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南 >> 槐荫区

槐荫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槐荫区谷歌卫星地图)


槐荫区简介

   槐荫区位于济南市西北部,东西横跨16.5千米,南北纵越14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25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34.7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0021。代码:370104。区号:0531。拼音:Huaiyin Qu。
  
  行政区划
  
  槐荫区辖12个街道、2个镇:振兴街街道、中大槐树街道、道德街街道、西市场街道、五里沟街道、营市街街道、青年公园街道、南辛庄街道、段店北路街道、张庄路街道、匡山街道、美里湖街道、吴家堡镇、段店镇。
  历史沿革
  
  1955年将济南市第六区改称为槐荫区,因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
  1985年9月,面积13平方千米。设五里沟、经三路、西市场、南辛庄、振兴街、营市街、中大槐树、北大槐树、道德街、青年公园10个街道办事处,106个居委会。
  
  1995年12月7日,济南市槐荫区设立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将吴家堡镇的西沙王庄、南沙王庄、新沙王庄、刘七沟、邹庄、李家寺、郑家店、鲁唐、邱庄、美里、蒋庄、北王庄、范庄、段庄等14个行政村划归美里湖街道办事处管辖。美里湖街道办事处机关驻新沙王庄。
  2000年,槐荫区辖12个街道、2个镇,总人口396846人。道德街街道面积0.62平方千米,人口17458人;西市场街道面积0.71平方千米,人口19796人;中大槐树街道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21722人;振兴街街道面积2.52平方千米,人口33913人;营市街街道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34750人;五里沟街道面积0.92平方千米,人口29677人;青年公园街道面积0.79平方千米,人口19113人;南辛庄街道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27860人;匡山街道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31701人;张庄路街道面积9.86平方千米,人口27985人;段店北路街道面积3.60平方千米,人口32821人;美里湖街道面积17.50平方千米,人口15666人;段店镇面积62.96平方千米,人口62473人;吴家堡镇面积40.50平方千米,人口21911人。(以上人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1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3.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93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4.166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4.7万人。少数民族1.42万人。
  
  地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5万人 150平方公里 370104 250000 0531 查看 槐荫区谷歌卫星地图

槐荫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振兴街街道 - -

----

查看 振兴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中大槐树街道 约1.81万人 1.64平方公里

----

查看 中大槐树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道德街街道 约1.61万人 .7平方公里

----

查看 道德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市场街道 约3.73万人 12平方公里

----

查看 西市场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五里沟街道 约3.03万人 .71平方公里

----

查看 五里沟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营市街街道 - 2.37平方公里

----

查看 营市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青年公园街道 约2.6万人 .78平方公里

----

查看 青年公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南辛庄街道 - 2.02平方公里

----

查看 南辛庄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段店北路街道 约2.8万人 7平方公里

----

查看 段店北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张庄路街道 - - 大饮马村 查看 张庄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匡山街道 约3.2万人 8.7平方公里 匡山村 查看 匡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美里湖街道 约1.4万人 22平方公里

----

查看 美里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吴家堡街道 约2.2万人 34.7平方公里

----

查看 吴家堡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段店镇 约6.2万人 51.94平方公里

----

查看 段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槐荫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历下区

   历下区位于济南市区东南部。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58.35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解放东路99号。邮编:250013。代码:370102。区号:0531。拼音:Lixia Qu。      行政区划      历下区辖13个街道:解放路街道、司里街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东门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和平路街道、姚家街道、智远街道、龙洞街道。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始称历下区。   1985年9月,面积24平方千米。设东关、钟楼寺、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正觉寺、司里街、解放阁、文化东路、千佛山、解放路、东门、建筑新村13个街道办事处,146个居委会。      2000年,历下区辖10个街道、1个镇,总人口582520人。解放路街道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31863人;司里街街道面积4.91平方千米,人口56569人;趵突泉街道面积1.64平方千米,人口44414人;泉城路街道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20857人;东门街道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32704人;东关街道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45501人;建筑新村街道面积1.92平方千米,人口53079人;文化东路街道面积6.62平方千米,人口96863人;和平路街道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5030人;甸柳新村街道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41793人;姚家镇面积76.96平方千米,人口123847人。(以上人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1年11月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历下区部分街道办事处更名的批复》(济政字〔2003〕95号)同意将和平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燕山街道办事处;东门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司里街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年底,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共有8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54.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5万人。   2002年,历下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24个行政村、82个社区居委会(村改居1个)。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年底全区总人口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9万人。   2003年,铁路社区居委会更名为解放路社区居委会;甸北社区居委会更名为甸柳新村第一社区居委会;新设立中创开元山庄社区居委会、绿景嘉园社区居委会、甸北社区居委会(注意前后2个甸北,前者更名,后者属新设立的)。   2003年,全区总面积100.89平方千米。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共有85个社区、17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58.35万人。少数民族33个,共9402人。   2006年,历下区辖10个街道、1个镇:解放路街道、司里街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东门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和平路街道、姚家镇。   2007年5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历下区姚家镇,以原姚家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姚家街道办事处、智远街道办事处和龙洞街道办事处。撤镇设办后,历下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6月4日正式实施撤镇设办。      

