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漳平市 >> 溪南镇 >> 官坑村

官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官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坑村简介

  官坑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位于溪南镇西北部,交通便利,四级标准路纵贯全境,公路连接新桥镇及南柄等邻村,村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全村分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共716户,总人口1800人,是溪南镇人口最多的村。村庄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60亩,水田面积1410亩,山地面积38000多亩,其中种植水果1000多亩、毛竹1000多亩、水仙茶250亩。2010年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劳务,种养殖业、林业、烤烟、外出劳务为收入来源。官坑村的历史有800多年,有陈、张、王、刘、黄五姓八个支派在此繁衍生息。官坑村重视教育,设有“书香众”,先尚存10根“石龙旗杆”遗迹。新中国成立后,考试大专以上280人,中专14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1人。2011年新建老人活动中心、添置健身器材、图书室,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881103 364400 0597 查看 官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官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长荣村

  长荣村位于溪南镇的北部,与新桥镇相邻,距离集镇所在地17公里,该村现有人口1200余人,共有上田地、下田地、长荣头、荣尾、荣中自然村,该村山头植被覆盖茂密,小溪从中流过,有一种宁静的乡村之美。同时该村儒学文化源远流长,出过一位漳平封建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陈六鞈(是明末的一位武官,官至天津,兵备道)。村中至今有一座陈六鞈的祠堂,以及他弃官隐居后,带领全家0的遗址,长荣村是一个有着宁静、古朴、自然之美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的乡村。   

下河村

  下河村位于溪南镇中部,距镇政府所在的3公里,全村有林地面积123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4068亩),耕地385亩,毛竹面积3300亩,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130户,总人口540人。   

下林村

  下林村位于溪南镇南部,九龙江上游感化溪畔。全村共有面积25500亩,其中林地面积16300 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600亩),耕地面积759亩,毛竹面积2500 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28户1566人。   

久鸣村

  久鸣村在溪南镇东南部,与镇驻地溪南圩直距5.6公里。村委单辖此村,含久鸣头、马厝、垅仔边、久鸣尾四个居民点,村委会设马厝。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民居布列涧谷两岸,呈长条状。252户1152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   以境内鸡啼山有石似鸡,村尾有巨石似犬,昔时犬能吠,鸡能啼,长久啼鸣,故名。又以谐音写成“九鸣”“久明”。群众俗称“港牛”。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属感化里久鸣社为久鸣乡。1934年,初称九鸣保,后与下林合并为九林保,先后隶溪南(第三)区溪南联保、溪坂乡,溪南镇。建国初属溪南镇九林村。土改后属第五(溪南)区溪南乡,后划属下林乡。1958年公社化,称港牛大队属溪南公社,1981年改称久鸣大队。1984年政社分开,称久鸣村属溪南乡。1989年撤乡建镇,属溪南镇。   全村耕地面积729亩,主种水稻,兼营林业。产木材、毛竹、松脂、菇类、柑桔等。境内设有小学、医疗室、国营伐木场久鸣分场。   林区公路经此。   

东湖村

  东湖村位于溪南镇中部,九龙江上游感化溪畔,海拔320米。全村共有面积13800亩,其中林地面积110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5659亩),耕地面积820亩,其中旱地面积80亩,毛竹面积1870 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09户1269人。东湖村的村庄四周树木环抱,拥有众多的原始林木、参天古树、阔叶树,空气新鲜,溪水清澈见底,环境十分优美、是人居佳境。   

大山村

  大山村位于溪南镇中部,海拔620米。全村共有面积22000亩,其中林地面积178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980亩),耕地面积604亩,其中旱地面积35亩,毛竹面积6210亩。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67户1022人。   

