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连城县 >> 揭乐乡 >> 官峰村

官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官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峰村简介

  官峰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官峰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中等行政村,位于连城县北部,距县城仅6公里。境内南与罗坊段相邻, 西与隔川乡交界,北与黄坊村相邻,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交通便捷,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贯穿全村。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557人,151户,辖8个村民小组。
  【村容村貌】1993年建乡后感谢原省委副书记林兆枢挂钩官峰村,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和官峰大桥,水泥路贯穿全村,官峰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勤劳淳朴、厚道谦和的官峰人民,充分利用田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互相帮助,共同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设更好地村容村貌努力奋进。
  【历史人文】官峰村居住有沈、黄、谢、揭等姓人。解放后属北团区黄岗乡管辖,1954年11月划归附城区,1958年为附城公社官庄大队,70年代地名普查时在同一个县不能有二个相同的地方,就让给新泉镇的官庄村,就更名为官峰村。1984年为文川乡官峰村,1993年建乡后为揭乐乡官峰村。地处偏辟小山村,未有历史名人。几姓人互相尊重,共同拼搏,为构建和谐关系而努力。
  【物产经济】官峰村有耕地面积35.33公顷,主要种植早稻、地瓜、烟叶、蔬菜等。家家户户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加工“连城红心地瓜干”增加收入。官峰村内建有小(二)型丘坑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16万立方米,引水渠道近千米,是全乡水利灌溉条件最好的行政村之一。水库放养鱼2万余尾,周围山林草木葱郁,景色优美,形成农、林、牧、渔为一体的经济模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25200 364000 0597 查看 官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官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布地村

  布地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布地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最小行政村,位于连城县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境内东与本乡魏寨村交界,南与文亨乡福地村相接,西与石门湖景区相连,北与九龙湖景区连接。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7.3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27人,34户,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布地村民风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讲究礼节、邻里团结、互相帮助、尊老爱幼、遵守文明公约、村风文明。     【历史人文】布地村居住有蔡、邓、马、吴、罗五姓人,罗姓是在51年连城开机场时由文亨迁移来的。蔡和邓二姓人是先后在宋末明初迁来定居,蔡姓由邵武迁来。   【 物产经济】资源优势,有耕地面积237亩,林地面积10642亩。种植业、养殖业、毛竹、森林是主导产业。   

魏寨村

  魏寨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魏寨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二小行政村,位于连城县城东部,离县城20公里。境内乡政府25公里,东与姑田交界,南与大地交接,北与小朱地接近,西与布地接近。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0.7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469人,124户,辖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魏寨村属既闭塞又边远的山区村落。自1993年揭乐建乡后,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电话,还铺设了水泥路贯穿全村。村民购制了摩托车,坐上小四轮进城观光购物,通了电改变以往松光照明的时代,并安装上电话,青年人用上手机,还安装有卫星接收的电视,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和乐趣,彻底改变了以往闭塞落后的山村面貌。通过收看电视,拓宽了村民的思维意识和信息、视野,素质也大幅度提高,山村风貌起了很大变化。山村人心地善良,民风淳朴,谦让好客,不论生人熟客都会热情地接纳招待。村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为建设山村,维护良好的村风村貌而努力。   【历史人文】魏寨村旧属连城县管辖,旧属连城县文亨区,北团区魏寨村(今揭乐乡魏寨村)。魏寨村始祖于明朝,(1439),从江西入闽(文亨到魏寨、隔川到魏寨),至今已有567年。     【物产经济】毛竹、地瓜、水果、养殖、烤烟等是全村主导产业。   

小朱地村

  小朱地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小朱地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三小行政村,位于连城县 部,距县城26公里。境内东与姑田交界,南接文亨乡,西邻乡所地至旅游胜地九龙湖。北连塘前迪坑村至蜘蛛岩3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3.4平方公里,现全村有人550人,159户,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小朱地村一贯来属闭塞的山区。自1993年建乡后,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三通一平。通路、通电、通电话和电视。水泥路贯通全村,可骑上摩托车,坐上小车、坐上小四轮车进县城,彻底改变以前照明用松光的日子,用上了电灯,安装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并安装卫星接收的电视,提高了生活质量,彻底改变了闭塞的山区面貌。村民通过收看电视,拓宽了思维、信息,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前闭塞、贫穷落后的面貌。山区的人性民风较为善良淳朴,热情好客,村民团结奋进,共同来改变山村的村风村貌。   【历史人文】建国后属北团区,魏寨乡管辖,1954年11月划属城区,1958年为附城公社,小朱地大队,1984年为文川乡小朱地村委会,1993年始属揭乐乡小朱地村。居住有巫、蔡二姓人,属姓蔡人口较多。   【物产经济】小朱地村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有耕地面积73.33公顷,全村农户种植水稻占90%(大多为单季稻),烤烟占5%,地瓜事5%。林地面积1195.33公顷(其中,因1990年的按规定已划堵岭林场887.33公顷),其余308公顷规划为村民发展毛竹生产基地,现已成林。   