市中区

   市中区位于济南市中南部,东邻历下区,西靠长清区、槐荫区,北倚天桥区,南接历城区。南部有兴隆山、桃花山、大寨山;东部有佛峪沟、青铜山;北部有登州泉、望水泉、东高泉、杜康泉、双桃泉、西密脂泉、石湾泉等七大名泉。全区总面积280.32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00个居委会、7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6.85万人。除汉族外,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3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78万人。近年来,市中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商务市中、洁净宜居市中、文明和谐市中”,立足区情实际,实施工作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中区是省会济南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辖区内有0山东省委、济南军区、济南空军、济南市委、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济南市人民0、政协济南市委员会等党政军机关。百余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遍布辖区;有易初莲花、世纪联华、山水大润发、国美电器、人民商场、银座八一店、大观园等超市和综合商场;有新世界商城、民族大街市场、海鲜市场、目田大街市场、英雄山文化市场等一大批具有相当经营规模的集贸文化市场,成为服务城区、辐射周边、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市中区交通便利,南部有济南长途汽车南站(旅游车站)、北部毗邻济南火车站。城区大纬二路、英雄山路、顺河高架路、建设路、经十路、经七路、泺源大街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形成网络并向四周延伸;104国道、省道103线、绕城高速路二环南路穿境而过,四通八达。英雄山风景区、古典园林万竹园及众多省、市重点文物文化保护景点,与山东省体育中心广场、八一立交桥、东方大厦等大型现代建筑群体相互映衬,既显自然景观与人工造物同在,又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   

槐荫区

   槐荫区位于济南市西北部,东西横跨16.5千米,南北纵越14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25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34.7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0021。代码:370104。区号:0531。拼音:Huaiyin Qu。      行政区划      槐荫区辖12个街道、2个镇:振兴街街道、中大槐树街道、道德街街道、西市场街道、五里沟街道、营市街街道、青年公园街道、南辛庄街道、段店北路街道、张庄路街道、匡山街道、美里湖街道、吴家堡镇、段店镇。   历史沿革      1955年将济南市第六区改称为槐荫区,因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而得名。   1985年9月,面积13平方千米。设五里沟、经三路、西市场、南辛庄、振兴街、营市街、中大槐树、北大槐树、道德街、青年公园10个街道办事处,106个居委会。      1995年12月7日,济南市槐荫区设立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将吴家堡镇的西沙王庄、南沙王庄、新沙王庄、刘七沟、邹庄、李家寺、郑家店、鲁唐、邱庄、美里、蒋庄、北王庄、范庄、段庄等14个行政村划归美里湖街道办事处管辖。美里湖街道办事处机关驻新沙王庄。   2000年,槐荫区辖12个街道、2个镇,总人口396846人。道德街街道面积0.62平方千米,人口17458人;西市场街道面积0.71平方千米,人口19796人;中大槐树街道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21722人;振兴街街道面积2.52平方千米,人口33913人;营市街街道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34750人;五里沟街道面积0.92平方千米,人口29677人;青年公园街道面积0.79平方千米,人口19113人;南辛庄街道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27860人;匡山街道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31701人;张庄路街道面积9.86平方千米,人口27985人;段店北路街道面积3.60平方千米,人口32821人;美里湖街道面积17.50平方千米,人口15666人;段店镇面积62.96平方千米,人口62473人;吴家堡镇面积40.50平方千米,人口21911人。(以上人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1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3.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93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4.166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151.48平方千米。辖14个镇(办事处),17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4.7万人。少数民族1.42万人。      地图   

