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青岛 >> 市南区 >> 云南路街道 >> 朝城路社区

朝城路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朝城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朝城路社区简介

  社区由来    朝城路居委会成立于1954年,其前身为原云南路办事处广州路第二居委会,2001年3月成立朝城路社区居委会。
  社区人口    朝城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东部,面积约0.2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居民户数2196户,人口5537人。
  社区建设    朝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把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时刻把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建有活动中心、图书室,图书室藏书1600余册。为满足居民的各种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使社区成为文明、祥和、安居乐业的家园,社区居委会建立了6支志愿者队伍,无论是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城管卫生、社区文化等都纳入了整体规划。60多名志愿者队伍每天在辖区内看楼护院,管理卫生和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健美操、太极扇、交谊舞队伍,长期活跃在社区。现在的朝城路社区更加的安定有序,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社区特色 朝城路社区与7条道路相连,紧邻青岛火车站,辖区内有个体旅馆、饭店、商店百余家,驻街单位百分之八十属铁路系统。铁路文化宫、铁路体育中心为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驻街单位市南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所开展便民服务,为社区老年人、育龄妇女免费查体,充分体现了社区资源共享的优越性。
  联系电话 86-0532-82626237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202004 266000 0532 查看 朝城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朝城路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朝城路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朝城路社区

  社区由来    朝城路居委会成立于1954年,其前身为原云南路办事处广州路第二居委会,2001年3月成立朝城路社区居委会。   社区人口    朝城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东部,面积约0.2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居民户数2196户,人口5537人。   社区建设    朝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把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时刻把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建有活动中心、图书室,图书室藏书1600余册。为满足居民的各种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使社区成为文明、祥和、安居乐业的家园,社区居委会建立了6支志愿者队伍,无论是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城管卫生、社区文化等都纳入了整体规划。60多名志愿者队伍每天在辖区内看楼护院,管理卫生和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健美操、太极扇、交谊舞队伍,长期活跃在社区。现在的朝城路社区更加的安定有序,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社区特色 朝城路社区与7条道路相连,紧邻青岛火车站,辖区内有个体旅馆、饭店、商店百余家,驻街单位百分之八十属铁路系统。铁路文化宫、铁路体育中心为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驻街单位市南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所开展便民服务,为社区老年人、育龄妇女免费查体,充分体现了社区资源共享的优越性。   联系电话 86-0532-82626237   

寿张路社区

  社区由来    寿张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54年,1958年定陶路居委会并入,2001年更名为寿张路社区居委会,2004年将原寿张路社区居委会和汶上路社区居委会合署组建了新的寿张路社区居委会,合署后社区党支部改为社区党委,下设三个党支部。   社区人口    寿张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东南部,面积约0.15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共有居民2340户,人口5700人,68个楼院,以贯穿区域南北主干道寿张路命名。   社区建设    寿张路社区居委会在区域人口居住密集、人员流动量大、暂住人口多的环境中,努力打造平安社区。在社区治安中对广大群众加强治安宣传教育,每个楼院、旅店建立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在社区中建了一支80多人的义务看楼护院队伍,设治安信息员23人,治安联防巡逻队员16人,形成了“街、巷、院、户”于一体的群防群治网络。社区实现了连续4年“零发案”,连续6年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成为市南区“十佳”治安小区之一。云南路派出所寿张路警务组长王文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社区工作得民心,喜获荣誉笑颜开   寿张路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各项工作中,齐心协力、不断创新,成为居民的“主心骨”。曾荣获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先进社区等荣誉10多项。   社区特色 寿张路社区处在青岛火车站的西侧,自1901年胶济铁路开行,这一区域逐渐开辟,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便在这一带筑屋建宅,遂形成居住和商业区。目前历史遗留中保存最完整的楼院是费县路35—47号,俗称日本院。定陶路小学是区域中历史最久的单位之一,创建于1921年,时名为宁波旅青同乡会馆,1947年更名为中心小学,1949年易名为私立培才小学,1953年定名为定陶路小学至今。区域内变化最大的是位于费县路57号、汶上路16号至寿张路28号的小三角地,这一小区人口密集,房屋简陋,小房屋、小巷道、小买卖,市、居混杂,俗称“小菜市”。1998年政府对这一棚户区彻底改造,建成了办事处辖区内最现代化的住宅小区“金田公寓”。主楼高30层,配有电梯、煤气、暖气,每户装有电话和数字电视。经招商引资,法国独资企业——“法宝超市”落户小区,迅速提升了台西一带居民的生活品位。   寿张路社区与青岛火车站相连,是过路客食宿的首选之地。人员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区域的经济繁荣。小饭店、小旅店、小百货店、小理发店等布满了大街小巷的门头房。这一带的饮食是最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因为消费不高和大多是些过客,餐饮只能以家常菜为主。不仅老店如此,这里还不停地产生一些新的特色,比如寿张路的顺喜,不声不响地打造出一系列特色家常菜,一道极普通的红烧鱼,在这里也做的有声有色,清水大肠、小豆腐等都做得别有味道。   联系电话 86-0532-82628140   

