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新罗区 >> 龙门街道 >> 连坑村

连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连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连坑村简介

  连坑村地处龙门镇西北部是革命基点村,距中心城市15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90多户共313人。耕地面积506亩,山林面积3500亩。东邻湖坑村,西靠龙潭村,南面考塘村,北为赖坑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02008 364000 0597 查看 连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连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连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五星村

  五星村地处新罗区西部,海拔1138米,在闽西名山——紫金山西北山麓,距龙岩中心城市20公里。全村232户约800人,分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00多亩,山地面积25000多亩,其中竹林面积15000亩,是闽西著名的毛竹生产基地。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    五星村延绵十里崇山峻岭,由散布在深山怀抱中的十个自然村:磜下、百仗寨、洋岛岗、田头炉、坪高庄、李仔场、下半岭、郭老祠、百花林、丘炉等组成。五星村是弛名的毛竹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近年来实施“林权改革”,村民生活显著提高,仅毛竹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五星村是闽西著名的革命基点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闽粤赣边区游击队、闽西闻名的红八团、独立第五团,曾在这一带山高林密中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五星村是主要的红色革命交通站之一。五星革命基点村人民,为闽西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追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前辈的足迹,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五星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林、竹、泉、瀑天然美景。多姿多彩、高低错落的瀑布群;密密匝匝、遮天避日的竹林,“百米千竹”的竹屏障,唯此一绝;古树参天、枯藤盘缠、乔叶低垂,浓绿荫翳的原始森林;泉水叮当、涧流潺潺、小桥流水、绿荫掩映的农家小院,充满山乡情趣、田园气息。此外,五星村还有公坪山、百仗寨等红色旅游景区。    五星村将秉承绿色、人文、和谐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红色、休闲”特色,大力发展高优农业、特色产业、绿色旅游产业三大品牌,建设集生态旅游、新村建设、产业发展为—体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她将似五颗晶亮、璀璨的星星,呈现在世人面前。   

朝前村

  朝前村位于龙门镇西部,东与龙潭村相连;南洋畲村交界;西与小池镇南山村接壤;北与赖坑村毗邻。交通便利,有319国道贯穿其中,距高速公路龙岩西出口1公里。水利源丰富,拥有龙门溪和留坑溪两条溪流,九龙江发源地支脉之一。    本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中洋、留洋、陈邦坑、留坑,有13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全村总人1700人,总户数为570户。耕地面积1334.76亩,人均耕地0.78亩。地理位置较优越,是龙门镇打造“十里物流带,千亩物流园”的重要区域。   

洋畲村

  洋畲村地处新罗区西南部,海拔700米,距龙岩中心城市15公里,是革命基点村之一。全村96户342人,分两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10名。全村耕地面积415亩,拥有山地面积6000多亩,其中竹林面积2000亩;柑桔面积1830亩,是龙岩市水果专业村之一。2007年5月成立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柑桔专业合作社,成员数67人。全村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植被保护完好,被誉为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    洋畲村的发展史,主要经历了产业调整、经济致富期;新村规划建设期;生态旅游发展期。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打造洋畲原乡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做活做好柑橘、毛竹、农家乐、生态游四篇文章。目前全村已发展柑桔种植农户78户,种植水果1830亩。开办农家餐馆30家、农家旅馆,土特产品店各1家,成功举办了七届柑桔采摘旅游节。村里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在逐步健全和完善中。    随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洋畲村立足独有的环境资源,认真勾勒美丽蓝图,如火如荼地建设美丽洋畲。现已完成村庄美化亮化工程,安装环村太阳能路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内建筑,美化绿化村庄环境,通过整顿四个台阶的村道,将沿途乱搭盖的灶台和沿廊钢棚拆除,规范柴火、农具的摆放位置。抓住时机,搞好绿化,修建护堤花圃,实行门前三包制度,村民可自行种植蔬菜或果树。分步骤完成村庄基础设施、自来水管道改造等工程,增设公共服务设施,让洋畲村既有田园风光,也有生态景观,更有文化气息、文化品位。未来洋畲村将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走出一条“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企业主唱”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洋畲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特色村”、“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绿色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农民优秀住宅小区”和“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村魅力和谐游试点村以及“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第一批试点村。2012年洋畲村被农业部评选为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龙潭村

  龙潭村地处新罗区西部,距龙岩中心城市10公里,位于319国道边,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962人。耕地面积450亩,山林面积3660亩,2011年度全村社会总产值达4670万元,村财总收入5万元,人均收6500元。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户户通电话,家家通有线电视,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龙潭村与五星村、朝前村、洋畲村、赖坑村、连坑村、考塘村、郭墘村、内坂村、湖坑村、湖二村、湖一村、赤水村、龙门村相邻。

