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福鼎市 >> 沙埕镇 >> 岙口村

岙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岙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岙口村简介

  岙口村简介
  岙口村地处闽浙交界,与沙埕集镇相连,海岸线长达3公里,辖5个自然村,全村231户804人,党员20人,外来人口20多人,耕地总面积245亩;36%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61艘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2000多亩,紫菜养殖面积1068多亩;林地面积1740亩,森林覆盖率80%,适宜发展油菜籽、太子参、水果、 蔬菜等经济作物。岙口村海洋渔类丰富,主要盛产黄花鱼、鲈鱼、海带、紫菜、蛤等经济类海产品。
  岙口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982102 352000 0593 查看 岙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岙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岙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内岙社区

  沙埕镇内岙街居委会地处沙埕镇集镇码头边,是沙埕镇精神文明的窗口。辖四个片区,总人口为1082人,总户数为302户,已婚育龄妇女229人,全支部党员数为41人,女党员为11人,占支部党员数26%。居委会干部职数为5人,居民代表50人,全街低保户30户,困难户11户。    内岙居委会在集镇基础设施完善,全街实现“五通”设有娱乐健身场所、老人活动站,居民生产、生活十分便利,文化生活十分丰富。   

沙埕社区

  沙埕镇沙埕街居委会位于沙埕港畔,与浙江省苍南县沿浦镇沙岭村相连。全街居民共有1164户,总人口3519人。现有两委成员7人,居委会在职干部5人,党员49人,居民代表51人,全街拥有林地350亩。有三份之一的居民是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家属。三份之二的居民从事个体户,海水养殖等各种行业勤劳致富,2013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3元。    本街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极力改变街容街貌。带领全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强力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几年来先后投入30多万元建成沙埕气排球馆,投入20多万元建成通往革命先烈纪念碑的狮峰岭等多项公益设施,2010年投入15万元建成150平方米居民综合办公楼方便社区居民办事。    本街先后被闽浙毗邻地区第一联防区授予护林联防先进单位,被沙埕镇党委政府授予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和福鼎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2012年度人口和计生(村)居民自治先进单位。   

官城村

  官城村位于福鼎市沙埕下片,距集镇22公里,三面靠海,村落面积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13户,860多人,现有两委成员4人,党员26人,村民代表25人。大小船只60多艘,紫菜,海带养殖面积280多亩,林地面积200多亩,适宜发展种植太子参,黄芪等经济作物。海资丰富,主要盛产鲳鱼,青蟹,梭子蟹等经济类海产品。村民主要依靠渔业生产、养殖、农业生产发家致富。是沙埕镇重点渔兼并的行政村之一,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1333元。    官城村以“生存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山海绿色产业带。本村自“十一五”期间以来,总投资150多万元,完成官城至水岙公路硬化;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办公楼;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村内道路硬化及村门楼建设等项目。   

水生村

  水生村位于闽浙交界,与浙江沙岭村相毗连,是福鼎市重点渔业村。该村下辖七个片区和一个虎头鼻农业自然村,共880户,总人口3150人,拥有大小渔船95艘;养殖海带、紫菜235亩;风箱养殖766口;农业耕地72亩。全村总劳动力700余人,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捕捞、养殖及农业生产。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    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 ,极力改善村容村貌。目前,该村已有一座三层的村办公楼,使用面积达396平方来。积极引导渔民群众发展渔业生产和船只改造,促进生产效益增产增收。同时村极力筹集资金20万为各片区和自然村道路改造、增设和改造饮水设施等公益事业,促进村民日常生活环境的优化。创建“平安水生”和“五好家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促进乡村文明、社会稳定的新局面。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和平村

  和平村简介    沙埕镇和平村委员会村情简介 沙埕镇和平村地处沙埕镇集镇,辖3个片区,总人口858人,总户数248户,已婚育龄妇女178人,全支部党员为24人,女党员为5人,村委会干部职数4人,村民代表25人,全村低保户17户,困难户8户。拥有二间三层楼3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场所,公共活动场所650平方米,全村村民靠养殖、近海捕捞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为7000元,全村拥有60匹马力以上船只2艘,60匹马力以下64艘,其中16艘为养殖船。 和平村委会在集镇基础设施完善,村设有娱乐健身场所一座,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便利,文化生活十分丰富。   

台山村

  沙埕镇台山村位于福鼎市境内东南海域,有东、西台两个自然村共193户428人,加上驻岛部队海防九连官兵130多人,生产旺季时有外来打工人员500多人,总计1000多人。全村90%以上人口从事渔业生产作业,2012年拥有各类渔船29艘,其中60马力以上的有9艘。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11400元,2012年为14600元,比增28.1%。   台山岛作为福鼎市有人居住的最远离陆地的典型生态海岛之一,位于北纬27度00分,东经120度41分,闽东渔场中心地带。距沙埕港18海里,离大陆最近点14.45海里,列岛由西台山、东台山、斗笠屿、圆屿、南船屿等15个岛屿和22个礁组成,总面积3.57平方公里。台山岛是国家海洋气象重要观测点之一,2003年8月被宁德市政府列入厚壳贻贝繁殖保护区,2013年6月被评为首批“福建十大美丽海岛”。   

