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瑞安市 >> 锦湖街道

锦湖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锦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锦湖街道简介

    2011年,撤销潘岱街道,并入锦湖街道。调整后,锦湖街道辖花园、沙河2个社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联星、牛伏岭、周岙、第一桥、西门、城北、瓦窑、小横山、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谢岙、下湾、白莲、新星、白象、江边宅、谢岙底、瑞湾4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
  历史沿革
  锦湖街道前身是红旗办事处由原红旗乡和横山乡合并而成。 2003年12月,撤销安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瑞安市政府直辖。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立安阳、锦湖、玉海、潘岱、东山、上望6个街道办事处,作为瑞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2011年,撤销潘岱街道,并入锦湖街道。
  原锦湖街道
  位于瑞安市区西北部,东临莘塍镇,北接罗凤办事处,南接玉海街道,西与潘岱街道交界。面积32.4(一说20.2)平方千米,人口2.36万人(2008年末)。辖花园、沙河2个社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联星、牛伏岭、周岙、第一桥、西门、城北、瓦窑、小横山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沿革】原为红旗乡、横山乡,后并入城关镇,设立红旗办事处。2000年8月,撤销城关镇、上望镇、潘岱乡,合并设立安阳镇。2003年底,设立锦湖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沙河、花园2个居民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小横山、联星、牛伏岭、第一桥、周岙、西门、城北、瓦窑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原潘岱街道
  位于瑞安市区西郊9千米处,飞云江北岸。面积28.9平方千米,人口2.09万人(2008年末)。辖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谢岙、下湾、白莲、新星、白象、江边宅、谢岙底、瑞湾2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前垟村。 【沿革】1958年建潘岱公社,1984年设乡。1997年,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白象、白莲、下湾、瑞湾、江边宅、谢岙、谢岙底、林岙、曹岙、芦浦、前垟、前岸、后岸、盖竹、山南、上溪、砚下、寺前、新星、梧岙、长山2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前垟村。2000年8月,撤销潘岱乡,并入安阳镇。2003年底,设立潘岱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江边宅、谢岙、谢岙底、下湾、白莲、新星、白象、瑞湾2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前垟村。
  -
  地理位置
  锦湖街道位于瑞安市市区西北部,全办所辖范围总面积61.3平方公里,东与莘塍接壤,西靠桐浦办事处,北接塘下镇,南临玉海街道办事处。现有40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4.68万人,外来人口近5万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6万人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330381003 325000 -- 查看 锦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锦湖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花园社区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花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桃源社区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桃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瑞湾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瑞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周岙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周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城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第一桥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第一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门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西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溪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上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梧岙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梧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芦浦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芦浦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伏岭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牛伏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湾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下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星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三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林岙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林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岸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后岸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南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山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横山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小横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进星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进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联星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联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号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二号村谷歌卫星地图
信心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信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盖竹村 ·瑞安旅游·瑞安特产·瑞安十大特产·瑞安十景·瑞安名人·瑞安 0

----

查看 盖竹村谷歌卫星地图

锦湖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安阳街道

  安阳街道位于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面积11.80平方千米,人口2.72万人。办事处驻安康路,邮编:325200。辖6个社区(瑞阳、华瑞、之江、兴隆、进源、风荷)、8个行政村(周湖、岭下、三圣门、筼筜桥、十八家、白岩桥、杨家桥、塘根)。   瑞安市安阳街道,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入海口,东起新城大道,西至环城路和玉海街道的交界,南迄烟墩山路及烟墩山山体北向边界,北临瑞祥大道和万松路,2000年6月份前属于瑞安市城关镇,2000年6月份瑞安部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城关镇、上望镇、潘岱乡合并设立成立安阳镇,安阳镇是瑞安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素有“东南小邹鲁”、“浙南工贸重镇”、“飞云江畔明珠”之誉,先后获得“中国乡镇之星”、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绿色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农业农村观代化示范村镇、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党组织等系列荣誉。2003年,撤销安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瑞安市政府直辖。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立安阳、玉海、锦湖、东山、上望、潘岱等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安阳街道由原安阳镇隆山街道和安阳街道合并而成,办事处坐落于瑞安城区东部,驻地恰与瑞安市名塔——隆山塔隔街对望。目前,瑞安市政府驻安阳街道。  

玉海街道

   玉海街道位于浙江省瑞安市,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7.95万人(2008年末)。辖后垟、凤山、云江、殿 巷、沙堤、县前、望江、滨江、沿江、南门、浦后、东门、硐桥、虹南、东丰、西门河头16个社区,后垟、东涌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周松路。街道是瑞安的商业、文化中心,文化底蕴、历史沉淀深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发挥玉海文化活动中心作用,积极培育特色文化,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玉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努力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将街道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生态的大城市主城区。今后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管理为主,采取组团化管理等方式,使社会管理更人性化、更有效;深化精神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该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变农村整体面貌的目的。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历史沿革   1950年设城关镇。1997年,面积为36.6平方千米,人口12.6万,辖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 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小横山、联星、中伏岭、第一桥、周岙、西门、城北、后垟、白岩桥、周湖、杨家桥、东涌、岭下、三圣门、塘根、员当桥、十八家、瓦窑、车头、上埠、中埠、下埠、肖宅、渔业一队、渔业二队、渔业三队37个行政村和东门街、县前街、新街、小东门、东镇街、永丰街、丰湖街、南大街、竹排头、西河头、西门街、小码道、三港殿、大码道、水心街、市心街、打绳巷、南堤街、新饭店前、高永、大较场、飞云、浦后街、滨江、华新、望江、大沙堤、忠义街、道院街、周松、凤山、沙河、万松、西大街、小沙堤、第二巷、第三巷37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周松路。2000年8月,撤销城关镇、上望镇、潘岱乡,合并设立安阳镇,辖75个行政村、39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周松路。2003年底,设立玉海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东门街、县前街、新街、小东门、东镇街、永丰街、丰湖街、西大街、小沙巷、第一巷、第三巷、大沙堤、忠义街、道院前、南大街、竹排头、西河头、西门街、小码道、云江、大码道、水心街、市心街、打绳巷、南堤街、新饭店前、高永、大较场、飞云、浦后街、滨江、华新、望江、大桥、景江、周松、凤山、万松38个居民区,后垟、东勇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周松路(原安阳镇政府驻地)  

