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镇大房村位于204省道边,距建瓯市高速口号15公里,距市区17公里,距东峰集镇6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36户,1279人。土地面积13671亩,林业用地面积13671亩,其中有林地9694亩;耕地面积1839亩,其中水田1640亩。近年来,大房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1601亩,柑桔801亩,茶叶890亩,蔬菜430亩,建有大房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83108 | 353000 | 0599 | 查看 大房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凤山社区 |
东峰镇凤山居委会位于东峰镇与坪林村三叉路口,原先是国营凤山茶场大房工区所在地,体制改革后根据建瓯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0]42号文件,决定成立凤山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常住居民147户,总人口数343人。 |
东屯社区 |
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东屯居委会于1988年4月成立,办公地址设在东峰镇水巷原东峰镇土地所院内,东屯居委会隶属于东峰镇政府。东屯居委会位于建瓯市东部松溪河畔,距建瓯市区25公里,属镇所在地集贸中心。东屯居委会居民与东峰村村民混居,现设16个居民小组,2013年未人口956户2316人。东屯居委会居民主要从事行政、教育、科教卫生、工商业、建筑、手工业等行业。也有部分居民从东峰村农民租种耕地从事农业生产。 地理位置:东峰镇东屯居委会位于松溪河畔,距市区25公里。属集镇所在地集镇贸易中心。 政区划分:2013年末东峰镇东屯居委会下设16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3年末东屯居委会总户数956户,2316人。其中男性1219人,女性1097人,现有人口中99%以上为汉族,有极少数畲族。 地形地貌:东峰镇东屯居委会境内属于典型山地丘陵地带,海拔平均150米左右。 气候水文:东峰镇东屯居委会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松溪从东峰集镇由北向南流过。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和干旱,最大的洪水在1952年和1998年,居住在松溪边上的居民民房进水、土墙倒塌,损失严重。 工业:2013年末,东峰镇东屯居委会辖区内共有:4家精制茶厂,1家机械加工厂。1家白酒酿造厂 财政金融:2013年末东峰镇东屯居委会辖区内共有金融机构4家,分别为中国农业银行建瓯支行东峰分理处,东峰信用社,东峰邮政储蓄所,东峰人寿保险站。 教育:2013年末辖区内共有4所中小学,分别为东峰中心幼儿园、东峰镇中心小学、东峰中学、建瓯市第七中学,专任教师280多人,在校学生3500多人。 医疗卫生:2013年未东峰镇东屯居委会辖区内,有东峰卫生院,东屯居委会卫生所,专业医护人员30多人,病床50张。全部城镇居民均有参加医保,参保率达99%以上。 广播电视:2013年末,东峰镇东屯居委会共有900多户居民拥有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可收100多套节目。 社会保障:2013年末,东峰镇东屯居委会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3户共83人,社区服务床位2张,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日间照料室床位2张。 邮政通信:2013年末,辖区内共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辖区网络宽带装建千家万户。 能源交通:辖区内共有中国石化加油站1座,天然气供应站1个,天然气用户主要是居民用户。辖区内有松建高速公路互通口和204省道,南来北往十分快捷。 水利水电:水利电力设施施行城乡一体化。电改后,收费城乡同价。 娱乐休闲:东峰镇东屯居委会辖区内有江滨公园、北苑公园2座,供居民休闲锻炼。 |
长溪村 |
地理位置:长溪村位于东峰镇的北部,距镇所在地7.6公里,与坪林、记源、井岐、坤口村交界。 政区划分:长溪村共有林墩、后田、重的、长井、东布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2年末全村共453户,总人口1826人,其中98%以上人口都是汉族,全村林地总面积34617亩,其中林业用地29103亩,水田面积2512亩。 地形地貌:长溪村境内为山丘陵,海拔220米,其中最高山是东布的黄连岗,海拔950米。 水文:长溪村的小溪为闽江支流,小溪主流长11公里。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有石英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和冰雹,最大的冰雹灾害发生在2010年3月5日傍晚,冰雹下了二十多分钟,造成东布自然村41户村民的房屋瓦片全部被毁,另外4个自然村轻微受损全村;林业严重受损,大面积的松木被冰雹打死,农户种植的蔬菜及经济作物严重受损。 农业:全村共有耕地农田面积2512亩,以水稻、蔬菜、柑桔为主。 林业:全村有省级生态林1878亩,用材林17426亩,毛竹林750亩,锥栗林400亩,柑桔1800亩。 教育:村有幼儿园一所、完小一所,2011年9月份由于大量的小学生外流到镇中心小学就读,造成生源不足,小学被上级教育部门撤消。 医疗卫生:村有卫生所2年,乡村医生2名。村民保健就医方便。100%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率逐年增加。 广播电视:村有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可收视30多套节目。 交通运输:境内有村道10公里,行政村至自然村道路已水泥硬化,长溪村距东峰高速口8.5公里。 |
