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岭村地处前岐镇东北部,是名优特水果——前岐杨梅主产区之一。它东面与吴家溪村毗邻,南与西宅村接壤,西为武洋村接连,北与浙江矾山交界,距前岐集镇5公里。全村总人口1198人,有男女劳动力500人,有耕地面积576亩,其中水田348亩,农地221亩,主要耕地均分布海拨100-150米之间,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农副产品主要有杨梅、茶叶、蔬菜、蘑菇等。近年来,该村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现有四季柚100亩,村-办杨梅加工收集厂一个,杨梅和茶叶种植250亩,白色双孢蘑菇种植10万平方尺。龟岭村科持协会成立于2003年4月,现有会员30人,各种的乡土人才8人,有2个经营大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982101 | 352000 | 0593 | 查看 龟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岐阳社区 |
岐阳街(老街)是前岐集镇的组成部分,西边与福东街(新街)隔溪相望,两街构成了前岐集镇的主要部分。辖区面积35.935公顷,有 4个片区,16个居民小组。岐阳街有常住户828户,人口2520人,流动人口2482人。岐阳老街原有房屋820榴,新区新建房屋350榴,造福工程新建44榴,另有70榴正在筹建中。 辖区内有两所中学,福鼎二中和前岐慈济中学一个老年活动室,一块供居民晨练休闲室外活动场所,数个卫生服务站。手套厂、酱油厂,锯板厂各一家。岐阳居民主要从事是马兰草 蓆 加工和茶叶加工,另有部分居民种植蘑菇,水产养殖。 街区把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以残疾人、特困户-为对象的福利服务和救助活动,结合计生工作,为独生户、两女户、特困户结予适当的帮助。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次真情沟通,求真务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随着街区建设不断深入,全体街区工作者将以更新的姿态,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秩序良好、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新型街区而努力。 |
福东社区 |
福东居委会位于前岐集镇中心,总户数1523户,人口4894人,男女劳动力2050人,暂住人口高达7000人,多为山区群众搬来居住。私营企业12家,年产值1500万元,饮食、理发、服装、维修、各批零商店等个体工商户近400家,在外经商、务工等近千人。近年居委会成立蘑菇协会,建设闽浙边界蘑菇市场,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个体水产养殖大户约60户。近年来,我街两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大批科技能人,今年科技协会成立,现有会员28人,率先示范,积极创新,带领我街居民快步迈向小康之路。 |
黄仁村 |
黄仁村位于福鼎市前岐镇东北部,距集镇15公里,与浙江省苍南县五凤乡交界。本村有24个自然村,其中有5个老区老区基点村,总户数653户,总人口2695人。 解放战争年代,有22位优秀儿女献出宝贵生命,被评为烈士,有35位优秀儿女在1982年得到平反。解放后设黄仁人民公社,辖熊岭、桥亭平尾,1980年改为黄仁乡人民政府,后改为黄仁村。 |
前岐村 |
前岐村位于前岐镇集镇范围内,地处闽浙交界,与浙江矾山镇相毗邻。全村下辖18个自然村,共有860户,总人口2975人,党员30人。村两委班子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立足村情发展经济,现有茶园面积550亩,四季柚500亩,蘑菇栽培面积75万平方尺,是我市“柚乡菇城”生产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服务业、饮食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7元。村两委还积极筹集资金,为各自然村进行道路改造,增设和改造饮水设施等公益事业,改善村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在创建“平安前岐”和“五好家庭”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中,大力促进乡村文明,社会和谐。 近年来,前岐村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当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10年以来,根据上级党委和纪委的安排部署,前岐村在总结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等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监督、要做主、要满意的“五要”工程,村级组织的各项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有效落实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健全完善了民主管理体制,增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维护村民集体利益,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
柯湾村 |
