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社区
村庄由来 永乐元年,王氏太祖从云南迁入此地结草为庐;清咸丰年间,于氏由于家下河迁来;1930年又有刘氏迁来本村,居张村下游,河西崖上,故取名为河崖村。
政区人口 社区位于台柳路、李村西南3.5公里,临近“三0八”国道、长沙路和重庆南路,交通非常便利,原河崖村有157户406人,自1994年区划为四方区,隶属河西街道办事处。现有户数196户587人,现改称为河崖工贸中心河源社区。
经济状况 近几年来,依靠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开发建造居民楼12座,厂房出租、土地出租,壮大了社区经济,4层的办公楼,现已立项建设。
村居建设 1994年以来,社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建设,河崖小区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四季常青,有幼儿园2处,社区卫生所2处,社区活动室276平方米。设施齐全,有社区保洁、治安、绿化队伍,2004年度被评为“青岛市文明社区”。
联系电话 86-0532-85035855
传 真:86-0532-85035580
邮 编:266100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205007 | 266000 | 0532 | 查看 河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河源社区 |
河源社区 村庄由来 永乐元年,王氏太祖从云南迁入此地结草为庐;清咸丰年间,于氏由于家下河迁来;1930年又有刘氏迁来本村,居张村下游,河西崖上,故取名为河崖村。 政区人口 社区位于台柳路、李村西南3.5公里,临近“三0八”国道、长沙路和重庆南路,交通非常便利,原河崖村有157户406人,自1994年区划为四方区,隶属河西街道办事处。现有户数196户587人,现改称为河崖工贸中心河源社区。 经济状况 近几年来,依靠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开发建造居民楼12座,厂房出租、土地出租,壮大了社区经济,4层的办公楼,现已立项建设。 村居建设 1994年以来,社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建设,河崖小区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四季常青,有幼儿园2处,社区卫生所2处,社区活动室276平方米。设施齐全,有社区保洁、治安、绿化队伍,2004年度被评为“青岛市文明社区”。 联系电话 86-0532-85035855 传 真:86-0532-85035580 邮 编:266100 |
联保社区 |
联保社区 村庄由来 相传清乾隆年间,王氏率儿子及儿媳从李村河北迁此建村,后儿子病故,孙子背生,儿媳在公爹的帮助下,把孩子抚养成人,保住了王氏后代,从而取名“保儿”村。后又有“于、陈、刘、程”等姓氏相继迁来,形成多姓自然村。 政区人口 公司位于四方区东部,总面积770亩(0.51平方公里),东临308国道,西临重庆南路,北临蚌埠路,台柳路横贯其中,1993年成立“青岛联保实业总公司,”1994年青岛市进行区划调整,由原崂山区划为四方区,隶属四方新经济区,1998年村民户口全部“农转非”,1999年12月20日撤村建“居”,为河西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居民650户,人口1580人,流动人口2200余人。 经济状况 位于台柳路269号的青岛四方闲置物资市场是目前青岛市经营旧货家电规模最大的市场,主要经营旧家用电器、旧家具的批发零售。为扩大市场的范围,2004年后,公司对市场作全面调整,利用308国道的网点房经营五金建材的批发零售,扩大了市场规模。 社会事业 自2001年以来,公司共投入约200万元,用于老年人养老保险事业,全村实现了路面硬化;街道成立了治安巡逻队,24小时专人值勤;设立了多处垃圾池,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为4045人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四方区对旧自然村改造建设为新城区已作统一规划, “城中村”的建设、改造工作正在进行。 联系电话 86-0532-85031692 |
华清社区 |
华清社区 村庄由来 华清社区原名小水清沟村。据《即墨县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董氏从云南迁此建村;明末清初(1632年)郑氏又从大水清沟迁来;后又有王、曲、于姓相继来村,组成了多姓家族村,距今已有602年历史。郑氏占村民的70%。因村西山丘流出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常流不息,环村而过,故名为“小水清沟村”。 政区人口 华清社区位于青岛市四方区东北部,在河西街道办事处西北1.5公里处,张村河中下游南岸,社区有纵横交通干道重庆南路、长沙路、周口路及开平路等,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1999年7月,小水清沟村改为华清社区。有居民923户,人口2 402人。社区距流亭国际空港、青岛海港码头均不足十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环境开阔优美,发展前景广阔。 经济状况 招商引资是社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立了华清都市工业园,投资300万元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达到水、电、路、通讯等“七通一平”标准。共引进外资企业2家,内资企业18家。近3年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其中,外资500万美元。主要项目有与沙特阿拉伯ALJ公司合作成立的青岛安利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占地29.48亩,投资300万美元,注册资本210万美元;与大山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青岛市重点项目“青岛华山汽车贸易城”坐落于重庆南路,占地230亩,预计总投资3~5个亿元。2004年,投资建设的33个4S店中,已建成的22个,已开业和试营业22个,办理工商注册24个,办理税务变更和登记17个,重庆南路作为汽车贸易大道已初具经营规模。 2004年,全村有民营企业120余家,年收入达2亿元。社区经济总收入2.2亿元,人均收入9000元。其中,青岛华清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重庆南路246号,占地两万余平方米,主要经营肉食品加工。固定资产已达3000万元,2004年经济总收入3800余万元,实现利税120余万元。华清肉制品分肠类系列、烤肉系列、火腿系列、酱卤制品系列五十多个品种,以“新鲜、美味、健康、营养”的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覆盖山东省内各大中城市。近几年,“华清”系列肉制品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消费者信得过肉制品”、“青岛市放心满意产品”、“青岛市消费者协会特别推荐产品”、“青岛市菜篮子工程推荐产品”、“青岛名牌产品”、“青岛市著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优质名牌”;华清烤肠、猪头肉又同时被评为“青岛名吃”、“青岛市家庭厨房工程推荐产品”,“华清”肠类、肉制品被国家内贸局评为“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华清公司先后被评为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市“先进私营企业”、“山东省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青岛市菜篮子先进单位”,成为“区重点保护企业”、“青岛市百强私营企业”、山东省“打假维权重点保护单位”,被认定为“A级财务信用企业”,被青岛市肉类协会推荐为“放心肉制品生产企业”,被中国质检协会吸收为会员单位。 村居建设 1994年以来,社区共投入300多万元用于社区建设,主要街道沥青硬化,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建住宅楼25座,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520户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社区水、电、通讯、交通、医疗、文化设施便捷齐全,居民安居乐业。2004年,社区荣获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社区、青岛市文明社区。 联系电话 86-0532-84895007 传 真:86-0532-84895007 |