岙口村

  岙口村简介   岙口村地处闽浙交界,与沙埕集镇相连,海岸线长达3公里,辖5个自然村,全村231户804人,党员20人,外来人口20多人,耕地总面积245亩;36%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61艘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2000多亩,紫菜养殖面积1068多亩;林地面积1740亩,森林覆盖率80%,适宜发展油菜籽、太子参、水果、 蔬菜等经济作物。岙口村海洋渔类丰富,主要盛产黄花鱼、鲈鱼、海带、紫菜、蛤等经济类海产品。   岙口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流江村

  流江村简介   流江村位于沙埕港北岸,距集镇 7公里,辖6个自然村,全村393户1493多人,党员53人,65%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100多艘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808.3多亩,紫菜养殖面积280多亩;林地面积 3282.7亩,适宜发展黄栀子、茶叶、水果、农作物等经济作物。流江村海洋渔类丰富,主要盛产黄鱼 、对虾、梭子蟹、等经济类海产品。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   流江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后港村

  后港村位于沙埕港南岸,与龙安开发区、店下镇相连,是沙埕镇重点渔业村之一,下辖有6个自然村(其中两个少数民族村)共有480户1685人,现有村干部7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37人,村民主要依靠近海捕捞、养殖及农业产品来发家致富。我村山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900亩,生态林2076亩、有机茶130亩、四季柚100亩、芦柑40亩、杨梅30亩。近海养殖业发达,现有渔排5300口、梭子蟹570亩、高密度对虾300亩。2010年被沙埕镇评为综合评比先进单位,2011年被福鼎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南镇村

  南镇村简介    南镇村位于沙埕港南岸沿海突出部,是一个三面临海、一面背山的半岛渔村。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0个自然村,1600多户,近7000人口,拥有各类渔货船只近300艘,商饮服务网点百余家。耕地1130亩,林地3915亩。海水养殖面积1000多亩,海洋渔业是支柱产业,全村8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全村设一个党总支,四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5多名,其中预备党员3人,是福鼎市重点行政村之一。    南镇村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探索和研究党建工作新的思路和方法,努力把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行“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深入实施农村“五要”工程,努力把党务、党建工作与村务和公共事业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运转,使各项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0同发挥作用。发挥渔业党支部桥头堡作用,组织渔民开展渔业技术培训、为渔民群众解答国家海洋政策,服务渔民生产生活。    南镇村始终坚持把体育运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妇女活动中心的秧歌、腰鼓队常赴福鼎市、浙江省等地进行表演,并获得好评。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新渔村。   

小白鹭村

  小白鹭村简介    小白鹭村位于沙埕天然良港南端,依山面海,与店下镇交界,北与台峰村相距2公里,南与水岙、大白鹭村相距2.5公里,东与台山岛、七星岛隔海相望,距高速公路互通口17公里,距福鼎市41公里,距镇区16公里,距沙埕港15公里,是福鼎市主要的海滨旅游度假村之一,也是福鼎市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村落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78亩,山地面积2000多亩,基本农田保护740多亩。辖5个自然村,全村372户1400多人,党员53人,村民代表35人,外来人口300多人,85%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160多艘,养殖面积达1500多亩,有紫菜、海带等水产品加工企业18家,年产量达9000吨,年创产值达4600多万元,卸港量1.1万吨。2010年被评为省级“水乡渔村”,并荣获“福鼎市第十一届2007-2009年度文明村”光荣称号,2012年荣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小白鹭水乡渔村地处沙埕镇东南海湾,距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太姥山15公里。沙滩总面积2.5万平方米,滩宽沙软、坡度平稳、潮汐稳静,属往返流,落潮速大于涨潮速,历年最热潮位2.28米,多年平均潮位1.22米,历年最低潮位-1.88米,最热潮差4.16米,是天然优良海水浴场,浴场面积25万平方米。背依山峦,草木葱郁,奇石峭壁;远眺湛蓝大海,水天一色,使人心旷神怡,是旅游度假避暑的理想去处。   

岙腰村

  岙腰村位于沙埕港南岸,背靠台峰山脉,全村共有411户、1353人,辖区四个自然村,是个渔农兼作的行政村。我村8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海洋渔业生产,渔船100多艘。   

