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村位于大池镇东部,319国道以南,与红斜、雅金、九里洋村交界,具有700多 年历史。北溪村总面积14030亩,林地面积10012亩,耕地面积1343亩,也园地396亩,农居点512亩;平均海拔550多米,最高峰赤岩山1547米,气候条件好,水资源丰富。 北溪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48户850口人。以四人每户的核心家庭为主,具有典型的现代化家庭结构特征。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树林、果树、茶园、竹木和养殖业。主要收入以农副产品为主,外出经商、务工为辅。2012年全村农民平均纯收入8000元,村财收入6.8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02105 | 364000 | 0597 | 查看 北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九里洋村 |
九里洋村地处新罗区大池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7.2公里,海拔1000米,东与小池镇、南与永定县虎岗乡、西与本镇竹何村、北与本镇北溪村、红斜村交界。本村境内有毛竹861亩,生态林1359亩,耕地180亩,57户约200多个人口。九里洋新村基本建成,目前正打造千亩毛竹丰产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园,有土鸡土鸭,主要特色是冬笋和春笋,现有百年红豆杉及黄杨三十多棵,红豆杉苗木三十多亩。今年退宅还耕面积一百多亩,初步形成了山清水秀的生态新农村。 |
黄美村 |
黄美村位于319国道边,与上杭县溪口乡石铭村、古田镇郭车村毗邻,距离镇中心5公里,是大池镇最大的行政村,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528户,1786人。人均收入8713元。全村耕地面积1000多亩,山林面积2000多亩。我村水资源较为丰富,建有九曲岭水电发展有限公司、大池镇水电站、黄美村水电站。与此同时我村还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本村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民的收入。结合本村实际,先后发展百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生猪养殖业、花生种植业等产业。其中我村种植的花生,品质优,产量高,是品牌“大池花生”的主要产区。目前,我村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铭祥金属有限公司观音坪冶炼厂等建设项目。为建设幸福、和谐、优美的黄美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南燕村 |
新罗区大池镇南燕村位于大池镇西南部,距大池镇政府和319国道约2公里,东接雅金村,西连黄美村,北邻大山村。本村南面山与合甲村交界,是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行政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30多户,1700人口,耕地面积1800多亩。本村现存已被市区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一座,简称“泉溪天后宫”。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建造宏伟美观,周围环境山环水绕、静观白鹭、风景怡人,是闽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逢节日和佛教盛日,吸引来参观游览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是我村的一个特色的旅游品牌,且该处还有50多亩的天然温泉,不管寒冬腊月,全年水温都保持在18℃以上,因此被人们称之“天然宝地”,是一个深受各界人士热爱参观旅游的圣地。 |
大山村 |
大山村距大池镇集镇1.5公里,319国道和赣龙铁路贯境而过,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36户,1300人,劳力730人,其中外出经商务工人员200人,村财年收入约6万元,人均年收入约5210元。全村耕地面积1450亩,山林面积4000亩。该村充分发挥中心位置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本村的经济,并结合实际发展种养业。“龙岩花生看大池,大池花生看大山”。2011年大山村花生种植面积面积约500亩,出产的花生品质优良,加工制成的咸酥花生香脆清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山村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全村大型环保生猪养殖户有8户,两百头以上30户,一百头以上25户,五十头以上20户。辖区内企业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有机砖厂4家,选矿厂1家塑料制品厂3家竹制品厂2家。 |
合甲村 |
新罗区大池镇合甲村地处新罗区大池镇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6公里。与上杭县溪口乡、永定县虎岗乡毗连。全村总面积52000多亩,其中,生态公益村11000亩,山林面积32000亩,耕地面积1375亩。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252户920人,党员32人。2011年村财收入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26元。 2010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积极作为,总投资70万元的合甲新村部,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内外装修一新,按照“六有五室四中心”的要求进行布置,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于一体,内设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综治服务室、计生服务室、阅览室、健身室以及村卫生所等各种办公,活动场所,使村部成为党员群众学习充电的大课堂,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先进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健身娱乐的好场所,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村“两委”帮助110户地质灾害村民486人分期分步骤规划新房新村建设,以造福村民,被列为市级造福工程示范点。 |
