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社区地处县城东部,辖地面积4.5平方公里。与大同镇的,印黄、红卫、东关等村相邻。社区现有计生人口3054户、13452人、户籍人口1862人、流动人口1425人,分为19个居民小组。东门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下辖3个党总支,共有党员318名,党小组32个,是全县最大的社区之一。东门社区是县委、县府所在地,辖区内共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3家。省市级文明单位14家,共建单位一家。近年来,东门社区紧紧抓住“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一主战。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前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区。社区坚持加强支部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无法党员为先导,一服务群众为根本。积极开展“双项服务”,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社区办公用房300平方米,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积极提供各种便民服务,设有服务大厅,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站,城市低保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城市卫生管理站等各种机构。为居民提供就业、再就业、扶贫帮困、居家养老等各种优质服务。设立党员活动室,社区市民学校,图书室,青少年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活动场所。“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各项工作水平,促进社区三个我们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争创一流社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21100 | 364000 | 0597 | 查看 东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心坝社区 |
中心坝社区位于县城东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是城区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住宅区。86年成立中心坝居委会,2001年10月改制为社区居委会,是闽西第一个成立社区的居委会。现常住人口3510户,13062人;县内外暂住人口1045户,4252人;整个社区划分为8个工作管理片区;社区干部10人,镇下派干部2人,2008年5月成立了社区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共有党员270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21家,其中省级文明单位4家,市级文明单位6家,县级文明单位5家,评选出五好家庭898户,文明楼院10栋,文明户1430户,文明标兵108户。近年来,社区两委在汀州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班子全面加强,创建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居民安居乐业,文化更加活跃,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并得到上级充分肯定。社区不断转变职能,除计生中心工作以外,将为居民服务定为重要工作,为服务社区六十周岁以上老人,社区于2012年7月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开设了8个便民服务点、有专职服务人员20个、志愿者50人,实实在在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服务平台。再来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站大楼将于今年8月份前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将大大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中心坝社区2000年至今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社区”,2004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2006年被市环保局评为“绿色社区”,2009年12月获得《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区(2006年-2008年度)》光荣称号。2012年3月被龙岩市政府授予第六届(二00九至二0一一年度)文明社区。2012年12月被福建省科协命名为2012--2014年度福建省科协示范社区。 |
营背社区 |
营背社区地处城区的中心地段,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43人,流出人口1321人,流入人口1858人,共分为15个计生工作片区。总支共有党员327名,下设梅林支部、塔山支部、福里支部三个支部,15名社区干部。几年来,在汀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研究和探索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工作全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深化计生优质服务、强化城市管理、全面推进综治工作。围绕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2011年被市委评为“文明社区”,2012年度被市民政局评为居家养老示范区,2012年社区“幸福花园”被市评为环境友好小区。 |
南门社区 |
南门社区地处长汀县城南部,2002年由南门居委会和五通居委会整合而成,为人口居住密度大的老城区。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设有9个工作片区,现有常住居民2927户,人口9091人(育妇数2603人,已婚育妇1927人,双查育妇1331人),流动人口137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文体党支部、五通党支部、和平党支部、车子关党支部)有党员262人,社区单位15个,社区两委成员及社区工作人员14人,其中:镇干部下派2人,商会挂职2人(兼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社区有古城墙和国家历史名街店头街等古迹,有较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在工作中,首先,坚持社区以人为本,人以社区为家,确定了以“三心三争”为主要内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服务窗口、管理窗口前移,加强小区建设,更好贴近居民,更好地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引导居民共建美好家园。