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福鼎市 >> 叠石乡 >> 车头村

车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车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车头村简介

  车头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本村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要道,处在浙江省58省道,位于福鼎市北部,距福鼎市区21公里。全村管辖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有168户,670多人,。
  我村的特别是一个车头两个省管辖,我们是同祖同宗,还有造一座泰福万年桥,这是浙江到福建主要通道,修建于道光七年。有一百年的红豆杉、枫叶林等风景点,还有水尾龙宫等文物古迹,环境幽静,气候宜人。
  我村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主要生产龙井等品种,农作物有马铃薯、红薯、芋头等,主要经济收入靠在外经商。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982201 352000 0593 查看 车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车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车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杨梅溪村

  杨梅溪村系福鼎市叠石乡西部的一个中小行政村,地处闽浙交界集老、少、边于一体的偏僻山区,在福鼎市南溪水库上游。行政村距乡所在地14公里,西北接浙江省泰顺县雅阳镇埠下、吴家墩、新平等行政村,南邻福鼎市管阳镇钰阳村,沿屿村,东接本乡里湾村,北面与本乡茭阳村相邻。全村面积4.2平方公里,有286户,人口918人。   自然面貌:杨梅溪村有近万亩的叠石乡里湾林场,场内林木葱郁,古树苍天,草场宽阔,有多种国家级珍稀动植物在此出现,深丘山上有座古刹,名为清峰寺,始建于清朝,古刹清幽,二十人星宿屹立,十八罗汉俱全,均为文物,可为鉴赏;另有闻名遐迩的第一坑,羊蹄坑、桃花岭等名胜古迹,曾为当年0工农红军在此浴血奋战的旧址,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经济状况:杨梅溪村以农更为主,耕地面积700多亩,山地面积1.5万多亩,茶园面积1600多亩(以山区小茶为主),板栗种植面积达100多亩。村民主要从事茶叶、板栗、太子参等经济作为种植为主,另外结合劳动力输出,增加村民收入。   主要资源:杨梅溪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深丘灰绿岩石矿,品质优良,储量丰富,开采的潜力大;杨梅溪、第一坑水源丰富,落差大,可建成水能发电站2座;并且有著名的万亩里湾林场,旅游开发的潜力巨大。   

里湾村

  里湾村为宁德市级生态村,位于福鼎市区北部、叠石乡西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清幽宁静的小山村。东面与杨梅溪村相连,南接管阳章峰村,北部与茭阳村相邻。距乡政府所在地直线距离约6.5公里,公路里程约20公里。全村40%的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竹柳、茶叶、甘薯等农作物,其他主要靠外出务工经商。   全村村域面积约7200亩,其中:农田面积506亩、旱地面积544亩、林地面积5220多亩。   全村辖11个自然村,分别为:米磨坪、里湾内、长坪、外洋、长简垅、秀章、里洋、章头、金古山、郑家洋、古楼。   全村356户,总人口1070人,其中:60周岁至90周岁200人,90周岁及以上5人;少数民族(畲族)人口共有5户18人;南溪移民共有12户38人。   里湾村党支部拥有党员28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少数民族1人;女党员4人;35周岁以下5人,35周岁至45周岁4人,45周岁至60周岁9人,60周岁以上10人;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22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上6人。   村两委成员共5人(其中女性2人),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其中设书记,副书记,委员各1名;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其中设主任,副主任,委员各1名。   

南溪村

  南溪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的一个中等行政村,位于叠石乡西部,平均海拔100米,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属丘陵山区,民房依南溪水库而建。行政村所在地距乡所在地35公里,距福鼎市区30公里。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19个自然村,428户,总人口1780人。   经济状况:南溪村以外出务工为主,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和农闲期间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耕地面积20多亩,茶园面积1200多亩,以茶叶、养殖业、水果种植和经济作物为补充,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达3000多元。南溪村环库区公路已基本建成,今后将为南溪村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要资源:南溪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庙边村

