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朝万历初年,王氏祖自青州府临朐徙迁入即墨之西以居,取名王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南5.8公里。南濒盐田,北与辛屯接壤,东与西张哥庄为邻,西与周家庄毗连。2004年王家庄村改为王家庄社区,有耕地面积891亩,居民782户,人口2144人。
经济状况 饲养蛋鸡6万余只,存栏生猪1200头,饲养仔貂2000余只,奶牛场1处,年产值200余万元。开发浅海、近海滩涂养殖,建造虾池1000余亩,年产对虾120余吨。从1985年开始,先后建起毛纺织、服装加工等16家工厂,从业人员800余人。拥有集市商业网点10处,临街商铺10余家。2000年,开辟王家庄集市,年贸易额约2000万元。2004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8505万元,人均收入5536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社区建设,所有大街全部沥青硬化,安装街灯,大街两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起垃圾池,成立清洁队,天天清理卫生;全村居民家家吃上自来水。拥有达省级规划标准小学一处,保健室一处。全社区80%以上居民户有彩电冰箱,有固定电话700部,有线电视入户500户。2004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5.1%,投保总额达946.5万元;参加医疗保险1788人,参保率达96%。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2138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214005 | 266000 | 0532 | 查看 王家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岭社区 |
北岭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清乾隆年间,王氏祖由湖岛子迁至马哥庄北岭处立村,故名。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北侧,距办事处驻地不足百米,南、东两面分别与上马社区、下马社区毗连,北临李仙庄社区,西与郭家庄社区相接。2004年8月村改居,改称北岭社区,拥有耕地267亩,人口222户、541人。 经济状况 1987年建立北岭预制构件厂,年产值200万元,利税20万元。1996年建立塑钢门窗厂,年产值100万元。1998年,先后引进韩国华寅服装有限公司、荷兰永利卫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韩国东升服装有限公司3家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发展。发展经济型种植户10家、蛋鸡饲养业户6家、个体工商业户 8家、集市摊点30余家、建筑专业户2家。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3768万元,人均收入6173元。 社会事业 投资10万元建起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8万元建起了室外篮球场,每年向机关幼儿园和上马小学拨款10万元。投资20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大街小巷除用沥青硬化外,还安装了路灯,大街两侧栽花植树,使之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自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间实施旧村改造建楼房12座,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使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彩电入户率达100%,有151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60%,电话入户率达95%。社区每年为独生子女投放备用金保险1.5万元,为困难户发放生活补助金1万元。2003年社区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231名村民一次性补助社会养老保险金38.3万元,投保总额82.7万元。200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3.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524人,参保率为100%,投保总额8250元。1995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获青岛市文明村庄、村镇规划省级明星村称号。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2185 |
王林庄社区 |
王林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王氏祖王林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故名。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6公里,南与林家和郭家庄两个社区接壤,东与邱家社区相邻,西、北两面濒临桃源河。2004年村改居,改称王林庄社区,有耕地4999亩,居民1280户、3843人。 经济状况 先后建有砖瓦厂2个,劳武机械厂1个,塑料厂1个,盖保特厂1个。兴建商业网点20余家,发展个体摊位200余个。开发沿河荒滩4000多亩,实施淡水养殖。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9983万元,人均收入5430元。 社会事业 投资上百万元对村中大街和村前两条进村路用沥青硬化了路面,砌修了排水沟,并于道路及大街两侧栽植了风景树加以绿化。建起了垃圾池,组织卫生队对垃圾进行日集日清。每年投资15000余元对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修缮。98%的居民都搬进了宽绰、明亮的大瓦房和楼房。2004年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43.4%;有2767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8339 |
邱家社区 |