柯湾村位于福鼎市前岐镇东南部,方圆6.8平方公里,周边与前岐镇的岐阳、彩岙、薛桥、双屿、照兰、前岐,正南面与福鼎市佳阳乡蕉宕村交界,素有前岐镇沿海区片中心村之称。柯湾村距集镇5公里,距福鼎市区20公里,全村拥有耕地6212亩,其中水田面积2195亩,农地面积1427亩;茶园面积2000亩,果园面积105亩;山地资源丰富,面积达9409亩,森林覆盖率51.29%;全村有1028户,3764人,其中男性2221人,女性1543人,外出人口1260人;总劳动力222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728人;党员32人;少数民族人口350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劳动和农业种植为主,如种植东魁杨梅、毛竹、高产茶叶、四季柚、水蜜桃、蘑菇等经济作物,2012年村民总收入348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537元。 |
双屿村 |
双屿村位于前岐镇最西端,由上下两岛屿组成,北、西、南三面海域与山前办事处、桐城办事处、白琳镇、佳阳乡毗邻。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1955人。系前岐镇重点渔业村,全村共有浅海、滩涂5000多亩,现养殖大黄鱼4000多口,横涂、下屿两大虾池各500多亩,各小鲟池共1000多亩,滩涂养殖海蛎1000多亩,养殖500多亩,育苗室有三家,从事水产品养殖人员有700多人,水产品是双屿村村民支柱产业。 双屿村有水田300亩,农地800亩,海田500亩,在海田种植大蒜基地是双屿村种植业主要收入。 由于临近海边,风光旖旎,潮汐适宜,每逢双休日“黄金周”,双屿都会云聚大量的垂钓爱好者,所以近年来旅-业也成为双屿村的新兴行业,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旅馆、餐饮业。 |
薛桥村 |
薛桥村位于福鼎市前岐镇东南部,方圆5.6平方公里,周边与前岐镇的彩岙、柯湾、双屿、小岳交界。薛桥村距集镇2公里,距福鼎市区10公里,全村拥有耕地2700亩,其中水田面积1650亩,农地面积427亩,茶园面积203亩,果园面积420亩,山地资源丰富。全村有916户,3390人,其中男性1823人,女性1567人,总劳动力2170人,其中外出务工拉动力528,党员30人,少数民族人口36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劳动和农业种植为主,如种植水蜜桃、东魁杨梅、高产茶叶、四季柚、蘑菇等经济作物,2012年村民总收入14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我村努力发展好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四大特色行业。在周边各个自然村继续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今后,我村将利用固有的地域优势,下大力气扶持农户发展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
彩岙村 |
彩岙村位于前岐镇的西南部,东、南、西、北分别与柯湾、薛桥、小岳、前岐村交界。彩岙村水泥公路贯穿境内通往薛桥,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2686人。耕地总面积1980亩,其中水田850亩,农地1130亩。均分布在前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水源来自牛头溪水库,通过前岐垦区右干渠灌溉全村农田。彩岙村成为福鼎市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现有蔬菜生产面积1200亩,军民共建蔬菜基地30亩,反季节蔬菜载培示范大棚50个,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村。种植蘑菇80万平方尺,四季柚400亩,茶园150亩,杨梅80亩。省农田整治项目正在建设中,它的建成将使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田更加标准化。2003年彩岙村被列为福鼎市建设全面小康(试点)村。 |
小岳村 |
小岳村地处前岐镇的西部,是福鼎市名优特水果——前岐四季柚主产区之一。它东与薛家村接壤,南面与彩岙村毗邻,西北为大岳村。境内海拨最高不超过100米,交通十分方便,沙吕线公路经大岳入口穿过境内往前岐、沙埕等地,距福鼎城关11公里,距前岐集镇3公里。全村总人口1680人,有男女劳动力950人,有耕地面积908亩,其中水田778亩,农地130亩,主要耕地均分布在双岳垦区。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双岳垦区是福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区,配套了农田灌溉渠道、机耕道、防护林。上游的牛头溪水库水源灌溉着整个双岳垦区的农田。近年来该村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现有四季柚种植面积500亩,村办四季柚果场一个。适合种植果蔗、福鼎芋种植面积500亩,白色双孢蘑菇种植20万平方尺。由宁德市电力公司投资的110万千瓦的变电站正在建设中。小岳村科技协会成立于 2003年2月,现有会员46人。各种的乡土人才16人,有27个的经营大户。小岳村两委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设现代农业。 |
大岳村 |
大岳村位于前岐镇西北部,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320户,总人数1238人,拥有水田450亩,农地220亩,山地7000多亩,靠山面海,沙吕线横穿本村,系城关进入前岐镇的第一村。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四季柚、蘑菇、甘蔗、茶叶、槟榔芋等农作物,2003年村民人均收入2518元。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岳村先后新建了自来水工程,续建了大岳小学教舍,并顺利通过了两基达标验收,维修了一千多米的机耕路,新建了村委办公楼等等,广大村民装上了电话,看上了有线闭路电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变。有 50 亩的村办四季柚果场可更新复壮,村集体还拥有二千多米的天然河道、几千亩的山地可待开发。 |