杨梅村 |
地理位置:杨梅村距镇所在地6公里,东与东游镇顺阳乡相连,南与建瓯市城镇相连,南与小桥镇相连,北与龙村乡相连。 政区划分:杨梅村共有两个自然村,即杨梅和苏口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地形地貌:杨梅村境内为山丘陵,海拔200米。 水文:杨梅溪为闽江支流,境内建南坑水库(小型)。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和干旱,最大发生在1998年6月22日洪灾,2006年6月6日洪灾,全村基础设施被毁严重。 农业: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268亩,以水稻、蔬菜、柑桔为主。 教育:村有卫生所,乡村医生4名。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保率逐年增加。 广播电视:村有调频广播,有线电视达40多套。 交通运输:境内有市道4.4公里,行政村至自然村道路已水泥硬化,村距东峰高速口6公里。 |
长源村 |
东峰镇长源村距东峰集镇14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651户,2324人。土地面积24410亩,林地面积18578亩,其中有林地16173亩;耕地面积2981亩,其中水田2735亩。近年来,长源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821亩,柑桔533亩,茶叶420亩,建有长源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岚下村 |
东峰镇岚下村距东峰集镇1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11户,1061人。土地面积10344亩,林地面积7654亩,其中有林地7591亩;耕地面积1466亩,其中水田1450亩。近年来,岚下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1567亩,柑桔300亩,茶叶390亩,建有岚下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湍下村 |
东峰镇湍下村长村距东峰集镇8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185户,720人。土地面积7831亩,林地面积5003亩,其中有林地4692亩;耕地面积573亩,其中水田417亩。近年来,湍下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417亩,柑桔376亩,建有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东峰村 |
东峰村简介 地理位置:东峰村位于松溪河畔,距市区25公里,属镇所在地集镇贸易中心,东与大际村接壤,南与南源村为邻,西与桂林村交界,北与井歧村相邻。 政区划分:东峰村有东峰和坑头两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2年末全村1649户,5807人,99%以上为汉族,有极少数畲族,全村总面积36120亩,其中林业用地24687亩,水田面积4700亩,旱地469亩。 地形地貌:东峰村境内为山地丘陵,海拔平均150米左右,东西龙头山最高,海拔492米。 水文:松溪从东峰村由北向南流过,境内修建有大际水库。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和干旱,最大的洪水在1952年和1998年,溪边民房进水、土墙倒塌,损失严重。 农业:全村耕地农田面积5169亩,以前以种植水稻为主,改革开放后,大部份种植柑桔,部份种蔬菜,已很少种植水稻,茶叶生产是一大产业,全村有茶园1915亩,产乌龙茶300多吨。 林业:全村有林业用地24578亩,其中用材林10351亩,经济林11631亩,毛竹1249亩,生态林1166亩,其它181亩。 工业:主要是精制茶叶加工厂。 商业:全村有两条商贸街,有100多家商店,其中大型超市有两家。 教育:有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各一所,在校学生1000多人,教师100多人,初中和高中各一所,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师200多人。 医疗卫生:村所在地有镇卫生院,医生有10多人,村卫生所有医生7人。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可收50多套节目。 五、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松建高速公路互通口就在村边,南来北往十分快捷,到自然村的公路都已水泥硬化。 电信:非常方便,宽带装进各家各户。 水利水电:水利电力设施与城市一体化,电改后,收费城乡一样。 名胜旅游:村内有三座开放庙宇,一座灵安寺(释教),一座五道师公庙(道教),还有一座明洪武年间建的大庙,1943年-曾经在这里办过培训特务的“东南训练班”,解放后曾在这里办过建瓯农村师范学校、糖厂、破烂不堪,现经过整修已面貌一新。 村内有四座休闲公园:北苑公园、江滨公园、回春林公园、峰歧渡口公园、供村民休闲锻炼。 |
南源村 |
东峰镇南源村距东峰集镇4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485户,1986人。土地面积22367亩,林地面积17430亩,其中有林地16173亩;耕地面积2738亩,其中水田2738亩。近年来,南源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738亩,柑桔783亩,茶叶851亩,建有南源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井岐村 |
