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南昌市 >> 东湖区 >> 扬子洲镇 >> 新村村

新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村村简介

  新村村地处扬子洲中段,东临赣江中支流,西靠南洲村,南联前洲村,北接滕洲村,土地面积1110亩,其中耕地面积881亩,鱼塘面积250亩,外滩可耕种面积300亩,全村有农户305户,人口1386人,分4个村民小组,全村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27人,有村民代表30人。2008年,村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 2009年村级收入58元,村民人均收入605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111106 330000 --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前洲社区

  前洲社区地处扬子洲中上部,南邻赣江中支,距南昌市中心3.5公里,社区面积2.1平方公里。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435户,共2126人,其中有党员53名,村民代表40名。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7000多元。   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两张图”、“九个有”的标准进行建设,建成了面积660多平米的服务大楼,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农业服务岗、计划生育服务岗、农村医保服务岗、和谐平安服务岗,为村民“代理、代言、代办”各种事务;有图书阅览室,藏书1000册;有室内文体活动室,配备了桌球、兵乓球、羽毛球、棋牌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村民休闲广场,配备了六套健身器材;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民间纠纷调解室和警务室、村民学校、党务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慈善捐赠接收点。每天都有村民来社区服务中心学习知识,开展文体活动,交流致富信息,呈现出了和谐共进,健康向上的美好景象。总长6.5公里的硬化路面覆盖所有自然村,农户改厕300户,自来水入户率100%。农村清洁工程按“3+5”模式进行,设置垃圾屋25个,聘请专职保洁员3名。社区绿化、美化率达90%以上,社区人居人居环境呈现出新气象。   前洲社区将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技术信息等服务,拓展社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活跃农村经济,方便农民生活开辟了有效途径,有利于化解农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前洲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平台。   

臣港村

  臣港村位于扬子洲乡中上段,青扬公路旁,距南昌市3公里,土地面积168亩,村民192人,劳动力120余人,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人,大专学历12人,党员20人。辖区内有企业3家,旧厂房700平方米。在市区青山南路有办公室100平方米,商业门面200平方米。村民主要以种植韭黄、苜蓿、椿树以及一些藤果蔬菜苗,养殖业以养殖生猪为主。2010年村级收入15万元,村民人平收入7000元。村民主要以种植韭黄、苜蓿、椿树以及一些藤果蔬菜苗,养殖业以养殖生猪为主,主要销往本市区。    本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南昌市的一个知青队,在1984年体制改革时改为臣港村,在村旁有一条叫臣子港,臣港村由此得名。本村离在建的洪都大桥仅300米左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民住宅集中,空地位置大,投资环境好,适应各种房地产、商贸、仓储、住宅、娱乐休闲、宾馆建设,以及种养业的发展。洪都大桥建设给扬子洲带来了生机,发展空间巨大,本村可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投资方共同发展。   

三联村

  扬子洲乡三联村地处扬子洲乡上游,南西面与赣江为邻,东靠扬子洲为民村,北靠联民村,土地面积1055余亩。全村有农户825户,人口3665人;有13个自然村,有村民代表58人,党员52人,大中专以上学历15名.在外从业从商人员有520 名。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村民人平收入5980元。村里经济以种养业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35户,个体私营企业有8家,现0头2家。   

庙后村

  庙后村地处扬子洲地区上半部,是镇政府所在地,与为民、三联、前洲、臣港、南洲村毗邻。全村人口2237人,耕地面积868亩,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有党员52人,村民代表52人,村“两委”9人(其中,镇下派书记人,大学生村官1人)。有百亩花卉基地一个(三培两带基地),商业门面28间,厂房3000平方米,村民主要从事蔬菜及花卉生产。2009年,村民人平收入7884元,村级收入55万元。   

新村村

  新村村地处扬子洲中段,东临赣江中支流,西靠南洲村,南联前洲村,北接滕洲村,土地面积1110亩,其中耕地面积881亩,鱼塘面积250亩,外滩可耕种面积300亩,全村有农户305户,人口1386人,分4个村民小组,全村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27人,有村民代表30人。2008年,村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 2009年村级收入58元,村民人均收入6050元。   