水岙村

  水岙村简介   水岙村位于福鼎市沙埕镇下片,东接官城村,西接大白鹭村。全村共辖四个自然村,共有1500多人,400余户。现有村两委5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33人。村民主要依靠渔业生产、养殖、农业生产发家致富,是沙埕镇重点渔农并兼的行政村之一。目前,全村共有大小渔船130余艘,耕地面积200余亩,海带及紫菜养殖面积380亩。    水岙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山海绿色产业带。2009年以来,水岙村先后投入210万元用于大白鹭至水岙段公路硬化、水利工程、公厕改造、村级活动组织场所、排洪沟、防浪堤围墙等工程项目建设。   

大白鹭村

  大白鹭村简介   大白鹭村位于沙埕港南岸,距集镇32公里,辖2个自然村,全村288户1168多人,党员33人,外来人口21人;65%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 180多艘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965多亩,紫菜养殖面积3460多亩;林地面积1335亩,森林覆盖率85%,适宜发展紫菜养殖、渔业捕捞和农业生产。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大白鹭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2009年我村党支部被评为镇级 “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王谷村

  王谷村简介   王谷村位于沙埕镇西南部,距集镇56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260多户780多人,党员28人。全村劳动力主要从事海上运输、海上养殖以及外出务工。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100多亩,紫菜养殖面积500多亩,林地面积1600多亩,森林覆盖率98%,南美对虾养殖基地占地100多亩,适宜发展农业休闲旅游。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王谷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受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内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敏灶村

  敏灶村简介   敏灶村位于沙埕港西南沿岸,东临一望无际的东海,与七星列岛遥遥相对,南眺台湾东引岛,北向中国天然良港——沙埕港。敏灶村距集镇10海里,全村516户,人口2468人,常住183户,560多人;85%村民从事渔业生产。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0000多亩,紫菜养殖面积7000多亩;林地面积1443亩,森林覆盖率80%,适宜发展地瓜、土豆、紫菜、海带等经济作物。敏灶村是是沙埕镇海洋渔类和紫菜最丰富的一个渔村,主要盛产鲈鱼、鲳鱼、虾皮、丁香鱼、红虾等经济类海产品。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村经济产业以渔业运输和紫菜养殖为主。   敏灶村曾是全镇最早进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模范村,村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有设备完善的三级渔港码头,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等娱乐健身设施,还有藏书达1000多册的农家书屋,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新渔村。   

川石村

  川石村地处沙埕港南岸的沿海半岛突出部,距沙埕集镇最近陆域路途约22公里,需乘车坐船到达,交通极为不便。全村总人口296户1227人(其中外乡村迁入定居人口有286人),村民主要从事海上养殖和渔业捕捞作业,全村拥有大小船只110多艘,海域面积1400多亩,耕地面积1600多亩,林地面积2200多亩。我村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有历史闻名的天然避风岙(可同时容纳1000多艘养殖船只),和连接660米的金色沙滩,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海自然景观。    村两委新一届班子成员共四人,0党员29人预备0党员人,村民代表25人(其中女性党员和村民代表占总数30%以上)。   

后岙村

  后岙村简介    后岙村位于沙埕港南端下半片,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合计180户652人。其中少数民族(郭姓回族)人口18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8.8%,村民代表25人,党员27名,预备党员2名,外来人口28人。主要劳动力从事紫菜养殖及渔村生产,紫菜养殖面积800多亩,林地面积286亩,大小船只36艘,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500元。    侯傲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受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内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交椅坪村

  交椅坪村简介      交椅坪村位于沙埕港西南方,黄岐半岛突出部,与中国十大美丽海岛-渔山岛、宁德核电站、鸟岛隔海相望。全村208户812人,辖4个自然村,党员20名,全村劳动力以近海捕捞及紫菜养殖为主,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野生小黄鱼,海七、鲈鱼,农业生产适宜发展地瓜、土豆、紫菜、海带等经济作物,村土特产有地瓜粉,地瓜米及石花等。2012年我村农民人均收入6500元。   

黄岐村

  黄岐村简介    黄岐村位于沙埕港南端突出部,距集镇40公里,辖3个自然村。全村626户2382人,党员37人,外来人口16人,65%的劳动力主要从事渔业及海上养殖。大小船只200多艘。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800多亩,紫菜养殖1200多亩,林地面积17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适宜发展紫菜养殖,渔业捕捞和农业生产。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    黄岐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受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内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台峰村

  台峰村简介   台峰村地处闽浙交界,与沙埕镇南镇半岛西端,素有‘’小太姥’‘之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辖7个自然村,全村456户1673多人,党员38人,外;大小船只10多艘,山海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8亩,紫菜养殖面积 25亩;林地面积1000亩,森林覆盖率96%,适宜发展茶叶、太子参、黄栀子等经济作物   台峰村村内基础设施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并且还开设了移动等通讯接收台,通讯非常便捷;村内的主干道得到硬化,更有每天定时公共交通运行,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建有村级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娱乐健身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2006年被评为 市级“抗台先进单位”。   


岙口村特产大全




岙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