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柘荣县 >> 双城镇 >> 溪坪社区

溪坪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溪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溪坪社区简介

  溪坪社区是2003年4月由原溪坪村委和居委会整合组建而成的,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有16个自然村,分为上街、下街、东山仔、溪坪里四个片区,山林地3000亩,耕地760亩,有1968户8320人,列入城市、农村低保群众为153户605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3家,有大小私营企业70多家,涉及剪具、酿造、僧衣、制茶、皮具等行业。社区党总支部下辖五个支部,分别为社区支部、退休活动站支部、农业生产经营户支部、个体工商户支部、民营企业剪具支部,共有党员109名。社区干部12人。社区自有产业有溪坪农贸市场、农业综合示范场等。2012年,社区把握形势,整合资源,集中精力在巩固中求壮大,在服务中求突破,着力于项目带动,实现居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居财收入42万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省公安厅授予“治保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镇党委、政府“经济量化考评”前二名等的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926100 352000 0593 查看 溪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溪坪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溪坪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溪坪社区

  溪坪社区是2003年4月由原溪坪村委和居委会整合组建而成的,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有16个自然村,分为上街、下街、东山仔、溪坪里四个片区,山林地3000亩,耕地760亩,有1968户8320人,列入城市、农村低保群众为153户605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3家,有大小私营企业70多家,涉及剪具、酿造、僧衣、制茶、皮具等行业。社区党总支部下辖五个支部,分别为社区支部、退休活动站支部、农业生产经营户支部、个体工商户支部、民营企业剪具支部,共有党员109名。社区干部12人。社区自有产业有溪坪农贸市场、农业综合示范场等。2012年,社区把握形势,整合资源,集中精力在巩固中求壮大,在服务中求突破,着力于项目带动,实现居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居财收入42万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省公安厅授予“治保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镇党委、政府“经济量化考评”前二名等的荣誉称号。  

上城社区

  上城社区位于柘荣城关东北面,属城乡结合部,于2003年由村、居委会整合而成,辖区面积1.97平方公里,共1681户6478人,其中农业人口3013人。社区划分6个工作组,共有驻区单位16个,设党总支1个,辖上城社区党支部和退休活动站支部,共有党员70名,社区现有干部15人。社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母亲河溪贯穿全区,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省级“森林人家”杨梅山药博园、宋代古城墙、柘荣县第-小组会址等风景名胜。近年来,我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要求,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坚持两手抓,以建设发展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四型”社区为目标,强化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公开意识,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省‘双创’活动先进单位”、“宁德市第四届文明社区”,被县委确定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呈现出实力在升、魅力在显、活力在增的良好太势,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社区发展双蠃效果。社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双创’活动先进单位”、“宁德市第四届文明社区”等称号,是学习推广“ 168”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试点单位、县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镇综合工作量化考评第一名。   

城南社区

  双城镇城南社区位于柘荣县城中心,辖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有林地612亩、水田900亩、茶园170亩。2012年末,户籍人口10070人,其中农业人口5700人。城南社区设总支一个,两个党支部(城南社区党支部、退休干部职工活动站党支部),共有党员115名,新晋党员3名,发展新党员3名。社区两委干部18人。2012年居财收入43万元。近几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以居委会为依托,组织和发动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广泛参与,以建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管理规范、稳定有序、法制健全、民主公平、诚信友爱、守望互助、和谐共处的幸福社区为目标。大力开展创建工作,社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军地共同学习实践‘-’先进单位”,宁德市“文明社区”,福建省“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宁德市“平安家庭”示范社区。   [建筑与景观] 柘荣县城四条主街道以“井”字形分布在辖区内,是全县商贸、政治、文化的中心。7家银行网点布其中,全县三分之一的商铺集中在城南社区,共有驻区单位77个,党员服务区8个,文化教育场所13个,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图书馆、公共休闲场所等配套齐全。社区规划合理,交通便利,绿化成片,治安稳定,环境优美,是集商贸、住宅、办公、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居民区。西侧有规划占地225亩的仙屿公园,平野突兀,龙溪曲折其中,水色山光相得益彰,历史上闽东道教胜地──仙屿鳌岛也位于其峰顶,西门路有古建筑临水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门有座五圣宫,现改为城南社区老年人活动站与敬老院综合楼,沿龙溪边仍保留有古城墙遗迹保留有部份古树名木等文物。城西北隅曲瑶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游朴墓。   [历史人文]城南社区自古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乡贤志士和政界名人,元末时期就有不去上任的福宁州尹袁德文兄弟几人为首创建柘洋土城招募乡勇训练抗御敌寇保卫乡里。继有袁郅九其人骁勇多谋一次星夜带领壮丁几十人智剿牛头山寨贼寇,保护柘、鼎、泰商民免遭劫掠之灾。民国时期曾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袁登九进京选总统。近代县、处级领导干部如袁岩妹、袁传福、吴玉玲等多人。新中国以来乡人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近年来不少莘莘学子考入高等学府学习深造,有民间艺术剪纸“中华巧女”之称的袁秀莹。普悦山创造党性寺为开山祖师暨施主的袁水菊法名释步光善泥塑于一九七七年创建有大雄宝殿、观音阁、僧房、斋堂等,并置有山场几百亩发展林、木、茶。其子袁仲爱法名释常健,是名摄影师第五届县政协委员,继父志在东狮山雕刻观音塑像开山创建燕窝岩柘荣东普陀,为东狮山宗教文化作出贡献。   

城北社区

  城北社区位于柘荣城关东北部104国道旁,是柘荣县城“码头”2002年5月由原北街村委会、城北居委会整合组建成立。面积2.6平方公里,有林地2800亩、水田600亩、茶园150亩,城北社区辖城关两街和26条巷道,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开国功臣袁天禄纪念馆,有15个驻区单位、7个党员服务区, 是省级“文明安全片区”、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示范社区”、县“明星村(居)”、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城北社区设总支一个、两个支部(城北社区党支部、退休干部职工活动站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社区工会委员会。社区共有党员73人,社区居委会干部16人。    社区成立以来,以“创文明社区,建温馨家园”为目标,大力实施“六抓”工程。以居委会为依托,组织和发动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共驻共建,奉献社区的良好氛围。社区内有文明市民学校、普法学校、人口学校、5所幼托园、图书阅览室、社区宣传栏、科技宣传栏、联动网专栏等文化、教育阵地;有健身房、棋牌室、篮球场、体育馆、退休干部职工活动站、金帝娱乐城等休闲娱乐设施;有经纪人服务部、家政服务公司、城北社区市场服务中心、美容美发、家电维修、邮政超市、卫生服务站等服务网点;设有治安报警点、警务室;成立了夜间巡逻队、文明安全理事会等。   城北社区正逐步成为一个市民文明向上,环境优美整洁,生活舒适方便,居家安全有序的温馨家园。   

青凤村

  双城镇青凤村地处县城北面,座落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游公墓右边。前身是东源乡青岚面村,因全区重点工程──青岗引水工程建设需要,部分村民房屋和绝大部分耕地被库区淹没,村民迁往城关(双城镇)安置,根据柘政[1996]综177号文件批复,于1997年7月17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主村占地面积32.6亩,原青岚库区有林地1万多亩,可开发荒地1600多亩。全村共有118户1172人,成立一个党支部有党员22名。是全县的第一批“计生合格村”和“综合治理先进村”。  


溪坪社区特产大全




溪坪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