桥亭村 |
桥亭村位于前岐镇的东北部,是山区村的中心,距离集镇9.2公里,全村面积9.6平方公里,辖23个自然村,总人口2490人,660户。耕地面积1915亩,两个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生态农业,盛产水果和农副产品兼种席草等。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西黄线贯穿全境,名胜古寺九鲤庵传承拜年历史,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曾经有16位烈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据初步统计2012年桥亭村村民纯收入达到5380元,比2010年的2980元,增长了80.5%。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村里的路也修起来了。 2012年桥亭村共筹得项目建设和发展资金566万元,已投入资金530万元,实施了土地整理、敬老院、自然村道路硬化、机耕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和公厕建设等项目26个,发动群众完成了600亩水果种植,带领和引导群众种植甜玉米1200多亩,成立了福鼎市前岐镇桥亭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福鼎市畲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文化长廊30米,不锈钢宣传栏两个。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桥亭村顺利通过省级绿色生态村验收,被福鼎市评为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
照兰村 |
照兰村位于前岐镇的东部,沙吕线公路贯穿全境。全村总人口1748人,人均耕地面积0.36亩。该村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九八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照兰村成立了农民科技协会,依靠本村经济能人的带动,在原有单一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成功探索出“以四季柚和杨梅等水果种植为主,大力发展蘑菇和东魁杨梅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结构调整之路。该村现为福鼎市农业结构调整试点村和市蘑菇生产示范基地, 2000-2003 年连续三年被福鼎市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2001年4月被0宁德市委、宁德市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先进集体,2002年6月被0福鼎市委授2000-2001年度“文明村”称号。 |
熊岭村 |
熊岭村位于前岐镇西北方,海拔350多米,距前岐镇13公里,东与浙江观美镇交界、北与浙江五凤乡交界、南与矾山镇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熊岭村民与浙江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全村有600多户,总人口2568人,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田1100亩,农地700亩,有男女劳力1500人。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席草、茶叶等农作物,并依靠加工手套、胸卡夹子、鞋子等小手工来增加收入。 全村辖 20个自然村,其中李家山自然村是8年抗战时期粟裕、刘英等老革命战斗过的地方,村内有鼎平临时省委第十次扩大会议遗址,还有红军亭、合抱枫、红军井等革命纪念遗址。 淳朴的熊岭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小康道路上不断前进。并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开发投资。 |
井头村 |
井头村地处前岐镇东北山区,与浙江省、苍南县观美镇接壤,该村是一个集老少边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村,海拨处于380米,为最高的山区,村级公路于桥亭水泥路在烧亭分岔至本村,前岐集镇至井头11公里,往浙江华阳15公里。全村总户数292户,总人口942人,有男女劳动力635个,耕地面积832亩,其中水田651亩,农地181亩,主要发展福鼎芋种植70亩,种植蓆草100亩,另有少量种植地瓜、西瓜、白色双孢蘑菇种植9万平方尺,粮食作物以单季稻为主。井头村两委抓科技兴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培育主导产业,带领群众早日致富。 |
凤桐村 |
前岐镇凤桐村位于前岐镇东北山区,海拨380米,与浙江苍南县浦坪毗邻,属于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总人口1200多人,辖8个自然村, 2012年人均纯收入6051多元。 有耕地950亩,林地1200亩,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和1个200亩的村集体茶园及花卉园地150亩。该村距前岐集镇8公里,距福鼎24公里,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较好,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茶叶、蘑菇、草莓、杨梅等农作物以及种植少量的绿化树。。 由于该村地形尤如小盆谷,所有耕地均分布在海拨200-250米的小平原上,有利发展反季节蔬菜和花卉项目,小盆谷四周的底山丘陵有利发展优质无公害茶园。该村还有500多年历史悠久的宝云寺和郑氏文化遗产,是一个山区旅游的胜地。 |