天桥区

  天桥区位于济南市区北部。区境四周与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荫区、济阳县及德州市齐河县相邻。地理坐标为:北纬36°40′00〞-36°45′00〞、东经116°56′15"-117°03′00〞。面积249.05平方千米。2003年底,总人口485773人。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0031。代码:370105。区号:0531。拼音:Tianqiao Qu。      行政区划      天桥区辖13个街道、2个镇:无影山街道、天桥东街道、北村街道、南村街道、堤口街道、北坦街道、制锦市街道、宝华街道、官扎营街道、纬北路街道、药山街道、北园街道、洛口街道、桑梓店镇、大桥镇。   历史沿革      因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本辖区域,西周时期属谭国。周庄五十三年(前684年)属齐国泺邑。战国时期改称历下邑。秦统一中国后,属济北郡历下邑。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属新设置的历城县。三国时,历城县属魏国青州安平郡,后属济南国。西晋时,属青州济南郡。十六国后燕时,属齐州济南郡。刘宋时,属青州济南郡。北魏高齐时,属齐州济南郡。隋属齐州、齐郡。唐代先后属齐州河南道临淄郡、济南郡。五代后梁时,历城县曾一度改称历山县。至后唐复称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北宋时,属京东东路齐州,后升为济南府。元代,属中书省直辖的济南路总管府。明清时期,属山东省(1368年置)济南府。本辖区自东至西为历城县鹊华一里到鹊华八里和仙台一里,辖88个村庄,98条街巷。民国初期沿用清制。1913年山东省废府改道,历城县属山东省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7年山东省废除道制,历城县隶属山东省。自西汉时期至1929年济南设市前,今天桥区境均属历城县辖领。   1929年7月1日成立济南市,今辖区由历城县析出划归济南市,历城县仍属山东省。1930年济南市划分为10个区,本区境域属第四、五、六、八、九、十区分辖。日本侵占时期,济南划分为11个区,本地区分属东乡区、北乡区、西南乡区、西乡区、中乡区等区管辖。1945年日本投降后,济南市设防11个区,本区域属第八、十一、四、五区分辖。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后,第八、第十一两个区政府机关驻天桥地区大杨庄和天桥东街36号。1950年月12月,济南市划分为6个市区、5个郊区、2个直属乡(镇)。本区分属第三区、第四区、郊一区、郊二区、郊三区、郊四区和泺口镇辖领。其中第四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天桥东街36号,郊一区人民政府机关驻黄台板桥,效二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凤凰山村,泺口镇驻泺口。   1955年9月8日,第四区更名为天桥区,隶属于济南市。1956年泺源区撤销,部分地区划归天桥区。全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1个镇(泺口镇)。1957年12月25日,济南市郊区并入历城县,历城县划归济南市,今天桥辖区分属天桥区、历城县和齐河县等。1960年6月18日,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划归天桥区辖领,翌年7月,北园人民公社复归历城县领导。1974年,天桥区宝华街街道办事处划出7个居委会,成立堤口路街道办事处。   1978年,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的堤口、毕家洼、官扎营、北坦、黄屯5个大队,分别划归天桥区堤口路、工人新村、官扎营、北坦、宝华街街道办事处。同年,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的东关、菜市2个大队划归历下区。1980年,济南市复建郊区。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划归郊区。1981年工人新村街道办事处划为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2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撤销北园人民公社。原北园人民公社分为2个镇,即北园镇和泺口镇。1984年,建立郊区北园办事处,辖北园镇、泺口镇和药山乡。   1985年7月,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办事处划出第一、二、三居委会,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办事处划出第十居委会,宝华街街道办事处划出无影山居委会,官扎营街道办事处划出第九居委会,组建了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郊区撤销北园办事处和所辖两镇一乡建制,建立北园镇。镇下设北园、泺口、药山、鹊山4个办事处。天桥区辖制锦市、刘家庄、北坦、陈家楼、纬北路、天桥东街、堤口路、宝华街、官扎营街、无影山、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12个街道办事处,121个居委会。面积15平方千米。   1987年5月,济南市撤销郊区建制,原属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本区共辖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无影山、堤口路、宝华街、官扎营、陈家楼、天桥东街、纬北路、刘家庄、北坦、制锦市12个街道办事处和北园镇。   1997年5月23日,设立济南市天桥区药山街道办事处,将北园镇的黄岗、北辛、王炉、卢家庄、安乐镇、小鲁、张庄、太平庄、丁庄、大鲁庄、洋涓、东沙、大魏、新徐14个村划归药山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7]24号)。1997年6月26日正式挂牌。   2000年1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0]2号)批准:将原属历城区的大桥镇、桑梓店镇、靳家乡整建制划归天桥区管辖。1月16日,济南市区划调整工作会议交接仪式签字后,实施管辖。(1)靳家乡所属村 下辖34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靳家、刘光照、张公店、祝家、丁屯、西营子、东营子、前吴宝店、后吴宝店、谷家、陈家、左家、高李(高家庄、高李庄)、范家、太平、蒋家、司家、邢家、姚店、杏园店、双庙、小寨胡、张龙图、谷庙、李家、杨家、平房朱、敬家(大敬庄、小敬庄)、高家、卢家、魏梁(魏庄、梁庄)、路店、徐家、焦家。(2)大桥镇所属村 下辖38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大王庄、赵家、大庄、西车、东车、南车、焦家集、小店、尹店、胡家、贾家、大吴、香王店、大刘家、小王、小张、韩家、高家、吉家、坡西、坡东、马店、小刘、盖家、毛家、倪家、甜水井、辛庄、冯塘、桃园、王家镇、后市、齐家、八里、杨家、山后陈、大王庙、南范。(3)桑梓店镇所属村 下辖48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桑梓店、石门孙、小吴、后房、小辛、北王堂、高王、前房、大郑、小郑、小马、耿家、周阎、安庄、康辛、草庙王、石庙、北董、三教堂(三教堂、门刘党、李堂、楼房)、冯家堂、田家、小张、怀庄(怀庄、小韩庄)、沙李、三官庙、老寨、小寨、邓营、张王堂、姚吕庄、袁家、左庄、小吕、仓上、小屯、老屯、老匠丁庄、东秦、西秦、街后、彭家、大马、南郑、邱岸、朱河圈、丁口。   2000年,天桥区辖13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7029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堤口路街道 52849 制锦市街道 21251 纬北路街道 11523 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28986 官扎营街道 15936 刘家庄街道 10778 宝华街街道 14228 北坦街道 17221 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28695 陈家楼街道 14536 天桥东街街道 13228 无影山街道 34936 药山街道 20496 北园镇 208124 桑梓店镇 30642 大桥镇 23755 靳家乡 23112    2001年5月25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济政字[2001]37号)批准:撤销陈家楼街道办事处、刘家庄街道办事处,将其管辖范围并入纬北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陈家楼街道办事处。   2001年5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函民字[2001]76号)批准下:撤销靳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桥镇。撤销北园镇。以原北园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北园街道办事处和泺口街道办事处。北园街道办事处辖:边庄村、杨庄村、联四村、柳云村、黄台村、板桥村、石桥村、狮子张村、水屯村、成大村、清河村11个行政村和黄桥、白鹤、标山、柳行、沃家、凤凰山6个居委会,办事处机关驻清河路25号。泺口街道办事处辖袁庄村、北闸子村、李庄村、新城村、北徐村、南徐村、梅花山村、月牙坝村、鹊山东村、鹊山南村、鹊山北村11个行政村和泺口、赵庄、金牛、田庄、崔庙、香磨李、林桥7个居委会。以上调整于6月4日正式实施。   2001年,全区总面积249.1平方千米。辖15个镇(办事处),24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7.66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249.1平方千米。辖13个街道、2个镇,85个居委会、85个行政村。年底全区共161298户,总人口4753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6135人。少数民族16500人。   2003年,官扎营街道新设立第六居委会,北坦街道新设立第八居委会。2003年,全区总面积249.05平方千米。辖13个街道、2个镇,121个居委会、120个村委会。年底全区共164108户,总人口485773人,有回、满、蒙古、朝鲜、壮、苗等25个少数民族。   堤口路街道 面积3.83平方千米,人口5.28万,9个居委会。   制锦市街道 面积0.66平方千米,人口2.12万,8个居委会。   纬北路街道 面积2.24平方千米,人口3.68万,8个居委会。   工人新村北村街道 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2.90万,8个居委会。   官扎营街道 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1.59万,6个居委会。   宝华街街道 面积0.83平方千米,人口1.42万,6个居委会。   北坦街街道 面积0.85平方千米,人口1.72万,8个居委会。   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2.87万,9个居委会。   天桥东街街道 面积0.54平方千米,人口1.32万,3个居委会。   无影山街道 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3.49万,7个居委会。   药山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2.05万,14个居委会。   北园街道 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4.60万,17个居委会。   泺口街道 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6.44万,18个居委会。   桑梓店镇 面积64.57平方千米,人口3.06万,48个村委会。   大桥镇 面积111.17平方千米,人口4.49万,72个村委会。   * 总人口57.02万人,以上人口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区划建制截止至2003年。        