溪南村

  溪南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全村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3户,总人口1588人。全村耕地750亩,山地面积18200亩,果树面积2000余亩,人工林面积2500亩,毛竹林面积800亩。感化溪穿村而过,溪水碧波荡漾,两岸花木丛生,空气清新,人居环境优美。   近年来,溪南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紧紧抓住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生态型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经济。溪南村建立了2000亩水果示范基地,150万棒食用菌基地。积极引导集镇农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发展第三产业,组建一支100余人的农副产品营销队伍,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水果、香菇等农副产品远销广东、厦门、上海、北京等地。在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观念不断浓厚,新农村建设正朝着持续、快速、高效的良好态势发展。   

官坑村

  官坑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位于溪南镇西北部,交通便利,四级标准路纵贯全境,公路连接新桥镇及南柄等邻村,村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全村分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共716户,总人口1800人,是溪南镇人口最多的村。村庄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60亩,水田面积1410亩,山地面积38000多亩,其中种植水果1000多亩、毛竹1000多亩、水仙茶250亩。2010年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劳务,种养殖业、林业、烤烟、外出劳务为收入来源。官坑村的历史有800多年,有陈、张、王、刘、黄五姓八个支派在此繁衍生息。官坑村重视教育,设有“书香众”,先尚存10根“石龙旗杆”遗迹。新中国成立后,考试大专以上280人,中专14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1人。2011年新建老人活动中心、添置健身器材、图书室,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   

宝山村

  宝山村全村面积3.7km2,共有1个自然村共44户168人。已全部纳入本预案管理。本村辖区内1条河流,即宝山溪;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1处,即一座装机125KW老电站。   

南柄村

  南柄村地处溪南镇北部,平均海拔364.3米,全村土地面积14305亩,耕地505亩,林地118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905 亩)、毛竹面积5500亩,全村分布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402户,总人口1425人。   近年来,南柄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围绕“创建省生态文明村”的工作目标,在发展农业生产、完善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活跃文体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坂村

  上坂村位于溪南镇南部,是革命基点村,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漳平市区29公里,海拔180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现有土地面积19246亩,林地面积15257亩,耕地面积950亩,果林面积1600多亩,生态公益林9122亩,森林覆盖率高,是一个集资源、交通、气候、人文为一体的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上坂、九斗洋、下坂)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80余户,人口1300多人,其中,在村里务农850名,在外务工450名。支部共有党员65名,其中女党员9名。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蔬菜、水果、水稻、绿化苗木等,村民人均收入7150元。    一、人文斐璀    1、蒋时馨(1548-卒未详),字徳夫,号兰居,感化里人(溪南镇上坂村九斗洋)。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江西新喻,湖北嘉鱼县令,吏部考功郎、文选郎郎中(正五品),赠太常少卿(正四品)。在吏部任职,介入东林党与官宦派系之争,乃谢病辞归。    2、蒋时芬,明隐士蒋时芬,号潜皋,蒋时馨弟弟,隐居讲学,赋诗作文,并在溪南上坂村九斗洋长潭河岸两边岩崖石壁上镌“江门倒影”、“清风徐来”石刻。旁边有“蒋世香山人”等石刻小字。    3、蒋楚畹,又名蒋位,太学生,海澄县正堂:《漳平县志·艺文志·诗》记在:“蒋位,时馨予。入北雍。工诗文,著《随余集》、《任城游集》。乙酉岁饥,输栗百余,于官赈恤。”有诗文《游五老洞》遗世。    二、革命星火    一九二九年七月为了粉碎-对闽西革0据地的三省“会剿”,-率领红四军二纵、三纵队助理向闽中地区进军,在奔袭溪南圩攻打东湖山民团炮楼时,曾驻兵溪南上坂村九斗洋,在驻兵期间红四军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群众秋毫无犯,给当地群众留下极深的印象,许多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身材魁梧,身穿苧麻夏衣,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平易近人的形象。    三、山清水秀    上坂拥有原始生态林、吊桥、凉亭,依山傍水,环境有没,感化溪畔是白鹭生态保护区,每年有近千只的白鹭在这里做窝孵蛋,繁衍生息。明代摩崖石刻,明代进士蒋时馨故居,明万历蒋柏山墓道,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宜人。    四、交通便捷    拥有“莆永”高速互通口,是闽南沿海通往闽西高速路的第一站,距泉州146公里,距福州274公里,距漳平19公里,距龙岩59公里,省道203线贯穿全境,十二五期间省道203线提升为国道,届时上坂村到漳平城区距离将缩短为16公里,上坂村也将成漳平的重要交通枢纽。    五、闽商园区    上坂闽南客商投资区已完成1:1000地形图测绘、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规划面积约5000亩,结合山地地形进行台坎式规划,分成三片组团开发,以上坂村为中心作为小区配套商住中心,分“莆永”高速南北两片作为工业用地。上坂规划小区面向闽南引进轻纺、机械等产业转移项目,按照园区产业规划自主招商,以商引商。    六、安居乐业    1、完成上坂村部建设,总投资130万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层半共795平方米。    2、美化亮化家园,投入20万元,完成上坂村60盏路灯安装。    3、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先后完成上坂、九斗洋、下坂三个自然村卫生连片整治,投入70万元进行污水集中整治处理,做垃圾中转站1个,卫生池7个,卫生点30余处,实行门前5包。    4、农综项目:完成各自然村1000多米的排水沟、农田水渠三面硬化。    七、创先争优    1、打造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    ①、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与实施农村“五要”工程相结合,提升“五能”工程,精心设计党务村务园地,在党务村务原地中,开设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专栏,将要求公开的事项进行每事一公示、每月一公开,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    ②、建立村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面实施“三级三轮”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纠纷不出村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2、打造产业服务示范点。    ①、全方位跟踪服务闽南客商投资区一期5000亩规划建设;    ②、做好上坂新村215亩建设规划,驱动第一期30幢新村建设;    ③、抓好上坂生态休闲旅游经典项目引进,加快推进生态村创建,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强村。   