锦湖街道

    2011年,撤销潘岱街道,并入锦湖街道。调整后,锦湖街道辖花园、沙河2个社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联星、牛伏岭、周岙、第一桥、西门、城北、瓦窑、小横山、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谢岙、下湾、白莲、新星、白象、江边宅、谢岙底、瑞湾4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   历史沿革   锦湖街道前身是红旗办事处由原红旗乡和横山乡合并而成。 2003年12月,撤销安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瑞安市政府直辖。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立安阳、锦湖、玉海、潘岱、东山、上望6个街道办事处,作为瑞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2011年,撤销潘岱街道,并入锦湖街道。   原锦湖街道   位于瑞安市区西北部,东临莘塍镇,北接罗凤办事处,南接玉海街道,西与潘岱街道交界。面积32.4(一说20.2)平方千米,人口2.36万人(2008年末)。辖花园、沙河2个社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联星、牛伏岭、周岙、第一桥、西门、城北、瓦窑、小横山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沿革】原为红旗乡、横山乡,后并入城关镇,设立红旗办事处。2000年8月,撤销城关镇、上望镇、潘岱乡,合并设立安阳镇。2003年底,设立锦湖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沙河、花园2个居民区,三星、龙星、二号、五星、同星、胜利、信星、天河、外厂、进星、西岙、小横山、联星、牛伏岭、第一桥、周岙、西门、城北、瓦窑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瑞湖路158号。   原潘岱街道   位于瑞安市区西郊9千米处,飞云江北岸。面积28.9平方千米,人口2.09万人(2008年末)。辖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谢岙、下湾、白莲、新星、白象、江边宅、谢岙底、瑞湾2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前垟村。 【沿革】1958年建潘岱公社,1984年设乡。1997年,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白象、白莲、下湾、瑞湾、江边宅、谢岙、谢岙底、林岙、曹岙、芦浦、前垟、前岸、后岸、盖竹、山南、上溪、砚下、寺前、新星、梧岙、长山2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前垟村。2000年8月,撤销潘岱乡,并入安阳镇。2003年底,设立潘岱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前垟、梧岙、长山、寺前、砚下、上溪、山南、盖竹、前岸、后岸、曹岙、芦浦、林岙、江边宅、谢岙、谢岙底、下湾、白莲、新星、白象、瑞湾2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前垟村。   -   地理位置   锦湖街道位于瑞安市市区西北部,全办所辖范围总面积61.3平方公里,东与莘塍接壤,西靠桐浦办事处,北接塘下镇,南临玉海街道办事处。现有40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4.68万人,外来人口近5万人。  

东山街道

  东山街道位于瑞安市区东部,沿江跨海,北连安阳新区,南接经济开发区,办事处驻瑞光大道555号。街道陆地面积2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17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30518人,外来人口约41198人。  

上望街道

  上望街道面积24.50平方千米,人口4.87万人。办事处驻林西村,邮编:325200。辖20个行政村(黎明、九一、九二、九三、东安、林西、林东、雅儒、蔡宅、新村、北隅、南隅、薛前、薛后、东沿、永光、新桥头、街路头、八十亩、横塘头)。   上望街道,位于浙江瑞安市区东南4公里,飞云江河口北岸。全街道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总人口4,75万人。耕地面积17220亩(其中果园490亩)。辖20个村委会,街道办事处驻林西村,街道建成区160,6公顷,规划324.61公顷。明嘉靖间属清泉乡九都,民国20年(1931)属雅望乡,24年属前里乡(前南、薛里、雅望、九里乡合并),27年属民权乡,35年属东望乡。1949年分属上望、双里乡,1958年为上望管理区,1961年为上望人民公社,1986年复置上望乡。1992年原九里、薛里两乡并入,置上望建制镇。2000年6月,撤销城关镇、上望镇、潘岱乡建制,合并设立安阳镇。2003年12月,撤销安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瑞安市政府直辖。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立安阳、锦湖、玉海、潘岱、东山、上望6个街道办事处,作为瑞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境内上望浦、十直河等浦沥,分别汇入中塘河(自飞云江农场三大队水闸入海)与下塘河(自境内新村上望水闸入海;此处为飞云江最东端的标志。);沿海防洪堤长度8.62公里,设计标准20年一遇,近年相继加固、加高。东山至梅头公路穿境而过。境内道路总长62.62公里,总面积240.1万平方米,其中高级道路长13.41公里。桥梁88座,荷载均为汽20一挂100以下。面积8.8万平方米。路灯357盏,总功率24千瓦。全街道由莘塍水厂和市江南水厂联网统一供水,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液化石油气普及率约40%。公厕5座,47个蹲位。1996年渔业产值1.2亿元,海涂养殖发展迅速,是全市海洋水产品捕捞、养殖重点地区。乡镇企业共300多家,为全市乡镇企业强镇之一。全街道房屋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8.1平方米。中小学15所,1996年在校学生7124人,教师296人,学校用地4.3公顷,卫生院1座,20个床位。   -   历史沿革   1949年建双里乡和上望乡,1950年分设九里乡、薛里乡、上望乡。1958年改为上望管理区和薛里管理区。1961年并为上望公社,1984年分为九里乡、薛里乡、上望乡,1992年并乡建镇。1997年,面积24.5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九一、九二、九三、东安、薛前、薛后、东沿、永光、黎明、横塘头、林东、林西、雅儒、蔡宅、新桥头、界路头、南隅、北隅、八十亩、新村20个行政村。2000年8月,撤销上望镇,并入安阳镇。2003年底,设立上望街道,管理范围为原安阳镇黎明、九一、九二、九三、东安、林西、林东、雅儒、蔡宅、新村、新桥头、街路头、北隅、南隅、八十亩、薛前、薛后、东沿、横塘头、永光2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林西村。-  

