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由来 上世纪末,随着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旧城改造,市南区西部政区几经调整合并。至2004年,由原西藏路居委会、费县路居委会合并为目前规模较大的费县路社区。
政区人口 费县路社区位于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东北1公里处。以西藏路为界,东北与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二十四中学毗邻;西北以西藏一路为界与台西一路社区、青岛造船厂接壤;西南以磁山路为界与纬五路社区、台西一路社区相连;东南以费县路、郓城北路为界与成武路社区一路之隔。除以上五条道路之外,社区内还有云南路、嘉祥路、西藏二路。社区的形状犹如一条飘带,呈长条形布局。社区总面积0.16平方公里,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居民2187户,人口5369人,93个居民小组。社区靠近301路、316路、25路、21路、2路、220路、215路等公交总站,临近青岛火车站、青岛轮渡,交通十分便利。
社区建设 社区有老年学校,老年体育协会,老年健身队等,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设置有读书角、阅报室、宣传橱窗、宣传黑板等设施,骋用了校外辅导员,丰富了居民及学生的业余生活;社区还组织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老服务队伍、治安巡逻队伍和卫生保洁队伍,以倡导精神文明,居有所安,居有所乐。2004年市福利彩票中心为居民提供老年健身路径3处,分别建在西藏路、西藏二路。2005年8月,市南颐和老年公寓在社区内成立,地址在费县路原双星医院,共有床位299个,是西部较大规模的社会养老机构之一。社区周边有一中、二十四中、食品学校3所中学,市南实验二小、贵州路、定陶路3所小学,以及1所晨光幼儿园,居民可就近入学、就托。
社区特色 在社区中心西藏路、云南路交界有小公园1处,内有长廊、绿树,每天早晚都有居民在此健身,跳舞,唱戏,下棋,自娱自乐。另外,云南路有建设银行,区级医院诊所,远近闻名的老中医诊所,居民自办的幼儿园,面食店,磁山路有较大规模的食品自选商场、奶站,费县路有大药房、双星专卖店,西藏一路有洗浴中心,嘉祥路有塑钢加工点,西藏路有快递公司、白铁加工、面食店等等,加之与团岛早市近在咫尺,极大的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联系电话 0532-82678400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202002 | 266000 | 0532 | 查看 费县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团岛社区 |
社区由来 团岛社区,由地名“团岛”而得名。建国初期隶属台西区政府,台西区政府取消后,划归为市南区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后又更名为台西街道办事处。2004年6月,台西街道和八大峡街道合署后,将原八大峡街道贵州路社区的一部分(西部分)并入团岛社区,组成了新的团岛社区,经几次调整后,除范围扩大和居民数量增加外,居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团岛社区位于青岛市的最西部,北靠胶州湾与黄岛区隔海相望。辖区的主要道路有团岛一路、团岛三路、团岛四路。2004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后,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有2219户,人口5820人。 社区建设 团岛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团岛四路16号103室,办公室的面积是21平方米,经政府投入资金,建立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团岛三路5号)。街道办事处为社区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电动自行车等办公设施。 2005年3月在区政府整治背街小巷时,将团岛社区的所有甬道全部纳入整治的范围,社区内的所有电线杆全部安装了路灯,使社区实现了亮化和硬化。 社区特色 团岛社区辖区内有驻青部队以及家属院、有较为先进的团岛污水处理厂、还有闻名全市而且物美价廉的物华农贸市场。团岛社区曾经是以前有名的“老十院、马车院”,这里的特点有“四多”即:老年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多、残疾人多。针对这些情况,社区党总支一班人想为民所想,做为民所需,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用爱心,热心和执着的追求,用赤诚的心浇铸着一种信念,实实在在地为居民服务,关注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做居民精神生活的知心人,-的依靠人,用辛劳的汗水诠释一种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联系电话 86-0532-82682957 |
观音峡社区 |
社区由来 观音峡社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市南区西部前海一线填海筑坝建成的。2004年8月,由原贵州路社区、观音峡社区、西陵峡社区合并调整成为现在的观音峡社区。 政区人口 社区位于市南区西部前海一线,前海木栈道的西端,是一个绿树红瓦、碧海蓝天、亭台楼榭、花团锦簇、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风景如画的社区。东接明月峡路,西靠团岛一路、团岛路,北依交通繁忙的贵州路,南傍美丽的前海团岛湾,隔海与黄岛区的薛家岛(凤凰岛)相望,紧靠胶州湾湾口,交通便利,总面积0.3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共有居民3148户、人口9542人。 社区建设 2005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装修了约21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高水准的修建起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棋牌室、健身室和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实行敞开办公、一站式服务,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社区老年活动室 社区特色 社区党委一班人想民之所想,为民之所需。