历城区

  历城区南依泰山,北靠黄河,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济南最大的市辖区,是泉城东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人口92万,辖13个街道6个镇、698个村居。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20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经济30强前列。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历城素有“齐鲁首邑”之称,自西汉初设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2003年春,境内大辛庄遗址甲骨文的出土以及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发现,更加折射出历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城自古多名士:西汉时请缨报国的少年终军,唐开国大将秦琼,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等,他们是历城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历城自然环境优美,溪川名泉众多,济南72处名泉,历城就有11处。南部山区三川锦绣,四季长青,被誉为省城“后花园”。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红叶谷、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等大型休闲景区;这里还有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四门佛塔、中国最早的军事防御工程——柳埠古齐长城遗址;有盛唐造型雕刻艺术精品龙虎塔、九顶塔,有“齐鲁第一大佛”、千佛崖遗址、子房洞等46处重要文物景点,5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齐烟九点”之首的华山孤峰独秀,景色壮美,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山,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更是历城风貌的传世之作。城区洪家楼地区,是济南最早吸取西方文明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这里有百年教堂、百年山大,处处荡漾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基础设施完善。   历城区作为城郊区,历城兼有城区和近郊两种资源、两个优势,在济南“东拓、南控、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是省会现代化建设由城区向农村延伸的重要“增长极”。作为省城重要门户,历城处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循环圈内,济青高速、绕城高速、国道309、省道327线和正在建设的青银高速、济莱高速等纵横交错,高标准的水泥柏油公路延伸到每一个村落,胶济铁路穿境而过,济南国际机场坐落区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立体开放式的交通骨架网络。   产业基础雄厚。   历城是济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有济钢集团、将军集团、重汽集团、黄台电厂、济南炼油厂、齐鲁制药厂等200多家驻地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冶金钢铁、汽车配件、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包装印刷、新型建材等6大产业集群。历城农业独具特色,已成为济南的蔬菜、林果、花卉苗木、奶牛基地,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山大路科技市场是全国第三大电子科技市场,盖家沟国际物流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山东汽车城是济南东部地区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国美、苏宁、大润发、易初莲花、贵和等国内外知名三产企业纷纷抢驻花园路商业金街。   科技智力密集。   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科院、科学院中试基地、青干院、商职学院等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也在历城安家。历城目前拥有84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投资环境优越。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省0批准设立的省级技术开发区。以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和济南国际机场为中心,控制面积214.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的济南空港地区,成为历城招商引资新的平台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极。区委、区0先后制定了环境创新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鼓励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围绕企业产前、产中、产后建立完善了三大服务体系。以区政务中心为载体,建立起了“一门受理、一口办结、联合审批”的一站式、一条龙投资审批服务体系。   规划前景广阔。   市委、市0提出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宏伟目标,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历城区委、区0抢抓发展机遇,提出了“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坚持“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实施“一带两区”战略,打造四大发展平台:快速启动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的唐冶新区,打造成山水之城、宜居之城、体育健康之城、现代服务业聚集之城;举全区之力推进临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打造成高效益、集约化、节约型生态开发区,建成具有临空经济特色的现代制造业核心聚集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升“省城后花园”,打造南部生态经济区;实施改造提升工程,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打造洪楼商贸物流中心,提升“花园文化不夜城”,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新历城。   

