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街道霞侣市村位于天桥区政府驻地东部。清顺治年间,霞侣市社区是贩卖鲜果的地方,称“花果市”。又是济南至邢家渡的大道,来往行人多下驴住店,同治年间改村名“下驴市”。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记为“下驴市”。此后嫌村名不雅,改为“霞侣市”。
蓬莱仙院。1912年,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七代弟子、道长张教元从陕西华山云游到济南,携弟子杜永诚化缘行医,积蓄数年,择霞侣市建道观,1918年建成,名“蓬蓬莱院外景莱仙院”。该院占地4亩余,为前后两院。房舍为砖木结构,小瓦覆顶,耸脊翘角,古典型式。南院正殿3间,名“关帝殿”,内祭祀“关圣帝君”“关平”“周仓”。东大殿3间,祭祀“慈航道人”(观音)“眼光娘娘”“癍疹娘娘”。东配房2间,西配房5间,祭祀“灵宫”“土地”诸像。北院东大殿3间,祭祀“吕祖”(吕洞宾),四周皆壁画。北配房5间,山门朝南,两侧有石碑5通,书刻蓬莱仙院的兴建始末。院内有假山、鱼池及松柏树,庭院闲静幽雅。
观内原有道士10多人。霞侣市及周边村民信奉道教者较多。1940年代,北园东部地区有一“满道士”,常住柳行头关帝庙内,来往于蓬莱仙院、千佛山兴国寺及各村庄,进行教事活动。1953年,部分道士、道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1960年代,道院房舍挪作他用。“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受到冲击,观内塑像被毁,经卷被焚,道院建筑设施毁于火灾。1978年后,落实了宗教政策。1980年代初,霞侣市村蓬莱仙院道姑慧明,在自家住宅内进行宗教活动。1985年恢复道院活动。1986年批准重建蓬莱仙院。今常住道姑、道士7人。全区信徒200余人。
经多方筹措资金,蓬莱仙院于1996年重新建成,北院三清殿,南院三清阁,总面积243平方米。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105014 | 250000 | 0531 | 查看 霞侣市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霞侣市社区 |
北园街道霞侣市村位于天桥区政府驻地东部。清顺治年间,霞侣市社区是贩卖鲜果的地方,称“花果市”。又是济南至邢家渡的大道,来往行人多下驴住店,同治年间改村名“下驴市”。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记为“下驴市”。此后嫌村名不雅,改为“霞侣市”。 蓬莱仙院。1912年,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七代弟子、道长张教元从陕西华山云游到济南,携弟子杜永诚化缘行医,积蓄数年,择霞侣市建道观,1918年建成,名“蓬蓬莱院外景莱仙院”。该院占地4亩余,为前后两院。房舍为砖木结构,小瓦覆顶,耸脊翘角,古典型式。南院正殿3间,名“关帝殿”,内祭祀“关圣帝君”“关平”“周仓”。东大殿3间,祭祀“慈航道人”(观音)“眼光娘娘”“癍疹娘娘”。东配房2间,西配房5间,祭祀“灵宫”“土地”诸像。北院东大殿3间,祭祀“吕祖”(吕洞宾),四周皆壁画。北配房5间,山门朝南,两侧有石碑5通,书刻蓬莱仙院的兴建始末。院内有假山、鱼池及松柏树,庭院闲静幽雅。 观内原有道士10多人。霞侣市及周边村民信奉道教者较多。1940年代,北园东部地区有一“满道士”,常住柳行头关帝庙内,来往于蓬莱仙院、千佛山兴国寺及各村庄,进行教事活动。1953年,部分道士、道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1960年代,道院房舍挪作他用。“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受到冲击,观内塑像被毁,经卷被焚,道院建筑设施毁于火灾。1978年后,落实了宗教政策。1980年代初,霞侣市村蓬莱仙院道姑慧明,在自家住宅内进行宗教活动。1985年恢复道院活动。1986年批准重建蓬莱仙院。今常住道姑、道士7人。全区信徒200余人。 经多方筹措资金,蓬莱仙院于1996年重新建成,北院三清殿,南院三清阁,总面积243平方米。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
水屯社区 |
水屯村位于天桥区北园街道中部。村内建有毛泽东主席视察北园纪念地。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北园水屯村,发出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后在此地辟建“毛泽东主席视察北园纪念地”。该纪念地耸立着毛泽东主席立体塑像,面朝南,前方是能容纳万人的广场;塑像后方建一大型花岗石坊,上镌刻毛主席手书“人民公社好”5个金色大字;东西两侧分别设有接待室、展览室、荷花池,保留了毛泽东主席视察时的见证物:槐树(誉名“幸福槐”),窝棚(已废,有石碑示之)以及周围的稻田等。纪念地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