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宁波 >> 北仑区 >> 梅山街道

梅山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梅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梅山街道简介

  梅山岛,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它位于北仑区的东南部,全岛面积为38.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46个自然庄,户籍人口1.8万余人。
  梅山岛,原来是一个以农业和海洋养殖业为主的海岛乡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纯朴,资源丰富,有“绿岛梅山”的美誉。进入21世纪,时代赋予梅山崭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在梅山批准设立全国第五个保税港区,为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梅山,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以建设一个动力十足的保税港、宜居宜业的休闲岛、充满活力的海上城为目标,梅山岛开始了全方位的开发建设。
   梅山具有优良的生态和民间文艺基础,拥有传统武术、舞龙舞狮传承基地等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研究基地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浒名拳,先后获得“国家级级生态乡”、“省级民间文艺之乡”、“省体育特色乡”、“省体育强乡”、“省水浒名拳之乡”、“省文化强乡”、“宁波市卫生乡”、“宁波市平安乡镇”、“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等称号。
   梅山,乘时代长风,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劈波斩浪,引领蓝色崛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6.9平方公里 330206009 315000 0574 查看 梅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梅山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江梅社区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江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梅东村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梅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碑塔村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碑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中村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梅中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港村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梅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西村 ·北仑区旅游·北仑区特产·北仑区十大特产·北仑区十景·北仑区 0

----

查看 梅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山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榭街道

   北仑区辖街道,由大榭开发区管理。东临峙头洋,西与北仑港隔海相望,南有大榭大桥跨横峙江与柴桥街道、白峰镇相接,北与舟山市海域相连。境域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12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8千米,海岸线总长44.52千米。地形为四面环海的半山区海岛。南、北两面地势平坦,有平原16.84平方千米。中部多山,最高七顶山主峰海拔334米。岛四周海岸线长26.14千米,其中深水岸线10.7千米。1982年在岛北涂泥嘴建有现代化导航台。总面积32.4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下辖海湾、海城、海韵、海信、金海岸、海文、金海丰7个居民区和孚竹、堍头、长墩、王榭、东岙、下厂、长塘、太平、龙山9个行政村,12个经济合作社。办事处驻兴岛南路285号。  

新碶街道

   滨海新城――新碶,是北仑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西、南三面与霞浦、大碶、戚家山3个街道接壤,北濒金塘江。全境面积46.3平方公里,中部为江河纵横之平原,西部有少量丘陵,并拥有被称为“黄金水道”的13公里深水岸线。现辖24个行政村,13个社区,常住人口约十三万。    新碶因海边的永丰碶得名,该碶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于永丰塘中段,因东已建有太和碶,西已建有备碶,而永丰碶相对晚建,故又称新碶。    新碶全境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纵横交错、碧波荡漾的岩泰河水系自南向北缓缓流入海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片江南水乡特色浓郁的水土,哺育了无数出类拔萃的政界、科技界、文化界、体育界和实业界精英……新碶的寻常巷陌,却是我国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著名版画家俞沙丁、中科院院士贺贤土、超一流棋手-峰、画家陈逸飞等大批知名人士的籍贯或出生地。    新碶原系镇海县甬江口南岸的一个农业型偏僻小镇,1985年秋,为适应宁波开发建设的需要,原镇海县撤县新设北仑区后,成为北仑区区址所在地。新碶曾是闭塞地区之一,对外交通十分不便,经济发展更是落后于周边的其它乡镇。然而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新碶人民的非凡气魄。借助北仑港开发的东风,新碶镇以临港的区位优势,逐步发展为初具规模的滨海新城。1992年5月,原高塘乡并入新碶镇,使新碶的地域扩大了一倍。    如今,新碶境内已经拥有了被誉为“洋洋东方大港”的北仑港、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北仑港发电厂和我国石化系统最大的15万吨级算山原油码头等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设立在境内的宁波市开发区、宁波保税区的快速发展使新碶的城区面   貌日新月异。城区内通信设施先进,商业网点齐全,城区生活环境优越,社区建设日臻完善,教育设施完备,都市文化生活异彩纷呈……    新碶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决策,围绕“服务”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目标,确立“以港兴区”的宗旨,现已形成机械五金、针织服装、电子电器、建筑建材等相对优的特色产业,品种达227种,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呈现出生气勃发的可喜局面。    目前,新碶人民正满怀贯有的热情,致力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服务、支持大工程建设,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争创新的辉煌。  

