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山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60公里,距泰宁县4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7公里。东接肖家坊村,南与登高村相邻,西挨中际、黄家际村,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现有农业人口589人,耕地面积978亩,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族。境内有全镇最大的层溪水库,建有2座梯级电站,常年发电。
际头自然村有陈氏宗祠。全村以陈姓居多,还有张、黄等姓,还有兰姓为少数民族畲族。
近年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在当地以毛竹山收入为主,也种水稻、少量烟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1109 | 353000 | 0599 | 查看 黄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家山村 |
黄家山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60公里,距泰宁县4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7公里。东接肖家坊村,南与登高村相邻,西挨中际、黄家际村,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现有农业人口589人,耕地面积978亩,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族。境内有全镇最大的层溪水库,建有2座梯级电站,常年发电。 际头自然村有陈氏宗祠。全村以陈姓居多,还有张、黄等姓,还有兰姓为少数民族畲族。 近年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在当地以毛竹山收入为主,也种水稻、少量烟草。 |
黄家际村 |
黄家际村是位于肖家坊镇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坐落于殳山脚下、与泰宁县上青乡毗邻,同桂林乡山水相连与丰镇、示琢石、中际、黄家山交界。全村面积占地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6.8亩、林地面积1.8万余亩瞎9个村民小组人口1059人。以潇姓为多,宋初迁入,为范始祖的发源地。客永的石姓,同时有范、曹等姓氏组成、范姓为少数民族回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山区村。村民的种粮种烟和毛竹林生产经营性收入为主。 村距镇所在地23公里距离63公里,通村公路和各小组公路现均已硬化。与外县市交通便利均有公路通往。小组实现了亮化美化工程,村民和谐祥和 |
中际村 |
中际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60公里,距泰宁县40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12公里。东南j是本镇新厝村,东北是登高村,西北为黄家山村,西面是琢石村,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现有农业人口386人,三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78亩,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回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肖家坊公社坪上大队分出将上村、孙家村和中际村。 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烟叶,山上盛产毛竹。 |
琢石村 |
琢石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系肖家坊镇第五大行政村,东与大境堂南武夷景区接壤,北与黄家际村相邻,至殳山5公里,西与泰宁县交界,至上清溪景区6公里。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065人,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回族。耕地1667亩,农作物有烟草、水稻,盛产竹笋、毛竹。 |
新厝村 |
新厝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是全镇第三大烤烟生产村、第五大生产粮村。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8公里。东南与泰宁县上青乡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为邻,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辖八个自然村,现有农业人口1047人,耕地面积1750亩,土地平整。民国时期属邵武县三十四都,全部汉族。 主要有出产烟草、稻谷等级农产品,山上产毛竹、松、杉。坑前村民有制作酒曲工艺,每年都生产酒曲在周边街市销售。 源于殳山的河水,流经境内2.5公里,再到风景区天成奇峡,流到泰宁县城入沙溪,进闽江。 |
将上村 |
将上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将上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56公里,距福银高速公路互通口15公里。东与将石村接壤,南与省级将石自然保护区交界,西与新厝村相邻,北与孙家村相邻,地处4A级生态旅游景区――天成奇峡。 【历史文化】将上村旧属邵武县三十五都管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隶属邵武县肖家坊公社坪上村。后分为将上村、孙家村和中际村。 【村风村貌】村民艰苦朴素,勤劳致富,在2008年度荣获信用村称号。为做好整体规划,将上新村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人文建筑】将上村现有宋代咸淳文年(公元1205年)一座石刹,名会圣岩,该寺建于丹霞地貌的岩洞中,不假片瓦。村内留有南宋时期的杨氏宗祠、水桥和保留完好的古朴碗厂,其制碗还保留着原始工艺。 人口面积: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54人,总户数178户,其中男393人,女355人。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 政区沿革:将上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隶属邵武县肖家坊公社坪上村。后分为将上村,取将山、坳上的各一字,故名。其中主要人口聚居地坳上始祖于宋朝1158年自四川眉州入闽,定居坳上繁衍,至今已有855年,将山自然村居民自山西太原入闽。 自然条件 将上村属丘林地带、武夷山脉丹霞地貌,地势略呈北高南低,地面高程在260米,最高峰河观岩海拔870米,最低下码头230米。 水文:属锦溪河流,长达7.5公里,源头来自殳山流经本村碗厂组。。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冰雹、水灾、低温、台风等。最大的一次水灾发生在2010年6月18日,大量道路损毁,农田冲毁,庄稼被淹,电力中断。 矿藏:境内拥有开展价值的高岭土和萤石矿。 基础设施 交通邮电:通4个组道路得到硬化,通组道路硬化率80%。2011年末有邮政投递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80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300户,普及率75%;宽带接入用户12户。 广播电视:实现有线电视联网551户,设立村广播4个。闭路电视与城区联网,入户率100%。 村政建设:2011年末,6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自来水建设,自来水入户率100%;在村部四周和农民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绿化覆盖率5%,人均绿地4平方米。