赖坑村

  新罗区龙门镇赖坑村地处新罗区西北部,距闽西物流园区、龙长高速公路龙岩西出口仅1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该村有着辉煌的村史,是个红色革命基点村。全村有220户、700人、党员25人。   山林4230亩、耕地120亩。龙长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从村边而过。  

连坑村

  连坑村地处龙门镇西北部是革命基点村,距中心城市15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90多户共313人。耕地面积506亩,山林面积3500亩。东邻湖坑村,西靠龙潭村,南面考塘村,北为赖坑村。  

考塘村

  考塘村地处龙门镇,共有12个村民小组359户1210人,319国道龙长高速贯穿全村。距龙岩市区11公里,距龙门镇3.公里,北与连坑湖坑村相邻,西与龙潭村交界,东与龙门村南与洋畲赤水比邻。海西龙门物流园建材交易城落户我村。   

郭墘村

  新罗区龙门镇郭墘村位于龙门北部,东南与湖一村相邻。郭墘村由郭山和内墘两个自然村组成,有两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05人。耕地面积315亩,旱地面积135亩,林地面积2000多亩。  

内坂村

  内坂村位于龙岩市西北部,龙门镇的北部,西和南接湖坑村,北与江山接壤。村域总面积524公顷,全村人口590人,170多户,分为三个自然村。村庄距龙门镇5公里,距龙岩市区12公里。内坂村东西两面环山,属河流冲击平原,土壤肥沃,全村农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全村生态林5400亩。   

湖坑村

  湖坑村地处新罗区西北部,距中心城市10公里,离龙门镇仅5公里。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200余户,人口有680人0党员25人。耕地面积630亩,70%的耕地为梯田,山林面积3900亩,是一个人口少,村财无收入的,较偏僻的 山区小村庄。    改革开放前,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居住在0遗留的土胚老房子里。村里无企业,村财收入为零,道路交通、用电等皆为不便。    改革开放后,土地实行承包制,山林分片到承包人。在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引进了企业:机砖厂、粘木粉厂、蜡烛厂等,还有石场的开发。1997年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 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的 努力下,盖起了村部办公大楼,而后村两委干部为改变村民居住环境,于2002年拆旧建新,将原来土木结构的旧房拆除,统一规划、设计,建起了新村,并得到省建设厅授予“省优秀示范住宅小区”荣誉称号,公路硬化,村道、路灯基本完善,农网改造完毕,村民用电放心。   

湖二村

  湖二村位于319国道边龙津河畔,辖有矮陂,圳下,沙墩和埔上四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800多人,有31个村民小组,890户,耕地面积900亩,旱地面积1240亩。  

湖一村

  龙门镇湖一村地处新罗区西郊,距市中心仅有4公里,与闽西交易城、御佳园相邻,交通极为便利。该村是著名革命烈士郭滴人的故乡,共有农户1350户3900人,党员136多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80元。全村分为五个自然村,分别为易墘、观进、延溪、龙背、后陂。该村占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山林面积8千多亩,耕地面积2600亩。村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农民之家”活动有声有色,家家户户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   该村不仅具有红色旅游资源——郭滴人烈士纪念堂和郭滴人烈士故居,境内还有闽西八大景之一“龙门塔”,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吸引不少观光客前来旅游观光。   

赤水村

  龙门镇赤水村地处龙岩市区西部,距中心城区约12公里,609县道贯穿全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村庄。本村有1028户,常住人口3000人,外来人口800人,村干部8人,计生管理员2人,村民代表52人,党员92人,计生中心户长11人,随着中心城市的进一步拓展,我村已被列入赤水人居板块的规划范围,规划华莲路的隧道出口就设在我村与西外环路连接。目前,我村正在开展佰通置业安置用地、二手车交易市场等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西气东输等项目。   

龙门村

  龙门村是龙门镇政府所在地,也是集镇建设中心“319”国道贯穿全村,漳龙高速、龙长高速、双永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距离市中心也只有7公里,全村共有1150户,总人口为3596人,16个村民小组,党员115人,村民组长代表46人,据2010年统计,全村人均收入达8850元,村财收入105万,人均耕地0.3亩,山林总面积1 500亩,辖区内现有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3所,有各种小轿车500余部,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近年来,村两委充分利用“319”国道有利条件,拥有店面35间,积极引进企业,特别是海西龙门物流园一期落户本村,现有汽车销售已成规模,此举解决了本村相当部分富余劳动力。    本村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及教育事业,近来年已完成本村村道水泥化,出资雇请专人定时上门清运垃圾,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在校小学生学杂费用零负担,一切费用均由村财代付。    本村在“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创造出优异成绩,党建工作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征兵等各项工作,均受到上级部门的一系列表彰。   


连坑村特产大全




连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