小港街道

    小港街道位于东海之滨,甬江口南岸,东联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西与宁波高新区及鄞州五乡接壤,北与镇海遥江相望,距离宁波中心城区和北仑港均为10余公里,是北仑区连接宁波市区的重要通道。小港街道现辖38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面积为63.9平方公里。目前小港区域常住人口为4.3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5万人,区域总人口近10万人。2009年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5500万元,农业增加值75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500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总收入4300万元左右,实现股份制分红1784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大部分指标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近年来,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获得宁波市六好乡镇党委、宁波市经济实力廿强镇和浙江省百强乡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科技示范街道以及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口和计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产业特色较为明显,科技创新不断深化。目前街道区域内经济实体企业2000多家,其中工业销售500万以上企业121家,上亿企业14家,2009年街道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亿元。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小港街道已形成了四大特色产业:一是以海天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二是以贝发制笔、成路文体为龙头的文教用品业,三是以东方线缆、球冠电线为龙头的电线电缆业,四是以维科集团、蒙迪服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四大特色产业的经济总量约占街道工业的75%以上。海天、贝发、成路三家企业自主创新品牌,作为北仑的三个品牌获商务部表彰,海天公司的技术中心还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海天、东方两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技术支撑企业,海天、贝发、东方三家公司被授予省级技术中心。海天还被评为中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小港街道已培育了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并已形成了邵河茭白、丁家山葡萄、汪氏瓜果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邵河茭白还取得了绿色认证。同时,农产品基地优势突出,目前街道已初步形成了丁家山生态葡萄园、湖芳绿野瓜果园、下邵茭白基地、新棉蔬菜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各类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7000多亩。去年,我们投资360万元,建造新棉万亩蔬果园核心区大棚项目(面积约80亩)。新农村建设按照部署整体推进,到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小康示范村2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合格村16个,“十百整治”示范村2个,所有村都完成整治村创建工作。   “西联动”框架雏形显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突出抓好“西联动”总体发展框架的构建,总体功能定位是:结合与宁波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联动效应,把小港区域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新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平台、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生活居住商业休闲旅游区。在规划发展思路上,将小港区域分成北、中、南三区块。北区块继续发展重化工,逐步迁移余留村庄;中区块目前主要是生活区和工业区,要加以提升和转型:提升生活区的档次,使之成为中等水平的居住区域,工业区通过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转型部分企业为仓储及专业市场、贸易类企业;南区块现状基本为原生态,使之成为宁波城市东扩的留用地,发展高档居住和休闲商务。   按照这个规划思路,近年来街道通过不断投入和建设,红联主城区已初具规模,以江南公路、渡口路、振兴路为主要街区的城区框架已经形成。高河塘新城区不断完善,目前新城区内安置居民逐步入住,新区内的北仑职高、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医疗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等已经正常运作,并且,已基本形成了“五路二桥”(通途路、江南公路、东外环、疏港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明州大桥、甬江大桥)交通网络,为全面推进“西联动”奠定了基础。   科教文卫事业稳步推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随着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大,城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几年来,先后投资一亿多元新建、扩建了小学、中学、幼儿园,新建了的联合中学体艺馆,完善了下邵小学、谢墅小学等的教育设施;并不断加大城乡医疗保障力度,拨出专项资金2000万元进行二次水改,使1.8万户群众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05年,街道投资1200万建造一座综合性文化体育中心,活动中心面积6000平方米,占地20000平方米的广场,成为全区样板;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种文化”活动并被选为浙江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评选赛获“群芳奖”。“平安小港”建设不断推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区域化党建工作得到领导和媒体肯定,政府服务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呈现和谐祥和、人心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碶街道

