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长汀县 >> 新桥镇 >> 岗头村

岗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岗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岗头村简介

  岗头村地处汀州上游,离集镇3公里,仕一个较偏僻的村,道路设施差,上靠不着省道,中靠不到县道,连镇道都绕弯而过。靠2000年村民捐资集资铺设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但是路面过于狭小两辆小车无法同时经过,因此道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村有330户,1700余人,由8个村民小组,2个大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5000余亩,耕地面积677亩,人均不到4分地。本支部由43名党员,3个支部委员,村委委员3名,村干部共4名(高中文化3名,初中文化1名,平均年龄50余岁,)交叉任用,村民代表35名。
  无财政收入,正常运转靠转移支付和一些返村款。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全村有600多人外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在家有50多户从事米粉加工,年收入每户在五万元左右。全村土地流转200余亩,早季中烟,晚季中西兰花等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解决了在家的闲散妇女和有能力老人财路问题,基本上做到个个有事做,人人会赚钱。
  总的来说,我村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体现在基础设施差,村财无收入,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村两委认真探索,积极工作,有决心在此任内干出一番事业,逐步把我村建设为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生活宽裕,生态发展的新农村而奋斗。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21103 364000 0597 查看 岗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岗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岗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茜陂村

  茜陂村地处镇府第二村,全村分为三个自然村(1、2、3组为茜陂片,4组为桥子山下片,5、6、7组为湖头片)。总户数387户,1588人。其中1组93户,390人;2组57户,224人;3组54户,215人;4组36户146人;5组47户192人;6组54户225人; 7组46户196人。有47名党员,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1人,二女户24,独女户1。土地总面积3717.3亩,其中耕地面积708.6亩,山地面积3008.7亩(公益森面积1516亩,1、2、3组900亩,4组172亩,5、6、7组444亩)果树(板栗)2706株。   

三坑口村

  一、基本情况   地处汀源“龙门”台前的三坑口村是新桥镇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东北面与馆前镇若干村交界,西与庵杰乡涵前村跨江龙门毗邻,南与本镇潭复村相连。我村依山伴水,新庵公路伴随汀江穿村而过,人居江河西傍,四面群山环绕,江水清澈,钟灵毓秀。   全村所辖4个自然村和竹头岭“佛印寺”活动阵在一处,6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789人,186户,有0党员30名,村两委干部4个。2013年村财政收入5.2万元,农民纯收入7000余元。   现有总土地面积10691亩,其中林地面积9411亩,竹林面积4060亩,占林地面积43%,林木面积5351亩,占57%,木竹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9%,生态优势为全镇之最,生态环境为全镇之美,自然景观为全镇之丽,是新桥镇打造“十里生态画廊”的一棵汀江源“明珠”之村,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例如,朝拜竹头岭“佛印寺”后,游览天然悬崖瀑布;旅游“汀江龙门”的途径,去我村可观赏石婆岭上“石婆”与当年治平乡下坪村名叫“李公”的通过法术搏斗所存留的芒割石;用锡材制成的乐器(锡角)吹石成洞的“帅公洞”;蹬下拉尿冲石成槽的屙尿石。此洞据说李公在北面一吹往江河底下穿洞而过,从南面出口,使人深感仙人法术无边,真神通广大。有奇观异彩的蝙蝠洞巢一处,洞内蝙蝠迎滨起舞,能演艺出游人的欢声笑语,掌声相送。   村内溪河两条,其中汀江河为西水流向东往南送,寨下溪流源北向南流,是新桥镇独一无二的两条溪河交汇向南去的一个村庄天成三河相聚,俗称三坑口之村名,是打造汀江飘流的首选之地。   二、产业经济情况   1、传统产业:山上:主要靠人均5亩左右的毛竹和7亩左右的林木资源养育到了我们的今天,以造纸为业兴平世,没有富裕似小康。大田:主要靠人均5分地的产粮来稳定到了今天,手里有粮心踏实,只求身体健康,日子平安。历史上我村没有乞丐,没有富翁,被人们称之为三坑口人有半田来有半山,晚上没来吓不惊,亲戚朋友前来探,新秀娇媚来交攀,船上水下的三坑口,十方物资来落滩,船运汀州入市贸,卖给广东汕头客。   2、现代产业:随着科学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局,山上:在重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着力发展竹业产业,狠抓以阁叶为主的封山管护。合理留生和采伐毛竹上市交易,确保年产毛竹4-5万根,人均年产值收入达600元以上。严厉打击一切盗伐林木的人和事,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发展。大田:主要以烟、稻、菜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种植,确保粮经比率平衡进展。   3、因地制宜在发展生态养殖业,2007年春破土建鳗鱼养殖场一处,鳗鱼年产值收益达200万余元。2010年开办的石蛙,毫猪养殖场一处,已初具规模,预产石蛙数量、成蛙均5千余只,蝌蚪3万余尾,毫猪200余头。   4、今春新开发生态有机菜园一处,规划面积500亩,第一期种植面积200亩,为扩大旅游龙门范围增添新秀。   