  庙边村系福鼎市叠石乡南部的一个中小行政村,地处闽浙交界的偏远山区。在福鼎市南溪水库的上游,行政村距乡所在地25公里,东与本乡竹洋村交界,西接浙江省泰顺县雅阳镇的埠下,承天温泉,南邻本乡茭阳村,北面与本乡叠石村相邻,全村面积3.3平方公里,有258户,人口980人。   自然面貌:庙边村土壤肥沃,山场宽阔,场内竹、林葱郁,古树苍天,俗有古林之称,有多种国家级珍稀的动植物出现;村内有座古刹,名为古林寺,始建于南宋朝,古刹清幽,有四大天王殿、观音阁、二十人星宿屹立,十八罗汉俱全,均为文物,可为鉴赏;北有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大峡谷,谷内有氡泉;火热系,还有十几处旅游景点。如鲤鱼跃龙门、金猫望月、银洞十八建等连接南溪水库,景致优雅,可供游人观赏。   经济状况:庙边村以农耕为主,有耕地面积760亩,山地面积7000多亩,茶园面积1000多亩,板栗种植面积130亩,(以山区土茶和免耕大茶相结合),村民主要从事茶叶、板栗、太子参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加林业还有生态养殖基地,结合劳动力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民收入达3000多元左右。   主要资源:庙边村有闻名的火热溪,水源丰富,有正在兴建的三村水电站一座,庙边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年古刹等文物,是一个未揭开面纱的旅游处女地,等待着开发。   

茭阳村

  茭阳村位于闽浙交界处,南溪水库上游,全村有20个自然村,720户,2517人,党员40人,村民代表38人,村干部有5人,党风廉政监督小组2人,我村现有水田面积2160亩,农地面积3266亩。   

丹峰村

  丹峰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的一个中等行政村,位于叠石乡东部,平均海拔350米,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属丘陵山区。行政村所在地距乡所在地14公里,距福鼎市区13公里,东南与福鼎市贯岭镇溪底村和排头村交界,西接本乡库口村,北邻浙江省泰顺县富洋村,境内主道为水泥硬化道路,南接县道“971”线,北接浙江省泰顺县“58”省道,交通条件较为便捷,是闽浙边界一个山区乡村。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324户,总人口1356人。   经济状况:丹峰村以农耕为主,耕地面积1066亩,其中水田880亩,茶园面积1600亩,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槟榔芋、黄栀子、板栗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另外结合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和农闲期间劳动力转移外出,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达3200多元。   主要资源:丹峰村现有已探明了角砾凝灰岩石材矿山一座,333+334级矿石资源量221402.4m3,其中材荒料量77490.8m3,开采期为10年。主要用途是建筑装饰原材料,矿区往北至浙江省泰顺县58省道3km的简易公路、往南至福鼎971线县道6km,距福鼎城关12km,交通较为便利。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主体矿区征地,地质评估、环评,已经取得采矿许可证。   

苍边村

  苍边村地处叠石乡东面,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苍南县相毗邻,全村辖地面积5.7平方公里,是我乡有名的老区基点村之一,共有20个自然村536户2056人,陈姓家族占三分之二,还有傅、王、洪、李、唐、郑、颜等姓氏,村风古朴、村民勤劳,气候宜人、茂林修竹,溪水清澈,环境幽静。   地理交通:苍边村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紧靠着浙江省58省道,与浙江彭月工业园区相邻。交通方便,通村公路已水泥硬化,上接浙江省58省道,下通福鼎市城区,全村三条公路直通五大片的20个自然村。电力充裕,10KV高压,直通各片村。   能源资源:苍边村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小(二)型苍边水库,库容达19.6万方。还有南往、水尾等14座水库山塘,确保了全村用水需求。还有待开发的绿灰岩和800KV水电资源。   物产经济:村民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福鼎槟榔芋、茶叶、黄栀子、红薯等。槟榔芋种植面积达1550亩,黄栀子种植面积有350亩,是全村的主产经济作物,还有2个基地:养蜂基地和槟榔芋种植基地,先后引进天润加油站和鼎泰浙江木家具制造厂。   

