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村的情况
地理位置:三门村位于建瓯市区南郊4公里处,由303省道、环城南路两条公路及横南铁路贯穿全境,三门大桥与水西新区相连,交通十分便利。电话区号0599,邮编353100
人口面积:2012年三门共有人口1081人,共311户,其中男性 人占 %,女性 人占 %,18岁以上 人,占 %。
辖区总面积:10478亩,其中:山地面积9793亩,耕地面积685亩。
第二篇 自然条件
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
水文:境内有三门水库、山根水库两座水库,村庄紧依建溪河畔,水源丰富。
自然灾害:每逢连日大雨,经常发生小灾,有冰雹、旱涝、霜冻,目前有1个自然灾害点即知青点地质灾害点。
第三篇 经济概况
农业:目前有耕地685亩,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
工业:以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为龙头,境内还有盛洲食品有限公司、五洲金属有限公司,为我村提供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很好的平台。
第四篇 社会发展
医疗卫生:有2个村级卫生所,有2名医务人员,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
文化体育:有1个农民健身点,建有篮球场1个、健身室1个、农家书屋1个。
社会保障:有低保户10户,人数12人。
第五篇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横南铁路、303省道、环城南路贯穿全村,上三门、下三门、山根三个自然村均实现了村内道路水泥硬化。
邮电通信:全村开通中国电信、移动、联通插转台、有线电视100%入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3002 | 353000 | 0599 | 查看 三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桥南社区 |
通济街道桥南社区位于建瓯城南,辖区面积40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181户、3128人,15个居民小组,8个党支部,党员138人,辖区内企业23家。有占地500亩的塔山森林公园,有14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佛教名胜光孝寺,气势恢弘的道教圣地三清宫掩映其中,绿化覆盖率78%。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社区经济走“工业富民、农工贸齐发展”的路子,工业逐步成为主导。 桥南社区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在社区建设中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开展“六心到家”进社区活动,用耐心把政策法规宣传到家、用真心把科技信息送到家、用爱心把-帮扶到家、用热心把文娱活动组织到家、用同心把富裕小康建设到家、用齐心把卫生美化落实到家,并编制“五分钟快餐”,创建了集政策、法制、科普宣传教育、文体娱乐活动、信息就业服务等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设置了“一廊即宣传长廊,二站即爱心捐助站、劳动保障服务站,三校即社区党校、老年学校、市民学校,四室即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展览室、信息室,五队即文艺宣传队、志愿者服务队、治安联防队、体育健身队、卫生督导队,六岗即学习示范岗、道德示范岗、卫生示范岗、帮扶示范岗、创业示范岗、文明监督岗”。通过积极探索“思想共育、资源共享、企群共建、文明共创”的社区建设新路子。 |
南门社区 |
南门社区位于建瓯市中山路421号,是在原南门居委会与通济居委会的基础上,经过整合形成的,并成立了南门社区党总支和南门社区居委会。社区有十三个居民小组,常住户1048户,居民总人口277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280多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5户。社区内共有党委、党组、支部等党组织10个,社区党员76人,单位党员480人,16个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个私经济组织近100个。社区所辖的范围东界:自南街头沿人民路向南至小街头;南界:自小街头沿解放路向西经市政协、金鸡大厦至通济门,再沿八角楼往南至防洪堤南端;西界:自建溪河道中心线与松溪河道中心线交汇处;北界:自南街头沿中山路工商银行建瓯支行向西经花巷口,林业宾馆至水西桥头东端交界处。 南门社区设有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等3个机构,现有5名工作人员。设立了警务室,还成立工、青、妇、老龄委、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内党员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南门党支部、退管党支部、流动党支部,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站,为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做出贡献。社区组织法律、卫生、治安、计生、环保等志愿者队伍经常进居民小区开展科普、法律、文体、卫生等宣传服务活动,对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服务保障能力,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城市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
陶朱社区 |
通济街道陶朱社区位于城区河埂巷17号,社区管辖范围东至人民路,南至河埂巷,西至八角楼,北至解放路(含南门市场商贸中心)。辖区内有居民常住户1051户、常住人口3042人、居委会下设14个居民小组,驻区单位6家,社区党总支3下设个党支部,直属党员92人,社区工作者4人。 陶朱社区现有小学、幼儿园2所,功能完善的老年活动中心1家,有股份、私营企业,商店、社区医疗网点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居民的文化娱乐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社区设有警务室,实行责任民警负责制,确保社区稳定。社区成立就业援助中心,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扶贫助困服务,扶助-和发展社区服务,把党的温暖、政策送到居民群众中去,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陶朱社区坚持政府指导和社区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 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建立一个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努力 |
