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联村位于永定县龙潭镇东南部,与培丰、适中两镇毗邻,距离镇中心3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66亩,林地面积1500亩,辖11个村民小组,523户人家,总人口2365人,其中劳动人口1636人。铜联村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民在长期的农耕劳作中养成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深入村民心中。
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村形成了生态优美、村民和谐共处的新景象,基本实现了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及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22108 | 364000 | 0597 | 查看 铜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虞溪村 |
虞溪村位于永定县龙潭镇我村位于永定县东部东与新罗区相邻,南与南靖县相邻,地处三县交界全村有583户2023人。拥有森林面积24447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1836亩,耕地面积2600亩,虞溪村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平均年龄38周岁,其中,妇女1人。本村以农业种植、矿产采掘、交通运输、选煤加工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8024元。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受到各级部门的好评。 我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方针要求,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以来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投资300多万元硬化了小吴坑自然村2.5公里的村道并安装标准化路灯41盏,,投资30余万元对全村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努力实现“枫叶红于二月花,林区更比城市美”的村容新景象。 |
联中村 |
龙潭镇位于永定县东大门,联中村则是龙潭镇的东大门,与南靖县、新罗区适中镇交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东坑1、东坑2、营顶、新厝、老厝、菜坑、后斜、西坑),5个自然村(东坑、岭下、菜坑、后斜、西坑),348户,总人口1304人,有耕地面积860.8亩,山林面积3850亩。有党员37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村里的主导产业是运输、种植业。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8260元。 我村石灰石资源丰富,辖区内有3家水泥厂,1家东兴矿业有限公司,其中闽福建材有限公司旋窑水泥厂年生产水泥150万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村民主要以运输业为主,目前村里有水泥罐装车63辆,其它矿山运输车72辆。自市委开展“联乡挂村帮户”和县委开展“干群心连心,党群一家亲”主题活动以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党员干部与包村包户干部一起深入到各农户家中,察实情,访民意,解民忧,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比如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努力争取资金,建好了我村的自来水厂工程,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难问题,在各自然村修建了垃圾池,对公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和路灯亮化,使得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观,建设了篮球场和文化活动场所,大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等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联乡挂村帮户”、“干群心连心,党群一家亲”的主题活动,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村两委干部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
铜联村 |
铜联村位于永定县龙潭镇东南部,与培丰、适中两镇毗邻,距离镇中心3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66亩,林地面积1500亩,辖11个村民小组,523户人家,总人口2365人,其中劳动人口1636人。铜联村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民在长期的农耕劳作中养成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深入村民心中。 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村形成了生态优美、村民和谐共处的新景象,基本实现了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及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
龙潭村 |
龙潭村是龙潭镇集镇所在村,有三堂屋、洋甲、石燕、山子尾、凑阁五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562户人,总人口2146人,耕地面积1152亩,林地面积7767亩,有党员89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种植、运输、经商。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9580元,村财政收入约20万元。 龙潭村两委班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近年来,该村两委工作紧紧结合“抓环境,建新村,为民办实事,促发展”来开展工作。1、投资200万元兴建了新村部大楼。2、做好家园清洁行动,投入资金建了25个垃圾中转池,引导村民规范垃圾清倒入池,安排垃圾的清理转运,并实施保洁,大大改善村居环境。3、投入资金16万元,清理河道长805米,既改善了环境,又及时清除了河道两边居住群众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生活在溪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筹集资金53万组织实施了自然村道路硬化工作。5、壮大了村教育基金,从原有16万元增加至将近40万元。6、积极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村民组长、代表作用,促进龙潭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征地239亩,取得一定成绩。村书记、主任2010年被0永定县委授予“十对好搭档”称号,村团支部2011年被共青团永定县委员会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
枫林村 |
枫林村位于龙潭镇西北部,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2135人,党员62人(女党员11名),其中坑头、山角、山背三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拥有耕地面积1980亩,林地面积23000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9180元,村财政收入约万元。 枫林村产业转型发展良好。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加工和运输业十分发达,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引进台商,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种植“越光米”;引入日本“蔺草”项目,试种蔺草,编织凉席、榻榻米;充分利用本村水源、土壤等区位优势,通过科学种植名贵苗木,改变单一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农民多样化的收入。 枫林村社会事业完善。村民及外出乡贤热心公益事业,集资兴建了多条通自然村公路,如投资200余万元兴建的长1.8公里、宽9米的通坑头自然村公路,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村内有完善的公路路网,促进了煤炭运输及服务业的发展;文化活动丰富,村里定期开放图书室和科技室,还利用远程教育网,普及科技知识;村部广场文化活跃,生产之余,成了村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主要路口均安装了“-”,有效预防了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 枫林村党建深入开展。以村支部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创建了“-表工作室”,由10位县镇-表值日,接受村民建议或诉求,再经村“两委”决定,所提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受政策或体制机制所限不能解决的,解释清楚,取得理解。-表接待日每月3次,逢10值勤,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探索了-会闭会期间党组织与普通党员的密切联系,把问题解决在农村最基层组织。 枫林村“联挂帮”有序进行。以“干群心连心,党群一家亲”为抓手,深入开展“联挂帮”工作,采取一表明责、一牌公示、一卡便民、一账知情和一簿记录等“五个一”方式,促使干部多下村、常入户,认得门、熟悉人,通过政策宣传、化解矛盾、提供帮助、方便群众,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 |
上西村 |
上西村位于龙潭镇的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0949亩,林地面积7517亩,共有538户2034人,党员数60人,村里主导产业为种植、运输、水泥等,2011年人均纯收入8580元。 近年来,我村两委根据本村农业产业的发展特点,全力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本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挥高科技农业。于2011年3月依托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铁皮石斛基地,基地现有标准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至年底将扩大建设至25000平方米,铁皮石斛素有“中华仙草”、“药中黄金”之美称,村两委结合本村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铁皮石斛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逐渐扩大铁皮石斛在本村的种植。2011年9月,我村试行-表工作室制度,努力发挥-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在-表与党组织、党员、群众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该村还根据县、镇两级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联乡挂村帮户”工作,把活动的开展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村级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取得明显成效。 我村两委班子将在市、县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进一步统一共识,齐肩作战,力争用2-3年的时间努力把上西村打造成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
上寨村 |
上寨村位于永定县龙潭镇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50亩,林地面积7600亩,辖7个村民小组,215户人家,总人口836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昌福山煤田所在地。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种植、采煤和运输。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为9250元,村财收入为48万元。上寨村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村民在长期的农耕劳作中养成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深入村民心中。近年来,我村先后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届评为“市级文明村”、县“生育关怀”示范村,县农村(社区)“十个好班子”称号和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