莘塍街道

  莘塍镇位于市区东5公里飞云江下游沿海平原区,东濒东海,总面积28.4平方公里,总人口6.58万人,耕地面积22958亩.全镇辖4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民区、36个行政村,镇府驻下村,镇建成区322.9公公顷.    唐贞观间,先民围涂农垦,煎盐开荡,塍堤交错,故名莘塍,又名新塍;明嘉靖时称莘塍庄,属清泉乡八、十、十一都;民国20年为莘塍乡,35年为莘塍镇;1949年至1958年改莘塍乡,1959年恢复建制镇;1988、1992年,原莘民、董田、民公乡分别并入,为全市第二大镇。1949年至1992年间为莘塍区区公所驻地。    镇内南北向河道有温瑞塘河(境内1.5公里,河宽25米,深约6米)及其东侧的中塘河。每日有数十班客轮从镇区始发或从市区始发经过镇区,南至瑞安,北至温州等地。东西向河道有:莘塍浦、直洛浦及董田浦等,均为涂田排灌小河,经莘民、董田两水闸排水入海。境内防洪堤4.5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脂抹粉遇,1995年后继续加固、加高。    镇内公路有与温瑞塘河平行的l04国道及其东侧东山至鲍田公路,与塘下至梅头公路相接;还有东西向的机场路。每日有6辆长途客车从镇区发往杭州、金华、福州等地。1997年全镇共有出租车47辆。    镇区的商业街有:莘塍东街,沿塘河东侧,长1700米,宽5米,沿街设温瑞航线埠头数处,路面原为块石结构,后改为混凝土路面,东侧店铺毗邻,西侧沿塘河,是莘塍镇最早的老街。    广场路,长2170米,宽24米,1993年新建,东接莘塍东街,西连104国道线。现为镇区主要商业大街,混凝土路面。    民莘路,长1400米,宽20米,为混凝土路面。    富民路,长3000米,宽24—32米,为混凝土、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1000米,沥青路面600米)。    全镇道路总长80.35公里,其中高等级道路25.20公里,总面积18.66万平方米。桥梁44座,总长度1354米,面积9750平方米,桥梁负载汽20一挂l00以下。路灯1351盏,总功率99千瓦。    自来水厂一座,建于1979年,供水量2.3万吨/日,自采水普及率92.9%;1996年,水厂归属市自来水公司,称莘塍水厂,与市江南水厂联网。液化石油气普及率60%。.

汀田街道

  汀田镇地处飞云江畔北岸,距瑞安市区6公里,总面积21.3平方公里, 总人口4.36人,辖30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5亿元,增长10.9%,工农业总产值31.195亿元,增长16.2%,其中工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16.2%,外贸供货值1.23亿元,增长8.69%,财政收入7226万元,增长3.09%,人均收入8800元,增长17.9%,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三位。是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是浙江省工业卫星镇、星火科技示范镇。是温州星级文明镇、卫生镇、全优乡镇。   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487万元,其中经济作物4227万元,粮食作物2620万元。种植结构更趋合理,粮经比例协调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共投入近1800万元,分别完成国家级节水灌溉工程、国家级土地平整工程、温州市稻田养殖示范园区、温州市精品农业大棚示范基地和中陡门改造工程。科技兴农成效不断显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科技应用推广培训班4次,受教育人数1320人次,发放资料2500多份。农村经济信息做到进村入户,使农户及时了解农产品供求信息。同时,积极组织参与省农业厅8812种子工程、台湾早晚熟花椰菜等一系列品种田间试验,为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山林绿化力度不断加大。在结婚纪念林周边地区开辟领导林、共青林、巾帼林200亩。同时,及时调整和充实镇森林防火应急小分队、村级专职护林员,重新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有效遏制了山林火灾的发生。   一年来,我镇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强化规划修编工作。汀田既是温州大都市中心区的组成部分,又是瑞安市未来的科技、物流中心,我镇按照新的城市定们,进一步理清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思路。突出抓好村镇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有29个村签订好做近代规协议,大典下片区规划修编工作现已启动,寨下示范村建设规划已通过会审。加快实事建设进度。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撤并自来水厂改善自来水水源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了我镇水质差问题;完成了温瑞塘河汀田段驳坎工程,振兴路改造工程已进入路面浇筑阶段;小典下段塘包装美化工程已开工建设。做好重点工程建设。.  

