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武平县 >> 永平乡 >> 瑞湖村

瑞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瑞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瑞湖村简介

  瑞湖村位于永平乡北部,与桃溪镇相邻,海拔5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8个村民小组,240户共有828人,辖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723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700 亩,森林覆盖率达80.3%以上,省级生态公益林1000 亩;耕地面积53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155元。
  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烤烟、林业、仙草等支柱产业。目前已建设成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500 亩,开通竹山便道10 公里,新建蓄水池1500 立方米;有各类蔬菜、烤烟、动物防疫等技术人才15人。同时瑞湖村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自主经营的自主权。自2007年以来,我村共植树造林绿化630亩,大大提高了村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造林绿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烤烟、仙草等农产品;2010年我村种植烤烟200 亩,辣椒100 亩,极大的改变我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2010年我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新建烟基工程2处、新修中央财政水利工程2处,水圳2000米。新建村办公楼180 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瑞湖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24208 364000 0597 查看 瑞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瑞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瑞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塔里村

  塔里村系龙岩市武平县永平乡管辖的行政村,是革命老区据点村,位于峻秀的梁野山保护区内,汀江支流桃溪河的上游,距武平县城约35公里。东与中堡镇梧地村相邻,西与中湍村接壤,北连桃溪镇亭头村,南与本乡朝阳村毗邻。村土地总面积9.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600多亩,基本都是生态公益林,现全村人口达310余人,共87户,5个村民小组。村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无工业污染源排放,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7%,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   

朝阳村

  朝阳村距永平乡政府15公里,南连孔下村,北邻塔里村。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98户,402人。耕地面积290余亩,森林面积5005余亩(其中4000余亩划归县林业发展公司辖朝阳林业采育场管理)。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怡人宜居。   

孔下村

  孔下村位于永平乡东面,在美丽的梁野山下,是汀江支流桃溪河的发源地,距武平县城28公里。东与中堡镇互助村相邻,南与本乡梁山村接壤,西与本乡田背村相邻,北与本乡朝阳村毗邻。土地总面积有30.5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763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9500亩,现全村人口达2758人,634户,31个村民小组。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孔下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2013年,孔下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401元,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无工业污染源排放,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2012年新建改建了村部大楼,下设居家养老服务室、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全村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   

梁山村

  梁山村位于永平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拨65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性气,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476户,2183人,下辖有9个村民小组,有老斗坑、蕉坑里、牛妈窝3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243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850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1580亩;耕地面积243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057元。  

田背村

  田背村位于武平县城往北205线21公里处,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设立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13人,现有林地面积14170亩,其中省级生态林面积6047亩,耕地面积1717亩。我村地处武北南大门,大部分的群众居住在205线两旁,以传统方式耕种水稻、烤烟和蔬菜等农作物,主要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外出务工、县城周边地区打零工以及种植业。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村”、省级“五个好”党支部等称号。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为中心,我村投入上百万资金,基本实现全村水泥路硬化;2009年投资3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的村委大楼和老年活动中心,内设农家书屋、阅览室、麻将及棋牌室、音响室、文艺排练室、老年学校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村基本家家户户使用电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美化清洁家园,聘请了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岗背村

  岗背村地处武北山区,共有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18人,总户数212户。耕地面积1182亩、山林面积2.1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998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8405元。    自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杉、松木等经济村。有各种蔬菜。几年来,岗背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永平乡党委、政府授予“2010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村”、“2009-2011年度先进党支部”; 被武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紧紧以“阳光、大自然、绿色、环保”为该村努力奋斗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杭背村

  杭背村位于武平县永平乡南部省道205线旁边,距县城20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设立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0多人,现有林地面积11000亩,耕地面积625亩。大部分的群众居住在省道205线两旁,以传统方式耕种水稻、烤烟和蔬菜等农作物,村内有农村集市一处,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种植业和集市贸易等。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字方针为中心,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村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繁荣经济”的思路,我村投入近3百万资金,争取在三年内逐步实现全村通自然村水泥路面硬化和防洪堤建设;2009年已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了40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大楼及杭背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农家书屋、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2011年,投入资金35万元,完成省道205线至上祠堂道路硬化和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0万元,完成800M防洪堤建设;准备投入资金20万元,进行征地和建设篮球场和老年健身场所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100亩的绿化任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村已完成60户的沼气池建设,全村农户基本使用电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美化清洁家园,聘请了两名专职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   

中湍村

  武平县永平乡中湍村位于武平县永平乡西北部,与桃溪镇相邻,海拔43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13个村民小组,297户共有1203人,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3238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288亩,森林覆盖率达91.6%以上,在林业用地中有毛竹林面积3000亩,省级生态公益林5254 亩;耕地面积90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227元。    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烤烟、林业、生猪养殖、仙草等支柱产业。目前已建设成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500 亩,开通竹山便道10 公里,新建蓄水池1500 立方米;有各类蔬菜、烤烟、动物防疫等技术人才15人。同时中湍村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自主经营的自主权。自2007年以来,我村共植树造林绿化630亩,大大提高了村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造林绿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烤烟、仙草等农产品;2010年我村种植烤烟200亩,仙草80亩,辣椒150 亩,极大的改变我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2010年我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新建烟基工程 处、新修中央财政水利工程4处,水圳3000米。新建村办公楼24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中湍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紧紧以“阳光、大自然、绿色、环保”为该村努力奋斗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瑞湖村

