞,北纬27°07ˊ55〞。处邵武市南部北与大埠岗村交界,西与和平村相邻,东北与竹源村连接,东南与加洲村接壤,南与龙湖相通。村部距市区34公里。   ●名称来历   村部所在地为河源铺自然村为金溪源头,旧称三十六铺,故名河源铺(河源)。   ●政区划分   201年末辖丁家坊、三坑、格岭、洋源、上龚家、下龚家、河源铺、际下、上坊、下坊、瓦厂,11个自然村16 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716户,2794人。另有流动人口1673 人。总人口中,男性1430 人,占51.2%;女性1363人,占48.8 %;14岁以下352人,占12.6 %;15-64岁2040人,占73%;65岁以上402人,占 14.4%。2011年人口出生率14.7 ‰,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9‰。   辖区总面积22.87平方千米(34301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0人。   

李源村

  李源村位于东经117°21ˊ55〞,北纬27°11ˊ01〞。处邵武市南部,北与黎舍村交界,西与 和平村、鹿口村镇相邻,东与宝积村连接,南与竹源村接壤,西南与大埠岗村相通。村部距市区30公里。   ●名称来历   吴姓村民占绝大多数,当时叫“吴家源”,后因李姓村民占大多数 改叫“李家源”,故得名。   ●政区沿革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李家源、红门、型家桥、高婆岭、徐家源,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90户,1564人。另有流动人口1018人。总人口中,男性798人,占51%;女性766人,占49 %;14岁以下205人,占13%;15-64岁1150人,占73%;65岁以上209人,占14 %。2011年人口出生率20.3 ‰,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13.5‰。   辖区总面积16.31平方千米(24472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9人。   

宝积村

  宝积村位于东经117°23ˊ27〞,北纬27°10ˊ35〞。处邵武市南部,北与城郊山口村交界,西与李源村相邻,东北与芜窟村连接,西与李源村接壤,南与竹源相通,东南与铁洋相连。村部距市区26公里。   ●名称来历   因有古井,晴雨石,大铜。钟三宝,后改称“宝积”   ●政区沿革   宝积是一处千年古村落,始名“埂头”,宋时更名为“新兴古里”,因有古井,晴雨石,大铜钟三宝,后改称“宝积”。唐宋时已有高氏,何氏等家族聚集于此。据旧志,唐三年(公元843)建宝林寺,北宋熙宁三年(1070)榜眼上官均所作《宝林寺》记载:七子城公九世孙百二公由江西新城县(今黎川)石塘迁入定居,遂成望族。清顺治五年(1648)有王氏家族由光泽儒州迁入定居,亦成望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宝积、南坑、石吉岭、大陂、村尾,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09户,1528 人。另有流动人口810人。总人口中,男性793人,占51.9%;女性735人,占48.1 %;14岁以下269人,占17.6%;15-64岁1134人,占74.2 %;65岁以上125人,占8.2%。2011年人口出生率9.2 ‰,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2.3‰。   辖区总面积20.79平方千米(31193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3.5人。   

芜窟村

  芜窟村位于东经117°26ˊ10〞,北纬27°11ˊ33〞。处邵武市南部,北与山口村交界,西与宝积村相邻,东北与香铺村连接,西南与宝积村接壤,南与铁洋相通。村部距市区21公里。   ●名称来历   解放初期以芜窟因村前有溪,涨水时形似湖且近岸,野菊丛生,清朝因名湖菊、民国初因方言谐音改名芜窟故得名。   ●政区沿革   芜窟村以谭、陈、邱、黄姓为主,谭姓始祖庆铧公于明朝正德十六年(公元1512年)自江西省进贤县入闽,定居芜窟繁衍,至今已有487年。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芜窟、下炉、上炉、陈家、黄家、天龙岩,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92户,677人。另有流动人口450人。总人口中,男性345,占51%;女性332人,占49 %;14岁以下79人,占11.7%;15-64岁530人,占78.3%;65岁以上68人,占10 %。2011年人口出生率16.2‰,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8.9‰。   辖区总面积24.27平方千米(36409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9 人。   


李源村特产大全




李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