邱家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邱氏祖于明末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故名。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3.5公里,南与郭家庄社区接壤,东与海-区相邻,北濒桃源河,西与王林庄社区毗连。2004年8月村改居,改称邱家社区,有耕地378亩,居民186户、538人。 经济状况 社区有118户从事经济型种植、养殖和发展第三产业,有150余名男女强壮劳动力由农转工。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达到1367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353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资4万余元,修建了村幼儿园和联办小学校舍。投资30余万元,拓宽取直了村中大街,并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大街两侧砌修了排水沟;建起了垃圾池,设专人对垃圾进行日集日清。进村路和大街两边栽花、植树,使村貌大为改观。2003年,社区给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 112名老年人一次性补助社会养老保险金4.6万元,投保总额达21.4万元。200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40.7%,参加合作医疗保险者有482人,参保率为95%,上交金额7484.5元。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9444 |
海东社区 |
海-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高氏祖于明永乐年间由云南徙迁至此立村,时因西临海处,故名。 政区人口 社区位于上马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3.25公里,西与郭家庄社区接壤,北濒桃源河,东与蓝家庄社区毗连,西与邱家屯社区相邻,拥有耕地770亩,237户,672人。 经济状况 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小商业、饮食服务业、家庭饲养业和手工业为重点的方略,就2002年计社区就有20多个业户为花芯厂配套经营,只此一项从业人员竟达300余人。2004年社区总收入1814万元,人均收入5104元。 社会事业 社区在上马街道境域内其水源含氟较高,旧时因水质低劣,村人患斑铀齿者众多。为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打了一口水质较优的水井,并建了水塔,铺设管道,使村民吃上村建的自来水,初步远离氟水源,1997年村又投资12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由此彻底告别了氟水。投资10万元、上级政府拨款30万元,对两条大街进行拓宽取直,并用沥青硬化路面;投资3万元砌修了排水沟,且栽花植树,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还投资实施了电网改造、变压器增加350千瓦的容量。为改善办学条件每年拨给学校1.3万元,每年为独生子女投放备用保险金8000元。2003年社区基本养老保险216人,基本养老保险率达66.2%,有576人参与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上缴金额8936元。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9243 |
蓝家庄社区 |
蓝家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贾士祖从云南迁李仙庄之北立村名北李仙庄。因当时村小易受欺,于明朝后期求助即墨城蓝田予以庇护,遂甘以蓝姓命村,改为蓝家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3公里,南临李仙庄社区,东与棘洪滩街道古岛社区接壤,北临桃源河,西与海东屯社区相邻。2004年村改居,改称蓝家庄社区,拥有耕地550亩,居民239户、659人。 经济状况 社区有经济型专业种植户15家,私营小商业户25家,家庭饲养业户18家,种植业、私营小商业和家庭饲养户约占总户数的24%。农转工120余人,占社区男女总劳动力的50%。2004年社区总收入2037万元,人均收入5174元。 社会事业 年内社区为独生子女交纳备用金保险5000元,每年为学校投资1.3万元用于改变教学条件。投资2万元改善配电室,增添3160千瓦变压器1台。投资11万元,先后两次对社区大街进行拓宽取直,硬化路面,路两侧栽花、植树。有彩电230部,约占总户数的9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占社区总户数的50%,有电冰箱(柜)200台、大小汽车5辆、三轮车、摩托车合计260辆,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已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2003年社区有301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街道补助、个人缴纳保险金43.3万元,参保率为80%;有623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上缴金额9618.5元。自1999年起连续被评为区安全村庄和精神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9281 |
林家社区 |
林家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据《崂山县志》载,林氏祖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孙哥庄迁一段河之旁立村,村名林家段河。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北6公里,南与河套街道的赵家岭、小涧村相望,东与刘家社区相邻,北与王林庄社区接壤,西邻桃源河。2004年8月,林家段河村改为林家社区,全社区耕地面积1690亩,有居民740户,人口2232人。 经济状况 对砖瓦厂进行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实行了机械化作业,年产砖达1600万块,瓦400万块,产值达312万元,利税30万元。拥有600余人的建筑队,能承建6层以下楼房和大型车间建筑工程,年创利税80余万元。开办了防水材料厂、食品厂等9家工厂。有商业服务业户81户,饲养(养鸡、养猪、养奶牛)业户25户,水产养殖(养鱼、养虾)业户26户,高效蔬菜大棚9个,年收入共计300余万元。2004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7679万元,人均收入5461元。 社会事业 自1994年以来,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达区级标准的小学教学楼,引黄河水进村,户户吃上自来水。大街上设置垃圾池,保洁队常年清理卫生。有集贸市场一处,有市级标准幼儿园一所,保健室二处。有汽车30余部、90%的农户有电冰箱(柜)、固定电话700余部,有线电视入户440户。全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89人,参保率达52.7%;有1568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6898 |
刘家社区 |