  [基本概况]   大碶街道位于北仑区的南部,地处育王岭以东,由北部滨海平原和南部丘陵组成,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开发区(原汽配园区)、保税南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均位于大碶境内。街道常住人口5.8万,流动人口8万余人,下辖40个行政村(10个村已撤村并入社区)、6个社区,于2003年9月撤镇改为街道,是目前浙江省面积最大的街道。   大碶街道是宁波市综合经济廿强镇、浙江省百强乡镇,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全国千强镇排位中,大碶街道位于第163位。近几年来,大碶先后荣获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先进集体、全国先进计生协会、浙江省五好乡镇党委、连续三届宁波市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大碶是浙东著名侨乡,现有侨胞2900多人,其中著名的侨胞有董建华、顾国华、顾建刚、严信才、孙周月琴、於梨华等。历年来,海外三胞已累计为大碶的社会公益事业捐资3000余万元。大碶又是北仑的“后花园”,灵峰禅寺、古育王遗址闻名遐迩、九峰山风景旅游区已成为新的旅游休闲胜地。   [自然地理]   大碶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仑港铁路、329国道、沿海大通道横穿全境,距“东方大港”——北仑港5公里,距宁波栎社机场40公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区(南区)均在境内,是北仑的“窗口”和“门户”。   [名优名品]   大碶地属丘陵——平原地区,南半部系丘陵山区,林木苍翠、溪泉清澈,北半部系平原水网地区,河流纵横,气温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林特色颇多,其中桂花、杨梅、西瓜、茶叶和无核蜜桔远近闻名。   [经济发展]   大碶民营经济发达,现已形成以模具制造、电子电器、机械五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区域内有个私工商企业3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600多家。大碶又被誉为“中国模具之乡”,现有模具企业近700家,从业人员15000余人,2007年模具行业销售收入达35亿元。   [当地名人]   大碶是浙东著名侨乡。现有侨胞2500余人,分布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工商巨子和文化学者,这些爱国爱乡侨胞多年来关心家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至今已为大碶捐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为家乡的教育、文化和福利事业作出了贡献。鉴于各位侨胞的爱乡义举,香港泰昌祥轮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华先生被授予“浙江省爱乡楷模”,严信才先生、叶杰全先生、孙周月琴女士和周敏国先生等在港实业家被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历史沿革]    大碶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哺育了现代文坛五十杰之一鲁彦、革命烈士张仲英、原浙江省副省长王博平、经济学家李权时、音乐家周大风等知名人士。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古育王遗址,千年古刹灵峰寺和保存完整的乐氏宗祠,新开发的九峰山风景旅游区成为浙东新的旅游休闲胜地。  

霞浦街道

  霞浦街道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港畔,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距穿山半岛3公里,距宁波市区32公里,是北仑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街道内交通便捷,新老329 国道线、骆霞线穿街道而过。霞浦古时称“下浦张”,街道人口最多的是张姓。街道总面积26.1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24755人(不包括流动人口),耕地面积6581亩。目前,街道有2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位于书院村水斗8号。   1992年陆续在街道内九峰山脚出土的百余件文物考古证明:早在西汉时期,在此就有人类居住。霞浦古时称“下浦涨”,街道内人口最多的是张姓。2003年8月15日,浙江省民政厅批准霞浦的建制街道名为“霞浦街道”。   -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霞浦人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带领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开发建设为先导、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党建为保证的格局,街道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工业增加值72670万元,农业增加值2678万元,三产增加值292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54元,财政收入5100万元。   霞浦有利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办企业,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台塑台化集团、吉利汽车制造集团、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等大项目纷纷落户霞浦。街道现有500万以上规模企业75家,初步形成了以石化、冶金、机械、汽配、服装为主的产品体系。   为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培植税源,霞浦街道相继开发总用地面积1414亩的一~四期工业小区、精细化工园区和国际物流园区。最早开发的一期、二期工业小区用地面积290亩,东临庙河江支河,西临关毛阵河,南临新329国道,北临老329国道,已落户企业37家;南面地块(三期、四期及大碶安置地块)总面积1124亩,东临浦堤路,西临庙河江支河,南临规划中穿山疏港高速,北靠盛霞路,落户企业120家。整个工业小区总共已落户企业157家。精细化工园区东临庙河江路,西临大运河路,南临云台山路,北临新329国道,总用地面积1300亩。至2008年底,已落户企业45家。国际物流园区东临庙河江,西临大运河路,南临沿山截洪沟,北临云台山路,总用地面积1855.5亩。至2008年底,已引进企业4家,分别是普洛斯物流、中外运、嘉明仓储,宁钢堆场。   为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资源,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霞浦街道将一~四期工业小区、精细化工园区、国际物流园区三区整合,于2009年5月21日成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东至临港一路南延段、西至工业与生活分界线的规划道路、南至穿山疏港高速、北至新329国道,总规划用地面积6.3平方公里,以芦江河为界分为两期建设。   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花卉、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建设。2008年茶园面积750亩,茶叶总产量53850吨;果园面积924公顷,水果总产量353.5吨;花卉园艺销售额1333万元。   一直以来,霞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善于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2008年提出了“服务、提升、接轨”的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将霞浦发展成为北仑区乃至宁波市发展前景最广,临港大产业最集聚,城市化进程最快,创业环境最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区域之一。  