潭复村

  潭复村地理位置坐落在汀江上游,距县城24公里,距乡镇10公里,全村人口789人,七个村民小组,分布三个自然村。村支部委员三人,村委会三人,0正式党员22人。七个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25人。   一、全村耕地面积315亩。林地4960亩,其中竹林地1500亩。   二、村基本公共设施   有村部一栋(180平方),篮球场一个,路灯、自来水、石拱桥二座,水泥桥一座。村内水泥路500余米等公共设施。   三、全村经济收入。全村五分之四的青壮年劳动外出务工、经商,在家的劳动力以烤烟,槟榔芋,小米椒为种植业。   

刘坊村

  刘坊村位于新桥镇政府七公里,离长汀县城二十一公里处,是汀江源头。全村现有人口628人,总户数123户,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7人,预备党员1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98亩,山林面积2051亩(其中竹林面积906亩)。2012年人均收入4850,2012年被列为市级贫困村,贫困户32户118人,低保户21户78人。我村种植烤烟93亩,槟榔芋10亩,种植水稻90亩。主要靠外出务工来增加农民收入。  

石人村

  新镇石人村坐落于汀江上游,与庵杰龙门接壤,河流畅村而过,村民居住于南北两岸。石人村山背后有个高大的石头酷似一个“人”,而远古流传叫石人下而得名石人村。   全村总户数656户,总户人口2568人,其中劳动力1045人外出经商打工850余人。全村人均收入4750元。石人村辖两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43万亩,山地面积7070,亩。村民利用山地优势和自然条件从83年开始开发山地种茶种果,并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种植台茶500亩,油茶30亩。   全村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楼房林立。通路桥梁畅通,水泥路面硬化达4.4公里。人饮自来水达总产数的90%以上。村通广播电视入户率大90%以上。电话安装率达90%以上。六十岁以上老人已领到养老金,困难群众享受到了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百姓遵纪守法,安居乐业,过上安康生活。   二、村务公开   1、村级基层组织机构。设有0新桥镇石人村支部委员会三人组成,其中,支部书记1人,委员2人;石人村村民委员会成员5人组成,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内有妇代会、治保、调解委员会、团支部、民兵营。   2、村级年度工作目标或发展规划: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两会净胜为推动力,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协调村两委班子关系,团结互助,共谋发展,提高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科学办事,民主理事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积极培养一些思想进步的科学致富能手入党,更要把一些党员科技能手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发展提供产业支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石人茶种植,并实施规模种植面积2000亩。吸引外资赖村兴办茶叶加工。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3)、进一步加快民生事业进程,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适时开展群体文化活动,加强村民的教育,做好环境公共卫生整治,家园整洁,村庄美化绿化工作,优化村级发展环境。   (4)、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全村共有查环、查孕育妇235例,因外出的育妇多,为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按现有村两委干部包组分工负责抓落实,进行跟踪管理,进一步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5)、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推进农业增产增收。规划2013年建好垅子哩至石丁下水圳800米。秧地尾至廖场哩。水圳1200米。   (6)、完善维修村部办公楼,目前的办公楼比较陈旧,需进行翻新维修,为村两委有一个较好的办公活动场所。  