飞云街道

  1958年设海滨公社吴桥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5年设飞云镇。1992年与孙桥乡并入。北邻飞云江与市区隔江相望,镇府驻码道村。面积26.4平方公里,人口3.2万。航道畅道,104国道、瑞(安)文(成)省道穿境。全省最长的公路桥飞云江大桥纵架境内连接市区,距入海口、温州机场分别为4.6与25公里。辖马道、前金、上埠、独丰、西垟、东风、浦口、横河、石件门、宋家埭、下厂、章桥、孙桥、汇头、金光堡、林泗垟、桥里、桥邻、后宕、吴桥、陈家垟、东垟、升天基、垟西、杜山头、龙头、南港27个村委会和振兴、桥南、飞霞3个居委会。以鞋类、针织、服装为主导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仙降街道

  温州地区鞋类产品的专业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1958年称仙降管理区,1959年改为仙降公社,1984年改为仙降乡,1987年设置仙降镇,1992年新江乡并入。位于飞云江南岸,距市城区8公里。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2.5万。瑞文公路过境。辖仙降、横街、林光、金光、塘头、翁详、新河、项岙、涨岙、金山、下社、埭头、新安、东川、垟坑、垟头、塘里、塘角、四甲、台头、街头、前林、后林、上西垟、下西垟25个村委会。工业产品以鞋类、旅行航空箱包为主,造纸、纸箱彩印包装、建材和饮食服务业迅速崛起。农业以水稻、花菜、油菜为主。素有“浙南鞋都”和“瑞安粮仓”之誉。.  

南滨街道

  南滨街道于2011年5月27日,经瑞安行政区划调整,由在原飞云镇林垟片12个行政村和阁巷片8个行政村合并成立。街道地处飞云江江口南岸,位于瑞安市区东南9公里处。东北临飞云江,东南濒东海,西南与平阳县万全镇相接壤,北邻飞云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8.5平方公里。   南滨街道办事处的成立是瑞安构建大城市发展宏图、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南滨承接跨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需要。作为未来瑞安市江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滨街道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农业产业发达,是瑞安市主产粮区之一;水乡古镇,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浙南“威尼斯”美誉的林垟湿地,是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人才辈出,名流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南戏鼻祖高则诚、浙南著名教育家金峥嵘等名人的故里;滨海大道、高速复线、绕城西南线等交通要道贯穿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以建设阁巷高新技术园区和林垟机电小区为重点,工业潜力巨大,将成为温州市南部综合性产业发展拓展区和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潘岱街道

  潘岱街道地处飞云江北岸,东连锦湖街道,西接桐浦镇,行政区划面积28.9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截止2015年末,辖区户籍人口21705人,其中非农业户籍人口1314人;常住人口25855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约7000人。我街道共有49个党支部,其中包括1个机关党支部、21个村党支部、1个退休干部党支部、1个经贸党支部、1个街道卫生院党支部、2个学校党支部、22个企业党支部。   潘岱街道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其中以化学原料制造、锻件制造、换向器制造、水泥制品制造为四大主导产业。2015年末辖区内有31家规上工业企业(不计6家小升规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限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贸易业企业1家。2015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同比增长6.9%;工业销售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其中实现工业性投资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49元。   2016年,潘岱街道以共建共享“云江明珠人文潘岱”为目标,以“补短板”、“优环境”、“促转型”、“保平安”、“正作风”为五大抓手,努力开创品牌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潘岱。   

云周街道

  2016年,瑞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调整飞云街道管辖范围,增设云周街道。调整后,云周街道辖25个行政村(上步、下汇、下洞、半河、潭头、十八江、少埠、刘宅、门台、周村、上河、繁荣、杏垟、中洲、坳头、高园、杏里、干桥、铁炉、社门、西山、马头、高旺、黄垟、卓岙),办事处驻繁荣村。辖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分3个片区,分别为周苌片、云峰片、云江片;户籍人口2.78万,外来人口2.5万左右;共有基层党组织58个,其中两新党组织26个,党员共1267名。   云周街道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工业以橡胶鞋业为支柱,辅以五金、化工、包装、制革等业。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65亿元,同比增长12.5%;出0货总值8.9亿元,同比增长10.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054亿元,同比增长104.43%,工业性投资13.7709亿元,同比增长228.13%,其中工业技改12.8820亿元,同比增长275.14%。   