长清区

¡¡¡¡¡¡³¤ÇåÇøÎ»ÓÚɽ¶«Ê¡µÄÖв¿£¬¶«ÒÀ̩ɽ£¬Î÷Áٻƺӡ£×ÜÃæ»ý1178ƽ·½Ç§Ãס£2003Äêµ×£¬È«Çø×ÜÈË¿Ú53.32ÍòÈË£¬ÆäÖзÇũҵÈË¿Ú7.75ÍòÈË¡£ ¡¡¡¡ÇøÈËÃñÕþ¸®×¤ÎIJý½ÖµÀ£¬Óʱࣺ250300¡£´úÂ룺370113¡£ÇøºÅ£º0531¡£Æ´Òô£ºChangqing Qu¡£ ¡¡¡¡ ¡¡¡¡ÐÐÕþÇø»® ¡¡¡¡ ¡¡¡¡³¤ÇåÇøÏ½4¸ö½ÖµÀ¡¢5¸öÕò¡¢2¸öÏ磺ÎIJý½Ö½ÖµÀ¡¢áÄÔÆºþ½ÖµÀ¡¢Æ½°²½ÖµÀ¡¢Îå·åɽ½ÖµÀ¡¢¹éµÂÕò¡¢Ð¢ÀïÕò¡¢ÍòµÂÕò¡¢ÕÅÏÄÕò¡¢ÂíɽÕò¡¢Ë«ÈªÏç¡¢Îä¼ÒׯÏç¡£ ¡¡¡¡ÀúÊ·ÑØ¸ï ¡¡¡¡ ¡¡¡¡Òò¾³ÄÚÆë³¤³ÇºÍÇåË®¶øµÃÃû¡£ÇØ´ú¼´ÔÚ¾³ÄÚÉèÂ¬ÏØ¡£Ë忪»ÊÊ®ËÄÄ꣨594Ä꣩ʼÖó¤ÇåÏØ¡£2001Äê6ÔÂ26ÈÕ£¬¾­¹úÎñÔºÅú×¼£¬³·Ïú³¤ÇåÏØ£¬ÉèÁ¢¼ÃÄÏÊг¤ÇåÇø¡£2002Äê5ÔÂ8ÈÕ³¤ÇåÇøÕýʽ³ÉÁ¢¡£ ¡¡¡¡1984Äê2Ô£¬³¤ÇåÏØÉèÆ½°²µê¡¢áÄɽ¡¢¹éµÂ¡¢Îå·åɽ¡¢ÕÅÏÄ¡¢Ð¢À˫Ȫ¡¢Âíɽ¡¢ÍòµÂ9¸öÇø£¬ºóÍõ¡¢ÐÂÀСÍõ¡¢áÄɽ¡¢Íõ¸®¡¢´óÑå¡¢¹úׯ¡¢Àî¹Ùׯ¡¢µÔׯ¡¢Ð¡ÍÍ¡¢þµ´å¡¢Ì¹É½¡¢ºÚÓø¡¢×¯¼Òׯ¡¢Ö½·»¡¢ÇàÑî¡¢»Æ¼ÒÓø¡¢ËÎׯ¡¢ºúÁÖ¡¢¹ãÀï¡¢ÂíÁ롢˫Ȫ¡¢±±¸µ¡¢Òüׯ¡¢Âí¶«¡¢äöׯ¡¢¼¾×¯¡¢Ê·¼Òׯ¡¢Îä¼Òׯ¡¢Ê¯ºúͬ¡¢½çÊ×31¸öÏ磬³Ç¹Ø¡¢Æ½°²µê¡¢¹éµÂ¡¢ÕÅÏÄ¡¢Ð¢Àï¡¢ÍòµÂ6¸öÕò¡£ ¡¡¡¡1985Äê9Ô£¬³¤ÇåÏØÉè³Ç¹Ø¡¢¹éµÂ¡¢ÍòµÂ¡¢áÄɽ¡¢Ð¢Àï¡¢ÕÅÏÄ¡¢Æ½°²µê7¸öÕò£¬Îå·åɽ¡¢Îä¼Òׯ¡¢Ë«Èª¡¢Âíɽ4¸öÏ磬Ͻ743¸ö×ÔÈ»´å£¬610¸ö´åί»á¡£Ãæ»ý1120ƽ·½Ç§Ãס£ ¡¡¡¡1995Äê3ÔÂ2ÈÕ£¬³¤ÇåÏØ³·ÏúÂíɽ¡¢Îå·åɽÏ磬·Ö±ðÉèÁ¢ÂíɽÕò¡¢Îå·åɽÕò¡£Ï½9Õò2Ïç¡£ ¡¡¡¡ ¡¡¡¡2000Ä꣬³¤ÇåÏØÏ½9¸öÕò¡¢2¸öÏç¡£¡¡¸ù¾ÝµÚÎå´ÎÈË¿ÚÆÕ²éÊý¾Ý£º×ÜÈË¿Ú506579ÈË£¬ÆäÖи÷ÏçÕòÈ˿ڣ¨ÈË£© ³¤ÇåÕò 99641 ƽ°²µêÕò 50155 ¹éµÂÕò 75904 ТÀïÕò 46366 áÄɽÕò 35100 ÕÅÏÄÕò 45313 ÍòµÂÕò 52918 Îå·åɽÕò 28748 ÂíɽÕò 30744 ˫ȪÏç 26690 Îä¼ÒׯÏç 15000¡¡ ¡¡¡¡2001Äê£¬È«ÏØ×ÜÃæ»ý1178ƽ·½Ç§Ãס£Ï½11¸öÏçÕò£¬614¸öÐÐÕþ´å¡£Äêµ×È«ÏØ×ÜÈË¿Ú53.0ÍòÈË£¬ÆäÖзÇũҵÈË¿Ú7.4ÍòÈË¡£ ¡¡¡¡2002Äê£¬È«Çø×ÜÃæ»ý1178ƽ·½Ç§Ãס£Ï½9¸öÕò¡¢2¸öÏ磬1¸ö¾Óί»á¡¢613¸öÐÐÕþ´å¡£Äêµ×È«Çø×ÜÈË¿Ú53.18ÍòÈË£¬ÆäÖзÇũҵÈË¿Ú7.52ÍòÈË¡£ ¡¡¡¡2003Äê9ÔÂ8ÈÕ£¬¾­Ê¡Õþ¸®Åú×¼£¬³¤ÇåÇø³·Ïú³¤ÇåÕò£¬ÒÔÔ­³¤ÇåÕòµÄÐÐÕþÇøÓòÉèÁ¢ÎIJý½ÖµÀ°ìÊ´¦£¬°ìÊ´¦»ú¹Ø×¤Ô­³¤ÇåÕòÈËÃñÕþ¸®×¤µØ£»³·Ïúƽ°²µêÕò£¬ÒÔԭƽ°²µêÕòµÄÐÐÕþÇøÓòÉèÁ¢Æ½°²½ÖµÀ°ìÊ´¦£¬°ìÊ´¦»ú¹Ø×¤Ô­Æ½°²µêÕòÈËÃñÕþ¸®×¤µØ£»³·ÏúáÄɽÕò£¬ÒÔÔ­áÄɽÕòµÄÐÐÕþÇøÓòÉèÁ¢áÄÔÆºþ½ÖµÀ°ìÊ´¦£¬°ìÊ´¦»ú¹Ø×¤Ô­áÄɽÕòÈËÃñÕþ¸®×¤µØ£»³·ÏúÎå·åɽÕò£¬ÒÔÔ­Îå·åɽÕòµÄÐÐÕþÇøÓòÉèÁ¢Îå·åɽ½ÖµÀ°ìÊ´¦£¬°ìÊ´¦»ú¹Ø×¤Ô­Îå·åɽÕòÈËÃñÕþ¸®×¤µØ¡£ ¡¡¡¡2003Äê£¬È«Çø×ÜÃæ»ý1178ƽ·½Ç§Ãס£Ï½4¸ö½ÖµÀ°ìÊ´¦¡¢5¸öÕò¡¢2¸öÏ磬616¸öÐÐÕþ´å¡£Äêµ×È«Çø×ÜÈË¿Ú53.32ÍòÈË£¬ÆäÖзÇũҵÈË¿Ú7.75ÍòÈË¡£ÉÙÊýÃñ×å5145ÈË¡£ ¡¡¡¡ ¡¡¡¡[¸ÐÐ»ÍøÓÑ"ÂÞ±È"·ÖÏí´ËÄÚÈ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丘区