东峰镇井岐村位于204省道边,与东峰集镇和莲花坪工业园区相邻。全村共四个小组,580户,2352人,92个党员。土地面积18447亩,林地面积12771亩,其中有林地11805亩;耕地面积3425亩,其中水田2949亩。近年来,井岐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820亩,柑桔608亩,茶叶801亩,蔬菜3050亩,雷竹1800亩,建有闽北峰岐果蔬中介批发大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和两侧路灯改造工程;建成一座集休闲、科技培训于一体的村民文娱活动中心;建成一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全面改造小学围墙、厕所和综合办公楼;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加大旧村改造力度,拆除80余户5800多平方米的违章搭盖,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完成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座日处理3吨垃圾焚烧炉和垃圾收集屋、收集箱等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卫生督查小组,实行“三榜评定家庭清洁”活动,做好长效保洁卫生工作;全面完成新村建设一期工程;制定了2012年——2014年的创建幸福农村规划,着手建设以井岐雷竹示范基地为中心的绿道系列工程。引进了建广实业、御源茶厂、精品实业等5家企业。大力推行“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网格化管理、驻村为民“三个一”制度、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村级招商引资接待费管理、村级招投标委托、村集体财务票据电子化管理和村集体“三资”监管等制度,积极开展“村企共建”等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挥,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3月被建瓯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8年6月被建瓯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南平市老体协授予“老年体育工作五星”示范村;2011年被建瓯市授予“建瓯市计划生育村(居)一流协会”;2011年6月被建瓯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生态村”。 |
铜场村 |
铜场村位于204省道公路河对面,交通由铜场大桥与省道相连,距建瓯城区10公里,距东峰集镇17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1.20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361户,1336人,大多为吴姓。海拔110米,土地中:耕地面积1523亩,其中水田1121亩;林地面积14051亩,其中茶叶337亩,竹林681亩;果园面积1205亩。矿产资源有铜、铅、锌矿一座。是东峰镇北苑工业园区,入注村内大中型企业有金田木业、财顺木业、华森木业、顺明木业,是工农结合型村。村民主产果蔬,兼顾工厂季节性打工。近年来,该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发展壮大产业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保证,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
坤口村 |
东峰镇坤口村位于204省道边,距东峰集镇12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924户,3533人。土地面积34287亩,林地面积25845亩,其中有林地235055亩;耕地面积3553亩,其中水田2975亩。近年来,坤口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易额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786亩,柑桔1350亩,茶叶503亩,蔬菜1200亩,建有东坤源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记源村 |
东峰镇记源村位于204省道边,距东峰集镇1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15个村民小组,580户,2220人。土地面积26499亩,林地面积200059亩,其中有林地19722亩;耕地面积2755亩,其中水田2755亩。近年来,记源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交通运输业务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840亩,柑桔257亩,茶叶576亩,蔬菜570亩,建有记源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桂林村 |
东峰镇桂林村位于204省道旁,全村2502人口,502户,7个村民小组,村里无自然村,有柑橘,葡萄,蔬菜三大产业,2013-2014人均年收入8907元。 |
大房村 |