江坊村

  江坊村座落于新桥镇中北部,是中心村建设之一,辖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7户2219人,总面积6991亩,其中山地4766亩,耕地946亩。    随着一缕石人茶香步入江坊村观赏“江坊菜地”,采摘蔬菜水果,体验农事。而后登上“江坊现代生态农庄”,回归自然,探神秘岩洞,登高望远,一览农庄美景,呼吸清新空气,缓解城市压力,远离俗世喧嚣,陶冶人生情操。   

余陂村

  新桥镇余陂村位于汀江河畔,享有新桥“花果山”之称。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5户773人,总面积4363亩,其中山地2952亩,耕地391亩,一贯有种植杨梅、水蜜桃、红豆杉等传统习惯,现种植有杨梅250亩、水蜜桃50亩、桂花基地50亩。    进入余陂,桂花香飘,如入百花谷,惋若“花果山”,观赏红豆杉群,采尝四季水果,让人体验生态,提升生活品味,备感工作轻松。   

新桥村

  新桥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下设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20人,总面积14446亩,其中耕地面积1790亩,林地面积11132亩。   经济发展方面,本地主要产业有勤业腐竹、手工细面、烤烟种植等。剩余劳力主要分布在北京经营调料以及广东经营电热器材。还有部分劳力进厂打工。   发展公益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村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和教育群众,提高农民意识,转变集体观念。   小城镇建设方面,一是紧抓中心镇建设的契机,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切实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在全村范围内合理设置垃圾桶,增加保洁人员,宣传引导群众提高环保意识。   村部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做出功能齐全、漂亮整洁、高质量的村部大楼。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文化程度低,素质较差。个别农户因为征地补偿问题不配合政府土地征用,阻碍中心镇建设步伐。   2、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上没有村办企业,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   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目标,服从党委政府安排,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   

鸳鸯村

  鸳鸯村位于新桥镇东北与本县馆前镇复兴村,和童坊镇葛坪村相邻,省道205线横贯村旁。全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33户总人口1797人,土地面积23874亩,其中耕地面积828.4亩,林地面积22173,亩(含生态公益林7286亩)。水域地空闲地8726.6亩,该村现有党员41人,村支两委干部5人。全村村民以农为主,外出务工经商为辅。近年来,鸳鸯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种、商、外出务工”业并举的块状,创建生态绿化鸳鸯村。   今年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主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洛社科学发展观。带领村民解放四喜。先创先试。我村大力发展经济,每年种植烤烟450多亩,蔬菜150多亩,种植优质名茶150多亩,种植花树50000多株。、全面完全村林权制度改革,造林1000多亩,竹林改造2000多亩。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兴办食品加工厂一个,兴办茶厂一个,解决了我村人们的安全饮水工程。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科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把村庄整治和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近年来。全村实施袋装垃圾并每天有专人专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同时全村完成改厕9290以上。建成进村门楼亭。投资18多万元。完成村部修缮及农民休闲场所,实施计划安装新村路灯90盏,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形成到处是绿意,处处是风景的新桥镇的“后花园”。  

新店村

  新店村地处河田、童坊交界山区,离集镇9公里,全村有320户、1360余人,8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802亩,山村面积15900亩,人均不到6分地。支部有26名党员,3个支委,村委委员3名,村干部6名(大专1名、高中3名、初中2名,平均年龄50余岁)组成。村民代表25名。主财政收入正常运转靠转移支付和一些返村款。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全村有300多人外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家有1户种果,10户种香菇,3户种植蔬菜。总体以种植粮食和烤烟为主,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总之,我村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体现在基础设施差,村财无收入。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村两委认真探索,积极工作,有决心逐步把我村建设为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生活宽裕、村社美化、生态发展的新农村而奋斗。  

