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武夷山市 >> 洋庄乡 >> 洋庄村

洋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洋庄村简介

  洋庄村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气候怡人,空气清新。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有闻名闽北的溪鱼,味道鲜美;有农家圈养的土鸡、土鸭味美价廉,让顾客留连忘返;有清澈的河水可养殖各类水产品,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辖区共有10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510户,人口1795人。洋庄村拥有山林面积35710亩,耕地面积4050亩。各种自然资源丰富:有生态林、天然林、人工林、毛竹山,且河流宽广。洋庄村通讯设施便利,有移动信息网站、村村通电话;电器,电视已广泛遍及各家各户,电话(含移动电话),电视入户率100%,让人民群众能收看到党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了解各种致富信息。全村自来水入户率40%;各自然村巷道通公路达90%,面貌全新,小街道,小巷道基本已经硬化。洋庄卫生院门诊综合楼、老区学校、农村“数字武夷”综合信息站、文化之家、农村信用社等各项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轨道。在洋庄乡工业园区300多亩的土地上,马艺画、阳光竹地板等6家竹木加工企业成为村民的“新航线”吸引了260多位洋庄村民回乡在“家门口打工”,打工者年收入400多万元。洋庄乡工业园区,转移了本村大部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为洋庄村经济发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洋庄村已被列入武夷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之一,洋庄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几年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又被评为洋庄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82203 353000 0599 查看 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洋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洋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浆溪村

  浆溪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57亩、山林面积756097亩、辖19个自然村、20个村居小组、总人口:1850人,总户数:463户。  

大安村

  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村位于福建省最北部武夷山市洋庄乡境内,距市区22公里。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分水关南麓和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脚下,四周万峰千仞,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安村辖区面积17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4.3万亩。现有25个村民小组,529户,1843人。具有英勇革命斗争精神的大安人民,早在1927年就开始了农-动,1928年建立民众队,1929年出兵参加第二次上梅-,1930年3月成立0大安区委,5月建立大安区苏维埃政府。这里的地理和政治条件,是建立闽北革0据地中心的理想地带。苏区也加强了妇女队伍的建设,发挥苏区妇女的作用,1927年3月成立了崇安妇女协会,1928年2月成立了崇安县妇女解放委员会,1930年5月各级政府健全了妇女机构,1932年冬县委妇女解放委员会改称为妇女部。妇女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妇女参加赤卫队、少先队的武装斗争,制造武器,参加守口保卫工作,参加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学习,参加慰劳队、宣传队、担架队支援前线,反对买卖婚姻,反对抱童养媳,维护男女平等权利等。1931年9月,黄道以卓越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胆略,将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迁移至大安,在这里打造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辉煌的时期,闽北苏区成为受到毛泽东主席赞扬的“方志敏式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安成为闽北苏区“红色首府”。战斗和生活在红色首府的大安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闽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安是仅有615户3000人口的高山村庄,红军游击队榜上有名达310人,其中担任团级以上职务12人,76人担任过县区级地方干部,老红军刘太古亲身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安的儿童团、中青年和老人,特别是中青年男女大多数都参加了慰劳队、担架队等后方工作,真心实意地为闽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热血写千秋。大安人民为闽北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大安的优秀儿女在战场上英勇牺牲270多人,惨遭-反动派杀害达273人,被-残害致伤的180多人,被-抓壮丁和挑夫90多人。遭-军焚毁村庄达31个,占自然村总数百分五十,被烧毁民房896栋,使224户人家成为绝户。全村农田荒芜2000余亩。苏维埃时期战旗飘扬的大安,抗战时期是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转移的宿营地。集中营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书记沈韬等五位策划-的骨干,于1942年6月16日晚,被-顽固派用马刀砍死在大安街的鸿家溪洲。为了赤石-的胜利,这五位烈士首先献出了热血青春。解放战争时期,大安是-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五军解放闽北第三路大军,经分水关向崇安挺进的地方。大安人民发扬苏维埃时期拥军光荣传统,夹道为解放大军送饭送茶,为闽北和崇安的解放作贡献。大安是闽北根据地老区的重点和亮点。建国初期,全村有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党员、老苏区干部、老接头户40多人,居武夷山市前列,不愧为“红旗不倒”重点老区;大安人民,不愧为不屈不挠的英雄人民。2004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确认,大安与黄山——婺源——上饶——弋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小浆村