刘家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崇祯年间,刘氏祖由云南迁一段河旁立村,取名大段河,后去大冠刘,成现名。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北3.5公里,南与候家段河相邻,东与葛家屯接壤,北与王林庄相接,西濒桃源河。2004年刘家段河村改为刘家社区,土地总面积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700亩。有居民402户,人口1140人。 经济状况 1994年以来,开发滩涂500亩,利用深井水养殖鱼虾,年收入10万元。现有小商品店9处,食品加工场两处,年收入30万元。2004年经济总收入3171万元,人均收入5280元。 社会事业 1990年投资10万元,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家家吃上自来水。2002年投资50余万元,硬化大街,绿化美化村庄。建集贸市场一处,幼儿园一所,保健室1处。1989年投资10万元扩建村小学,1998年村小学与侯家小学合并,投资7万元,2002年合并到桃源小学,投资8万元。街道上设有垃圾池,成立保洁队,常年清理卫生。拥有汽车8辆,三轮车70辆,彩电350台,电话260部,手机210部。全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187人,参保率达41.9%;有869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投保总额达6.3万元。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5193 |
郭家庄社区 |
郭家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郭氏先祖携其子侄由-县迁至高密郭家庄,其6世祖又于明成化年间迁此建村,曰“郭家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公里处,东与李仙庄社区为邻,西与王林庄、刘家段河两个社区相接,南临正阳公路,北与海-区接壤。2004年8月村改居,改称郭家庄社区,有耕地1309亩,居民386户、1183人。 经济状况 社区拥有规模型种植大棚20多个,养牛、养猪、养鸡和饲养水貂等养殖业户16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集市摊点50余户,农转工者多达150余人。2004年,社区总收入3232万元,人均收入5317元。 社会事业 社区先后投资40万元修建水楼,改造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投资30万元改建了变电室,改造线路;投资60万元修筑、拓宽村中大街及两条纵向进村路,沥青、水泥硬化;投资10余万元对社区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安装电话320部,占总户数的 84%,家家户户有电视,15%的家庭拥有2台彩电,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40余台,大、小汽车20余辆,摩托车150辆。自建楼房20余幢,建筑面积达36000余平方米。2004年,社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率达87.1%;有1018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6%。2001年至2003年社区连续3年被市授予文明村庄称号和先进党支部称号。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9140 |
李仙庄社区 |
李仙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李氏祖由云南迁此立村,因村有一道士名李吉,人称李半仙,以此取名李仙庄。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5公里,南与上马哥庄社区接壤,东与街道工业集聚区毗连,北与兰家庄社区相接,西与郭家庄社区为邻。2004年村改居,改称李仙庄社区,拥有耕地2050亩,居民738户、2045人。 经济状况 共引进外资企业9家;有经济型种植专业户50家,饲养业(养猪、鸡、奶牛等)户30家,蛋鸡的饲养量达10万只,年产鲜蛋200余吨,年内养猪出栏3000头以上,奶牛年产鲜奶达3万斤左右;制作大豆腐的有20余户,油坊4处,为世帮工艺品有限公司配套加工300余户,个体商业户21家,集市摊点100余个。2004年社区总收入6033万元,人均收入5491元。 社会事业 投资20万元于村中心十字大街处开设了自由市场,日贸易额达3万元左右。投资40万元修建小学和幼儿园,投资50万元建起了社区新办公楼,投资40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对社区6万多平方米的大街全部用沥青进行硬化,砌排污水沟3000余米,建过路桥10座。2003年对社区1130人一次性补助社会养老保险金117.6万元,投保总额达290.5万元。2004年有1509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投保额为23558元。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1309 |
长安社区 |
长安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孙氏祖“堂”于清顺治年间由山色峪迁此立村,时因地处一片荒滩,且已有“大荒村”(即向阳村),故取名“小荒村”。2004年改村为长安社区。 政区人口 地处胶州湾北岸,位于上马街道东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2公里,南与朝阳社区接壤,东与向阳村毗邻,西与大农纺织有限公司为邻,北与棘洪滩街道古岛社区相望。拥有耕地313亩,人口173户、417人。 经济状况 招商引资是社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先后引进3家私营企业来社区投资发展,总投资350万元,年利税25万元。投资16万元建鹿场1处,投资150万元建立起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年分别获利税10万元。2004年社区总收入1276万元,人均收入5659元。 优势产业 大棚蔬菜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主线。社区生产的黄瓜脆而甜,小白菜叶片薄而鲜。社区现有蔬菜大棚5座,从事蔬菜种植者50余人,年收入达75万余元。 社会事业 投资40万元整修街道、硬化路面;投资10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投资13万元砌建排水沟、建垃圾池;街道两侧栽花植树,四季长青,三季有花;成立保洁队,对垃圾进行日集日清。每年支付8000余元用于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投资10万元建起了图书室和老年人活动室;投资350万元建居民楼2处,建筑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40余户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社区私有大小汽车10辆,彩电140台,电话150部,有线电视入户50家。2003年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265名老年人一次性投放社会养老保险金26.4万元,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7%,合作医疗保险达100%。1999年获青岛市文明村庄、“五个好”先进党支部、城阳区安全村庄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0086-532-87932269 |