达砾村

  达砾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达砾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中等行政村,位于连城县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境内东至塘前乡相邻,南至九龙湖,西至黄坊村相邻,北至清流县李家乡交界。交通便利,连塘公路、观景路穿村中而过。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6.4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620人,156户,村辖有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连塘公路从村中贯穿而过,促进了村貌的改观。有线电视、电话进入农家,给村民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改进了村容村貌。达砾村有黄、罗、陈三姓人,都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勤劳奋进的达砾人民充分利用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树立正气,压倒邪气,讲文明、树新风,建立起良好的村风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历史人文】达砾村在新中国成立初属附城区管辖,1958年归属附城公社,1993年9月分乡成立揭乐乡,归揭乐乡管辖。   [物产经济]种植烤烟、生产连城红心地瓜干。   

官峰村

  官峰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官峰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中等行政村,位于连城县北部,距县城仅6公里。境内南与罗坊段相邻, 西与隔川乡交界,北与黄坊村相邻,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交通便捷,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贯穿全村。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557人,151户,辖8个村民小组。   【村容村貌】1993年建乡后感谢原省委副书记林兆枢挂钩官峰村,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和官峰大桥,水泥路贯穿全村,官峰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勤劳淳朴、厚道谦和的官峰人民,充分利用田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互相帮助,共同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设更好地村容村貌努力奋进。   【历史人文】官峰村居住有沈、黄、谢、揭等姓人。解放后属北团区黄岗乡管辖,1954年11月划归附城区,1958年为附城公社官庄大队,70年代地名普查时在同一个县不能有二个相同的地方,就让给新泉镇的官庄村,就更名为官峰村。1984年为文川乡官峰村,1993年建乡后为揭乐乡官峰村。地处偏辟小山村,未有历史名人。几姓人互相尊重,共同拼搏,为构建和谐关系而努力。   【物产经济】官峰村有耕地面积35.33公顷,主要种植早稻、地瓜、烟叶、蔬菜等。家家户户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加工“连城红心地瓜干”增加收入。官峰村内建有小(二)型丘坑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16万立方米,引水渠道近千米,是全乡水利灌溉条件最好的行政村之一。水库放养鱼2万余尾,周围山林草木葱郁,景色优美,形成农、林、牧、渔为一体的经济模式。   

黄坊村

  黄坊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黄坊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三大行政村,位于连城县北部,距县城7公里。境内东与达砾村相邻,南与罗坊段村相邻,西与官峰村相邻,北与清流县李家乡长灌村相邻。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2.9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110人,296户,辖6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黄坊村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水泥大道由连塘公路接入村内,还建有彩门增添了村貌气派。由于矿产资源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80%户有电话、手机、摩托车。目前已有小车6辆,进入了农家。还有大车10余辆,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文化素质的提高,讲文明、讲道德蔚然成风,村民互相尊重,相互帮助的风气大大提升,如此以往黄坊村的村风村貌明天会更好。   【历史人文】宋末黄姓在此定居改称黄坊,属连城县北团、北安里,新中国成立初属北团区黄岗乡,1954年11月划属附城区黄坊乡,1958年为附城公社黄坊大队,1984年文川乡黄坊村委会,1993年9月始属揭乐乡黄坊村。   【物产经济】黄坊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村内有县乡村分别的5家煤矿,还有稀土矿、有中天种猪养殖场、良滩水电站、采沙场,另有待开办的机砖厂。   

罗坊段村

  罗坊段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罗坊段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四大行政村,位于连城县北部,距县城5公里,境内东有文川河,可观赏马头山、竹安寨风景区,南邻莲峰镇赤岭村,西与隔川乡交界,北邻本乡官峰村。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7663人,213户,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 罗坊段村罗、谢、童三姓人,民心淳朴,勤劳奋进,以种养致富,互相攀比,蔚然成风。家无闲人,男女拼搏抓经济,白天无人玩扑克的良好风气。自1993年建乡后感谢原省委副书记林兆枢,挂钩官峰村建起了官峰大桥,罗坊段村也占光共同受益,大桥建成后,大车可通过村内,大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村里建楼房也成了相互攀比的风气,家家有摩托车,户户装电话,村容村貌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住楼房,已开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历史人文】建国后属北团区黄岗乡管辖,1954年11月划属城区,1958年为附城公社,罗坊段大队,1984年为文川乡罗坊段村委会,1993年始属揭乐乡罗坊段村。居住有罗、谢、童三姓人,属姓罗人口较多。解放后60年代出了个连城县县长罗广生,原籍系罗坊段出生解放初居住在县城,深受全县人民拥护。   [物产经济]主要物产是生产连城红心地瓜干,以奇峰食品厂为主,有深加工地瓜干的特色产业基地。  