塘下镇

  塘下镇位于瑞安市的东部沿海,东濒东海,南连汀田,西邻潘岱,北靠仙岩。镇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离瑞安市区12公里,距温州机场18公里,104国道和建设中的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均穿镇而过。全镇下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5多万人。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8.5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8万元,是全国同期的3倍多,工农业总产值107.80亿元,外贸出0货值达5.14亿元,财政收入2.7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8199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瑞安市34个乡镇的首位,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和温州市小城市改革试点镇。   塘下自然资源丰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塘下依山傍水,属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渠成网,物产丰富。全镇有耕地面积5.08万亩,基本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连的农田园林化格局,1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围区正在建设之中,与已建成的7.72公里“五十年一遇”标准堤塘将形成美丽的风景线,成为全省一流的观光农业;淡水河面积5700亩,淡水资源充足,衬托出江南水乡的本色;林业用地面积44937亩,山川常年苍翠葱笼;已开发沿海滩涂面积1132l亩,水产养殖效益显著,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十分广阔。   塘下人文历史悠久,是浙南最先出现的革0据地。明嘉靖(1522?1566年)属崇泰乡四都;民国20年(1931年)设镇,民国32年(1943年)改为乡;1952年8月改为建制镇,1958年称塘下管理区;1964年改塘下公社;1984年改称塘下乡;1985年2月撤乡设镇;1992年6月撤区扩镇,三都乡并入塘下镇;2000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塘下、鲍田、海安、场桥、梅头、罗风等6镇合并为新塘下镇。塘下自古人才辈出,文风鼎盛。先公陈傅良从少为文自成一家,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建有陈傅良纪念棺,参观者络绎不绝;肇平洋,是浙南大地上最先出现的革0据地之一,刘英、李英才等这些党的好儿女,聚集于此,寻找光明,播洒火种,用自已的鲜血染红了浙南大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崭新的今天,他们的卓越成就和革命业绩,为塘下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塘下毗邻名胜古迹众多,景色秀丽。.

马屿镇

  马屿镇位于飞云下游中段南岸,市区西南17公里。因镇西有龟、蛇二山,合称马屿山,故名。东北靠荆谷乡、东接江溪镇,南邻篁社镇,西接顺泰乡、平阳坑镇,北濒飞云江,并界梅屿乡。全镇面   积40.9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人,辖3个居民区,4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屿南路。    明嘉靖时属安仁乡四十二都和四十三都。民国19年(1930)属来安区,20年称马屿乡,24年分属来安和沿厚两乡,35年为马屿镇及锦浦乡。1949年称马屿镇,1952年分置马屿镇及马屿乡,1956年凤鸣、篁社、马屿三乡并入马屿镇,同年10月,凤鸣、望社两乡又析出;1958年为马屿管理区,1961年为马屿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马屿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2年原江浦乡,清垟乡并入马屿   镇。1949年至1992年镇建成区为马屿区公所驻地。    镇域地形东西狭长,山脉属南雁荡山系东部余脉,西部上安山(永丰山)海拔264.8米,伏脉向东北倾斜至马屿山;上洞山海拔274.1米,南界高吞山,伏脉北经五甲为团屿山;中部为河谷平原,地势平坦,河流交织。    交通方便,56省道东西穿境而过,马、曹公路南通平阳县境,马(屿)、陶(山)公路北通温州市区,为104国道分流线;境北飞云江上溯高楼、措口、珊溪谙埠,下达瑞安港,在马屿渡口设客货码   头,为瑞安市中西部水陆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马屿镇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瑞安市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商贸综合发展重镇,1996年,全镇工农业产值5.9亿元;镇、村企业440家,主要生产皮鞋、眼镜、食品机械、床上用品等轻   工产品;马屿眼镜行销全国各地,全镇赴外地经销人员达1.5万人。马屿集市贸易历来较为活跃,90年代后设农贸、工业品、木材、水产品、水果、粮油加工批发等专业市场11个,年成交额逾7亿   元。古历十月甘三日为传统“会市”日,商贸更为活跃。    80年代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新建大小街道25条,均为混凝土路面;其中文昌街、镇前街、三马街、教育路、双屿路等主要街道两侧高楼鳞次栉比,一改旧貌;全镇道路总长45.8公   里,其中高级道路32.1公里;排水管道8公里,桥梁6座,辟垃圾堆放场2处,专业环卫清理人员48人,公厕10座,蹲位155个;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5000吨,供水管道60公里。.  

陶山镇

  陶山镇是温州地区闻名遐迩的果蔗之乡,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瑞安市中西部,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并因此而得名。随着桐岭背隧道工程、瑞枫公路改建工程及温福铁路等大交通网络建设的实施,陶山镇作为江北城镇连绵发展轴中心镇的地位不断显现,并将逐步融入到温州大经济圈中。全镇面积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人,辖41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08亿元,同比增长21.9%;外贸出0货值3.48亿元,增长28%;财政收入4400万元,同比增长8.1%;人均收入为5905元,同比增长8.5%。   [工农业·基础设施] ①工业经济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以针织、铸造、锻压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铸造、锻压业已成为陶山的传统产业,针织业作为特色产业,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全镇1000万元产值以上的企业15家,亿元产值以上的4家,星级企业7家。陶南工业园区继续发挥产业区域优势,带动行业整体发展。花园底工业标准厂房投入使用,产业区域集聚度得到提高。实现跃进锻造公司与意大利企业合作,合同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光裕、时代铸造、三星防腐、市锻压厂等4家,投入585万元用于技改,促进了企业技术更新和生产能力提高。②全年实现水稻种植1.4万亩,总产4202吨,被评为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抛荒土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增绿色无公害基地4个,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4种,建立了温莪术生产基地并稳步推进GAP认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蛇排河治理和千库保安工程、赵山渡北取水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赵山渡南取水工程;新建三面光渠道800米,修理机埠17座,修理水闸3座;疏浚河道6000多米,清理土方5万立方米,并及时妥善处理了两岸河泥。③完成瑞枫路河西段路面硬化工程;全年投资1779.5万元,完成了塘上至岩头、沙三至航蒲、陶马路至上岙等5条康庄公路,霞林中心路、陶峰云雾路、龙斗中心路等多条民间道路建设,共计24.6公里。实施“清垃圾、拆棚架、还绿地、塑形象”活动,制止占道经营行为,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9处,违章面积5639平方米。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正式启动8个村,其中荣垟村通过了“千百工程”验收,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湖岭镇