   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位于山东省会济南以东45公里处。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98.9万。章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历代英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都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尽领0。   章丘人民务工经商历史悠久,世称“铁匠之乡”。境内有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锦屏山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等历史遗迹,近年发现的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名扬海内外。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著名商业资本家孟洛川的故乡。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储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胶济铁路、济青、济王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贯穿东西,0九路、章莱公路纵贯南北;济南国际机场距明水35公里;境内有三处电厂,目前年发电量18亿度。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能源动力、机械加工、轻工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为支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竞相发展的格局。2003年完成GDP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再次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列第56位。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37位。被确定为全省30个强县(市)之一。   自然地理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从地貌的角度来看,章丘属于鲁西断块区,在鲁西断块区的泰鲁块隆内,古生代地层由新到老出露,最老的为中上寒武系的灰岩出露构成南部小区:泥盆系中、上石灰岩系沙页岩出露于明水附近地区,往北在小长白山附近则以火成岩为主。前者易透水,后者则不行,加之地势南高北低,地下水自南向北汇聚,在明水附近受阻水头出露地面,行成泉群,故明水多甘泉,多水。   章丘属暖温带季风区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年均日照2647.6小时,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相对湿度65%,无霜期192天。   章丘资源丰富。地下矿产资源有25种,尤以煤炭、铝土、石灰石、花岗石储量最大,其中煤炭、铝土、石灰石、花岗石的最大储量分别为2.38亿吨、4.16亿吨、2.5亿吨和5亿立方米。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和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境内水资源充沛,市区群泉喷涌,年出水量达1.2亿立方米, 素有小泉城之称。   历史沿革   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春秋时期,先后为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秦,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县(治回军镇,今绣惠镇回村)等。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管县、犭虎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犭虎县并入东朝阳县。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东安国。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洲济南郡。宋、金,属济南府。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府。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   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搏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治旧章丘城,今绣惠镇驻地),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章丘八大景诗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   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平阴县