结合本社区实际,在“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争做居民精神生活的知心人,物质生活的依靠人,不断突出社区服务功能,创出自己的特色:为了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素质,与社区共建单位“神龙大厦”签约文化资源共享协议书。活动中心有社区活动室,其中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打工妹书屋、妇女人口学校、社区党校、文明市民学校、计划生育学校、老年学校、社区妇联等。社区图书室藏书量为2200册;公共藏书量为1530000册书,达到每百人160册标准。社区组建了老年合唱团、时装模特队、腰鼓队、扇子舞队、交谊舞、秧歌舞队、太极队、竞走队、太极拳队、剪纸班等十支队伍,经常性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科学文化讲座、防病治病知识等,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氛围,提高了社区的整体形象。2005年度,社区先后被评为市、区创城先进单位、和谐社区、文化社区、平安社区、党建示范点、十佳学习型单位等荣誉。 社区老年合唱团 我们的服务品牌:爱心献百姓、温暖送万家。 联系电话 86-0532-82652868 |
龙羊峡社区 |
社区由来 龙羊峡社区居委会建立于1998年,由管区所辖的主要街道龙羊峡路而得名,归属于原八大峡街道办;2001年由瞿塘峡路居委会与龙羊峡居委会合并,归属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除辖区范围、居民数量和驻街单位增加外,居委会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社区风景 政区人口 龙羊峡社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部,八大峡街道办的中南部,北起贵州路,南至西陵峡路。面积0.17平方公里。2001年3月社区规模调整后,截止到2005年底,辖区居民2216户,人口6686人,居民小组89个。 社区建设 2001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装修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高水准的建立了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和老年活动中心、健康咨询中心。 社区书画展 社区实行了敞开办公,“一站式”服务,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像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社区面向大海,绿树成荫、有全市教学与设施一流的小学1处,幼儿园1处,明星企业双星集团,山东省商品检验检疫局、中国海监一中队等单位均座落在龙羊峡社区内。 社区特色 龙羊峡社区党总支一班人,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民之忧解民之困。”在“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以周到的服务方便群众,以真诚的感情贴近群众,以实际行动温暖群众。不但建全了社区功能,还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将社区8名退休工作者组成义工队伍,成立了社区卫生咨询室,定期讲授保健知识,承担起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残疾人、因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困难家庭人员送医上门无偿服务。 社区保健站 社区建立多功能活动室,成立了老年体协,老年人根据所需参加各项活动,其乐融融。使无人照顾的老人玩的开心,子女放心,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 我们的座右铭:温馨港湾。 我们的工作作风:信息桥、服务台。 我们的社区精神:团结、创新、奉献、活动。 我们的质量理念:以周到的服务方便群众,以真诚的感情贴近群众,以实际行动温暖群众。 我们的服务品牌:你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 我们的功能定位:主动定位 立说立行。 我们的社区精神:人诚事气顺。 我们的服务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 龙羊峡社区先后荣获“山东省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山东省“美在家庭示范村”、山东省“零家庭暴力先进社区”、青岛市“十佳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2672471 |
三门峡社区 |
社区由来 三门峡社区居委会设立于1994年6月,归属原八大峡街道办事处。1997年7月由原瞿塘峡居委会部分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家委会合并为青铜峡路居委会,三门峡居委会和双星家委会、机械局家委会合并为三门峡居委会。2001年4月青铜峡居委会和原三门峡居委会合并成为现三门峡社区居委会至今。 社区一角 政区人口 三门峡社区位于八大峡广场前海一线,西自青铜峡路,东至西陵峡三路,北自贵州路以南,地域0.9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共有居民 1850户,5000余人,45个居民楼院,驻街单位近300个。八大峡广场视野开阔,环境得天独厚,是社区居民健身的最佳去处。交谊舞队,健身队,太极剑队,秧歌队,腰鼓队和锣鼓队经常活跃在广场。 社区建设 2000年8月由市南区政府投资组建12平方米办公板房两处,2002年春安装了科普宣传栏、社区居民公开栏和党组织工作要素栏。2000年安装一户一表电表1048户,2005年安装一户一表水表207户。2004年安装健身器材一套、消防器材4套、楼道亮化43处、楼道扶手27处,改造污水管道116户,硬化楼院地面3000平方米。 社区特色 三门峡社区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社区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门峡社区的服务品牌是:用一颗赤诚的心,服务于千家万户。坚持科学发展观,牢记我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少年来,狠抓温馨港湾工作,为社区-解决临时工作岗位,确保社区稳定,并根据社区特点,满足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乐的需求。多次组织他们开展健康一日游,饱尝社区大家庭的温馨愉乐。 社区健身活动 三门峡社区干部以身作则,讲究诚信,乐于奉献,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群策群力,积极稳妥地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联系电话 86-0532-82684170 |