  瑞安市辖镇。1931年建镇,1949年改乡,1958年更名公社,1984年称湖屿桥镇,1992年与坑源乡合并恢复为湖岭镇。位于市西北部山区,距市区34公里,镇府驻大同村。面积31.4平方公里,人口2.2万。瑞(安)枫(岭)公路穿境。辖大同、松坦、下者、湖东、大岭洋、丁山、盘龙山、四古山、盐店、闲心寺、山前、项垟、冯岙、雅村、马车湾、新社、新垟、戊林、源口、天长、天长山、牛端头、东坑、西坑、呈岸、东坑山26个村委会和繁湖居委会。农业以水稻、麦、蕃茄为主。工业以工艺品、服装、卫生纸和牛肉焙片四大拳头产品。第三产业以饮食服务、商贸、运输为主。.  

高楼镇

  高楼镇位于瑞安西部山区,由原龙湖、平阳坑、高楼、营前、宁益、东岩、枫岭等七个乡镇撤并而成,总面积275.7平方公里,人口97788人,下辖140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为瑞安市五大镇之一。   高楼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高楼古称三港,元朝初年始置三港巡检司。唐会昌间永嘉刺史韦庸、宋绍圣问温州郡守杨蟠、南宋初期入仕途的诗人陆游等人,先后游历三港,并留下了《过瑞安江》等不朽诗篇。高楼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东村唐代摩崖石刻群、上泽宋代古村落、上村雍正土楼、大京卓府城等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纸马、蓝夹缬、提线木偶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先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夹缬雕版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楼糟烧、提线木偶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楼风景幽雅,生态和谐。境内溪流纵横、蜿蜒曲折、幽谷滩村,随处可见。其四时朝暮,阴晴雨雪,山岚云雾,都带有神秘的灵气,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光,又不乏浓郁江南山乡野趣。由寨寮溪、花岩(九潭,国家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九珠潭、漈门溪、玉女谷、龙潭、回龙涧、腾烟瀑、飞云湖等九大景点,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等近200处景观组成的国家4A级景区寨寮溪横贯全境,人居其里,如在画中。   高楼特产丰富,民俗荟萃。高楼杨梅、南山竹笋、营前茶叶、宁益金银花、平阳坑索面、东岩荸荠等山区特产闻名遐迩。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镇紧紧依托高楼杨梅文化节,逐渐培育形成了高楼杨梅这一蛮声国内外的农业特色品牌、建设形成了大京、上泽、沙垟、曹凤山、罗溪、上村、社后、玉女谷等八大杨梅观光园区。2008年高楼杨梅通过省农业厅富硒生态农产品测定,2009年还被评为浙江十大精品杨梅,2010年创造了固形物含量、饱满度等多项浙江省农业电视吉尼斯纪录,全镇种植面积达17000多亩、产值达1亿多元。高楼杨梅正以高度的品牌认知度,成为我镇富硒生态农产品的代言人和对外交流的产业金名片。高楼民俗荟萃,现今仍保持着二月二吃芥菜、六月尝新、七月乞巧、白露吃芋饭、八月十五芋踏鸭等习俗,来到高楼就如回到了梦想中的孩提时代,宛如回到了古朴与时尚交错,静谧与热情相融的另一个梦中家园。   

桐浦镇

  桐浦镇位于瑞安中西部地区,东与瑞安接壤,西连陶山镇,北接温州瓯海、南临飞云江,素有“温州都市后花园”之称。桐浦镇距温州、瑞安市区均为16公里,全镇面积48.5平方千米,辖3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3.45万人。   行政区划调整建镇后,桐浦拥有三大优势。一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从区域竞争看,桐浦是温瑞二市梯次发展衔接区,皆在温瑞“半小时交通圈”内。瑞枫线、罗山大道、温州绕西南高速公路、104国道西过境线畅通贯通其间,农村联网公路、城乡公交巴士日趋完善,已勾勒出四通八达的城镇新交通主架路网。二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凤社村凤凰山南朝纪年墓证实桐浦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1500多年前,澄头岩下古渡、桐浦古砖窑、小岭城堡等古迹都久负盛名。境内革命烈士纪念馆是著名红色阵地,福泉寺、丁岙山更是抗日战争时期省委机关重要驻地和革命根据地。三是产业发展“百家争鸣”,第三产业渐成亮点。境内产业呈现多元化,既有以三联锻造有限公司为主的锻造业,还有以申明制鞋机械厂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更有以瑞安市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还有各种工艺品制造业、服装业等等。农业方面,优质米、橄榄、杨梅、蓝莓、茶鸡等特色传统优势产业享有盛誉,而以设施农业基地为基础的休闲采摘乐等项目也渐成旅游新热点境内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位列中国最美油菜花田第七名的万亩油菜花花海景观与毗邻桐溪山水景观相辉映,连同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的福泉山,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绝佳画卷,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林川镇