车头村

  车头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本村自古以来是闽浙交通要道,处在浙江省58省道,位于福鼎市北部,距福鼎市区21公里。全村管辖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有168户,670多人,。   我村的特别是一个车头两个省管辖,我们是同祖同宗,还有造一座泰福万年桥,这是浙江到福建主要通道,修建于道光七年。有一百年的红豆杉、枫叶林等风景点,还有水尾龙宫等文物古迹,环境幽静,气候宜人。   我村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主要生产龙井等品种,农作物有马铃薯、红薯、芋头等,主要经济收入靠在外经商。   

苏山村

  苏山村位于福鼎市桐山溪上游龙井峡谷西岸,隶属于福鼎市叠石乡。自古以来,苏山就是闽浙边界的交通要塞,鼎泰古栈道(官道)曾经从此村经过,如今,该村往北出3公里便至浙江泰顺县彭溪古镇区,西进2公里可达浙江58省道泰顺五里牌乡。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100多人。   苏山村各村落人口以宗姓、民族系统为单元形成了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态势,全村以汉族人口为主,杂居着约占全村人口10%的畲族兄弟,全村十多个姓氏中,张、林两大姓族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因此,便形成了苏山的民风习俗、语言信仰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局面。畲民虽已被汉人同化了许多,但他们在本族内还通行着他们的族语——畲语,一些老妪还保留穿畲族的传统服饰,姑娘出嫁还保留着哭嫁的习俗。因村民祖先迁入的祖籍地不同,如今全村的语言也不近相同,讲闽南语约占总人口60%,福鼎话占20%,还有双溪口的赵姓族人还保持讲客家话。各宗姓族人民风俗最大差异的是每年“七月半”的祭祖吉日,祭祖方式的不同,自农历七月十二至十五均有人祭祖过节。   苏山村地灵人杰。苏山棋杆内的四合院是张姓族人张锺龄在咸丰元年中了贡生后兴建的。院内精雕细刻,金壁辉煌,至今还保存完好,牌匾。棋杆座依然安在。苏山村是个典型的革0据地,老革命者——刘英、王烈平、陈辉、郑丹甫等长期在苏山的牛皮滩、龙潭面等地从事革命运动,牛皮滩的石厝洞和三台洞是老革命者地下活动的办公场所。苏山宫下的林宗爱是浙南游击队刘英的部将,后遭-秘密杀害。在林宗爱的带领下,洪亦柘、林宗串、林曰料、洪叶双踊跃加入革命队伍,当时我村游击队发展至五六十人之壮大。苏山又是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地方。座落在牛皮滩自然村的牛皮滩漂流区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牛皮滩的石笋有“擎天柱”的美称;石笋北侧的百丈阶梯瀑布落差足有300多米,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石笋上方的甄桶岗宛如正在蒸饭的饭甄。苏山的小水利资源勘称福鼎行政村之最,已建成的大小电站六座,总装机容量达7000多千瓦,可开发资源达15000多千瓦。苏山村的资源丰富,毛竹林多达500多亩。   苏山的交通网四通八达,村内各自然村均已通公路,村委会往南有苏(山)库(口)公路直通福鼎市区,向西有苏(山)五(浙江五里牌)公路可达叠石乡集镇。只是苏山村财政属后发态势,路面硬化工程暂时滞后。   苏山人民纯朴率真,待人真诚,欢迎各路英才贤士到苏山来兴建创业,苏山人民定会效犬马之劳鼎力相助。   

马尾村

  马尾村位于福鼎市区西北部、叠石乡的南部。马尾村距集镇10公里,距福鼎市区15公里,全村187户,620人,30%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槟榔芋、茶叶、甘薯等,主要靠外出打工。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2010年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增长率达9%。   马尾村是叠石乡南部一个风景秀丽、清幽宁静的小山村,她矗立在山坡上,绿化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这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两委不断的努力下,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新农村,村内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通讯便捷,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是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楼下村

  楼下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位于叠石乡东部,距市区约有19公里,东邻库口村,西邻苏山村,中心村距叠石乡有7公里,村落面积约有2.7平方公里,通村公路未浇灌水泥,交通不便,现全村有15个自然村,366户,1390多人。   楼下村的村民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和“龙井早茶”,村民自筹资金办3个茶叶加工厂,使茶叶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另外还有槟榔芋、红薯淀粉,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库口村