  平阴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南部,北临黄河,东经116°12′-116°27′,北纬36°1′-36°23′。北靠长清,西南临东平,东连肥城,西北隔黄河与东阿县相望。全境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7千米。面积827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3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4万人。   县人民0驻平阴镇。邮编:250400。代码:370124。区号:0531。拼音:Pingyin Xian。   行政区划      平阴县辖6个镇、1个乡:平阴镇、东阿镇、孝直镇、孔村镇、洪范池镇、玫瑰镇、安城乡。   历史沿革      隋大业年间置干阴县。因春秋平阴邑而得名,故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据《平阴县志》:“禹贡东原底干,而邑在东原之阴”,故名平阴。   春秋为鲁地,战国属齐邑,秦代属济北郡。汉属泰山郡。三国属魏兖州剌史部。两晋属济北国。南北朝刘宋时为济北郡辖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设平阴县,此系以“平阴”命名之始。公元607年隋炀帝改州为郡,平阴县属济北郡。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属济州,公元754年(唐主十三年)属郓州,公元832年(唐太和六年),废平阴析入卢县与东阿县。公元837年(唐开成二年)复平阴县,仍属济州。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统用军号,平阴属天军所辖。公元1119年(宋宣和元年)属东平府。元初,属山东西路,后属燕河北道东表路总管府。明代属东平州。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属泰安府。   1912年(民国元年)属济西道。1917年(民国六年)属东临道。1927年废道属省。抗日战争时为县公署,属鲁西道。1935年-1945年属为泰安道。1939年10月,平阴县抗日0成立后属泰西专署。1943年属冀鲁予第六专署。1946年复属泰西区。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1958年11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10月恢复平阴县,属济南市。1960年4月属菏泽专区。1961年2月12日属济南市,同年4月18日由济南复属泰安专区。1985年3月27日属济南市至今。(以上出处)   清代,县辖24个里,333个村。民国前期(1912-1936年)辖5个区,192个乡镇,1937年日伪政权沿用民国区、乡。民主0建立后,于1939年冬,原平阴县四、五区(牛角区、旦镇)划归肥、阴、阿办事处。1940年4月肥、阴、阿办事处撤销,同年5月建立阿办事处。于1943年1月将平阴县与东阿县合并,称平阿县,辖7个区。   1947年春,两县分置,平阴县辖4个区。1949年调整为6个区。1950年区下建88个乡。1952年又调整为7个区。1956年撤区并乡,辖21个乡。1958年3月调整为13个乡,9月又调整为8个乡、镇;11月成立4处人民公社。1959年10月撤销东平县,恢复平阴县,辖9处公社。1961年4月辖10个公社。1962年1月恢复东平县,平阴辖4处公社,同年3月划为9处公社。1963年调整为12处公社。1984年5月撤社建区、乡,辖8个区31个乡、镇。   1985年3月,设平阴、栾湾、玫瑰、孙村、孝直、东阿、旧县、洪范8个区,博士、三湟、毛铺、安城、庄科、夏沟、站西、子顺、李沟、陈老、前大峪、店子、展洼、亓集、湿口山、白塔、太和、旧县、吉城、尹村、洪范池、石碑子、阎庄23个乡,平阴、栾湾、刁山坡、孔村、孝直、东阿6个镇。   1985年9月20日撤区并乡,辖5个镇、7个乡:平阴、孝直、东阿、孔村、刁山坡5个镇,安城、旧县、店子、玫瑰、栾湾、洪范池、李沟7个乡,辖421个自然村,371个村委会。面积900平方千米。   1993年4月21日,玫瑰乡和洪范池乡撤乡设镇。至此平阴县辖7镇5乡。(以上出处)   1996年1月23日,将平阴县旧县乡整建制划归东平县管辖,旧县乡的行政区域边界以济政[1996]3号文所附的1:5万地形图上标绘的界线为准(鲁政字[1996]24号)。   1999年,平阴县辖平阴镇、栾湾乡、安城乡、玫瑰镇、刁山坡镇、东阿镇、洪范池镇、李沟乡、孔村镇、孝直镇、店子乡。   2000年,平阴县辖7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43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平阴镇 102811 玫瑰镇 18707 刁山坡镇 26630 东阿镇 36862 洪范池镇 24966 孔村镇 26482 孝直镇 34887 栾湾乡 21489 安城乡 14818 李沟乡 12878 店子乡 23856   2001年,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345个行政村。总人口36.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0万人。少数民族249人。   2002年,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千米。辖辖7个镇、4个乡:平阴镇、玫瑰镇、刁山坡镇、东阿镇、洪范池镇、孔村镇、孝直镇、栾湾乡、安城乡、李沟乡、店子乡,346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36.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9万人。   2003年,设立新西直沟村委会。2003年底,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346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36.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4万人。   2005年11月,经省0批准,平阴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已经完成,全县11个乡镇调整为7个,具体调整方案为:平阴、东阿、洪范池三镇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撤销栾湾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安城乡,办公场所在安城乡;撤销刁山坡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玫瑰镇,办公场所在玫瑰镇;撤销李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孔村镇,办公场所在孔村镇;撤销店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孝直镇,办公场所在孝直镇。   2005年12月12日,济南市人民0《关于平阴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根据《山东省人民0关于同意调整平阴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函民字[2005]34号),同意平阴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一、撤销栾湾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安城乡;二、撤销刁山坡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玫瑰镇;三、撤销李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孔村镇;四、撤销店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孝直镇。   