其次,为紧扣时代特征和居民需求,社区率先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初步解决了孤寡老人的生活不变问题;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开展了文化娱乐活动,展示了社区居民良好精神风貌。第三,落实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社区为235户431居民办理了城市低保;为365户困难居民申租申购了廉租房;为6467居民办理了医疗保险;为1530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第四,配合抓好名城建设工作,拆除了古城墙上49户的房屋,并妥善安置;同时,抓好了店头街的环境整治工作。第五,抓好民生工作,2010至2011年投入40万元建设马屋桥河堤休闲路和车子关一路水泥路,清理和平路排水沟,2012年将投资30万元建设车子关三路水泥路和排水沟。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社区干部共同努力,社区安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和谐社区建设初见成效,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连年被汀州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授予“全省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达标单位”,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示范社区”、“文明社区”,被市里评为首届“文化社区”,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基层宣传文化中心示范社区”,被评为省级、市级、县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先进示范社区,优秀示范社区,分别被省民政厅、市民政局授予“居家养老示范社区”。 |
西门社区 |
西门社区位于长汀县城区西部,属汀州镇管辖,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37个,常住人口4089户,12567人,流动人口3679人。这里有悠久的历史风貌,唐宋街区——南大街。保留了许多唐宋建筑风格,有三元阁、宝珠楼、紫云公祠、赖氏坦园公祠等一大批建筑文物。明清街区——店头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及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坊;百年学府——长汀一中,它的前身龙山书院,建于1681年,曾是厦门大学内迁润泽,培养了杨成武、刘亚楼上将等六位共和国将军和张存浩、王业键两位院士等大批科技精英;红色政权——省苏维埃旧址,是毛泽东、-、何叔衡、瞿秋白、-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革命教育基地——瞿秋白纪念碑、纪念馆、杨成武广场,是我们缅怀烈士,宣扬红色文化的平台。这里有逢勃的现代风貌,四星级酒店金仁酒店金碧辉煌,长汀宾馆清新典雅。13个商住小区环境优美,汀州首府、金碧六区20多层高楼相互呼应。火车站广场宽阔、美丽。是群众休闲娱乐的良好去处。整体上形成了历史和现代风貌交相辉映,人民友好相处、社区安定和谐的美好局面。 |
东门社区 |
东门社区地处县城东部,辖地面积4.5平方公里。与大同镇的,印黄、红卫、东关等村相邻。社区现有计生人口3054户、13452人、户籍人口1862人、流动人口1425人,分为19个居民小组。东门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下辖3个党总支,共有党员318名,党小组32个,是全县最大的社区之一。东门社区是县委、县府所在地,辖区内共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3家。省市级文明单位14家,共建单位一家。近年来,东门社区紧紧抓住“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一主战。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前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区。社区坚持加强支部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无法党员为先导,一服务群众为根本。积极开展“双项服务”,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社区办公用房300平方米,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积极提供各种便民服务,设有服务大厅,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站,城市低保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城市卫生管理站等各种机构。为居民提供就业、再就业、扶贫帮困、居家养老等各种优质服务。设立党员活动室,社区市民学校,图书室,青少年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活动场所。“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各项工作水平,促进社区三个我们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争创一流社区。 |
水东社区 |
水东社区地处城区中心,位于金沙河和汀江河之间,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的老城区,全区划分为10个居民小组,辖区内现有居民1756户,总人口5261人,流动人口1826人,划分为10个工作责任片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9人。因为座落在汀江东岸,历史上称为水东(水的东面),这是在城墙以外,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商业发达所建。宋代汀江船运开通以后使整个水东沿岸陆地成为庞大的交易市场,后来随着水东市场两边房屋的增多,整个集市发展为一条繁华的大街,从水东桥沿汀江一直到太平桥,东西走向,全长近千米。水东街为骑楼式建筑,行人从街道两边的骑楼行走,雨天可免雨淋之苦,夏天可免烈日曝晒。水东街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即-同志旧居)等革命遗址。如意宫在水东街仙隐观前(人民巷)。如意宫现在的是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改建的。如意宫是历代商人供财神的庙宇。财神即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帅,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赤黑多须,跨一黑虎。如意宫庄严堂皇,大门前为汀江河岸,在此眺望隔河的龙潭石林,一览无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