东峰镇大房村位于204省道边,距建瓯市高速口号15公里,距市区17公里,距东峰集镇6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36户,1279人。土地面积13671亩,林业用地面积13671亩,其中有林地9694亩;耕地面积1839亩,其中水田1640亩。近年来,大房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1601亩,柑桔801亩,茶叶890亩,蔬菜430亩,建有大房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坪林村 |
地理位置: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离瓯政公路5公里。东与大房村、良种场村为邻;南与桂林村、东峰村、长溪村交界;西与东山下村、小松镇相邻;北接龙村乡。 政区划分:有坪林、坪新、乌石、下林、碗厂、溪头、圭阳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2年末全村共有561户,1997人,56名党员。分别为汉族、畲族等。全村总面积29178亩,其中有林地26048亩,水田面积3103亩,旱地566亩。 地形地貌:境内为山地丘陵,海拔230米。北部圭阳自然村位于高山区,海拔510米。 农业:耕地面积3669亩,以种植水稻、蔬菜、柑橘为主。 矿产与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有稀土、黄蜡石、白花岗岩等。 林业:有国家级、省级生态耕地林5060亩,用材林6000多亩,毛竹林8000多亩。 工业:有一个国营林场工区,经营面积1.1万亩。 教育:有幼儿园及小学1-3年级,有教师6人,在校学生40多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有卫生所2座,乡村医生4人,村民就医、保健方便,村民98%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保险逐年增加。 广播电视:有调频广播,有线电视收视达50套节目。 交通运输:境内有市道11.5公里,有直通东峰、建瓯的城区班车。全部道路已水泥硬化。距东峰高速口10公里。 |
霞镇村 |
东峰镇霞镇村位于204省道边,距建瓯市高速口号10公里,距市区12公里,距东峰集镇10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668户,2461人。土地面积28977亩,林地面积14419亩,其中有林地13724亩;耕地面积2512亩,其中水田2455亩。近年来,霞镇压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业、商贸易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504亩,柑桔932亩,茶叶1027亩,蔬菜800亩,建有霞镇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东山下村 |
东峰镇东山下村位于204省道边,距建瓯市高速口号10公里,距市区12公里,距东峰集镇1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397户,1482人。土地面积18697亩,林地面积16244亩,其中有林地11873亩;耕地面积1962亩,其中水田1962亩。近年来,东山下村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业余爱好者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556亩,柑桔630亩,茶叶882亩,蔬菜400亩,建有东山下果蔬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东溪口村 |
东峰镇东溪口村位于204省道边,距建瓯市高速口号5公里,距市区7公里,距东峰集镇1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455户,1662人,58名党员。土地面积18697亩,林地面积14419亩,其中有林地13724亩;耕地面积2358亩,其中水田2098亩。近年来,东溪口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交通运输业务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茶、林和蔬菜五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2662亩,柑桔257亩,茶叶603亩,蔬菜550亩,建有东溪果蔬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明显得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大际村 |
大际村概况 东峰镇大际村距东峰集镇10公里,海拔272米,交通方便。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一个自然村,276户,1081人。土地面积16553亩,林地面积12871亩,其中有林地12655亩;耕地面积994亩。近年来,大际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全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工贸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粮、果、毛竹、林四大农业生产体系,水稻种植面积1012亩,柑桔1513亩,毛竹2830亩,锥栗3200亩,建有大际果蔬竹协会批发市场。完成村主干道路面拓宽硬化工程和完成全村人饮工程改造,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在下派村支书争取下,村里建成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技术,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