邹县路社区

  社区由来    邹县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1999年由成立于52年的原邹县路居委会、邹县路第二居委会、云南路中段居委会组成了新的邹县路居委会。2004年滋阳路社区居委会、濮县路社区居委会撤销,部分并入邹县路社区居委会。社区以区域中心道路邹县路命名。   政区人口    邹县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中南部,面积约0.1平方公里。 至2005年底,社区常驻居民2472户,人口6180人。   群众学习热情高   社区建设    社区居委会把“区域(办事)5分钟”当作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标准,形成了雷厉风行的办事工作作风。邹县路社区的居民楼院始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都是“里院”套“里院”。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弱势居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的着力点。近几年来他们广泛发动群众,持续不断地开展楼院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垃圾、硬化路面、绿化楼院。同时为社区中52户特困户办理了低保,为26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公益性岗位,为30多名无业人员找到了临时性工作。对孤寡老人由专人负责照顾。   党员活动创意好   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健身活动,是邹县路社区建设中的又一亮点。目前社区中有秧歌队、太极拳队、中老年健身舞队,长期活跃在大街小巷。   社区特色 邹县路社区处在滋阳路一带的商业区中。具有西镇小吃一条街的滋阳路上,有10多家快餐小吃店,白天和夜晚以各自独有的风味接待着南来北往的食客。社区内百货店、旅店、理发店、面食加工店等遍布大街小巷。邹县路上的永新浴池具有60多年历史,是岛城保留完好的一座老式浴池,是老爷子们最喜欢的洗浴之地。市级医院(第五人民医院)24小时门诊服务。滋阳路室内超市全天候的开张和八条公交车通行,使邹县路社区的居民在5分钟左右就可以坐上车、吃上饭、购上物、看上病。   联系电话 86-0532-82614994   

嘉祥路社区

  社区由来    嘉祥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中南部,成立于2004年8月,由滋阳路社区居委会和濮县路社区居委会合并而成。以辖区主要道路嘉祥路命名。   政区人口    至2005年底,区域面积约0.15平方公里,居民1755户,人口4250人。   社区建设    社区在解放前是西镇的一个贫民区,居民楼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楼院、老设施、老住户,几十年不变。同进出一个大门,同用一个水龙头,同用一个厕所,同在一个房檐下吃住。十几家一个院,几十年如一日,邻里间和睦相处显得特别重要。   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工作中努力打造和谐社区氛围,他们把建和谐社区从楼院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每个居民做起。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加建设和谐社区的活动。广大居民自觉地行动起来,共同管理楼院的事务。卫生轮流打扫,水电费轮流收交,安全互相看护,有事互相帮助。   嘉祥路社区一班人,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力为居民办实事”当作社区服务的主旨。目前社区中下岗失业人员385人,特困户41户,残疾人75人,老年人762人。他们在做好弱势人员的正常服务外,一直关注着每个居民的家务事。家庭邻里有纠纷及时登门调解,特殊孤儿及时安置食宿,老人病故及时登门协助家人料理,生活遇到特殊困难及时登门办理临时救助等。使社区居委会成为居民的热心人、知心人、贴心人。   走进去,知冷热   社区特色 区域内以居民楼院为主,单位较少,大部分为解放后建立。原有单位主要有青岛肥皂厂、青岛服装八厂、无线电四厂、青岛散热器厂、青岛第二十四中学、市南实验小学等。目前社区里民营企业11个,个体工商户42个。   文化活动方面,嘉祥路社区十分重视使广大中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先后建立了“老年人文体活动之家”、“中老年人健身队”、“文明巡访团”、“书报阅览室”、“治安巡逻组”、“便民服务组”等,使社区成为广大居民的“乐园”。   动起来,享健康   联系电话 86-0532-8261871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四川路社区