  林川镇地处瑞安市西北部,东临陶山镇,南面湖岭镇,西连芳庄乡,北接瓯海区,是瑞安市2016年区划调整新成立的乡镇之一。离瑞安市区36.7公里,离温州动车站16.9公里。全镇地域面积7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11亩,下辖55个行政村,总人口3.66万人。全镇2015年工业生产总值达5.2亿元,其0口额3.9亿元。全镇多山地丘陵地形,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三十一溪贯穿全境,山水旅游资源丰富。全镇共有党组织76个,其中党委1个,农村党支部55个,两新组织9个,党员1328人。   历史沿革   历史上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瑞安西部山区乡镇均较小。现林川镇辖区内,曾设林溪、岭雅、金坪、川和四乡,1992年撤扩并后,林溪与岭雅乡合并为林溪乡,金坪与川和两乡合并为金川乡;2011年区划调整后,林溪乡、金川乡均并入湖岭镇,设林溪、金川办事处,后改称社区;2016年区划调整将林溪社区与金川社区合并,设林川镇。这是该地区历史上首次设镇,林川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特色产业    林川镇是“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林川的工艺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瓶船、圣诞礼品、木质益智玩具、动漫系列、3D打印系列等,产品样式精美,种类繁多,大多产品销往海外,曾被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赞为“大山里的圣诞树”、“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目前,林川正致力于打造瑞安·中国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该产业园2014年纳入温州市首批市级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空间规划和立面设计三个方案,完成施美生书画馆、林溪工艺品博物馆建设,建成永丰、奥光、登丰等5家创意工坊,预计入驻文化产业研发、经营单位将达15家以上,年文化产业收入占总收入80%以上。    近年来,林川引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其中,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加快落地。    林川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林川生产的金川有机稻米、山民食品、岭雅早茶等产品远近闻名,销量逐年攀升。红枫古道、金川梯田已有较高知名度,雪尖山风景区、林溪水库等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开发。   

曹村镇

  曹村镇地处瑞安市中南部,东南与平阳接壤,西北连接马屿镇,离瑞安市区25公里,距瑞安动车站18.2公里,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75万,下辖18个行政村。曾被评为“省级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曹村,于1946年建乡,1949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改为建制镇,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马屿镇。几经变更,2015年12月,在原马屿镇区域内,分设曹村镇。至此,曹村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曹村经济发展处于瑞安市中等水平,2015年,我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9211元。农业主产品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西瓜、杨梅、甘蔗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投资达2200多万元的天井垟曹村港水利工程正在加速建设中。宜居、宜游、宜摘的美丽乡村已呈现眼前。工业方面以食品机械、包装机械、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品等机械产业为主,在册法人企业60多家,规上企业4家,建有一个占地面积60亩的现代工业园区。   曹村三面环山,森林茂盛,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境内有明教寺,梅龙溪自然风景旅游区、曹豳公园,温州级登山道等古今旅游景点。曹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历史上曾出过82名进士,素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属革命老区,在碗窑、南岙等村留下了珍贵的革命遗址,兼有南岙革命老区纪念馆。至今,曹村还沿袭着元宵灯会、新春舞龙、木活字印刷、习武风尚等传统文化元素,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曹村花灯、木活字印刷等被列入了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15年12月区划调整以来,曹村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曹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鼓足干劲,按照瑞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要求,谋篇布局,大力推进“文化名镇,富美曹村”建设。   