武洋村 |
武洋村位于前岐镇东北部,距集镇四公里,西宅——黄仁水泥公路贯穿境内。全村16个村民小组,1788人。耕地总面积1195亩,其中水田1030亩,农地165亩。本村生产粮食、蔬菜、西瓜等主要产品,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70%左右,种植蘑菇45万平方尺,四季柚240亩,茶园1000亩,杨梅400亩。目前种植速生丰产林500亩,今后再计划种植800亩,使速生丰产林成为该村的拳头产业,一方面为福鼎绿星人造板厂提供充足原料,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农户勤劳致富奔小康提供重要增收渠道。 |
西宅村 |
西宅村地处前岐镇中部,距前岐集镇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姚矾公路贯穿境内而过。全村共有875户总人口3228人,分布22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19391亩,其中有耕地1525亩(水田1290亩,农地235亩),林地6000余亩,以四季柚、东魁杨梅为主的各种果树1265亩,茶园500多亩。年种植蘑菇在30万平方尺以上。该村的主要耕地分布在西宅溪两旁的小平原上,土壤均为冲积母质的沙壤土,土壤肥沃,土壤通透性良好,最适宜发展各种蔬菜、瓜果、果蔗、槟榔芋等。该村是福鼎市蔬菜主要生产地之一,蔬菜种植面积900多亩,年复种面积3000多亩,是福鼎市唯一一个繁育蔬菜苗的苗圃,全村从事培育蔬菜苗100余户,苗圃面积200多亩。该村村民对农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较快,具有较高的科学种田水平,因而农业种植业效益较高。近年来西宅村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建有简易蔬菜大棚500多个冬春季种植新优西红柿,西宅村两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发展优高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热诚欢迎社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发展,同共富裕繁荣。 |
龟岭村 |
龟岭村地处前岐镇东北部,是名优特水果——前岐杨梅主产区之一。它东面与吴家溪村毗邻,南与西宅村接壤,西为武洋村接连,北与浙江矾山交界,距前岐集镇5公里。全村总人口1198人,有男女劳动力500人,有耕地面积576亩,其中水田348亩,农地221亩,主要耕地均分布海拨100-150米之间,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农副产品主要有杨梅、茶叶、蔬菜、蘑菇等。近年来,该村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现有四季柚100亩,村-办杨梅加工收集厂一个,杨梅和茶叶种植250亩,白色双孢蘑菇种植10万平方尺。龟岭村科持协会成立于2003年4月,现有会员30人,各种的乡土人才8人,有2个经营大户。 |
吴家溪村 |
吴家溪村位于前岐镇东北部与浙江苍南矾山镇毗邻,自然环境较恶劣,地形以山坡地为主,海拨300米,交通不便,仅靠一座石桥与外界相通,当地百姓俗称其为心脏桥。农民增产增收较慢,全村有10个自然村,215户,86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0%,全部为钟姓畲族。该村男女劳动力320人,外出务工220人,有耕地面积683亩,其中水田558亩,农地250亩,该村农民以种粮为主,农副产品主要种植有茶叶、杨梅。由于山势险峻,土质又以黄泥为主,间层夹杂岩石,每逢大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村两委正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计划搬迁部分村民。 |
枫树岭村 |
枫树岭村位于前岐的东部,地处半山区,距前岐集镇4公里。该村是由原来大路大队在1991年划分出来的,成立后的行政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前岐集镇至枫树岭村级公路和村办公楼,全村全部实现了通电、通电话。全村现有人口 592 人,耕地面积530亩。近年来村两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狠抓本村特色农业。现有蘑菇种植面积15万平方尺,盘桃、水蜜桃 100亩,东魁杨梅300多亩已投产30多亩,四季柚200亩,茶园200多亩。该村距前岐集镇较近,交通方便,有利发展盘桃、蘑菇、东魁杨梅,另有3500多亩林地可供种植速生丰产林。枫树岭村两委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开发,使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
薛家村 |
薛家村位于前岐镇区西北部,村委会距离集镇5.6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人口1476人,其中畲族220多人。薛家村为丘陵地貌,土质主要为黄壤地,平均海拔230多米,适宜发展各种亚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村境内水资源丰富,福鼎市最大的“小一型”水库即牛头溪水库位于本村。我村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全村还有山地6300多亩,水田880亩,农地300亩,先主要经济作物为福鼎大白茶700亩,芦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红芋。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