  社区由来    四川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1998年四川路居民委员会由四川路第一、第二、轮渡、幸福楼等居委会合并组成。2001年社区居委会成立时,属西江路居委会的幸福楼1-4号楼划入该居委会,2004年滋阳路社区居委会撤销,部分楼院划归该居委会。   政区人口    四川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西部,面积约0.1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居民户数1950户,人口4980人,以区域内唯一一条道路四川路命名。   社区建设    四川路社区处在四川路西侧的海岸地带,居民楼院从北向南一字排开,南北之间的距离约900米。具有人居百年历史的四川路是管区最早告别“棚户区”的路段之一。1963年西广场改造,“幸福楼”问世,改名为四川路1号、3号、5号。原福星里1936年建,更名为四川路66号。原西花园1982年改造,更名为四川路68号。1986年原六院拆除,建起两座高楼与青岛轮渡码头形成一体,更名为四川路21号。1992年新广场改造,更名为四川路7号、9号、11号。1993年原日本院改造更名为四川路23号丁。1995年新市场改造更名为四川路15号甲。经过不断地拆迁改造,居民的生活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建设正向着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明天前进。   先进性教育不放松   社区特色 该社区大单位较多,有青岛轮渡公司、7811厂、海丰集团、市公交巴士车队、冷藏厂等,这些驻区单位在社区环境整治、社区治安、社区助困等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四川路社区的居民80%是原棚户中的老住户,-多,四川路社区居委会把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当作为居民服务的重点,摆在工作的首位。为社区中70多户特困户办理了低保,为40多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公益性工作岗位,同时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了图书室、老年健身活动室、娱乐室及大秧歌队、腰鼓队、交谊舞队等文艺队伍。四川路社区崭新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秩序、活跃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居民“身居高楼不思蜀”   老年人生活有保障   。   联系电话 86-0532-82628802   

枣庄路社区

  社区由来    枣庄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4年8月,由原东平路社区居委会和观城路社区居委会合并而成。   社区人口    枣庄路社区居委会地处办事处的中部,辖区面积约0.1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社区常住居民2360户,6300余人,分居于72个楼院,有60个居民小组,社区以贯穿辖区中心的枣庄路命名。   社区建设    枣庄路区域与云南路、四川路、东平路、观城路相连,出入四通八达,加之暂住人员多,枣庄路社区居委会把打造良好治安环境、根治陋俗、人人争做文明市民当作工作的着力点。在各楼院建立了文明执勤岗,对出入楼院的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对乱倒垃圾、乱烧纸香、乱张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随时随地进行纠正。   社区治安我参与   “关爱孤寡老人”是枣庄路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的一个特色。区域内有孤寡老人11户,他们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居委会针对不同情况,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他们的实际困难时刻放在心上。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经常登门走访,及时为他们办理低保、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为他们粉刷房子、清理卫生、洗衣被等。社区居委会每年用在孤寡老人方面的费用都在千元以上。“社区是一家、管理靠大家”。枣庄路社区居委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带领广大居民群众,努力做好社区的安全、卫生、救助等工作,不断改善居民的卫生环境和生活质量。   社区特色 枣庄路社区居委会的地域处在小泥洼村遗址的中心地带,是老“四院”的根基地,在藤县路以东仍保留完整的三面型“里”院,这一区域是人居的宝地。虽经历史变迁,这里的人们仍保持着老四院的人土风情和生活习俗,“煎饼卷大葱”是这里居民的传统美味。   联系电话 86-0532-82623696   