平阳坑镇

  平阳坑镇位于瑞安西部山区,飞云江中下游交接处;南界平阳县,东北与马屿镇相连,西北与高楼镇为邻。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下辖塔石村、塘岙村、坳口村、上河头村、林泗洞村、小净水村、东源村、晚垟头村、南山村、陈山头村、碎石村、黄岩村、半岭堂村、平阳坑村、杭坑村、徐山村、牛桥村、大坑村、白家村、界后村、大降村、丰门村等22个行政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0亩,林业用地24623亩),户籍人口17404人,常住人口8698人。   平阳坑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非遗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国家级摄影基地南山索面村和省内首屈一指的飞云江绿道。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迄今已有800多年,是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活化石,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山索面飘香海内外,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绿道平阳坑段自行车道和自驾道已基本完工,并打造了两条精品旅游线,即绿道探幽线和智慧感知线,成为我市休闲旅游的一个金招牌。   平阳坑环境优美秀丽。全镇依山傍水,共有一江16溪,近年来,“三改一拆”、 “美丽乡村”、 “四边三化”、 “五水共治”等工作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更是走在全市前列,已有塘岙、塔石等7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坳口、塔石为精品村,东源为历史文化村落,2016年继续申报了东源、南山、晚垟头、陈山头等4个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庄品质。   平阳坑交通便利。新老56省道穿境而过,龙丽温高速将在平阳坑设置出入口,龙丽温高速平阳坑段共3.4公里,总造价2.3亿元,涉及平阳坑镇8个行政村,目前已进场施工。高速建成后,瑞安至平阳坑只需15分钟的车程,城乡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使平阳坑真正成为瑞安城市的后花园。   平阳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永和小区建设,项目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38659平方米(其中住宅35198平方米,商业1709平方米,物业用房276平方米,社区用房192平方米,配电房142平方米,停车用房1109平方米,弱电配线房33平方米),共有住宅328套(现剩余房源33套)。于2016年1月通过预验收,现在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二是垃圾中转站建设。该项目用地3亩,总投资350万,目前已进入图纸设计阶段,项目前期资金已到位争取早日开工。三是平阳坑村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平阳坑民生事业不断发展。镇内拥有平阳坑卫生院、平阳坑学校及两所幼儿园。卫生院设有全科门诊、中医科、内科、外科、换药室、输液室、护理室、中西药房、检验科、心电图、B超、妇科及放射科、预防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及公共卫生科等16个科室,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平阳坑学校占地面积42亩,建立了“世遗”木活字印刷术传承基地,教学质量在高楼学区名列前茅。   平阳坑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开辟瑞安至平阳坑码头水上航线,平阳坑曾经是文成县、泰顺县及平阳县腾蚊、水头等地的货物中转站,码头装卸繁忙,商贸云集,有瑞安西部门户之称。如何重新开辟水上航线,突出旅游功能,是当前镇政府积极探索的方向,目前已委托公司作旅游码头可行性分析报告;二是古街、古道、古铺、古村落、古文化等历史资源丰富,尤其是半岭堂村红枫古道,起始于平阳坑镇岙底自然村,终止于瑞安市与平阳县腾蛟镇加垟村山脊的交界处,海拔高度431米,该古道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可塑性很强,通过深入开发挖掘,必然成为我镇一个全新的旅游风景点。三是绿道的配套设施建设,立足飞云江绿道和万亩竹海,完善停车场、塘岙驿站等配套设施,扶持民宿发展,完善绿道服务体验功能,使游客有的玩、有的吃、有的住。另外,平阳坑拥有万亩山上资源,将着力打造一批种植、采摘、观光、娱乐一体的观光农业。平阳坑饮食文化也是一绝,将着力打造一批有创新、有特色、有品牌的餐饮业。   天时逢盛世,地利建宏业,人和谋新篇。当前,平阳坑龙丽温高速公路、绿道和特色小镇的建设,为投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平台。我们真诚欢迎各界朋友来平阳坑旅游休养,投资创业!   

芳庄乡

  芳庄乡地处瑞安市西部山区,属于高山地带。东邻林川镇,南界湖岭镇,西临青田县,北与瓯海区泽雅镇接壤,全乡面积46.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6米,瓯湖公路贯穿全境,距离市城区约40公里。芳庄乡政府驻山坑村,下辖33个行政村,共分为四片:山坑片、周垟片、光辉片、卓庄片;现有在册人口22374人,共5678户(2015年2月数据),实际常住人口约5000人,青壮年基本在外务工,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地,   辖区内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毛竹资源、水资源丰富,其中全乡有毛竹资源14600亩,适于开发利用;地质优良,山林资源丰富,适于生猪、白鸽等养殖业与特色种植业的发展;近年来,逐步推进高山蔬菜种植,建立幸福农场,实现消费者和农户直接对接;九龙头村、梅树坑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建设、方岙头等村的油茶基地建设、卓庄村的粮食功能区建设,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芳庄乡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前景广阔。这里崇山俊岭,竹木茂盛,大小漈瀑布群,最高落差达百余米,溪流贯穿其中,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而随瀑潭跌落,极尽自然造化之神功。近年来,芳庄乡依托秀美山水,全力打造直坑双溪寨漂流,并将形成以漂流度假村为轴心的发散型自我供给的“农家乐”旅游体系。这里传统农耕文化厚重,境内有600年历史的明代直溯宋元时期的六连碓古造纸作坊群,是目前我国保护最完整、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技术最原始的造纸作坊,2011年已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瓯海泽雅四连碓规模更震撼,是戏剧《梁山伯和祝英台》实景地之一。这里有以云海“奇”著称的天然氧吧——奇云山旅游区,山上常年气候凉爽、溪水清澈、云雾缭绕,依托奇绝完好的地理景观、质朴自然的文化习俗、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色彩丰富的四季美景以及惊险刺激的运动休闲,芳庄乡将全力打造奇云山运动休闲旅游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00亩,建设用地约500亩。   芳庄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是自然与人文赋予的宝贵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创乡之初的芳庄也必将始终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方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紧抓生态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以人为本,大打“生态牌”、发“绿色财”,着力提升全乡老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北麂乡

  北麂乡是我市唯一的海岛乡,距瑞安市区东南方向约38海里,东临太平洋,南接南麂,西靠北龙,北连洞头。主要由16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岛3个,分别是北麂本岛和下岙岛、关帝山岛(又名南、北裤档岛);陆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北麂本岛1.97平方公里)。全乡下辖行政村6个,2015年末户籍人口1398户、4182人,常住人口约600余人,遇渔忙时节和旅游旺季,来岛人数则大幅增多。乡党委下辖党支部7个(6个村党支部和1个综合党支部),共有党员152名,驻岛部门站所有边防派出所及学校、卫生院、电力所和信用社。北麂乡经济以渔业捕捞、养殖及海产品加工为主,有各类船舶101艘(其中无证35艘),养殖场6个,加工厂 3个,2015年渔业总产值9730万元。   


锦湖街道特产大全




锦湖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