台西一路社区 |
社区由来 二十世纪初,我市行政区划版图便出现了台西镇。台西镇以台西三路为轴心,以周边诸经纬道路形成。俗称“西镇”。台西一路社区位于“西镇”西北方,主要以老“二院”“九院”为主体,于2001年4月由纬四路社区和四川路社区合并形成。 政区人口 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台西一路社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部老城区,东与费县路社区相邻,西与团岛社区相邻,南与纬五路社区相邻,北靠青岛胶州湾,社区总面积0.2平方公里,2004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后,辖区居民1674户,人口4297人,74个单元居民楼,居民小组68个。 社区建设 2005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装修了15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高水准的修建起文体活动中心、社区课堂、党员活动室、档案室、民意室、社区警务室、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站、星光老年之家、健身广场等;还建立了精神卫生咨询门诊、社区“父母学堂”。社区实行一站式服务敞开办公,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图书阅览室 社区特色 台西一路社区党总支一班人想居民之所想,为居民之所需。结合本社区实际,在“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争做居民精神生活的知心人,物质生活的依靠人,不断扩大服务功能,创出自己的特色,社区与麦岛精神病医院合作兴建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站,承担管区精神病患者的诊治,为管区精神病人建立了医疗档案。对管区特困家庭的精神病患者实行无偿、-服务,缓解精神病患者对管区压力,把为-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台一社区成立“父母学堂”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校、社区密切合作,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正确教育子女的能力,“父母学堂”的建立使年轻母亲既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又掌握适应新形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使更多母亲实现由“自然母亲”向“合格母亲”的转化。使儿童和母亲都受益,家长与孩子互动,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台一社区“父母学堂”开课 我们的服务品牌:心系社区 情牵居民 我们的服务理念:把好事办到家门口,把温暖送到人心头。 我们的工作作风:诚心为重公正为先 我们的服务精神: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完备的社区功能,良好的社区环境,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将台一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社区。 联系电话 86-0532-82673958 电子邮箱:liuqingqing0407@163.com |
纬五路社区 |
社区由来 纬五路社区居委会设立于1964年,由管区所辖主要街道台西五路而得名,原归属于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1999年台西三路街道办、单县路街道办合署为台西街道办事处;2004年台西街道办和原八大峡街道办合署为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经过两次归属调整,除辖区范围和居民数量有所增加外,居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社区服务站 政区人口 纬五路社区位于青岛市西部老城区,贵州路西段,辖区主要道路:西起台西一路东至台西四路;北起磁山路南至贵州路;占地面积0.13平方公里, 2004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后,辖区居民3079户、8081人,居民小组99个。 社区建设 2005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装修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高水准的修建起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棋牌室、健身室和老年活动中心、护理中心。社区实行敞开办公、一站式服务,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社区多功能活动室 社区特色 纬五路社区党委一班人想民之所想,为民之所需。结合本社区实际,在“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争做居民精神生活的知心人,物质生活的依靠人,不断突出社区服务功能,创出自己的特色:与第九人民医院合作兴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设立全科门诊,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义务查体,建立了健康档案。 社区医疗服务 开展送医上门。