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厝墩村位于张厝乡东部,东与拿口镇南溪村交界;距市区50公里,距316国道7.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积3万亩,林地面积2.8万亩(其中拔交采育场林地2.2万亩),有耕地面积0.1万亩,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86户,人口735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25人,支部党员41人,下设3个党小组,村集体固定收入约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农村“五要工程”,“168”党建工作模式和村级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快俞厝墩村生态建设步伐,村民自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1201 | 353000 | 0599 | 查看 俞厝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俞厝墩村 |
俞厝墩村位于张厝乡东部,东与拿口镇南溪村交界;距市区50公里,距316国道7.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积3万亩,林地面积2.8万亩(其中拔交采育场林地2.2万亩),有耕地面积0.1万亩,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86户,人口735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25人,支部党员41人,下设3个党小组,村集体固定收入约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农村“五要工程”,“168”党建工作模式和村级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快俞厝墩村生态建设步伐,村民自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 |
黎村村 |
黎村村位于张厝乡东大门,距316国道22公里,距市区63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9287.5亩,林地面积23463亩(其中拔交采育场林地11293亩、国有林3191亩)有耕地面积2145亩;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24户、人口785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编制5人,支部党员人数35人,下设3个党小组,村民代表25人。村集体固定收入约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90元。 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1+3工作机制(群众工作法、网格化管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民约法)、168党建工作模式和六要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南平机制。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和推进一事一议一项目一理事重大村务决策工作机制,尤其是村务一季度一公开、村财一月一报帐、一月一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延伸到组,认真落实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村干部年度述职述廉考评工作,干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发展我村经济,建立农村住宅小区、源生态优美乡村,全村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民自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2008年以来我村先后获得以下荣誉:2008年获南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9年获邵武市文明村镇,2010年被邵武市评为防抗6.20先进单位;2010年获邵武市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先进村,2011年获邵武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获邵武市平安先行村;2011年获福建省生态村。 |
九峰村 |
九峰村位于张厝乡南大门,距316国道27.1公里,距市区68.1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5865亩,林地面积14176亩(其中拔交采育场林地6273亩,国有林646亩),耕地面积1689亩。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1户,人口624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村集体固定收入约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农村“五要工程”,“168”党建工作模式和村级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快九峰村生态建设步伐,村民自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 |
山源村 |
山源村村位于张厝乡东大门,距316国道24公里,距市区67公里,辖山源、坪阳、择尾、际下、王溪、李山、梅溪、山树坪、炉岭尾、王炉乾、王溪坑、廖坑1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56户、1286人,支部设置8个党小组,有57名党员;现有支部委员4人,村委委员3名;全村有耕地面积2727亩,土地面积29000亩,林地面积26273亩;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9℃,冬季短,夏季较长。各种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如香菇、木耳、红菇、竹荪、大球盖菇等。村财主要来源于生态林返利款,零星承包收入和烟叶返利款。现今山源村村各项工作走在了全乡的前列, 为山源村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获得“市烤烟生产先进村”、“市文明村”、“市平安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创新南平机制先进单位”、“邵武市计划生育先进村”、“邵武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祝岭村 |
祝岭村位于张厝乡西北,东邻本乡张厝村、山源村,南接山源村,西连将乐县,北与大埠岗镇、大竹镇相接;南出316国道34公里,北去邵武市区4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入口33公里,交通便利。行政村有14个自然村,设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92户、1910人;支部党员53名,设4个党小组。祝岭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村土地面积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47亩,林地面积4.8万亩(其中竹山2.6万亩、生态公益林1.7784万亩),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重丘陵山区,年平均气温12~29°,冬季短、夏季较长,冬暖夏凉,宜种植单季水稻。境内最高山峰“狮头山”,海拔1511.7米,山脚洋半天素有“避暑胜地”之称。当地特产有香菇、红姑、闽笋干、茶叶、稻田鱼等。村民收入主要靠经营毛竹山的笋、竹产品。村民勤劳团结,民风淳朴,乐善好施,外出上海、苏州等地经商村民较多。 行政村设有完全小学一所(现只剩幼儿园)、医疗卫生所2个、村办竹器厂一家。村驻地1992年开设农贸圩场一个,1994 年铺设水泥街道一条,贯穿全村的张南公路于2006年、2008年先后得到水泥硬化。村级组织先后获得“闽北星村”、“文明村”、“小康村”、“邵武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年。 |
张厝村 |
张厝村地处邵武的东南部,距邵武市区62公里张厝村地处张厝乡所在地,是全乡行政村中的第二大村,共有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360户,总人口1723人,现有劳动力954人,外出经商打工127人,张厝村林业用地面积37902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4903亩,商品林面积22999亩,毛竹林面积11840亩,农业耕地面积3728亩,张厝村现有村干部8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4人,党员 6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其中40岁以下 15人。下设4个党小组,有村民代表35人,村集体固定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90元。 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1+3工作机制(群众工作法、网格化管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民约法)、168党建工作模式和六要工作法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南平机制。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和推进一事一议一项目一理事重大村务决策工作机制,尤其是村务一季度一公开、村财一月一报帐、一月一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延伸到组,认真落实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村干部年度述职述廉考评工作,干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发展我村经济,建立农村住宅小区、源生态优美乡村,全村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民自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不断加强。张厝村2009年被邵武市列为邵武市21个中心村之一,一期征地25亩,新村建房72栋,大坑500亩农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张厝庵场大桥正在施工建设中,村党支部2006-2008、2008-2010年连续两届被张厝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度被邵武市评为计生优秀村、烟叶生产先进村,2010年被邵武市评为防抗6.20先进单位, 2011年被邵武市评为烟叶生产先进村、平安先行村。将实现一个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环保型新农村。打造出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的农村生态风貌,努力让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得到协调永续的良性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