柴桥街道

   柴桥街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境中部。东邻白峰镇;南接春晓镇;西连霞浦、大碶两个街道;北隔穿山   北仑区柴桥街道   港与大榭岛有大桥贯通。总面积65.2平方公里。以驻地柴桥得名。距北仑区府驻地新碶9公里,宁波36公里。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偏东靠海,南面群山,河流纵横,丘陵与-原相连。紫石属半山区,柴桥以平原为主。地形东南向西北倾斜。柴桥街道办事处驻环镇北路52号。下辖芦南、芦北、穿山、养志等4个社区,沃家、五马、田洋、车堍、新曹、老曹、上周、水芹、芦江、钟灵、红光、洪岙、洪溪、上史、同盟、东山门、穿山、后所、沙溪、大湾、后郑、前郑、东六房、大溟、甘溪、下龙泉、上龙泉、陈胜、高村、四合、久勤、王家麓、河头、岭下等34个行政村和1个渔业队。共17680户,其中农村14111户、社区3569户;户籍人口41000人,外来人口约15000人。其中农村34065人、社区6935人。现有耕田19962亩、旱地3860亩。改革开放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化,2003年农业增加值为1.6亿元。拥有山地面积4万余亩,山林绿化率100%。其中被列为九峰山风景旅游区的瑞岩寺森林公园,占地500公顷,森林面积4790亩,经杭州大学生物系师生实地勘查,有乔林木、野生种子植物123科397属738种,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   -   街道历史   柴桥历史悠久。据1978年在沙溪村蛇山发掘的“多层灰面遗址”,以及洪溪村挖掘出土的石器证实,早在新 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人类生存繁衍。1985年前称柴桥镇、紫石乡,1985年7月改称滨海区(1987年7月改称北仑区)柴桥镇、紫石乡,1992年5月撤销紫石乡、昆亭乡并入柴桥镇,2003年8月撤镇建街道,同时昆亭乡6个村划归春晓镇。清光绪十年(1884)起有客货轮停靠穿山码头,班轮通航上海、宁波、定海、温州、海门、姚北等地。商贸繁荣,古有“小宁波”之称。传统集市为每逢农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新329国道穿越街道中心,有83路公交车直驶宁波,有中巴车通大碶、新碶、小港、春晓、白峰等街道乡镇,556路公交车过境。穿山港航道不冻不淤,水陆交通便捷。是北仑区东部的商贸中心。早在明、清期间柴桥就形成街市。至今,薪桥南路、北路是主要商贸中心,老街次之。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农贸市场、家私成等等应有尽有。据统计,目前共有大小商店1500余家,平均每天参加集市2万余人次。  

戚家山街道

  戚家山街道位于宁波市北仑区西北隅,因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而得名。辖区陆地面积1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外来登记人口近4万。2006年11月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7年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   戚家山街道位于宁波市北仑区西北隅,戚家山因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而得名。辖区所在地东与新碶街道接壤,南和西连小港街道,北接甬江和金塘港,陆地面积1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外来登记人口近4万。2006年11月,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戚家山街道,下辖青峙、李隘、林唐、沙头、蒋家5个行政村和蔚斗、东升、渡头3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3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   地理位置   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深富发展潜力,距国际深水良港北仑港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20余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拥有客运、货运码头数十座,江南公路、骆霞公路横贯其中,南通320省道,北接招宝山大桥与镇海相连;城市基础设施齐全,三产服务业繁荣,教育设施配套,医疗保障功能完备。   历史沿革   街道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历代在此地屯兵设戍,为浙江海防要地。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着戚家山子弟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至今还留下金鸡山总指挥台、戚家山营垒、抗英、抗法、抗日炮台等历史遗迹,七星延陵学校和蔚斗小学均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代涌现出以李敏、沈焕、李也亭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学者、实业家。   经济情况   街道是全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发开放区域之一。经过创业者23年的奋力拼搏,现已拥有来自美、日、德、法、韩、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200多家。宁波联合集团总部、青峙精细化工园座落其中,宁波市2个百亿工程在此落户。据统计,2006年辖区企业税收达16亿元,近全区三分之一。   