竹何村 |
竹何村位于大池镇中部,东邻北溪村,北接南燕村、雅金村,西南接合甲村。是一个群山环抱,内地平坦的小盆地,最高海拔644.88米,最低568.83米。距大池镇政府3.4公里。距离龙岩市区约31.9公里。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62户,230多人口,其中党员58名。全村林地面积11784亩,园地277.53亩,耕地面积555亩,种植反季节蔬菜,养殖业以养猪为主。 |
雅金村 |
雅金村是全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位于319国道边,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69户,1565人,劳力1105人,其中外出经商务工人员200人,村财总收入60.34万元,人均收入10727元。全村耕地面积1310亩,山林面积5300亩。该村充分发挥中心位置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本村的经济,并结合实际发展花生种植业、生猪养殖业等产业,并积极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全村大型环保生猪养殖户有3户,两百头以上10户,一百头以上17户,五十头以上24户。有果茶林种植面积320亩,其中,果林面积270亩,年产值45万元;茶林面积50亩,年产值13万元。村主要产业有:梅子加工厂20家,花生加工厂15家,茶叶加工厂5家,竹木制品厂3家,筑造厂1家。 |
西洋村 |
新罗区大池镇西洋村座落于大池集镇附近319国道边,距龙岩中心城市27公里。全村48户218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民代表21人,党员19人。全村耕地面积302亩,村民主要以种养为主,属典型农业村。全村种植花卉面积30亩,毛豆200亩。2011年村财收入1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25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发展果蔬特色产业,打造生态文明新村”为目标,以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提升基层组织带创能力为工作主基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和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恒亿西洋文化中心”;依托特色产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耕地流转,实行连片种植,连片经营,呈现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繁荣景象,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西洋村先后被授予“大池镇美化建设新农村示范点”、“ 新罗区首批‘双百一创’活动重点村”、 “新罗区十大魅力乡村”、“市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 |
秀东村 |
秀东村位于新罗区大池镇北部,离319国道仅三公里,全村共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832人。青山环抱,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历来贤才辈出,书香远近闻名,享有“龙岩十八坑,坑坑不如秀东坑”的美誉。村内现有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仰高楼、始建于嘉靖十年(1532年)的吴氏龙兴祠、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桂花群落等人文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考古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秀东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水果、茶叶,养殖业以养猪为龙头,企业则以矿山开采和塑料米加工为主的多产业结构,带动运输业发展的产业链,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
大东村 |
大东村地处大池镇东方,东接小池镇,南与本镇红斜村山交界,雅金村山、田接壤,西北同秀东村相邻,海拔520米,全村三面一峡口,小溪穿过村中,辖两个小组,62户,243人,拥有林地面积7000多亩,田地面积315亩,是革命基点村。 大东村人民勤劳朴实,经历届干部努力,保护了大竹山和坑头庐二片生态原始山场。发动村民利用自留山和开荒地种植毛竹等种植物。现在竹林种植面积1000多亩,茶叶面积200多亩,每年生产出的优质铁观音茶和无公害苦笋、花笋(贵笋)等产量和质量名列大池镇前列,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 2008年引进台商郭万法,在村高乾荒田地开发休闲综合养殖场。2009年至今,在上级领导支持和村干部带领下,完成了第一批新村建房,大竹山田水池和邦尾至下溪坝防洪堤工程建设。2012年7月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后,新一届干部制定出三年规划,并以带领人民致富为目标,完成村部大楼建设和新村第二批建房等,作为两委班子核心任务,积极推进村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
北溪村 |
北溪村位于大池镇东部,319国道以南,与红斜、雅金、九里洋村交界,具有700多 年历史。北溪村总面积14030亩,林地面积10012亩,耕地面积1343亩,也园地396亩,农居点512亩;平均海拔550多米,最高峰赤岩山1547米,气候条件好,水资源丰富。 北溪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248户850口人。以四人每户的核心家庭为主,具有典型的现代化家庭结构特征。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树林、果树、茶园、竹木和养殖业。主要收入以农副产品为主,外出经商、务工为辅。2012年全村农民平均纯收入8000元,村财收入6.8万元。 |
红斜村 |
新罗区大池镇红斜村位于城区西部,大池镇东面,离市区25公里。全村总人口1020人,有六个村民小组,其中“移民组”102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水果、养殖为主,早熟水果(柑桔)年产量达200多吨,还有一部分芙蓉李,是个典型的农业村。 全村总面积461.7公顷,其中:农业用地299(耕地81.3公顷、园地61公顷、林地256.7公顷)建设用地26.2公顷,未利用地36.5公顷。道路硬化率达100%,电视电话覆盖全村,以实现电气化。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