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实行无偿、-服务,缓解社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并以此为依托,推动残疾人康复保健事业,开展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医疗、保健工作,把助残服务真正落实到实处,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把为老服务工作摆在首位。积极兴办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养老护理中心,你不仅可以得到持证上岗的家政护理员的爱心敲门、家政服务方面的真诚服务,还可享受日间照料、洗衣、洗浴、精神慰籍方面的优质服务。 我们的服务精神: 和谐 温馨 诚信 奉献 我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 真情服务 我们的服务品牌: 创建温馨社区 搭建服务平台 我们的工作作风:有求必应 立说立行 我们的座右铭:社区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良好的社区环境,完备的社区功能,加之努力的工作作风,社区先后被评为:省、市老年活动示范点、市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和和谐社区等荣誉。 联系电话 86-0532-82678403 |
费县路社区 |
社区由来 上世纪末,随着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旧城改造,市南区西部政区几经调整合并。至2004年,由原西藏路居委会、费县路居委会合并为目前规模较大的费县路社区。 政区人口 费县路社区位于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东北1公里处。以西藏路为界,东北与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二十四中学毗邻;西北以西藏一路为界与台西一路社区、青岛造船厂接壤;西南以磁山路为界与纬五路社区、台西一路社区相连;东南以费县路、郓城北路为界与成武路社区一路之隔。除以上五条道路之外,社区内还有云南路、嘉祥路、西藏二路。社区的形状犹如一条飘带,呈长条形布局。社区总面积0.16平方公里,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居民2187户,人口5369人,93个居民小组。社区靠近301路、316路、25路、21路、2路、220路、215路等公交总站,临近青岛火车站、青岛轮渡,交通十分便利。 社区建设 社区有老年学校,老年体育协会,老年健身队等,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设置有读书角、阅报室、宣传橱窗、宣传黑板等设施,骋用了校外辅导员,丰富了居民及学生的业余生活;社区还组织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老服务队伍、治安巡逻队伍和卫生保洁队伍,以倡导精神文明,居有所安,居有所乐。2004年市福利彩票中心为居民提供老年健身路径3处,分别建在西藏路、西藏二路。2005年8月,市南颐和老年公寓在社区内成立,地址在费县路原双星医院,共有床位299个,是西部较大规模的社会养老机构之一。社区周边有一中、二十四中、食品学校3所中学,市南实验二小、贵州路、定陶路3所小学,以及1所晨光幼儿园,居民可就近入学、就托。 社区特色 在社区中心西藏路、云南路交界有小公园1处,内有长廊、绿树,每天早晚都有居民在此健身,跳舞,唱戏,下棋,自娱自乐。另外,云南路有建设银行,区级医院诊所,远近闻名的老中医诊所,居民自办的幼儿园,面食店,磁山路有较大规模的食品自选商场、奶站,费县路有大药房、双星专卖店,西藏一路有洗浴中心,嘉祥路有塑钢加工点,西藏路有快递公司、白铁加工、面食店等等,加之与团岛早市近在咫尺,极大的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联系电话 0532-82678400 |
成武路社区 |
社区由来 成武路社区居委会前身为成武路第二居委会,归属于原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1999年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和单县路街道办事处合暑为台西街道办事处后,于2001年由成武路第一居委会和成武路第二居委会合并而成,更名为成武路居委会,归属于原台西街道办事处。2004年原台西街道办事处和原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合暑为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归属八大峡街道办事处。虽辖区范围和居民数量有所增加,但居委会名称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成武路社区位于青岛市西部老城区,八大峡办事处的东部。成武路社区居委会位于成武路55号。辖区主要道路东起费县路中段,成武路中段西至磁山路,北起西藏路至郓城南路,其中包括郓城北路、范县路、单县路,占地面积0.16平方公里。2004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后,辖区居民2030户,人口4829人。 社区建设 2000年以来,陆续为社区48个楼道安装了感应灯;对1013户居民安装了自来水一户一表。2004年至今,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小区内安装15件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身的乐趣。2005年先后对24个楼院进行了地面硬化,硬化面积达3200平方,方便了居民出行,茶余饭后居民有了纳凉、聊天、休闲的场所。同时社区还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电动自行车等办公设施。 社区特色 成武路社区党总支一班人以为居民服务为宗旨,结合本社区实际,创建成武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突出社区服务的功能,设立全科门诊,免费为低保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加大力度多方解决再就业问题,为特困家庭、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居民服务。 社区还有“星光老年之家”一处,居民可以在室内打扑克、下象棋、打麻将,并有各类书籍2600余册,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们的服务品牌:心系居民 服务百姓 我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我们的服务精神:团结勤奋效率 我们的工作作风:敬业爱岗奉献 联系电话 86-0532-82651361 |