春晓街道

  北仑区春晓街道位于北仑东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濒临象山港,海岸线长20公里,陆域面积85.81平方公里,可开发土地约3万亩,可利用低山缓坡地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8%。东南朝向三个自然岙分别为昆亭、三山、慈岙三个居民点,2005年上半年行政村经过规模调整由原来的18个行政村合并为6个行政村,人口约2万。  

梅山街道

  梅山岛,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它位于北仑区的东南部,全岛面积为38.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46个自然庄,户籍人口1.8万余人。   梅山岛,原来是一个以农业和海洋养殖业为主的海岛乡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纯朴,资源丰富,有“绿岛梅山”的美誉。进入21世纪,时代赋予梅山崭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在梅山批准设立全国第五个保税港区,为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梅山,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以建设一个动力十足的保税港、宜居宜业的休闲岛、充满活力的海上城为目标,梅山岛开始了全方位的开发建设。    梅山具有优良的生态和民间文艺基础,拥有传统武术、舞龙舞狮传承基地等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研究基地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浒名拳,先后获得“国家级级生态乡”、“省级民间文艺之乡”、“省体育特色乡”、“省体育强乡”、“省水浒名拳之乡”、“省文化强乡”、“宁波市卫生乡”、“宁波市平安乡镇”、“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等称号。    梅山,乘时代长风,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劈波斩浪,引领蓝色崛起!  

郭巨街道

  郭巨镇街道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最东部,地处穿山半岛,三面环海。距宁波市区56公里,距北仑中心新碶街道约30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003年8月之前的原郭巨镇辖区原属鄞县海晏乡,1992年5月合并为郭巨镇,至2003年8月并入新的白峰镇。2003年8月,为加快东部地区开发建设,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原白峰镇和原郭巨镇合并,取名为白峰镇。2016年7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宁波市《关于要求调整北仑区白峰镇行政区划的请示》(甬政〔2016〕23号),撤销白峰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宁波市北仑区政府直辖,设置白峰街道与郭巨街道。   郭巨历史悠久,据查证,自唐朝开始,郭巨已有零星居民。后从南宋、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大约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元朝和明朝时,浙江沿海一带经常遭受从海上来的倭寇的骚扰和侵犯,倭寇十分猖獗,到处杀人放火,-掳掠,百姓民不聊生,恨之入骨,手无寸铁的劳动人民无法对抗倭寇,唯一的办法就是造城,把村庄围起来保护百姓安全。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对信国公汤和说:“你虽老了,再请你替朕一行吧。”次年(公元1387年)信国公汤和来到郭巨,他登上总台山瞭望郭巨地形环境,确定建城范围,并命姚、沈、张、荆、李、吴等22名指挥使为建城使者,从外地调来大批民工,经过多年的艰辛劳动,一座气势磅磗、雄伟壮观的郭巨古城终于呈现在沿海偏僻的山岙里。   当时的郭巨城墙,周长为2378.5米,高5.3米(不包括雉堞),面宽5米,基宽8.4米,城内面积27万平方米,合409亩,自北至南,自东至西,四条大街,中间为十字街,各街有支巷26条小弄、4条城下弄,纵横贯通,形如棋盘,布局合理。设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是城内所有污水和雨水流出的渠道,故称为“水门”,南门因面临海洋,为愿海洋平静,故称为“微波门”,西门是城内百姓进出要道,故称为“安吉门”,北门面临巍巍山麓,一年四季山青水秀,故称为“崇秀门”。每道城门均有内外两道,中间为瓮城,瓮城约有700平方米,形成三角半圆形。城门两旁均用条石砌成,十分坚固。城上设有凹凸形雉堞923个,设警铺13所、敌楼9个,西门还设有瞭望台和吊桥,城内有鼓楼和钟楼,是一座古代作战用的城堡。   郭巨建城后,给百姓带来了安全感,以为可以不再受倭寇骚扰了,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倭寇还是屡屡侵犯,据史料记载,就有三起重大祸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海盗王直引倭冠突入定海关抢掠,福建捕盗王端士率兵击退。倭冠转移至沥港,流窜于温、台、宁、绍间。六月二十日,贼以破岩得利,复攻郭巨所城。时定海卫指挥樊壄驻守郭巨所城,与守御指挥魏英豋城巡视,共商御敌之计。二十一日夜半雷雨大作,倭冠乘机先用竹缚草人试探,待城上守卫稍松懈,就以真人入城,樊懋急忘督兵力战,与倭冠激战于大涂塘上,力竭而亡,守缷指挥魏英督兵夜战,巷战至天明,倭冠见势不妙,从北门逃遁。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五月,郭巨守将黎秀率兵助都司刘恩去舟山芦花港(今普陀)剿倭,郭巨城内只留下几十个守兵,不料200余名倭兵,乘虚而入,入城后,惨无人道,杀人放火,把所有商铺抢劫一空,妄图把城内夷为平地,城内百姓个个怒发冲冠,于是同几十个守兵,奋力-,结果是“来路山羌(一种凶恶的鸟)勿值就地麻将(麻雀)”,把200余名倭兵,赶出城外。   时隔八年,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大小倭船40余只,倭兵500余人,再次侵犯郭巨,当时驻郭巨向桂督,巧用矢石火器,杀死倭兵30余人,倭兵一时无奈,只得在西门外大教场扎营,倭兵在城外掘坟掏尸,放火烧屋,以扰乱民心,后在夏家山用软梯30余架,企图入城,向桂督挥军反击,城内百姓奋勇参战,倭兵见势不妙,立即逃窜。   抗倭胜利后,倭寇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再也没有像倭寇那样凶暴的强盗之类来侵犯郭巨百姓,因此城堡所有的设施和设备也慢慢地失去了他原先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代一久,警铺、敌楼、瞭望台、吊桥以及雉堞,慢慢被拆除和消失。   抗日战争前,郭巨古城城墙及城门保存完整,依然如故,抗日战争开始后,1941年3月28日,城内小学被日机炸毁,学校-搬迁到城外河边山下一所书院里,城内学生读书必须绕西门,或北门行走,极不方便,为此,西门黄家弄、北门荆家弄到头处的城墙被掘平成为通道,以方便学生上学,从此郭巨古城慢慢开始损毁。   1949年农历十月初三,从舟山飞来三架蒋机轰炸郭巨,其中一颗炸弹落在北门城墙中,北门外城门立即倒坍,并压死6人,北门外城门化为平地。上世纪70年代,郭巨城内人口多,住房少,矛盾突出。解决住房是郭巨人民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为此城内村委会安排部分百姓利用城墙基地建造民房,郭巨古城随之消失。  