岗头村

  岗头村地处汀州上游,离集镇3公里,仕一个较偏僻的村,道路设施差,上靠不着省道,中靠不到县道,连镇道都绕弯而过。靠2000年村民捐资集资铺设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但是路面过于狭小两辆小车无法同时经过,因此道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村有330户,1700余人,由8个村民小组,2个大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5000余亩,耕地面积677亩,人均不到4分地。本支部由43名党员,3个支部委员,村委委员3名,村干部共4名(高中文化3名,初中文化1名,平均年龄50余岁,)交叉任用,村民代表35名。   无财政收入,正常运转靠转移支付和一些返村款。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全村有600多人外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在家有50多户从事米粉加工,年收入每户在五万元左右。全村土地流转200余亩,早季中烟,晚季中西兰花等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解决了在家的闲散妇女和有能力老人财路问题,基本上做到个个有事做,人人会赚钱。   总的来说,我村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体现在基础设施差,村财无收入,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村两委认真探索,积极工作,有决心在此任内干出一番事业,逐步把我村建设为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生活宽裕,生态发展的新农村而奋斗。  

任屋村

¡¡¡¡ÐÂÇÅÕòÈÎÎݴ壬µØ´¦³¤Í¡ÏØÏسǶ«²¿£¬¾àÏØ³ÇÊ®¹«ÀÈÎÎݴ岿µ½ÐÂÇÅÕòÕþ¸®Èý¹«À¶«Óë±¾Õòʯ²Û´åÏàÁ¬£¬ÄÏÓë±¾ÕòÅ£¸Ú´åÒ»ºÓÏà¸ô£¬Î÷Óë´óͬÕòʦ¸£´åһɽÏà¼û£¬±±Óë±¾ÕòÜçÚé´åÏàÁÚ£¬ÈÎÎÝ´åÊÇÐÂÇÅÕòͨÍùÏØ³ÇµÄ±Ø¾­Ö®Â·£¬Ò²ÊÇÐÂÇÅÕò½»Í¨ÒªµÀµÄÄÏ´óÃÅ¡£ ¡¡¡¡ÈÎÎÝ´åÈ«´å×ÜÈË¿ÚÓµÓÐ2846ÈË£¬620»§£¬Èý¸ö×ÔÈ»´å£¬Ê®¸ö´åÃñС×飬ÏÖÓÐ0µ³Ô±65ÈË£¨ÆäÖÐ9ÃûÅ®µ³Ô±£©´åÃñ´ú±í36ÈË£¨ÆäÖÐÅ®´ú±í11ÈË£©¡£ ¡¡¡¡ÈÎÎÝ´åÈ«´å×ÜÃæ»ý9680Ķ£¨ÆäÖÐɽµØÃæ»ý6800Ķ£¬¸ûµØÃæ»ý1320Ķ£¬ÆäËüÃæ»ý1560Ķ£©¡£ ¡¡¡¡ÈÎÎÝ´åÈ«´åÖ÷ÒªÐÕÊÏÓУºÀè¡¢ÈΡ¢ÂÞ¡¢³Â¡¢ÌÀ¡¢ÁÖÁùÐÕΪÖ÷ÒªÐÕÊÏ£¬ÀèÊÏÈË¿Úռȫ´åÈ˿ڵÄ70%. ¡¡¡¡´åÏ½ÇøÄÚÉèÓÐÖÐѧ¡¢ÍêС¸÷Ò»Ëù£¬ÉèÓйú¼ÒÁ¸Õ¾ºÍÅ©´åÐÅÓÃÉ磬½¨ÓÐС¶þÐÍË®¿âÒ»×ù£¬ÈÝË®Á¿Îª74Íòm³£¬¹úÃñÕþ¸®ÉèÓÐÈÎÎÝÇø£¬½â·ÅºóÔøÉèÓÐÈÎÎݹ«É磬ÈÎÎÝ´åÊôÐÂÇÅÕòÏÂ°ëÆ¬µÄÕþÖΡ¢ÎÄ»¯¡¢¾­¼ÃµÄ½»Á÷ÖÐÐÄ¡£ ¡¡¡¡[¸ÐÐ»ÍøÓÑ"hbxfzxj"·ÖÏí´ËÄÚÈÝ¡£]

