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屏南县 >> 屏城乡 >> 南湾村

南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湾村简介

  南湾村概况
  南湾村。海拔1000米,全村165 户,1456 人,其中劳动力500 人 。全村耕地面积1282亩。山地面积1556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水果。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 1000 亩(复种面积),水果面积100 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7656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通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齐天大圣庙一座,村尾有千年古树红豆杉一株,有500多年天杉树5棵,村北面百米外有拓主殿一座,有东西方向古道通往古下。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923200 352000 0593 查看 南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溪坪社区

  屏城乡溪坪社区。东南方与后龙村交界,西与上凤溪、南湾村毗邻;北与古厦社区接壤。总面积4平方千米。地处县城南大门,是县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是屏城乡十三个行政村唯一的一个村改居的村级机构。溪坪社区辖主村、虾形洋、汾溪桥、兴福新村四个自然村,10个居民小组,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个村级卫生所。总户数404户,总人口1600人。总耕地面积420亩,山地面积2360亩(其中划给古峰林场代管1100亩。责任山、自留山为1260亩)。   全区居民主要产业为锥粟,食用菌、水果与养殖业,2012年种植锥栗500亩,水菇、香菇、毛木耳10万袋以上,桃子200亩,养殖猪、鸡等的收入也十分可观;农民人均纯收入7880元。   溪坪社区被县规划为工业区,到目前为止有榕屏化工厂有限公司,鑫磊晶体有限公司,龙辉木业有限公司,锦发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编织袋厂等十几家企业。充分解决了社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也给社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坑头村

  坑头村   坑头村,在距离县城西部三十公里处,是个连绵竹木葱翠的好地方,邻右有西洋、乾头两个村庄,海拔780米。本村有325户,总人口1345人。全村耕地面积1600亩,山地面积22295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板栗、毛竹,2012年高山蔬菜面积300亩(复种面积),板栗3250亩、毛竹534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2年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与村干部的努力下水泥路铺成,交通方面有了改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大王殿、龙潭和火柱际等旅游景点;拥有村级卫生所1个,中心小学1所。   

大碑村

  大碑村原名下大悲村,其中包含程姓(程厝洋)、赵姓(赵舍)、单姓(单厝圪)、菜姓(菜厝仔)和徐姓的百丈际,柯坑等村,现只留下徐姓,共计198户,1158人,其中劳动力350人。全村耕地面积1042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草莓、锥栗与养殖业,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复种面积),锥栗5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676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中心小学一所。   1、生产发展,生活大有改善,过去一穷二白,“三件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可以说人人吃饱、穿暖,住好。   2、交通运输变了样,自1972年后圪公路建成后,改变了过去出门要爬坡,日出夜归,肩负重担,强度劳累也有了好转。特别是国家政策好,关心农村建设,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2004年铺通了水泥路面进一步改变了面貌。   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旧社会后期虽有一所国民初小,但校舍借民房,课桌椅自带,教师留不住,学校经常停课,出外工作人极少。解放后重视教育,办好学校,开展尊师重教,先后盖了两所学校至今已培养大学生51人,中专生104人。现有公务员25人,中教15人,小教22人,医务9人,经商企18人。其中还有不少被评为高中级职的,如高级工程师,药师,高级教师等。   4、积极建设新农村,改变村容村貌,过去全村破烂不堪,满地猎粪,人畜共居。现在,住重环保,注意卫生,特别是新近两委班子得力,重视农村基础建设,巩固了防洪堤等水利建设,保住了百亩良田,拓宽了村前水泥路,铺完了上下村水泥村道,圈栏养猪,改建厕所,架设了路灯,特别近两年来,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保护传统文化,修建了祠堂、庙宇,注意环保,拟添置垃圾箱,专人负责环卫。   

南湾村

  南湾村概况   南湾村。海拔1000米,全村165 户,1456 人,其中劳动力500 人 。全村耕地面积1282亩。山地面积1556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水果。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 1000 亩(复种面积),水果面积100 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7656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通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齐天大圣庙一座,村尾有千年古树红豆杉一株,有500多年天杉树5棵,村北面百米外有拓主殿一座,有东西方向古道通往古下。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   

村头村

  村头村概况   村头村:全村112户,467人,位于屏南县西部,距县城16公里,全村耕地面积790亩,村头是屏南县最早赴南洋开荒者,是屏南有名的侨村,在来西亚和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有1500多人。全村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奈、梨、桃、花菜、板栗、柿等。食用菌有香菇、黑木耳、滑菇等。1980年由华侨同胞捐资建起共80米长水泥桥,2004年总投资74万元完成2.6公里村道硬化, 2005年建2条拦河坝共长200米,总投资21万元,全村已实现通水、电、闭路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村级卫生所1,村级小学1所。   

