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镇山美村位于新罗区西部,镇政府的正对面,距319国道1公里,距龙岩市区18公里,赣龙铁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680人,178户,近年来,先后被省、市、区评为“先进党支部”、“综合文明村”、“先进妇代会”、“计生三无村”等20多项荣誉。我们始终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实践实干,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运输“三大产业”,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选准了一条“产业兴村”的致富之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婚育新风、邻里和睦、文明礼貌巍然成风,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典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02106 | 364000 | 0597 | 查看 山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斜村 |
黄斜村位于小池镇北部,东邻牛眠石村,西接儒庐村,背靠上杭县,南接卓洋村。距小池镇政府约7公里,距离龙岩市区约28公里。黄斜村行政区域总面积1966.4公顷,全村林地面积1652.6公顷,耕地面积83.9公顷。村庄总人口876人,总户数约为223户 ,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进3年村集体平均收入约有20万元,人均收入约2200元。 |
何家陂村 |
何家陂村位于集镇所在地,距小池仅100米,人口270人,下辖2个村民小组,是我市何家陂水库的移民新村,这里统一标准的农民住宅小区是龙岩少有的精品新村,何家陂水库建成后,有大面积的环库土地有待开发。 |
牛眠石村 |
牛眠石村位于小池镇东北部,北依上杭县,东连江山乡与龙门镇,西近云顶山茶园,南接京源村,距离小池镇政府约有6公里的路程。村域内主要以林地为主,地形地貌复杂,村庄居民建设用地主要是在村域西南侧区域,牛眠石村行政区域总面积679.42公顷,全村林地面积482.79公顷,耕地面积27.34公顷。村庄现总人口192人,总户数约为62户,主要经济来源林业及农业等,根据新罗区村庄布点基础材料汇编中数据分析,牛眠石村村集体经济5万元,人均年收入5050元。 |
京源村 |
京源村位于小池镇镇域的北部,距赣龙铁路4.5公里,离319国道5公里。京源村东与江山乡、龙门镇交界,南与璜溪村、赖邦村相连,西与何家陂村、黄斜村毗邻,北和牛眠石接壤,村委会距小池镇政府4.5公里。村庄中有条溪流经过,河宽20米,村域内全长1公里,溪流从村庄中部自东北向西南穿流而过。京源村土地资源较少,村域面积6761亩,耕地971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石灰矿,煤矿,铁矿。村庄现有503人,总户数143户,村里没有村办企业,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种植和养殖业。 |
赖邦村 |
赖邦村位于小池镇镇域的中部,紧邻赣龙铁路,离319国道3.5公里。赖邦村东与京源村、龙门镇交界,南与山美村相连,西与汪洋村毗邻,距小池镇政府3.0公里,离龙岩城区20公里。紧挨赖邦村西边有条龙门溪经过,村域内全长1.5公里,龙门溪是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的源流之一。赖邦村土地资源较少,村域面积5414亩,耕地614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石灰矿、煤矿;旅游资源主要有一座上清宫、一颗百年古树。赖邦村现有人口1157人,总户数259户,村里有8家企业,其中5家竹条席厂,1家茶叶加工厂,2家石灰石场,2007年村财政收入5万多元。村民人均收入3900元。 |
璜溪村 |
璜溪村位于小池镇北部,距龙岩市区20公里,镇政府2公里,是革命基点村,村辖7个村民小组,392户,1293人,党员58人(其中女党员17人),全村耕地面积846亩,山林面积9535亩。两颗千年古榕树屹立于村中央部位,四季常绿,生机怏然,云顶旅游区和闻名海内外将军庙也坐落于本村境内。新村部办公大楼美观大方,名列农村村级先进行列,新村建设,文化中心建设,防洪堤沿线绿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均已达标。近年来,璜溪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要求以农业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小城镇化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建设新型农村住宅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卫生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把璜溪村打造成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山美村 |
小池镇山美村位于新罗区西部,镇政府的正对面,距319国道1公里,距龙岩市区18公里,赣龙铁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680人,178户,近年来,先后被省、市、区评为“先进党支部”、“综合文明村”、“先进妇代会”、“计生三无村”等20多项荣誉。我们始终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实践实干,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运输“三大产业”,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选准了一条“产业兴村”的致富之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婚育新风、邻里和睦、文明礼貌巍然成风,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典范。 |
汪洋村 |
汪洋村位于小池镇镇域的中部,紧邻赣龙铁路,离319国道1公里,汪洋村东与赖邦村交界,南与山美村相连,西与兴贵村毗邻,北和璜溪村接壤,村委会距小池镇政府0.3公里,离龙岩市区18公里。紧挨汪洋村东边有条龙门溪经过,河宽30米,村域内全长1.5公里,龙门溪是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的源流之一。汪洋村土地资源较少,村域面积2200亩,耕地1286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石灰矿,铁矿;旅游资源主要有龙池书院、南华岩、留阳洞其中龙池书院是闽西保存最好的一座书院。 |
卓洋村 |
卓洋村位于小池镇西部,东临汪洋村,南接云贵村,北接云贵村。地属小池镇镇区范围,距离龙岩市区约20公里。卓洋村内地势较为平坦,行政区域总面积1092.2公顷,全村林地面积916.7公顷,耕地面积108.7公顷。村庄2009年末总人口为1356人,总户数约为326户,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大棚种植,2009年人均收入7000元,村财收入2万元,欣欣向荣的新卓洋,以展示再人们面前。 |
南山村 |
新罗区小池镇南山村位于龙岩西部,距龙岩市区约18公里,东南接龙门,西南接永定,北邻上杭,东临铜钵,地处闽赣交通要道。南山村地形较为简单,主要有耕地和建设用地,村庄北侧有一河流自西向东缓缓流过,南山村外出交通主要依靠省道福三线,村庄中部现有的福三线是全村出行的通道。 |
培斜村 |
培斜村简介 培斜村地处新罗区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省、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5户725人,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9人。全村现有耕地860亩,林地1.4万亩;各类大小企业56家,其中竹席厂32家,茶叶加工厂20家,管线厂3家,制漆厂1家。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2万元。 近年来,培斜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五个好”党支部目标,深入开展以“红土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产业发展二带三、新村建设好又快”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茶叶生产和旅游产业,先后创建了培斜农民创业园、茶文化研发推广中心。特别是去年以来,培斜村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规划,明晰了沉缸工贸旅游综合体板块、 采茶扑蝶生态文化创意园板块、新农村板块、工业板块和九溪庐休闲旅游板块等五大功能板块,努力推动“创意培斜”建设,着力把培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培斜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中国淘宝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多次被省、市、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市、区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