三门村 |
第一篇 村的情况 地理位置:三门村位于建瓯市区南郊4公里处,由303省道、环城南路两条公路及横南铁路贯穿全境,三门大桥与水西新区相连,交通十分便利。电话区号0599,邮编353100 人口面积:2012年三门共有人口1081人,共311户,其中男性 人占 %,女性 人占 %,18岁以上 人,占 %。 辖区总面积:10478亩,其中:山地面积9793亩,耕地面积685亩。 第二篇 自然条件 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 水文:境内有三门水库、山根水库两座水库,村庄紧依建溪河畔,水源丰富。 自然灾害:每逢连日大雨,经常发生小灾,有冰雹、旱涝、霜冻,目前有1个自然灾害点即知青点地质灾害点。 第三篇 经济概况 农业:目前有耕地685亩,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 工业:以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为龙头,境内还有盛洲食品有限公司、五洲金属有限公司,为我村提供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很好的平台。 第四篇 社会发展 医疗卫生:有2个村级卫生所,有2名医务人员,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 文化体育:有1个农民健身点,建有篮球场1个、健身室1个、农家书屋1个。 社会保障:有低保户10户,人数12人。 第五篇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横南铁路、303省道、环城南路贯穿全村,上三门、下三门、山根三个自然村均实现了村内道路水泥硬化。 邮电通信:全村开通中国电信、移动、联通插转台、有线电视100%入户。 |
南门村 |
南门村位于建瓯市区城郊南大门,依山傍水,东与东溪村交界,南面依山,西与三门村交界,北与城区仅水南大桥一桥之隔。全村面积24201亩;有508户、1915人;下设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村部所在地南门,俗称水南。民国时期名水南,1958年改南门大队,1984年改为南门村。 基础设施 2007年以后,投入资金110多万元,建成下水南环城路至文笔山水南塔、中水南至三清宫、上水南至樟垅路口总长8千米的水泥硬化道路,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 境内有水南客运站,开通往小桥、玉山等乡镇的客运班车;市区公交线路6路车途经中水南、上水南。 境内有大水坑水库、亭仔湾水库,水圳11条,引水渠5.8千米。 经济建设 耕地面积1255亩,人均0.72 亩;林业用地面积20811亩,非林地面积3210亩,森林覆盖率86 % 。推行立体农业,以种植水稻、养鱼、蔬菜、养猪、养鸡鸭等。农业总产值135万元。辖区内有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豆制品加工厂等企业,2011年工业收入299万元。南门商贸市场拥有商店105间,多从事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小百货、日杂用品等,是城区最大的商贸市场;201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52万元。农业果蔬专业合作社1个,推动了农产品的流通,主产品有春笋、锥栗、杨梅等销往省内外等地,销售额达150万元。2011年村经济总收入213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58万元,林业收入11万元,工业收入29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0.64万元。 社会事业 民营幼儿园1 所,在园幼儿57人,专职教师3人。 2011年末有文化活动中心场地3 处。村内有线电视用户735户,入户率100%。村级卫生所2个;村委会出资11.49万元,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最低保障户16户36人。 名胜古迹 三清宫,位于城南的云际山。总体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殿内正中供奉道教鼻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尊雕像。 水南塔又称善见塔,位于城南铁狮山文笔峰上,原塔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294年),木瓦结构,基座直径10米,高七层40米,内空。后毁重建以砖石砌成。1966年10月“文革”期间被炸毁。现塔为1995年7月3日由政府发动群众集资重建七层八角石塔,底层直径12米,高40.1米。塔内有楼梯盘旋而上,各层均设有绕塔走廊供游人鸟瞰全城。 |
东溪村 |
东溪村位于建瓯东南部,总面积31552亩,耕地面积2252亩,山林面积29300亩。全村人口2263人,总户数674户。东溪村委会辖辖木西林、上磨、石壁、香碓坪、梨山、东溪碓、磨下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木西林,电话:0599-3834684。设有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党员93人。浦南高速、京台高速、303省道和环城路均穿境而过。 近年来,东溪村村委会积极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整合资源,建立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设党务村务、社会保障、公共事务、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土地环境建设、事务代办等工作平台,有工作人员8名(以村干部为主)。中心以方便村居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整合原有村工作资源,建立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室,信访维稳中心、全程代理工作站等,畅通信息沟通和交流服务的渠道,受理村民和企业求助事项,利用信息平台指导有关诚信服务单位和志愿者为村民提供及时帮助和全方位的有效服务,实现了面对面办事、一站式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工作效率,拓展了村级服务功能。 村两委班子开拓进展、奋勇争先,依托与“中国笋竹城”工业园区、高速互通口仅一江之隔的区位优势,努力引办新兴产业,打造工业平台。辖区内现有产值上亿元企业福建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龙头企业龙兴茶叶有限公司;化工企业佐龙工贸有限公司、建松气体有限公司;建筑材料企业顺裕(建瓯)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中小型企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