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漳平市 >> 双洋镇 >> 西洋村

西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洋村简介

  西洋村位于双洋镇内,下辖两个自然村(西洋和赤洋埔),包括四个村民小组,现有192户,共698人。现有土地面积1.88万亩,耕地面积0.07万亩,林地面积1.26万亩。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600 mm之间。
  人文概要:西洋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存较多的文物古迹,有庆德堂、世昌堂等古民居及登瀛桥等古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民风淳朴。
  资源概要:西洋村是一个以种植烤烟、青仁乌豆、辣椒、玉米、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村庄,还富有独特的天然珍品红菇、梨菇等土特产,同时风鸭等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眯。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81101 364400 0597 查看 西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中村村

  漳平市双洋镇中村村地处双洋镇的南部,与双洋镇的溪口村、大窑村、南洋乡的北寥村,赤水镇的黄山村、安坑村、大坑村、新罗区白沙镇的山村交界,村部距双洋镇政府所在地有23公里,(其中17公里为省道,6公里为村道)全程水泥路直通。    全村有总人口823人,231户(其中畲族人口216人)。境内居区早在清朝中期,由广东省梅州市、福建省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等客家人搬迁而来与本地原住居民和睦相处,统化为客家人方言流传至今。是漳平市唯一的客家少数民族行政村,又是革命基点村。    中村村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资源丰富,山间云雾缭绕,农业生态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茶园,主要资源为阔叶林、尖叶林、水仙茶,还盛产天然的红菇、竹笋、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年产茶叶15000多担,茶叶成为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支柱。   

大瑶村

  大瑶村地处双洋镇南部,为省属漳平煤矿所在地,距双洋镇18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121户485人。我村现有土地面积41135亩,耕地面积380亩,林地面积36704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4287亩,属双洋镇林业大村,2003年我村率先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做到人人有山管,山山有人管。近年来,我村完成了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和三个村民小组的人饮建设,并在各自然村建立了多处垃圾池,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大瑶村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资源丰富,山间云雾缭绕,具有良好无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主要资源为阔叶林、水仙茶,还盛产天然的红菇、苦笋、香菇、木耳等土特产。  

溪口村

  溪口村位于双洋镇南部,距集镇5公里,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98户,697人,村庄总面积3084公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7名;现有两委班子成员6名。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我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溪口新村建设上方面整个村建设方面能够按城乡一体化要求规划建设,建设有新村绿色长廊,新村公园,完成村委会办公楼改造及绿化、亮化工程,已初步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交易为一体的新型村庄。溪口新村的规范化建设、新村公园的建成、溪口新村标的树立以及农家书屋、宣传栏等一系列项目工作的完成为溪口村打造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种畲村

  百种畲村离双洋镇政府所在地九公里。下辖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46人,其中党员27名。全村土地总面积196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00亩,公益林面积2686亩,耕地面积889亩。   

坑源村

  坑源村是少数民族行政村,地处双洋镇最北部,与永安市西洋镇毗邻。全村分下村、田头、古洋、马山4个自然村,仓头、东洋、横洋、田头、过溪、古顶坑、洋仔头、马山8个村民小组。共226户,92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6人,畲族)。2000年被确认为少数民族行政村,2002年经省政府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由福建省物资集团总公司挂钩扶持。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31亩,山地面积3.5万亩(林地面积2.5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2.5万亩,苦竹林2500亩。  

东洋村

  地处麟山塔脚下的双洋镇东洋村,永漳公路贯穿全村,地理环境优越。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196户,789人。村党支部有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3名。全村有耕地面积603亩,林地面积1.4万亩。近年来,东洋村紧紧围绕村级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实行科技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全面推进东洋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我村现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并先后获得了首届漳平最美丽村庄、漳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村)称号。   东洋村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连绵起伏的山脉使得东洋村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   

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双洋镇内,下辖两个自然村(西洋和赤洋埔),包括四个村民小组,现有192户,共698人。现有土地面积1.88万亩,耕地面积0.07万亩,林地面积1.26万亩。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600 mm之间。   人文概要:西洋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存较多的文物古迹,有庆德堂、世昌堂等古民居及登瀛桥等古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民风淳朴。   资源概要:西洋村是一个以种植烤烟、青仁乌豆、辣椒、玉米、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村庄,还富有独特的天然珍品红菇、梨菇等土特产,同时风鸭等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眯。   

城外村

  城外村有三个自然村,分别是城外、石坑、岩坑、六个村民小组,273户,总人口1012人(其中党员人数35人),耕地面积1048亩,林地面积2万余亩。60岁以上老人142人,占总人口的13.5%,孤寡老人6人(均为五保户对象),低保户15户。目前村民以种植烤烟生产为主产业,烤烟面积480亩。   

城内村

  城内村地处双洋镇集镇中心,全村面积1.2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有0.96万亩、耕地总面积0.1万亩,共361户1337人,辖村民小组7个,共有党员57名,其中女党员12名。本村辖区内3条河流,即石坑溪、员当溪、温坑溪,桥7座,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1处,即北门山电站工程。村主要产业是烤烟。   


西洋村特产大全




西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