  小浆村位于 303省道沿线,交通十分便利,距市区15公里乡镇府5公里,现有林地23600亩;(其中毛竹山7815亩)耕地面积1881亩,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46户 ,989人,村民主要从事农、林业、茶叶、鸽业生产,2008年村财收入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04 元。  

洋庄村

  洋庄村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气候怡人,空气清新。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有闻名闽北的溪鱼,味道鲜美;有农家圈养的土鸡、土鸭味美价廉,让顾客留连忘返;有清澈的河水可养殖各类水产品,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辖区共有10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510户,人口1795人。洋庄村拥有山林面积35710亩,耕地面积4050亩。各种自然资源丰富:有生态林、天然林、人工林、毛竹山,且河流宽广。洋庄村通讯设施便利,有移动信息网站、村村通电话;电器,电视已广泛遍及各家各户,电话(含移动电话),电视入户率100%,让人民群众能收看到党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了解各种致富信息。全村自来水入户率40%;各自然村巷道通公路达90%,面貌全新,小街道,小巷道基本已经硬化。洋庄卫生院门诊综合楼、老区学校、农村“数字武夷”综合信息站、文化之家、农村信用社等各项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轨道。在洋庄乡工业园区300多亩的土地上,马艺画、阳光竹地板等6家竹木加工企业成为村民的“新航线”吸引了260多位洋庄村民回乡在“家门口打工”,打工者年收入400多万元。洋庄乡工业园区,转移了本村大部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为洋庄村经济发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洋庄村已被列入武夷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之一,洋庄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几年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又被评为洋庄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渡村

  洋庄乡三渡村辖区面积6.86平方公里,林地6735亩,果园面积589亩,森林覆盖率98%,耕地731亩。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44户,527人,其中,劳动力312人,在外务工和经商72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43元。有一所卫生所,占地30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6%。有一所村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在校学生48人,教师6人。有一个两层、占地20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兼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全村自来水入户率70%;三渡村位于福汾路沿线,距市区仅7公里、乡政府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导产业以果树、苗木、其他农业等三产业为主,成立果树协会,妇女早芋协会。  

四渡村

  洋庄乡四渡村是革命老区贫困基点村之一,距乡镇府四公里,位于乡政府东南端,总面积19平方公里,辖下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356户,总人口1329人,其中劳动力918人,进城务工人员327人,2007年农民平均纯收入3980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370元。辖区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0633亩,总耕地面积2880亩,其中水田面积2573亩。  

东村村

  洋庄乡东村村地处洋庄乡303省际公路沿线,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面积16.38平方公里,林地1.98万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2441亩。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92户,1081人,其中,劳动力680个,在外务工和经商31人。 东村村与浆溪村、大安村、小浆村、洋庄村、三渡村、四渡村、西际村、廓前村、坑口村相邻。  

西际村

  洋庄乡西际村位于武夷山西北部,东与廓前村交界,南与东村村交界,西与小浆村、大安村交界,北与江西省铅山县交界。前身为张际大队,1976年建西际大队。辖西际、地源、赤石埠、沙渠洋、横坑、磨石坑、长洲、凤凰新村八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村部驻地西际村,海拔415米,距武夷山市区24公里,全村面积58.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9亩,其中生态林面积4509亩,毛竹林22873亩,全村共有218户,830人。  

廓前村

  洋庄廓前村地处洋庄五坑公路沿线,面积13.52平方公里,林地1.84万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1041亩。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32户,518人,其中,劳动力326人,在外务工和经商115人。  

坑口村

  洋庄乡坑口村地处洋庄乡北部,座落在闽赣两省的寮竹关、温岭关下,距市区32公里,是省定老区基点村。辖区面积89.67平方公里,林地9.6万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2384亩。辖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403户,1604人,其中,劳动力1173个,在外务工和经商300人。1938 年6 月,根据0中央长江局东南分局的指示,闽浙赣特委与闽东特委合并,成立0福建省委,省委书记曾镜冰。省委机关设在坑口村头村。省委下辖闽北、闽东二个特委和建松政、莆田、泉州、福清4 个中心县委。1939 年7 月,在坑口禄村洋山上举行党员代表会。9 月,福建省委在禄村洋山上创办武夷干校,曾镜冰任校长,王助任副校长。1940 年11 月,在村头村举行省委扩大会议,选举产生党的“七大”代表。闽北成了福建省委革命实践和抗日反顽斗争的指挥中心。  


洋庄村特产大全




洋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