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岭村位于城郊乡东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一侧的永定河畔,与东溪村毗邻,距县城约4.5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于2000年从峰市镇书岭村搬迁至现址。全村占地面积1953亩,其中耕地165亩、林地1678亩,6个村民小组,210户823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34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22200 | 364000 | 0597 | 查看 书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彩霞村 |
彩霞村位于永定县城东南部,地处城郊乡龙门岗省道309一侧约300米,与龙门村、万美村及凤城镇毗邻,距县城约3公里,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1998年从峰市镇黄寨村搬迁至城郊乡龙门岗。全村占地面积1384亩,其中耕地167亩、林地1183亩,5个村民小组,166户649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28元。 |
万美村 |
万美村位于永定县城东南部,地处城郊乡龙门岗省道309线一侧约100米,与彩霞村、龙门村及凤城镇毗邻,距县城约2.8公里,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于1998年从峰市镇信美村搬迁至城郊乡龙门岗。全村占地面积1306亩,其中耕地122亩、林地1138亩,8个村民小组,165户627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36元。 |
书岭村 |
书岭村位于城郊乡东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一侧的永定河畔,与东溪村毗邻,距县城约4.5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于2000年从峰市镇书岭村搬迁至现址。全村占地面积1953亩,其中耕地165亩、林地1678亩,6个村民小组,210户823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34元。 |
龙门村 |
龙门村位于秀丽的金丰大山西脚,条条山麓形状如龙故称龙门村。旧属汀州府管辖,称为福建汀州府溪南里龙洲保。龙门村地处县城区周边,距县城区约4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周边与湖雷镇、岐岭乡、凤城镇毗邻。村辖区内10个自然村,其中:大斜里、隔背、山子背、瑶泉、曾坑等5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1亩,林地17800亩,人口958人,五老对象5人,五保户4人,低保户41户;设完小1所,幼儿园1所,卫生所1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 龙门村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为78%,西北方向与东溪箭滩天子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相连,是县城区“后花园”,淑雅溪水库落户龙门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龙门村百姓勤劳好学,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2011年,全村种植烤烟面积450亩,连片种植“六月红”芋等蔬菜面积45亩,种植食用菌50万袋,生猪出栏3500头,为服务城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桃坑村 |
桃坑村地处县城西南部,与广东毗邻,距县城约7公里,占地面积12016亩,其中耕地548亩、林地11468亩,有7个村民小组,164户565人,村民聚居在永定河下游两侧,全村道路实现硬化,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69元。 主要产业: “六月红”早熟芋、蜜柚、蜂蜜等产业。 |
古二村 |
古二村地处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约5公里,占地面积8842亩,其中耕地765亩、林地7715亩,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87户1311人,村民聚居在县道抚石公路两侧,龙梅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系市级新村建设“示范点”。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49元。 自然资源: 1、地热资源。岗前温泉水温37至40度,出水量大,水质清澈透明。 2、文化资源。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宰相郑清之墓)一处,古建筑龙安寨的寨址遗址一处。 主要产业: 1、农业产业。烤烟、“六月红”早熟芋、蜂蜜产业等。 2、工业。机制水泥砖厂一个,竹丝制品厂一个。 |
三峰村 |
城郊乡三峰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一侧,与古一村、古二村、双溪村毗邻,距县城约3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于1998年从峰市镇三峰村搬迁至古镇罗拳头和湖头坝现址。全村占地面积1460亩,其中耕地342亩、林地1078亩,有13个村民小组,342户1200人,设有幼儿园1所。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134元。 |
双溪村 |
双溪村地处县城西南部,与广东茶阳镇毗邻,距县城约4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占地面积12190亩,其中耕地360亩、林地11828亩,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93户638人,全村道路实现硬化,生态环境优美,“城中村”危旧房屋较多,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 主要产业:烤烟、“六月红”早熟芋、沙田柚、蜂蜜等产业。 |
古一村 |
古一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两侧,与凤城镇、金砂乡、西溪乡毗邻,距县城约1.5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设有完中1所、完小1所、幼儿园2所,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占地面积6575亩,其中耕地316亩、林地5435亩,708户2408人,“城中村”危旧房屋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11元。 自然资源:永定河两侧已征收土地近400亩,南部园区工业平台1000余亩,为城市建设和项目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主要产业:“六月红”早熟芋等蔬菜产业。 |
兰地村 |
兰地村位于县城南部,与广东茶阳镇毗邻,距县城约5.2公里,占地面积4653亩,其中耕地363亩、林地4250亩,有3个村民小组,93户314人,全村道路实现硬化,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52元。 主要产业:烤烟、柑桔、养殖产业。 |
樟尧村 |
樟尧村位于永定县南部,与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毗邻,距县城约4公里。全村占地面积7782亩,其中耕地427亩、林地7303亩,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26户392人。全村道路实现硬化,樟广公路正在建设中,交通比较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33元。 自然资源:村辖区内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地质专家测定,含有多种稀有金属,含有大量的硐矿、铁矿等。 主要产业:烤烟、柑桔、蜂蜜产业。 |
上下斜村 |
上下斜村位于县城南部,地处福、广两省交界处,距县城约13公里,系革命基点村,占地面积18376亩,其中耕地550亩、林地17826亩,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53户508人,全村除了箭干桥至下斜自然村约6公里道路尚未实现硬化外,其余村道已实现硬化,交通比较不便,系是县城区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区。村民防火意识很强,已连续50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 自然资源: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我市竹业生产重点村。 特色产业:毛竹、蜂蜜产业。 |
东溪村 |
东溪村位于永定县城东大门的一个行政村,坐落于城郊乡东部,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占地面积6305亩,其中耕地226亩、林地5269亩,有14个村民小组,637户1948人,村民聚居在县道抚石公路两侧,龙梅铁路贯穿全境,村道全部实现硬化,交通便利,“城中村”危旧房屋较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地热资源丰富:箭滩温泉水温48至56度,出水量1500吨/日,水质清澈透明,氟、硅、矿三项指标均达到“医疗保健水”标准。自然景观优美:具有独特奇观的三级天然瀑布,是人们休闲观景的理想胜地,森林覆盖率达80%。 |
中坑村 |
中坑村位于城郊乡东部,系革命基点村,东面毗邻湖雷镇罗滩村,北面与西溪乡肖地村接壤,距县城约6公里。全村占地面积12171亩,其中耕地218亩、林地11545亩,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59户519人,县道抚石线和龙梅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0元。 特色产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度假休闲产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