挪庄社区 |
社区由来 公元1911年德占时期,小泥洼一带居民因德军修建炮台而被驱出,部分居民挪迁至此,搭棚聚居成村,故取名“挪庄”。1988年,青岛市政府拆除棚户进行重建,按附近所建数处居民院中排序为“第七平民院”,但居民群众情深念旧,后称为“挪庄社区”。 政区人口 挪庄社区位于市南区西部,八大峡街道办事处东北0.5公里处,南靠著名的青岛一中,北临西镇公交总站,占地面积0、02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280户,人口总数3200人。 社区建设 1988年初,青岛市政府将挪庄列为改造规划内,经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青岛建筑公司承建施工,同年6月动工,次年12月竣工,建住宅楼16幢,总建筑面积为70404平方米,其中网点占3679平方米,驻街单位有农业银行一处,邮电局一处,餐饮业、旅馆等多处,网点生意兴隆,方便居民。自2005年由政府出资,在八大峡办事处等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内所有的背街小巷的路面都铺砖硬化,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办事处还联系各方面有关部门安装了英派斯集团的各种体育运动设施,大大活跃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办公方面,办事处投入了大量资金,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社区健身场 社区特色 挪庄社区两委一班人,本着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作风,真诚的为社区居民谋福利,解忧愁。社区特困家庭都按政策、按规定,享受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困难家庭每到过年都会领到一份救助物品;为老年人服务,及时办理老年证,与困难老人帮扶结队等,这样的社会美德处处体现在社区。在科技文化方面挪庄社区有很强的感召力,社区人口集中,结构紧密,每年正月、八月十五,社区都会如期举行“挪庄唱大戏”等文艺演出,深受居民好评。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社区位置距离公交总站和法宝超市很近,因此,交通、购物、都非常便利。同时,社区南边濒临栈桥海边,每逢节假日,每到夏日纳凉时,人们携妻带子,悠然自得,纷纷到海边欣赏海景。社区居民和睦相处,院内红瓦绿树,四季常青,春天樱花如潮,夏天空气清凉,秋天金黄落叶,冬天白雪皑皑,形成了一个居住合理、设施完备、网点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住宅小区。 联系电话 86-0532-82678374 |
台西五路社区 |
社区由来 台西五路社区居委会前身为台西四路居委会,归属于原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1999年台西三路街道办和单县路街道办合署为台西街道办事处后,于2001年由原台西四路居委会和西铁居委会合并而成,更名为台西五路居委会,归属于原台西街道办事处。2004年原台西街道办和原八大峡街道办合署为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归属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后,虽辖区范围和居民数量有所增加,但居委会名称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台西五路社区位于青岛市西部老城区,濒临贵州路西段,辖区主要道路:西起台西四路东至郓城南路;北起磁山路、单县路南至贵州路;占地面积0.12平方公里,2004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后,辖区居民2264户、 人口5782人,居民小组91个。 社区建设 2000年以来,陆续将社区内的100多个楼道安装了感应灯。2004年至今,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小区内安装了多个健身器材,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身的乐趣;并硬化院落地面2000余平方米,方便了社区居民出行。茶余饭后居民有了纳凉、聊天、休闲的场所。同时还配备了微机、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社区特色 我们台西五路社区党总支一班人以为居民服务为本,结合本社区实际,创建家乐康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突出社区服务功能,设立全科门诊,免费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义务出诊,并建立了健康档案。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实行无偿、-服务,缓解社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与贵州路小学联手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加大力度多方解决再就业问题,为特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居民服务。 我们的服务精神:团结勤奋 效率 我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我们的服务品牌:爱心、热心、诚心 我们的工作作风:敬业、爱岗、奉献 联系电话 86-0532-82655250 |
汶水路社区 |