  瑞湖村位于永平乡北部,与桃溪镇相邻,海拔5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8个村民小组,240户共有828人,辖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723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700 亩,森林覆盖率达80.3%以上,省级生态公益林1000 亩;耕地面积53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155元。   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烤烟、林业、仙草等支柱产业。目前已建设成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500 亩,开通竹山便道10 公里,新建蓄水池1500 立方米;有各类蔬菜、烤烟、动物防疫等技术人才15人。同时瑞湖村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自主经营的自主权。自2007年以来,我村共植树造林绿化630亩,大大提高了村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造林绿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烤烟、仙草等农产品;2010年我村种植烤烟200 亩,辣椒100 亩,极大的改变我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2010年我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新建烟基工程2处、新修中央财政水利工程2处,水圳2000米。新建村办公楼180 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瑞湖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钩坑村

  钩坑村位于武北山区,长汀县和江西交界地区,海拔5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288户共有1375人,辖山火星岽、族坑、入板辽、出板辽、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20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500亩,森林覆盖率达88.6%以上,在林业用地中有毛竹林面积3000亩,省级生态公益林2500亩;耕地面积1200亩,村庄、交通、水域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共130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104元。    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毛竹、竹笋以及茶叶等支柱产业。目前已建设成的有反季节蔬菜基地400亩,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3000亩,开通竹山便道38公里,新建蓄水池200立方米;有高山绿色茶园70亩,有各类蔬菜、茶叶专业技术人才25人;可持续地大力开发天然养殖山溪鱼等高等级的可食用动物,其生产出的山溪鱼等肉嫩味美且营养价值高,对发展垂吊、休闲,以及乡村环状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几年来,钩坑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永平乡党委、政府授予“2010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村”、“2010年度先进党支部”。   

恬下村

  四面环山的恬下村,位于永平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帽村8公里,海拔42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8度,无霜期257天,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358户共有1538人,下辖有下陂.恬头. 上地.西坑四个自然村。全村林业用地面积22000亩,生态公益林400亩,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耕地面积120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6407元。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于2010年着手开展创建生态村工作,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坚持“标本兼治.管建并重”的原则,紧紧以“绿色恬下.富裕恬下.生态恬下”为该村努力奋斗的目标,加大村庄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制止乱搭建,建立和建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垃圾处理系统,有效处理日常生活垃圾等,同时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及村民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构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新恬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村民身体健康起到积极应有的作用,森林覆盖率2007年的85.1%增长到87%,促进了自然资源和物种恢复,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唐屋村

  永平乡唐屋村位于武平县北部,梁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海拔58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337户共有1528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9380亩,其中林地面积17900亩,森林覆盖率达92.36%以上,耕地面积1490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8406元。    自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杉、松木等经济作物。几年来,唐屋村在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永平乡党委、政府授予“2010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村”、“2009-2011年度先进党支部”; 被武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紧紧以“阳光、大自然、绿色、环保”为该村努力奋斗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龙归礤村

  永平乡龙归礤村位于永平乡西北部,梁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北片,海拔832米,与江西省洞头乡官丰村毗邻,生态保存完好,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氧吧”。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105户451人,耕地面积480亩,山林面积1.8万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5036亩)。    该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以“建设山区、强村富民”为发展目标,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种植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人工经济林、毛竹、竹笋以及油茶种植等支柱产业。目前已建设成的有反季节蔬菜基地50亩(含复种),实现农民年均增收2300元;发挥村里山多林广、海拔高、气候适宜等优势,积极发动村民发展种植人工经济林5000多亩,复垦毛竹林3500亩;开发种植油茶基地200亩,带动周边种植油茶1200余亩,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迈上致富道路。   

昭信村

  昭信村地处武平县西北部山区,是永平、东留、大禾三乡交接处,离县城40公里,离乡政府10公里。昭信村16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共计656户3279人,村民居住分散,村落面积约4平方公里,劳动力总数1385人。村党支部有5名支委、3个党小组、80名党员。村委委员5人。昭信村耕地面积 3760亩;山林面积56560亩,山林均已承包到户。全村以种植烤烟、水稻、辣椒、外出劳务及无公害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实现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8635元。   

帽村村

  武平县永平乡帽村村地处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南麓,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足,省道205线贯穿全村,是永平乡政府所在地,地理、交通条件优越。帽村村地处武平县西北部山区,离县城26公里,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20个村民小组,546户2410人。全村耕地面积2208亩;山林面积35998亩,山林均已承包到户。全村以种植烤烟、水稻、辣椒、外出劳务及无公害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实现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8120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完善建造村部大楼、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通过发展种植烤烟争取烟基工程改善田间水渠、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瑞湖村特产大全




瑞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