广州路社区

  社区由来    广州路社区居委会的前身是广州路北段居委会,成立于1952年,当时管辖的户数是300户,后经多次调整,于2001年将4808工厂家委会、电业局云南路家委会兼并,成立广州路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从广州路1号至23号,四川路2号至34号,枣庄路62号,观城路51号至77号,云南路85号至133号。   社区人口    广州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中北部,辖区面积约为0.1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共有居民1600户,4600人,以辖区内主要道路广州路命名。   社区建设    广州路社区居委会一直以来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社区开办的型煤代销店、煤气代灌点,多年来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生活的便利。   广州路社区居委会积极拓展非正规就业渠道,近年来,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在社区开发公益岗位,先后在云南路85号院、广州路5号院安置8名“4045”人员从事治安保洁工作,院内实行物业化管理,24小时为居民服务。社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多次被评为“星级安全社区”。为多名失业协保人员办理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青岛市社会保障局评为“非正规就业先进单位”。   广州路社区党员226人,社区党委下设三个党支部。多年来,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办实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社区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带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社区党组织重视党员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的新路子,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成立文明巡访团,打造出一支“热爱社区、奉献社区”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文明社区、青岛市非正规就业先进单位等,获省、市、区级以上荣誉称号40多项。   社区特色 广州路社区内既有体现现代化生活气息的花园式电业恒源物业小区、观城公寓物业小区,同时又遗留着如云南路99号、125号、131号等解放前建造的“里”式楼院。社区内大单位:有曾经哺育了青岛三代人、蜚声全国的“钙奶饼干”生产基地“青食公司”,中华老字号的“万香斋”肉食厂,私营企业“青岛勇丽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集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友实大酒店。社区的临街房大都改为经营店铺,有62家个体经营户,特别是云南路、广州路交界一带是社区的繁华地段,以占地近千平方米、上下两层的恒源美食广场最具人气。   联系电话 86-0532-82612721   

西江路社区

  社区由来    西江路居委会成立于1954年。2001年4月由菏泽路居委会、水产局家委会、4808厂家委会、外贸家委会并入而成,更名为西江路社区居委会。   政区人口    西江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西北部,有6条道路相连,以辖区主要道路命名。至2005年底,社区面积约0.22平方公里,居民户数1581户,人口3861人。   社区建设    西江路社区大部分位于“西广场”,长久以来这里一直是政府比较关注的“热点”城区之一。原因是这里长期集聚着庞大的弱势人群,生活在海滩的不利环境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治,生活设施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关心西广场广大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上世纪60年代在西广场率先改造棚户区,建起了“幸福楼”,80年代又将这一带的棚户院全部改造成楼房,2000年后,政府又把这里列入新世纪城市改造规划之中。目前政府投资100多万元拆除违章建筑,平整街巷,改善环境。   社区特色 西江路社区拥有一只80人组成的社区文体队伍,已坚持活动7年之久,经常参加市、区组织的重要庆祝活动和比赛。社区2003年被青岛市老年体协评为市五好基层组织。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市南区评为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   该社区已成为邻里互助、卫生同讲、文明有序、各享其乐的和谐社区。   联系电话 86-0532-82614548   

莘县路社区

  社区由来    莘县路居委会成立于1998年6月,由原莘一、莘二、莘三居委会组成,2001年3月成立了莘县路社区居委会,2004年8月云南路社区居委会撤销,并入莘县路社区居委会。   政区人口    莘县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办事处的北部,区域内有8条道路相连,以辖区主要道路命名。面积约0.2平方公里,截止到2005年底,居民户数2680户,人口6733人。   社区建设    莘县路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服务”两个字上,时刻把居民利益放心上,竭尽全力为百姓办实事。对辖区的危房经常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对老弱病残居民,经常登门走访,随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社区居民关注社区发展   莘县路社区居委会还不断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无论是城管卫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文化等都纳入整体规划,按照居民自治的原则建立工作委员会。6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坚持看护楼院、管理卫生,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一支由50人组成的以大秧歌、健身舞为主体的文化队伍,长期活跃在广场街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形成了社区温馨、和谐、健康的文化生活氛围,突出了志愿者队伍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与自我服务。现在的莘县路社区安定有序,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精神面貌令人鼓舞。   老年公寓关爱老年生活   社区特色 莘县路社区与东面的铁路线和西面的海岸线相伴约800米,自古在青岛百姓中负有盛名的“西大森”市场、“菜市楼”市场虽历经演变现已不复存在,但商贸业发达的传统却延续下来。莘县路北端有水产品批发市场,南端有天桥市场,中段是土产品一条街,大大小小的门头杂货店106个,各种商品买卖十分兴盛。莘县路作为西部市区的交通要道,居民出行方便、吃海鲜方便、购物方便。   联系电话 86-0532-82623282。   


朝城路社区特产大全




朝城路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