后井村

  后井村村情简介   后井村行政村位于屏南县西南方离县城14公里,是省道302古屏线后坑公路交叉点,东邻下地陆地行政府,南与远丘,长桥镇前汾溪相邻西邻里汾溪路下乡,北邻村头大碑坑头。全村总户数101户,总人口500多人,其中劳动力351人,拥有耕地500亩,林地3000多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果树、毛竹,粮食以水稻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水、电、有限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气候温和,是发展工农业的好地方。   待于挖掘旅游的奇观罕景:长岩脚下酒瓶潭,渔翁足迹在仙潭,天生古奇,三潭影月董溪间,古松盘根百尺户,金鲤守滩上溪州,石马仰鸣奔下糟,龙镇金峰卧深潭,两象交牙风景奇,水府金龟吐祥云。   

里汾溪村

  里汾溪村简介   里汾溪村。海拔830米,现全村797人,216户,10个村民小组。其中劳动力212人,全村耕地面积1008亩,林地总面积11035亩,森林覆盖率达742%,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水果、毛竹。2012年高山蔬菜面积600亩(复种面积),水果300亩,毛竹2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56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建筑景观:这里留存有全县村级少有设施完善的影剧院。旅游资源丰富:这里山青水秀,奇岩怪石林立,有龙潭、三重、石人坑、仙人墩等天然景观,维秒维悄;每年冬季引来了成群的鸳鸯、野鸭、白鹭等候鸟来此牺息,以及生活着野羚羊、穿山甲、刺猬、鹿等国家珍稀物种。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中心小学一个。   

前汾溪村

  前汾溪村概况   前汾溪村位于屏城乡南部,东临后井村,南同长桥镇远丘村接壤,西临路下乡罗沙洋村,北与里汾溪村交界,海拔540米,全村就一个自然村,划6个村民小组,现全村193户,883人,其中劳动力200人。拥有耕地面积709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茶树菇、与养殖业。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600亩(复种面积),茶树茹种植十万袋。人均纯收入8500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路、水、电、有限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现村建有村委会一个,一所小学,一个村级卫生所。前汾溪村水源丰富,村引资4400万元,兴建起圣阳汾溪水电站,光大水电站,充足的电力不仅为屏南县电力供应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使村民兴办起各种加工产业,1990年后相继兴办机砖厂1个,塑料再生产厂1个,锯材厂2个,木材加工厂3个。有力地带动村经济发展。   

陆地村

  陆地村简介   陆地村。海拔822米,是一个侨乡有海外乡亲4000余人,如今奔赴东南亚国家。全村人口1200多人280户,其中劳动力360人。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主要产业高山蔬菜、板栗、食用菌、毛竹。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复种面积),板栗300亩,毛竹300亩。人均纯收入7600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古代建筑十余座,而今保存完美的余氏宗祠,上佛殿、东洋境罗公殿、夫人宫精美的手式艺,画彩至今仍然色彩鲜艳,村中有莲花宝塔桥,村尾迎风桥已列入市级保护文物。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中心小学一所。   

下地村

  下地村概况   厦地村。海拔830米,位于屏城乡东南部,距屏城乡8公里,东临甘棠乡洋头寨材,南同后井、材头村接壤,西临南湾村,北与上凤溪村交界,全村就一个自然村,划4个村民小组,现全村105户475人。全村耕地面积803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水果、食用菌、竹业,2012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300亩(复种面积),食用菌十五万袋,苦笋,是誉满全屏的特产,是屏南县苦笋主要生产地之一,是屏城乡“苦笋生产基地”的试点村。村中有八景:“八仙下棋、石门夹、石公鸟、石锣、石鼓、贝碑亭与拓主殿、仙奶殿”。拥有村级卫生所一个,小学一所。   

上凤溪村

  上凤溪村概况   上凤溪村。海拔830米,位于屏城乡东南部,距屏城乡5公里,东临甘棠乡际下小梨洋,南同厦地接壤,西临古锋镇慈溪村,北与溪坪社区交界,分布上汾溪自然村,上源自然村,划分6个村民小组,现全村总户数156户707人。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水果与食用菌。2012年桃子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桃子年收入就达百万之上,是屏城乡“千亩水密桃生产基地”的试点材。农民人均纯收入8688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辖区内拥有一条古木拱廊桥一凤溪桥、 “色氏宗祠” 、“土地庙”、“明代色公殿” 、古石拱桥——凤溪南采石拱桥等古建筑还有一个白灵远瀑布,高达百米,可与白水洋瀑布相比美。拥有村卫生所一个,一所小学。   从1990年后相继建起一个机砖丁,两个石料场,三个朔料再生产厂,一个造纸原料生产厂,一个铸钢厂,企业蓬勃拓展。   

南峭村

  南峭村概况   南峭村:下辖南峭、井后、汤坑、甲第等四个自然村,全村187户889人,,有遗传一百八十多年武术—八卦棍,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已修通全长3.6公里的南峭村至203省道的连接线,全村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四座,村里主要河道三条,南峭溪、汤坑溪为县城两个自来水水库水源。主要产业经济作物有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与竹业。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复种面积),毛竹林2000多亩,香菇、草菇、茶树菇、黑木耳达到十几万袋。南峭村还是屏南特产“鸳鸯面”的生产基地,每年“鸳鸯面”出售额高达二十几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778元。全村石材储藏丰富,生产的石材远销日本,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全村已实现通水、电、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覆盖。拥有村级卫生所1个,村级小学1所。   


南湾村特产大全




南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