侯家段河社区 |
侯家段河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清初侯氏从王林庄迁一段河旁立村,命名为小冠侯段河村,建国前夕,去小冠侯改称侯家段河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西北3.2公里,南与河套街道赵家岭村相连,东与葛家屯接壤,北与刘家段河相邻,西濒桃源河,全社区耕地面积544亩,2004年,侯家段河村改为侯家段河社区。有居民284户,人口817人。 经济状况 全社区有砖瓦厂1处,面粉厂、聚酯瓶厂各1处,年收入200多万元,有中型养鸡场13处,奶牛场2处,年收入70万元。有高效大棚10个,年收入30万元,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34万元,村级可支配财力10万元,人均收入5055元。 社会事业 1994年以来,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社区家用电器入户率达95%,有电话400部,汽车12部,居民从商者50余户,社区居民户户用上自来水,有幼儿园一处,保健室一处,街道上设立垃圾池,保洁队常年清理垃圾,全社区有56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0%,有570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投保总额达3.8万元。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5007 |
上马村社区 |
上马村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汤氏祖由明永乐年间,从云南迁此居住(村名失考)。关于村名,村中有“先有汤,后有张,马家来了立了庄”的传说。马氏祖于明初迁此,因人多户故以姓氏名村,后因地势较高,故名上马哥庄村。 政区人口 地处胶州湾北岸,位于街道办事处南侧,为街道办事处驻地。南濒青岛东风盐场,东、北与下马哥庄、北岺两个社区毗连,西与辛屯、东张两个社区接壤,拥有耕地1360亩、863户、2073人。 经济状况 以发展社区工业、建筑业为基础,大力推动发展第三产业和饮食服务业,全社区863户有350余户发展第三产业,有30余户从事饮食服务业,据统计显示,从事经商业者占社区总户数的42%,有270余人走向离土不离乡的致富道路,集市设摊者60人,从事建筑业55人。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9418万元、人均收入5967元。 社会事业 建有崂山县一流的村小学教学楼、村敬老院、设施齐全的幼儿园。1995年于村南集贸市场地带建起了12000平方米的商品楼。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社区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全社区私有大小汽车55辆,摩托车230辆,摩托车和自行车已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彩色电视机830台,电冰箱(柜),洗衣机入户率达7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95%。85%的村民住上了高标准住房,87户村民住进了宽阔舒适的新楼房。截止2003年,社区共为村民垫付“三提五统”、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贫困家庭补助金、社会养老保险和疾病预防资金等项公益-业资金达250余万元。2004年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24人,参保率达95%,有1857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1277 |
辛屯社区 |
辛屯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王氏族从云南迁入赵家屯后,又以信义改村名为信屯,后演化成现名“辛屯”。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2.5公里,南与王家庄相连,东与上马哥庄接壤,北与葛家屯相连,西与河套街道赵家岭相依。2004年,辛屯村改为辛屯社区,有耕地面积827亩,居民367户,人口873人。 经济状况 现有鞭炮厂一家,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年产值400万元。有塑料厂、硫磺厂、标牌厂各一家,年收入100万元。现有中型养鸡场15个,饲养生猪、奶山羊、水貂、狐狸10户,年收入50万元。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17万元,人均收入5441元。 社会事业 1994年以来,投资83万元整修硬化大街小巷。有电话280部、电话机310台,电冰箱、VCD、洗衣机户拥有率均在40%以上,有三轮车30辆,轿车15辆,有敬老院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全社区有230户迁居新房。对男年满70岁,女年满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40元生活补助费。2004年,全社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596人,参保率达91.3%,投保总额达148.4万元;有804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参保总额达5.6万元。2002-2004年连续获得市文明村庄、市卫生先进村、区安全社区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2542 |
东程社区 |
东程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据《崂山县志》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贾氏从云南迁此立城后庄,后演化为程哥庄。东程哥庄在20世纪50年代前与南程哥庄、北程哥庄为一个自然村。1961年1月,程哥庄生产大队分为北程哥庄、南程哥庄两个生产大队。1962年1月,南程哥庄生产大队又分南程哥庄一、二两个生产大队。1984年7月撤销大队,恢复行政村,南程二大队根据地处位置更名为东程哥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部3.5公里,南濒东风盐场东部盐田,东临羊毛沟界河地,西、北分别与前程社区、北程社区毗连。2004年撤销村委会,改为东程社区,有耕地983亩,人口486户、1289人。 经济状况 到2004年,先后吸引自行车配件厂、服装加工厂等6个厂家来投资发展,合同利用资金5000万元,实际利用资金3500万元。全社区有商业网点8个,餐饮业2家,有350多人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2004年经济总收入3609万元,人均收入5647元。 优势产业 借助近海优势,有20余户于浅海地带领坝围海建造虾池680亩,年产对虾170余吨,总收入500余万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资25万元,建起了养老院和幼儿园,五保老人入院和幼儿学前入园率均达100%。投资30余万元,对大街进行拓宽取直,用沥青铺设路面;投资5万元砌修污水沟2500米,建设垃圾池8个,且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做到日集日清。先后为民众垫付“三提五统”、维修和更换电话、照明用电线路及社会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等各种费用180余万元。2004年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8915 |