  库口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的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位于福鼎西北部,海拔42米,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为平坦;行政村所在地离乡所在地仅12公里,离福鼎市区12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基本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闭路、通宽带网。目前全村有20个自然村,644户,总人数2380人。    历史沿革:1949年11月,原福鼎市南溪工作区迁至库口,改称第五库口区委,1950年6月改称第八库口区委,1958年8月成立库口人民公社党委,1959年3月并入桐山人民公社党委,1983年变为库口乡,1987年改为库口村委会,隶属福鼎市叠石乡管辖,一直沿用至今。    自然风貌:叠石乡库口村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上洋溪、下洋溪(桐山溪上游)两条大溪交汇于库口村金盾山,大溪流域宽阔,清澈见底,溪两岸风景旖旎,奇岩怪石,或立或坐,有的如刀削,有的平如镜,惟妙惟肖,实乃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行政村有三幢古朴古香的古民居,占地18亩,100多间,始建于明末清初,房中雕梁画栋,地上卵石镶嵌,非常美妙,具有赏鉴的文物价值。另外,有香火旺盛的文灵寺,名扬乡里的杨府宫、白马宫、戏台宫、马仙娘宫等。    经济状况:全村耕地面积1200多亩,山林面积2万多亩,茶园面积1500亩,村民以农耕为主,从事水稻、茶叶、槟榔芋、黄栀子、板栗种植,另外结合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已达3300多元,逐步实现小康生活。    村容村貌:库口村新村占地80多亩,人口集中,规划整齐,两条主街横贯村中央,街两旁绿树成荫,街灯林立。已初步实现设施规划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用水洁化、街灯亮化;大部分都已住上了砖红瓦房,用上了放心电,还有部分村民用上了宽带网。此地村风文明,民风纯朴。    重要资源:库口村有丰富地热资源,1998年,省第四地质队到村实地勘探,认为此地地热资源丰富,日自流量250吨/日,开发潜力大,矿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另外,库口村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落差大,建有日发电量800千瓦的电站一座。   

竹洋村

  竹洋村位于福鼎市区北部、叠石乡的东部,距集镇4公里,距福鼎市区23公里,普玉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村域面积4758亩,全村辖19个自然村,545户,1745人,村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外出打工为辅,种植水稻、槟榔芋、茶叶、甘薯等。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2012年我村村民总收入达120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增长率达9%。   竹洋村位于南溪水库上游,境内风景秀丽,有闽东第一大峡谷之称的“汇甲溪大峡谷”、明代古银洞、革命炮台等,森林覆盖率90%以上,空气清新,是个宜居的生态新村。这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两委不断的努力下,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新农村,村内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村实现了“五通(通水泥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村内的主干道得到全部硬化,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还有藏书达5000多册的农家书屋、设施较全的村民健身场所,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便利,是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叠石村

  叠石村系福鼎市叠石乡所在地,浙江58省道贯穿境内,西北、东北方与浙江泰顺县接壤,辖16个自然村,农田、旱地有2106亩,茶园1360亩,村主要以茶叶、竹林、松木、水稻等农业收入为主,因受福鼎市饮水源头的制约,诸多工业受到限制,目前只有一个加工厂,农民的经济收入有限,生活比较困难。   华东第一大峡谷位于我村南面,谷底有中国第一大氡泉(现被浙江省泰顺县开发),浙江氡泉旅游度假区距我村仅1公里,境内森林植被良好,是开发森林旅游公园的理想场所,可以和泗溪廊桥、泰顺承天氡泉、梅林度假区、福鼎的太姥山连成一线。王氏宗祠经几次整修,现已于崭新的面貌矗立在众人面前,天湖寺历史悠久,来往看客不断。   叠石村地处海拔800米左右,夏天是天然的避暑别墅,欢迎各地投资商到叠石来发展旅游事业,我们热情欢迎您。   


车头村特产大全




车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