滕洲村

  滕洲村地处扬子洲乡中段,距洪都大桥4公里,滕洲村村南临赣江,北靠扬子洲农场,东连熊万村,西接新村与南洲两个村,全村总面积1815亩,其中耕地1006亩,水产养殖面积389.5亩;外滩滩涂面积280亩,全村315户,总人口1379,5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0人,党员32名,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2009年,村级收入1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850元。  

熊万村

  扬子洲镇熊万村地处扬子洲中下部,靠近赣江中支,它东临赣江,南与本镇滕洲村毗邻,西与扬子洲农场接壤,北倚本镇上房村。因扬子洲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滨湖地,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环境优美型生态农业优质高效藤果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扬子洲镇最富有生机的藤蔓之地。    熊万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时期,最富盛名的祈天镇魔“雷神坛”就座落在倚靠不息赣江的熊万村,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造就了熊万村神奇的繁衍脉络。    熊万村有人口1134人,219户,有自然村3个,作业组2个;有土地总面积2388亩,其中耕地面积812亩,水产水生养殖面积276亩,堤外湿地滩涂627亩,其它公用和住宅基地673亩。    2009年全村人平收入已达6432元,村级集体收入达52万余元。村级主要产业支柱是优质高效藤果蔬菜种植和精养鱼类。在自主自创“一村一品”的经营中,该村近年来形的“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规模,有效地带动了本村村民科学致富和规模协作化致富,大多数从事主导产业的合作社社员年人平收入均达万元以上。    熊万村的新农村建设在全镇起步早、建设快。自2006年至2010年,共打造新农村建设点5个,在打造的同时与生态村的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生态常驻村庄、绿荫掩映村庄、绿水环绕村庄、洁净公路小径连通村庄”的美妙意境。   随着集体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全村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跟 上了发展要求。在农村饮用水、改水改厕、洁净工程建设方面,均达到了各项创建指标;在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和村民素质教育等方面,均融入了城镇化建设的快车道。    按省、市“一大四小”绿化造林工程要求,全区“十万树木进村庄”活动在熊万村得到顺利启动,省、市、区各级领导亲临熊万村义务植树。现在的熊万村已是“村内绿树成荫,院内花果飘香”的名符其实的生态文明村。   

上房村

  上房村地处扬子洲乡末段,东靠莘洲,西靠熊万村,南靠赣江中支,北接长村村,土地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760亩,鱼塘面积150亩,外滩面积100亩,全村有农户272户,人口1230人,分8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0人,党员25人。全村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2009年,村级收入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900元。   

莘洲村

  莘洲村地处扬子洲乡洲尾,三县交界处,东南临南昌县,北靠新建县,西为青山湖区,是通往潘阳湖的必经之路,距南昌市区9公里,离乐温高速公路4.5公里, 518路、126路、108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全村人口1460人,总户数318户,劳力728人,全村大中专以上学历26人,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030亩,有外滩、河汊面积900余亩。村两委干部7人,全村党员39人,村民代表50人。村民经济主要以种植蔬菜、大田为主,以养殖生猪、鱼、鸭、鹅、羊为辅。现有种养基地一个,内衣针织厂企业1家,有闲置厂房500平方米。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人平收入5800元。   

长村村

  南昌市青山湖区扬子洲镇长村村地处扬子洲以北,东靠渔业村,西至扬农,土地面积578亩,外滩面积245亩,水塘面积98亩,有农户185户,人口721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31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藤果类蔬菜为主,养殖业为辅,并配备了垂钓、休闲、餐饮、娱乐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并成立了南昌市扬子洲富农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解决蔬菜的滞销问题。   

南洲村

  扬子洲镇南洲村地处扬子洲镇中段,距洪都大桥2.5公里,518公交线路途径该村;该村东靠扬子洲滕洲村,南靠庙后村、前洲村,西靠联民村,北靠林场村及赣江,赣江沿线长200米;水产养殖面积70亩,土地面积1120余亩;全村有农户352户,人口1452人,有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聘用干部2人,有村民代表31人,党员43人;全村经济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2009年,村级收入3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236元。   

林场村

  扬子洲镇林场村地处扬子洲乡中段,东靠扬子洲农场,南靠南洲村,西靠联民村,北靠赣江北支,土地面积1600余亩。全村有农户155户,人口761人,有2个自然村,分2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3人,党员24人,有男劳动力137人,女劳动力139人,大中专以上学历19名,在外从业从商人员有41名。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村民人平收入5960元。   


新村村特产大全




新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