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戴坊村位于三洲镇的西面,距离长汀县城33公里,在省道651公路旁。戴坊村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986人,共456户,其中贫困户36户,贫困人口155人,有46户是低保户,7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戴坊村村两委组成成员为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有4个党小组,共3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有2人。戴坊村村境内有两条村水泥路,一条是戴坊行政村通往禾里岗、丁埔坑自然村的水泥路,全长2公里,另一条是通往长岭头、竹园头自然村的水泥路,全长6公里。戴坊村耕地面积为1980.87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480.87亩,水田1500余亩是靠东升陂水渠灌溉,而山地面积有958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8258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烤烟、养殖、务工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21112 | 364000 | 0597 | 查看 戴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桐坝村 |
三洲镇桐坝村地处汀江支流南山河下游,距镇政府4.9公里,东邻南山镇,南邻涂坊镇,北与河田镇交界。全村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661户,2576人,耕地面积1679亩,生态公益林8343亩,全村共居住13姓人和睦相处,李姓是村里第一大姓,约占总人口60%左右。桐坝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烤烟、槟榔芋、特色杨梅种植和生猪家禽养殖业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30元,村财收入8万元。村党支部有3个党小组,6个支委成员,共有59人,其中女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南山河环抱全村,聪明勤劳的桐坝人民利用地利之便,从村子西边引水绕村一周,形成村子被水环抱之势,这样既有利于水利灌溉,又有利于防盗。 |
小溪头村 |
三洲镇小溪头村地处三洲集镇的东南部约3公里,在南山河支流的西岸,由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1132人,共有党员27人,村内拥有耕地面积1056亩,其中种植烤烟300多亩,花生100多亩。山地面积1047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1万亩,竹林3千多亩。村内还种植了杨梅400多亩。2000以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完成3条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其中通往村部一条全长2.5公里,通往后背自然村一条全长3公里,通往禁山自然村一条全长2.5公里。村内还有3座大桥通往南山河背,这3座大桥分别是陈坊桥、峰评桥、禁山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5700元,村财收入9万多元。小溪头村毗邻三洲水库风景区,境内风景秀丽,森林茂盛,植被保护良好,是三洲中心集镇的后花园和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域。 |
曾坊村 |
曾坊村地处三洲镇南部约3公里,由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120户,人口562人,党员18人。村内拥有耕地325亩,杨梅300多亩,林地2584亩,其中,生态公益林0.2584万亩。2012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为4129元,村财固定收入约为5万元。曾坊村有一座妈祖庙座落在曾坊村村内南面,她历史久远,当地村民都夸之灵验,过往行人经过此地都会停下脚步进来跪拜。而且曾坊村毗邻三洲水库风景区,境内风光秀丽,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是三洲中心集镇的后花园和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区域。 |
戴坊村 |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戴坊村位于三洲镇的西面,距离长汀县城33公里,在省道651公路旁。戴坊村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986人,共456户,其中贫困户36户,贫困人口155人,有46户是低保户,7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戴坊村村两委组成成员为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有4个党小组,共3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有2人。戴坊村村境内有两条村水泥路,一条是戴坊行政村通往禾里岗、丁埔坑自然村的水泥路,全长2公里,另一条是通往长岭头、竹园头自然村的水泥路,全长6公里。戴坊村耕地面积为1980.87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480.87亩,水田1500余亩是靠东升陂水渠灌溉,而山地面积有958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8258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烤烟、养殖、务工为主。 |
丘坊村 |
丘坊村地处三洲镇西部约2.5公里,由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有2583人,党员46人(含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内拥有耕地面积2332亩,杨梅500多亩,其它各种果树100多亩,林地1537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1万余亩,竹林4千多亩。全村以种植水稻、烤烟、槟榔芋为主,兼种植一些地瓜、花生、西瓜等农作物。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约为6800元,村财固定收入约为15万元。建有通往三洲的永红大桥一座,境内建有小型桥梁3座,丘坊境内有村主干水泥路4条,引水渠5条,小型水坝4座,建有中型水库一座。近几年修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村部,把原来的丘坊小学进行维修改为老人活动中心,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丘坊村是三洲镇的第三大村,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丘坊村毗邻三洲水库风景区,境内风光秀丽,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是三洲中心集镇的后花园和饮用水源的重点保护区域。 |
小潭村 |
长汀县三洲镇小潭村位于三洲镇政府西面,距长汀县城33公里,在省道651公路旁,境内交通便利。地处汀江沿岸、三面临水、一面依山、形似网状,民房居住较为集中,住房建设基本以砖水泥结构、二层以上楼房。全村有两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187户,总人口703人,耕地面积607.4亩,山地面积4418亩,村两委成员有5个,1个党小组,23名党员,其中4名女党员。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杨梅、美国红黑提、汀州兰花、大棚蔬菜、水稻、槟榔芋、烤烟、花生、小米椒、养殖母猪、务工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我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也有了更多的惠农政策,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日子过的蒸蒸日上,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3850元。 |
兰坊村 |
三洲镇兰坊村地处汀江下游,距镇政府3.9公里,东邻三洲村,南邻兰坊村,北与河田镇交界。全村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25户,1642人,耕地面积1400亩,生态公益林1.5万余亩,全村共居住6姓人和睦相处。兰坊村村两委由5人组成,3个支委成员,2个村委成员,全村有党员41人,其中女党员4人,有2个党小组,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共4人。自古以来兰坊村的汀江河畔被当地村民称为兰坊第一弯,防洪堤长达5公里,由于地势低洼,又是水土流失重灾区,且排涝不利,历来三天不下雨就受旱灾,三天连下雨就会出现洪涝,加上村里无资源,属典型的贫困村庄。 |
三洲村 |
三洲村位于长汀县城南34公里,距龙长高速公路河田出口8公里,是三洲镇政府集镇所在地,也是三洲镇万亩杨梅基地的核心村。 全村总土地面积10443亩其中耕地面积2704亩,林地面积7739亩。三洲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四面环山,海拔低,在240-560米之间,为盆地地形。山地多为低矮的缓面地貌,为酸性岩红壤,耕地以砂壤土为主。地势较平坦,光照充足,年均温度在18.8-19.2℃之间,年均降雨量1500-1700毫米,无霜期282天。土地富含稀土,有机质含量高,且含多种适宜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全村种植杨梅面积达4007亩。 全村有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26个,1068户,总人口4386人;5个党小组,89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0名,村“两委”8人。全村共有劳动力249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约1300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杨梅、烤烟、槟榔芋等(其中杨梅4007亩,其中已经产生效益的3000亩;水稻1900亩;此外烤烟落实290亩;槟榔芋等经济作物1000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023元。 三洲村于2010年7月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省级生态环保村,2010年9月被0长汀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2000—2009年度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2010年三洲村被市农业局列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先后被评为第九届(2003年—2005年度)和第十一届(2007年-2009年)县级文明村。三洲村党支部在2003、2009、2011年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三洲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生产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集约化水平不高,旅游业等二三产业有待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