各村民小组建了垃圾池,架设路灯80余盏。 经济建设 农业:将上村以种植业为主,即烟叶500多亩,水稻杂交制种200余亩,其余耕地种植水稻。总产值1500万元,比增9%。 有耕地面积781亩,旱地283亩,林地1427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2011年末造林260亩,人均山林面积6亩。 旅游:境内有4A级天成奇峡景区,景区现有三星级酒店一个,“农家乐”四个,修建了可停靠200多辆车的停车场。天成奇峡景区以其自然、原始、浑然天成的景观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观光。现围绕旅游产业有竹筏制造业、竹筏导游、餐饮业及工艺瓷器等,2011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60多万元。转移当地人员400余人。 村财2011年村财总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及教育:村文化中心户3户,文化活动中心1个,科技示范户12户,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6000余册。适龄儿童全部到邵武或肖家坊中心小学,入学率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村级卫生所1个,固定资产1.2万元,专业人员1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体育:建成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并配套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全村最低生活保障5户17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90人,参保率95%。 |
孙家村 |
孙家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52公里,距泰宁县3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5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朱口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 其南面是省级将石自然保护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坪上大队分出,全村辖三个自然村。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现有农业人口635人,耕地面积855亩,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回族。 2002年建成的到天成奇峡水泥旅游公路穿境而过。 |
将石村 |
将石村,距今600多年的邵武市历史文化名村,地处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世界地质公园泰宁30公里,现在是肖家坊镇所辖第四大村,共有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1516人。曾是邵武南部地区重要的商贸地,原区公所、人民公社所在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将石村内城堡式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地域特征十分明显、颇具特色,因其保存内容的完整性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既有清朝遗留下来的翰林第、大夫第,又有吴氏宗祠、阙氏宗祠以及一大批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而这些建筑同时拥有着极具地方特色和考古价值的的“三雕”,正努力申报“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同时,将石村处于山水环绕之中,境内建有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围被丹霞地貌的群山环抱、森林资源丰富,金泉溪依村蜿蜒而过,生态环境保护完好,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且将石自然保护区所属的区域已经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级生态村”、2011年被授予“福建省环境宣教基地”。同时将石村境内建设了国家3A级休闲农庄--佳鸣生态休闲农庄,并充分发挥厦门援建的全新徽派建筑群—将石儒林新村的优势,以独有的兰花资源特色共同打造将石村的乡村旅游,为将石村的发展创造了更高的平台。在外围,将石村与国家4A级景区--福建省天成奇峡名胜风景旅游区毗邻,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和平古镇相临。在这里,交通便利,距福银高速、武邵高速公路肖家坊镇互通口只有6公里,到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至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均只需一个小时的路程。 |
登高村 |
登高村系闽北邵武市肖家坊镇第一大建制村:东与泰宁接壤,西距本市最高峰殳山古庙15公里,南接本镇孙家村,福银高速公路横贯本村1.5公里;北连中国二十名镇之一和平。全村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现全村人口2548人。728户,辖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肖家坊中学座落在境内。 主要有烟草、杂交水稻种子、板栗、茶叶、稻谷等农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登高粉干远近闻名。 丁高坊徐姓华鼎公祠是邵武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此外黄家湾的黄氏宗祠、肖家洋的肖氏宗祠、黎家的黎氏宗祠也各具特色,保存得都较好。 |
坊前村 |
肖家坊镇坊前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泰宁县3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2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朱口镇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坊前村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邵武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有农业人口2086人,耕地面积3178亩,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回族。 全村有茶山3000余亩,制茶场五家,制作红茶,岩茶,绿茶等种类,有长年在外地做茶商50余人。 2012年农发项目土地整理耕地600亩已验收,旅游公路2013年底开始在村境内改扩建1200米,将在2014年下半年竣工。 |
肖家坊村 |
肖家坊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泰宁县3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2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朱口镇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现有农业人口2086人,耕地面积3178亩,本村还是邵武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有600亩。2013年建成新村,成为肖家坊镇的主要集市,街道长300米,新入住52户。 2013年投入农发项目300万,小农水70万,中型灌渠90万,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