白峰街道

白峰镇   白峰街道辖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峰城、怡峰)、12个行政村(白峰、新峰、司沿、港口、小门、门浦、官庄、上阳、下阳、太平、阳东、勤山),常驻人口3.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万人,外来人口1万人。街道办事处驻白峰龙口路43号。    白峰原名白枫,因山上枫树皮灰白故名,枫、峰同音,即改称白峰,宋时就有小门、门浦、太平、马婆、大涂、小涂等村名。▲宋熙宁十年(1077)划归定海县(镇海县)。宋时置穿山盐场,在小门、白峰、华峙一带煮海水烧盐。司前村先民为煮盐设厂,有上厂、中厂、下厂之分,司前下厂的地名遗留至今。▲南宋建炎4年(1130)在   建砦兵制时,在镇内司前岙午楼跳建立白峰巡检司城,距今已有877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设乡。▲1992年5月白峰、上阳两乡合并建白峰镇。▲ 2003年8月,原白峰镇和郭巨镇合并而成白峰镇。 ▲ 2016年7月,撤销白峰镇建制,设立白峰街道和郭巨街道。    白峰街道作为北仑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北仑发展步伐东迈的前哨,利用港口岸线优势,大力推进项目布局,目前已经落户和正在推进的项目有峙北的港务局四期、五期、六期集装箱码头、光明散杂货码头、中宅煤炭码头、LNG项目、港鑫东方、千和环保、工业固废处置站、光大能源环保等等,同时峙南围涂工程、疏港高速公路、白洋线工程等建设也已经建设完毕,今后几年内将以发展临港型大工业为目标,在沿海建成集物流、中转、仓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工业园区和相关产业带,提升整体区域的竞争力。   

保税区

  保税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北仑区。下辖:   330206401401 111 东区社区   330206401402 123 西区社区   330206401403 123 南区加工区社区   330206401404 123 物流园区社区   


梅山街道特产大全




梅山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