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北端,汀杭公路穿而过,闽赣公路经武平长汀到此交汇,成立汀、杭、武的交通要地,新建的回龙电站截流汀江,用于灌溉和发电,户户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万多平方米小学现代化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回龙大桥横跨汀江,大桥两边一千多米长的兴隆街道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树木葱郁。全村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常住人口4573人,是全县第三大的行政村,土地面积14520亩,其中耕地面积2280亩,林地面积11340亩(生态公益林8500亩)。近几年,我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每年劳务输出1300人以上,在家的劳力都以种养殖为主,到目前已发展种植烤烟1000亩,种植油茶500亩,养殖竹鼠600多只等,其他经济作物也在陆续跟上。全村人们都有勤俭持家、诚信为本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讲究卫生的传统美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823211 | 364000 | 0597 | 查看 回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贵和村 |
贵和村位于上杭县官庄畲族乡的西南部与武平县的新化村毗邻,是一个山多田少的行政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20户1718人,其中党员44名。现有山林面积1万余亩,竹林面积2000亩,耕地面积1372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94元,村财总收入13万元,我村为丘陵地形,北高南低。年平均气温19.1度,全年无霜期为3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1900毫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岁岁稻菽丰收,年年瓜果飘香,是水稻、毛竹、油茶、瓜果,烤烟等作物理想的种植区域。 |
下濯村 |
下濯村是官庄畲族乡较边远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北与长汀县接壤,东与本县通贤乡毗邻。濯坑溪自北流西而过,全村现常住人口223户,905人,耕地面积330亩,山林占6275亩,其中毛竹林1000多亩。全村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溪流清澈,是有名的度假避暑胜地。全村以烤烟、油茶、毛竹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毛竹,产量位居全乡前三甲,素有官庄“毛竹之村”的美誉。 |
蕉坑村 |
蕉坑村是汀江河的源头村,也是革命基点村。位处官庄畬族乡的东北部,与通贤乡的汉溪村。障云村毗邻,是一个山多田少偏僻的山区行政村。该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29 户628人,其中党员23名。现有山林面积1万余亩,竹林面积4000 多亩,耕地面积200多亩。境内年平均气温18.5度,年平均降雨量1780mm,无霜期270天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海拔在270-480米之间,属中、矮丘陵,土地肥沃,植被丰富,非常适宜发展毛竹基地,种植果树,蔬菜、食用菌等生长。 |
龙牌村 |
龙牌村地处官庄畲族乡北端,是官庄乡最边远的山区村,素有官庄“北大门”之称,东与长汀县宣城乡相接壤,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山区行政村。全村现有8各村民小组,317户共1504人,其中党员人数37名。现有山林面积5600余亩,耕地面积882亩,全村以种植烤烟、槟榔芋、小米椒为主导产业,并发展油茶等特色产业。龙牌村现有五个自然村,环境优美,古树参天,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近年来,村集体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等荣誉称号。 |
龙角村 |
龙角村地处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北端,位于汀江河畔,距集镇8公里,与长汀县羊牯乡依山相连。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256户共1263人,烤烟是我村的主要支柱产业。2010年,我村在店松岗启动新村规划建设项目,目前已集中安置农45户,新村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规划有序进行,一个崭新面貌的龙角新村已经初具雏形。 |
红石村 |
红石村位于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回龙大桥东面,辖5个村民小组1千多人口,有自然村3个,党员42人。近年来,在上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村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村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回龙村 |
回龙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北端,汀杭公路穿而过,闽赣公路经武平长汀到此交汇,成立汀、杭、武的交通要地,新建的回龙电站截流汀江,用于灌溉和发电,户户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万多平方米小学现代化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回龙大桥横跨汀江,大桥两边一千多米长的兴隆街道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树木葱郁。全村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常住人口4573人,是全县第三大的行政村,土地面积14520亩,其中耕地面积2280亩,林地面积11340亩(生态公益林8500亩)。近几年,我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每年劳务输出1300人以上,在家的劳力都以种养殖为主,到目前已发展种植烤烟1000亩,种植油茶500亩,养殖竹鼠600多只等,其他经济作物也在陆续跟上。全村人们都有勤俭持家、诚信为本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讲究卫生的传统美德。 |
上濯村 |