吕屋村

  吕屋村     【行政村隶属与交通位置】吕屋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二大行政村,位于连城县东部,距县城3.5公里。境内南与揭乐村相接,西至九曲文川河,东邻风景秀丽竹安寨景区,北与本乡罗坊段村相连。交通便利,连塘公路、观景路川穿而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8.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675人,371户,辖5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吕屋村谢、李、揭三姓,相互支持,互相尊重,联姻结亲,关系密切。民风淳朴、勤劳敬业,大力发展烤烟种植,抓好经济发展成为良好风气。80%以上的户安装上电话,青年人用上手机、摩托车,素质也有提高,村风村貌大有改变。自九龙湖建成后,观景路扩建穿村而过,吕屋村村貌有了更大变化。今后旅游业发展兴旺,给村容村貌带来变化更大,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促进作用。   [历史人文]吕屋村始祖于宋朝,原姓为吕,由于朝庭的政变,怕受株连九族后改为姓李。随后,搬迁来姓氏有谢、揭、罗等。现在姓谢最为发达,占全村一半人口,超过姓李。建村落至今有900年历史。   【建筑景观】吕屋村现有宋朝绍兴13年(公元1143年)癸亥元复建造的原松下山佰公庙,已有864年历史,现扩建改名为九龙庵。建在观景公路边,庵观地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观内可眺望冠豸山至九龙湖排行的奇山异景。还有始建于1995年九龙湖,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大景区之一,湖水清澈无暇,四周大山顶立,环山抱情、林木郁郁葱葱,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揭乐村

  揭乐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揭乐村系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公里。境内东与本乡布地村相邻,西与莲峰镇大坪村以九曲文川河为界,北至本乡吕屋村九龙湖小溪为界址,南与大坪村相接。交通便利,连塘公路、观景路川穿村中而过。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7.3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110人,815户,辖10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揭乐村是由揭氏为开山祖的村落,现已有14个姓氏定居的大村。由于姓氏多,村-姻结亲,编织成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网。原人性善良,民风淳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未发生过有大姓欺小姓和族房之争,更未有聚众闹事、联名-等事件发生。构建成厚道淳朴,勤劳谦让的风气,流传至今成为风范。   自1993年建乡后,揭乐村成为乡政府所在地,也是教育、经济、文化的中心,建立了卫生院、农贸市场,村风村貌有了更大的变化。在上级的支持下,2005年、2006年相继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和精神文明老年活动中心大楼后,村风村貌又有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也有所变化。目前80%以上的户安装上电话和有-的电视,青年人用上手机、摩托车,全村还有小车10辆。去县城的公交车每个小时有1班车,现连塘路、观景路扩建穿村而过,路两旁和新村新建楼房如雨后春笋,今后竹安寨、九龙湖的旅游业的开发,会更大的促进和带动揭乐村经济的腾飞及村容村貌的变化。目前已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并开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历史人文】揭乐村1952年9月归属第一区(附城区)揭乐乡,1958年10月归属附城公社,1976年1月归属城郊公社,1984年9月属文川乡,1993年9月归属揭乐乡。揭乐村建村落是由揭姓为先,揭氏迁入连城是揭五郎,始于宋朝绍兴13年(1143年)已有864年历史,由江西省广昌东迁连城揭屋坑(现莲峰镇赤岭村)因揭屋坑地域狭小,不利发展,后复迁东由堡揭坊村(今揭乐乡揭乐村)六甲门自然村定居,成为连城县揭氏子孙的发祥地和世祖。后经繁衍生息,有的后裔迁本乡的吕屋村溪背。有的迁现莲峰镇的大坪村,经大坪村繁衍的后代再迁本乡的官峰村、达砾村。有一分支由揭乐六甲门迁出到北团镇渡头桥,有一支迁移到长汀县馆前镇和大水头。还有第十六代后裔迁往广东省揭阳市,还有一支第十七代后裔迁往广东省廉江市的较为发达,现有80多个村庄均有揭姓人居住,总人口有三万余人,出了一批商贾巨子,他们都多次回六甲门寻亲拜祖。在20世纪20年代由揭乐六甲门移居今印度尼西亚雅嘉达经商,现已繁衍三代的揭崇酋在雅嘉达经过努力奋斗已成为当地的富商。在1942年任印度尼西亚福建会馆馆长和雅嘉达华侨总商会会长等职,他们也有与其亲人联络。   追溯历史渊源,由于当时揭乐的人性较为善良淳朴、勤劳谦让和相互尊重蔚然成风,所以才能吸引众多的姓氏前来定居,造就了目前有14个姓氏的格局。后迁来的李姓较为发达,现有人口已超过开山祖揭姓。揭乐自清朝年间就有传统的“正月十一庙会”村民信仰“五位公王”神像,每年的“正月十一庙会”庄严隆重,有彩旗执事、锣鼓十番、舞狮、古事、装顶马、招五位公王神像出游,几百人路穿街走巷,各户村民鞭炮焚香迎接,祈求全家平安顺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请来古装戏剧,有年头还请两班戏剧唱对台,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好客热情的揭乐人民利用庙会期间宴请亲朋好友,加深亲情友谊。每年的“正月十一庙会”是我县春节期间的第一庙会,这是显示了揭乐当时在我县的独特魅力。   【物产经济】揭乐村是闻名遐尔的“地瓜名村”地瓜干加工产业是公司加农户,加工、营销为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地瓜,加工红心地瓜干。     【自然景观】揭乐村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五大景区之一,其主要景点有:寿星峦栩栩如生,水门墙天然屏障,摩天岭惊险有趣,一线天景色独特,古遗址引人入胜,游客流连忘还。   


官峰村特产大全




官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