济阳区

  2018年,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以原济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济阳区的行政区域,济阳区人民政府驻济北街道开元大街129号。   济阳区建置于公元1129年(金太宗天会七年),因其位于古济水之北,故名济阳。1855年,黄河夺济水故道入海,济阳县遂地处黄河下游北岸。县境隔黄河与历城区、章丘市、邹平县相望,东北、北部与惠民县、商河县接壤,西北、西部与临邑县、齐河县相连,西南与天桥区毗邻。地理坐标:北纬36°41′—37°15′,东经116°52′—117°27′。   济阳区境南北长39公里(最大直线距离,下同),东西宽48.1公里,总面积1076.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 97.4万亩,人均耕地1.84 亩。2008年年末总人口 54.4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7.56万人。全县共辖8镇2街道办事处,852个村(居)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全县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7.86%。   济阳区地处鲁北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县内南部、东部4个乡镇63公里,徒骇河、土马河流经县境北部5个乡镇,横贯东西56公里,另有提水渠26条、排水渠14条等大干支流,遍布全县。具有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优质粮棉、瓜菜、畜牧、林果四大优势产业,太平镇“太平宝”牌西瓜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产品殊荣,济阳镇“稍门”牌黄河大米、仁风镇“仁风”牌西瓜、曲堤镇“曲堤”牌黄瓜、垛石镇“垛石”牌樱桃西红柿、崔寨镇“绿阳”牌香瓜等8个农产品获得了省级无公害产品称号。   济阳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讯便利,能源丰富。国道220线、104线、省道248线纵贯南北,济孙、济太等公路横穿东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济北大道、济南北绕城高速和济阳黄河大桥,将把济阳与济南市区连为一体,济阳到省城和青岛将更加便利。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77万部,移动电话10.5万部,可提供国内外各种通讯服务。拥有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多座供电站,由济南、德州电网双向供电,电力充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良好。   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毗邻济阳县城老城区,位于国道220线、省道248线、249线交汇处,南接济青高速公路,西靠-、京福高速公路,距济南市区23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10公里。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济北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七纵七横”的道路框架已经形成,建成区内实现了“九通一平”。区内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服务娱乐区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达到了较高水平。   近年来,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高效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前来投资。目前,开发区“一区四园”已拥有企业350余家,投资规模80多亿元人民币,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开发区之一。为积极承接省城“北跨”发展,济阳县抓住被省、市台办确定为重点联系县的历史机遇,把济北开发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出口创汇加工区、财源建设支柱区,使之成为济南市北部现代化的新城区。    融入济南建“三区”,跨越发展创强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0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奋力崛起,愿与各方有识之士通力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建设“富而美”的新济阳。   

商河县

商河县  商河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南临徒骇河。地理坐标为东径116°58′-117°26′、北纬37°06′-37°32′。东与惠民、阳信交界,西与临邑毗邻,南与济阳接壤,隔黄河距省会济南70千米;北与乐陵相连。全境南北最长处51千米,东西最宽处43千米。面积1162.68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59.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许商街道。邮编:251600。代码:370126。区号:0531。拼音:Shanghe Xian。      历史沿革      隋置滳河县,因有滳河水流经得名。宋(1086年)改为商河县,河在县南,故名。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麦丘邑。公元596年置滴河县、属棣州。公元1086年改滴河县为商河县。金元属沧州。明、清属济南府。民国初年属岱北道、济南道、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属鲁北、冀南、冀鲁三专署,渤海行署二专署和泺北专署。建国初,属德州专署。1958年商河、乐陵并为一县,初称商河县,后更名为乐陵县,先后属聊城、淄博专署。1961年商河与乐陵分治,恢复商河县、复归德州地区,1990年1月改属济南市。   1996年12月25日,撤销商河县贾庄乡,设立贾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61号)。   2002年底,全县辖7个镇、14个乡,962个行政村:商河镇、怀仁镇、尹巷镇、龙桑寺镇、郑路镇、玉皇庙镇、贾庄镇、韩庙乡、沙河乡、赵奎元乡、燕家乡、常庄乡、张坊乡、牛堡乡、胡集乡、展家乡、钱铺乡、岳桥乡、杨庄铺乡、白桥乡。全县总人口5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7478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商河镇 66616 龙桑寺镇 15878 殷巷镇 29267 怀仁镇 32289 玉皇庙镇 38512 郑路镇 35577 贾庄镇 19161 牛堡乡 18683 孙集乡 30645 常庄乡 26052 燕家乡 19987 沙河乡 19461 韩庙乡 29926 赵魁元乡 29517 张坊乡 21589 胡集乡 29429 扬庄铺乡 22260 钱铺乡 21095 岳桥乡 19387 白桥乡 25851 展家乡 23607    2001年,全县总面积1162.68平方千米。辖21个乡镇,962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59.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3万人。   2002年,全县总面积1162.8平方千米。辖7个镇、14个乡,962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5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162.68平方千米。辖21个乡(镇)、947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59.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万人。少数民族9842人。      2005年11月,经济南市政府同意并报省政府批准,商河县撤销钱铺乡,商河镇,以原钱铺乡和商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许商街道办事处;撤销杨庄铺乡,玉皇庙镇,以原杨庄铺乡和玉皇庙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玉皇庙街道办事处;撤销牛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孙集乡;撤销常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龙桑寺镇;撤销燕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河乡;撤销赵奎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殷巷镇;撤销胡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贾庄镇;撤销岳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白桥乡;撤销展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郑路镇,同时在被合并的乡镇驻地成立了合并后归属乡镇的为民服务中心。自此,全县由21个乡镇合并为5镇5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许商、玉皇庙两个街道办事处,贾庄、龙桑寺、怀仁、殷巷、郑路五个镇和白桥、沙河、孙集、张坊、韩庙五个乡。   


槐荫区特产大全




槐荫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