牛岗村

  牛岗村位于汀州县城东部,是进入新桥镇的第一村,距镇政府3公里,县城不足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牛岗村土地面积0.98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286户,人口1297人,其中党员35人(男28名,女7名,预备党员1名),全村耕地面积530亩,山地面积1036亩。2006年被列入省级村庄整理示范村,折除危、破、旧房48000㎡,规划新建集居住房118栋,改变了人、畜混居的乱、脏、差环境,旧貌换了新颜。铺设新村道路3余公里,其中联村主干道路近2公里,建设新村部一栋三层,中心花圃1个,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和篮球场各1个,乡村卫生医疗点1处,互联网、有线数字电视已落户全村,维修加高千余米防洪河堤(有待石砌防洪堤),道路两旁及亮丽美工程正在不断实施,河堤边种植桂花、樟、柳树木1500多棵。汀江河绕村而过,山清水秀。  

石槽村

  新桥镇石槽村位于汀江沿岸,汀连公路窜村而过,与本镇任屋、廖家、岗头等村交界。全村辖11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01户,总人口1668人,土地面积5547亩,其中山林面积4699亩,耕地面积848亩。现有党员40人,村两委干部6人。近几年来,石槽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种、商、外出务工”业并举的块状经济模式,创建市级生态村。   石槽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村民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该村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以米粉加工,生产销售青砖为主要产业,村内建有大型机砖厂,可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为解决全村就业矛盾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机砖厂年产值可达300万以上,同时可直接1.8万元的村财收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村还科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该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2010年起,全村实施袋装垃圾并每天有专人专车运往集镇垃圾填埋场,同时全村完成改厕90%以上,另投资8万元,安装全村路灯60盏,发动村贤募集资金3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的硬化工程,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槽村形成了到处是绿意,处处是风景的独特优势,广大群众对环境卫生工作状况非常满意,已基本达到市级生态村的要求。  

廖家村

  廖家村位于新桥镇南部,与本镇石槽村和樟树村相邻,童公路横贯全村。全村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76户,总人口2152人,土地面积17630亩。其中山林面积15500亩,空闲地980亩,耕地面积1150亩。全村现有党员59人,村支两委干部5人。近年来,廖家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了“种、养、商、外出务工”业并举的块状经济模式。我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和“-”重要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我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罗坑村

  罗坑村位于新桥镇西南角,与本镇樟树村李家村相邻,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222户,总人口989人,土地面积16314亩,其中山林面积13114亩,空闲地2722亩,耕地面积478亩,现有党员34人,村二委干部5人,近年来,罗坑村二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了种、养、商、外出务工业经济模式,我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的会议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我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樟树村

  樟树村位于新桥镇东南,与本镇李家、罗坑村和新店村相邻,汀连公路横贯村庄,是罗坑片区中心村。全村辖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231户,总人口950人,土地面积7608亩,其中山林面积6540亩。生态公益林1646亩,耕地面积590亩,村两委干部4人,现有0党员24人,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种、商、外出务工”业并举的块状经济模式,创建花果飘香樟树村。  

叶屋村

  长汀县新桥镇叶屋村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与余陂接壤,毗邻新桥镇政府。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汀江河绕村环抱,孕育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叶屋村历史悠久文风鼎升,历史文化气息雄厚茂才学校、董氏古祠、天后宫等历史景光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观注。   叶屋村全村总面积10370亩,耕地面积1798亩,山林面积8538亩全村12个村民小组876户共3543人属于田少山少人多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地屋人团结一心锐意进取走南闯北,先后扎根于北京、广东、厦门等地。不断学习积极创业,先后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积极筹措资金热心公益事业努力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引进了养鳗基地,并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水乡渔村农业生态旅游景点。以勒业腐竹厂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厂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为村民的致富项目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目前叶屋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正信心百倍地为建设生态叶屋、为叶屋村民安居乐业努力奋斗。叶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加速向前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进,叶屋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岗头村特产大全




岗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