大山社区 |
大山社区 村庄由来 清乾隆五十四年,王氏从大麦岛来此看山定居,名王家庵子,后取吉利改名达山村,后又演化成现名大山村。 政区人口 位于德丰路8号,紧邻青岛市区主干道重庆南路,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西临嘉定山、北岭山,南靠双山,距流亭国际空港、青岛海港码头均不足十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1992年成立大山实业总公司,其性质为集体企业(村委会改居委会时间为1999年6月)。截止2005年底,共有居民584户,人口1519人。 经济状况 大山公司在建设青岛市汽车贸易大道的基础上,2006年又引进了国际宠物市场、中新驾校、福日车行、青岛华世通、青岛大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青岛鑫康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大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4100万元。引进项目和投资总额列辖区第一。 优势产业 为了加快青岛市商业专业特色街规模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推动全市流通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四方区推荐和专家论证,并报市政府批准,青岛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命名四方区的重庆南路为“青岛市汽车贸易大道”,逐步使该路段形成“知名品牌聚集,服务理念先进、服务设施齐全”的青岛市汽车销售中心。青岛市汽车贸易大道一期工程占地15.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大山实业总公司在该城内设有六和汽车、华悦新亚汽车等7个4S汽车品牌店。公司被街道评为“2004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协税护税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 1994年以来,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共投入1000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建住宅楼11座,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安置居民260户,小区有水、电一户一表、数字电视、天然气等配套设施,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健身设施齐全,有大山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居民全部投保社会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险,其中4045人员减免部分费用,集体代缴保险。目前旧村改造的一切相关手续均已办妥,2006年将实施拆迁改造。大山社区还被评为“市级文化社区”、区级“社区教育突出贡献单位”。 |
双山社区 |
双山社区 村庄由来 双山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自然村。原名范家口,又名崔家口,因村中有两座相连之山,1934年改名为“双山村”。双山,先后经历了“村”、“农业社”、“生产大队”、“家委会”的演变,1993年成立“青岛双山工贸总公司”,1994年6月青岛市进行区划调整,双山村由崂山县划归四方区,隶属双山街道办事处,1995年11月双山街道办事处与河西街道办事处合署,双山村隶属河西街道办事处,1998年实现“农转非”,1999年改为双山社区居委会。 政区人口 双山社区地处四方区东部,占地总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52户,1382人。其中,308国道、台柳路横贯社区,西临重庆南路,南有福州路与308国道连接,是四方区即将进行开发建设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居住区。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双山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双山工贸总公司现有下属企业12个,主要企业有青岛双山印刷厂、青岛双山塑料制品包装厂、青岛耐普电器厂、青岛双山建筑安装有限公司、青岛双山货运交易市场等,现有资产4607万元,税收连续多年位居全区首位。 双山社区地处青岛市主城区的中心地带,308国道、福州路和台柳路等交通主干道横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青岛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双山公司先后引进韩国企业“青岛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台商飞利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等独资企业,是从事商贸等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村居建设 双山社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极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也走在全区的前列。村内有学校、幼儿园和医疗站,工贸总公司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教育事业。公司还设立了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办、治保会等社会组织,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联系居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不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无民转刑案件。被评为青岛市流动人口管理示范点。 辛勤的耕耘、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奋斗,使双山工贸总公司、双山社区赢得了许多荣誉,连续多年被授予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三优一做”先进集体、市文明小区、市计划生育“三为主”模范单位、区先进党支部、区经济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区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5665545 传 真 86-0532-85665545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