金菊村

  1、地理环境。金菊村地处溪南镇南部,离漳平市区40公里,离319国道12公里,离溪南集镇20公里,全村海拔从300米至800米,地处偏僻。   2、人口分布。本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其中一个为少数民族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8户,1130人,其中常住人口约900人,常年外出务工约200人,村居分散。   3、土地面积。全村有耕地面积1740亩,其中水田1140亩,旱地600亩,山地面积4.3万亩,林地面积3.8万亩,其中毛竹林1.6万亩(人均15亩),国家生态公益林1.3万亩(人约12亩)。   

吾老村

  吾老村位于溪南镇南部,海拔390米。全村共有面积20576亩,其中林地面积1589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5020亩),耕地面积1949亩,其中旱地面积150亩,毛竹面积3100亩,果林1890亩,茶山560亩。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00户1380人。   

小潭村

  小潭村位于漳平市溪南镇南大门,距漳平市区18公里,全村分为上、下两个自然村,下设10各村民小组,总人口1448人,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7名。近年来,我村的文明村创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班子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深化道德风尚教育,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大力推广效益常用技术培训和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平安村建设,加强环境面貌整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旨在大力创建文明村活动,健全村级各项事业,促进全村经济稳定发展,成效显著。   

官林盂村

  官林盂村,位于溪南镇南北部,距离集镇30公里,属山区较偏僻边远的村,全村总人口342人,常住人口298人;近年来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其中从省道203线分支通往官林盂村有7公里的崎岖便道,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养殖业。   

朗车村

  朗车村位于漳平市溪南镇东北部,距溪南集镇7公里,与象湖镇录前村接壤,与本镇南柄村、官坑村、溪南村毗邻。处感化溪支流朗车溪崇山涧谷间,辖东山、朗车、军洲、隔头四个自然村,村部设在朗车。全村总面积13.67平方公里,村民1182人。。土地面积1.9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6万亩,耕地面积992亩。 境内有两处市级文物古迹:明崇祯三年建造的永济桥(1630年建)和宋代摩崖石刻。文化渊源深远,人文积淀深厚。   


官坑村特产大全




官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