上濯村位于我乡西北边,东与通贤乡汉溪村相邻,南与蕉坑村相伴,西与红石村相连,北与长汀宣成泮溪村相接。全村有两个自然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1025人,拥有耕地面积325亩,山林面积12000余亩,其中,该村园坑自然村是革命基点村。 园坑新村距上濯村村部2.5公里,是较偏僻的一个自然村,整个自然村下辖80余户,共385多人。为进一步改善革命老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今年我乡在上濯村园坑革命基点村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项目,新建园坑新村,集中安置改造户29户,分散安置7户。建成后园坑新村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村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农民休闲公园、文化配套设施齐全,富有现代化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福泉村 |
福泉村地处官庄畲族乡西南片,是集镇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行政、教育、卫生、文化中心,设有信用社、供销社、供电所、烟草站、卫生院、民族中学等机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730人,耕地面积900亩,山体面积3980余亩,有闻名的千年古井,并有山水相连,环境优美的福泉井和天井湖。全村以种植烤烟、槟榔芋、小米椒为主导产业,并发展油茶等特色产业。福泉村现有九个村民小组,古树参天,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近年来,村集体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等荣誉称号。 |
曾泗村 |
曾泗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东南部,汀江河畔,东与才溪镇溪西村相毗邻,北接树人村,南连才溪镇曾坑村,西与七里村隔河相望,是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全村184户,724人口,五个村民小组,耕地620亩,林地面积11230亩。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
新风村 |
新风村地处官庄畲族乡西南片,是全乡重要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全村辖3自然村,共2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为进一步宏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2010年以来,官庄畲族乡党委、政府每年举办“三月三”民俗传统文化活动,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七里村 |
七里村地处我乡最南端,距集镇3.5公里,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31户1549人,耕地面积981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村,是我乡主要产粮区之一,该村新陂保灌面积26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
璜头村 |
璜头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西南部,是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村。东邻七里村,北接新风村,南倚珊瑚乡华竹村,西与武平县中堡镇新化村相毗邻。全村156户,720余人口,五个村民小组,耕地615亩,林地面积5493亩。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
德康村 |
德康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东部,汀江河穿流而过。户户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2881人,是全县第三大的行政村,土地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2亩,林地面积18200亩(生态公益林17500亩)。近几年,我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每年劳务输出780人以上,在家的劳力都以种养殖为主,到目前已发展种植烤烟300亩,种植油茶450亩等,其他经济作物也在陆续跟上。全村人们都有勤俭持家、诚信为本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讲究卫生的传统美德。 |
树人村 |
树人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母亲河——汀江东岸,东与本乡新民村相邻,沿红色路线通往著名的革命老区才溪镇,南北分别与本乡曾泗村和德康村毗邻,全村轄21个村民小组,839户3788人,畲族乡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九,是龙岩市最大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总土地面积27736亩,有耕地2245亩,山体面积19800余亩,林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烤烟、油茶、茶叶、果类等经济作物及综合养殖业。跃进水库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是独特的旅游开发区。著名的“仙人岩”更是旅游、休闲的天然胜景,吸引了无数的省内外侨胞的青睐,游人络绎不绝。 |
新民村 |
新民村位于官庄畲族乡东南部,东与才溪镇才民村相接,西与本乡树人村相邻,辖有1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13户人,有党员24人。95.7%为少数民族居民,是少数民族村。全村总面积9373亩,其中耕地295亩,林业用地8558亩。通过这两年的绿化村庄工作的不断进行,在上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从增强村民绿色环保观念和意识开始,官庄村按照“打造魅力新民,共建和谐家园”的指导思想,现在我村的生态村庄建设都走在了其他村庄的前面,村庄环境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
官庄村 |
官庄村地处官庄畲族乡中心地带,是集镇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庄公路贯穿南北,汀江河穿过全境,是行政、教育、卫生、文化中心、设有邮政支局、信用社、供销社、35万伏变压电站。全村现有常驻人口2688人,耕地1500亩,山体面积8000余亩,有闻名遐迩的汉白玉大理石资源,储量在一亿吨左右,环境优美、古木参天、特别是随处可见的古樟树,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官庄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曾诞生过中国革命妇女抗日先锋团第一位团政委吴富连同志,前几年涌现了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吴樟子烈士。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