社区由来 汶水路社区居委会设立于1954年,由管区主要道路而得名,原归属单县路街道办事处。1999年台西三路街道办事处、单县路街道办事处合署为台西街道办事处;2001年由原汶水路居委会与西康路居委会合并调整成为现在的汶水路社区居委会。2004年台西街道办事处与原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合署为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经过两次归属调整,辖区范围有所扩大,居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汶水路社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部,西临郓城南路,南接贵州路,北依单县路。总面积约0.16平方公里。本社区至2005年底共有居民1728户、人口4230人,居民小组95个。 社区建设 几年来,政府投入了资金,建起了办公用房,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健身场所和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实行敞开公、 “一站式”服务,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汶水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的原则。了解居民群众的需求,反映居民群众的呼声,顺应居民群众的需要,着力解决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改造背街小巷近3000平方米,社区楼院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绿化率达到50%,为18个楼座安装了楼梯扶手,有40%的楼道安装了感应灯,数字有线电视全部入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已近千户,60% 的居民家庭已安装了集体供热。 社区特色 为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提升文明程度,社区一班人想民之所想,为民之所需。做居民精神生活的知心人,为了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与社区共建单位“教师之家”签约文化资源共享协议书,社区成立老年交谊舞、秧歌舞队、太极剑队、太极拳队、剪纸班等文体队伍,经常性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科学文化讲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了社区的整体形象。 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己任,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真正体现我们社区的服务品牌,群众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联系电话 86-0532-82685065 |
汶铁社区 |
社区由来 由原铁路分局宿舍家委会延续而来,于1964年区域合并后归单县路街道办事处所管辖,取名汶铁居委会。1999年单县路街道办事处与台西三路办事处合署为台西街道办事处;2004年台西街道办事处和原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合署为现八大峡街道办事处。经过三次归属调整,除辖区范围扩大和居民数量增加外,居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汶铁社区居委会位于市南区的西南部,是八大峡街道办事处最东部的一个社区,辖区东起西陵峡路延至朝城路,西至范县路,南起海边,北至费县路。社区总面积0.4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辖区共有住宅楼52栋,总户数2210户,人口6412人,设居民小组98个。 社区建设 居委会原是12平方米的板房,冬寒夏热,居民无活动场地,2005年9月,在市南区和八大峡街道办事处共同努力下,居委会办公条件得以改善,扩建了办公用房,面积达83平方米。建立了一处党员活动室、一处图书室。居委会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配备了办公设施: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完善了四级网络:纵向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党小组长、楼道小组长、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四级网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点、链、面,进行了有机焊接。横向以社区党组织的党建议事协调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络。 汶铁社区地处老城区,居民楼院配套设施差,部分楼院已进行了改造,逐步增加居民示范楼院。有室外健身活动场地二处。有各种活动的队伍,覆盖面为老年人的70%以上。有星光老年之家一处,天天开放、天天有活动,为老年人增加了学习、娱乐的场所。 社区特色 社区位于火车站的西部,属繁华地段。因此,有三多:门头店铺多,有200余处;流动人口多,更换非常频繁;集体户口的人数多,且流动性大。比较大的驻街单位有:铁路、海关、建银大厦、协合华天大酒店、海上皇宫、五星宾馆、第九人民医院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在第九人民医院,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为居民看病及日常查体提供了方便,并提供了优质服务。 汶铁社区精心打造“情系群众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品牌,不断拓宽服务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计生及优生优育、文化娱乐、应急家政等便民利民免费服务。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各种救助、保障及教育工作。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残疾人,可为居民办理二大类十几项服务,社区服务开门七件事:一是操办健身保健;二是拓展文化娱乐;三是整治环境卫生;四是加强治安防范;五是增设咨询援助;六是推行便民服务;七是调解矛盾纠纷。推行人本管理,做到“五为”:一是制度为群众建;二是活动为群众办;三是平台为群众搭;四是实事为群众办;五是利益为群众谋。 另外,社区还建立了“民情倾诉站”随时接待群众来访。“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的动力,群众的要求就是工作的目标”。社区坚持把工作落实在一线,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快捷细致地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为和谐社区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电 话:86-0532-82678401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