下马哥庄社区 |
下马哥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崇祯年间,韩氏从后韩家村迁此立村,因村位于上马哥庄之下,故名下马哥庄村。 政区人口 地处胶州湾北岸,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侧,距街道办事处0.5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朝阳、上马、北岭3个社区毗连,北与小荒、李仙庄两个社区相接。2004年村改居,改称下马哥庄社区,有耕地980亩,居民820户、2272人。 经济状况 社区在先后建有机械加工厂、纸箱厂、砖瓦场、缝纫组、粉坊、油坊、磨坊外,主要发展建筑队伍,除有组织具规模的建筑队2个,个体零星建筑业户多达80余户,另有餐饮业20余户,其它小商业50余户。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7750万元,人均收入5831元。 社会事业 投资30余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投资40万元,增容250千伏的变压器,确保社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电。建起了社区怀念堂,改革了旧的土葬制度,创域内之先河。2001年投资6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投资60万元建起区级标准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投资87万元对社区全方位进行绿化、美化、新修并硬化大街小巷1万余平方米。2003年投资87万元用于防治非典型肺炎。截止2004年共建居民楼区12处,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2003年为1404名老年人一次性补助养老保险金171.3万元,投资总额达371.9万元,投保率为98%;有2011人参加了医疗保险,社区投入31330余元,投保率为98%。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1270 |
朝阳社区 |
朝阳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赫氏祖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故名赫家村。1932年,村人以吉祥之意,改赫家村为“朝阳村”。 政区人口 地处胶州湾北岸,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部0.8公里,南濒东风盐场盐田,东与向阳村接壤,北与小荒社区为邻,西与下马社区毗连。2004年7月村改居,改称朝阳社区,拥有耕地668亩,人口520户、1471人。 经济状况 招商引资是社区的经济发展重点战略,于社区东北部设立了相应规模的工业园区,先后引进韩国等外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合同内资4000万元,实际利用内资3000余万元。2004年社区总收入4389万元,人均收入6193元。 社会事业 每年支付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1.43万元。投资40余万元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并免收村民水费。投资15万元建起了社区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内设有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每年投资10万元改善小学和幼儿园的设施。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中心大街和工业集聚区4公里公路路面,投资50万元对社区进行绿化,且建起社区中心花园1处。个体私有大小汽车30辆、彩电500台、电话400部,有线电视入户200户。2004年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67人,参保率92%;有1259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先后荣获青岛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和城阳区经济发展强村等称号。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1129 |
周家庄社区 |
周家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自明万历年间,周氏祖自登州府蓬莱县的赫家洼徙即墨之西南滨河而处,遂以姓名庄。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南6公里,南濒东风盐场盐田,东与王家庄毗连,北、西与河套街道赵家岭村接壤。2004年,周家庄村改为周家庄社区,有耕地180亩,居民248户,人口697人。 经济状况 先后建起饲料加工、塑料、酿造、糕点、玩具厂和4个机械加工厂,年收入100余万元。有商铺3家,集市摊点10余家。建起奶牛场1处,蛋鸡养殖场3处,水貂饲养场1处,年收入70万元,从工人员200余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2927万元,人均收入5308元。 优势产业 充分利用近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先后开发滩涂养殖800余亩,其中对虾养殖120亩,海蛏养殖300亩,珍珠蛤养殖200余亩,淡水鱼类养殖100多亩,年收入400余万元,成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社会事业 共投入50余万元,硬化社区大街,修砌排水沟,栽花种草,引黄河水(进村),户户吃上自来水。成立保洁队,常年清扫卫生。建有幼儿园一所,保健室一处。全社区85%的居民户有彩电、冰箱、冰柜,有固定电话200余部,安装有线电视190户。全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51人,参保率达49.4%;有536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2905 |
王家庄社区 |
王家庄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朝万历初年,王氏祖自青州府临朐徙迁入即墨之西以居,取名王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南5.8公里。南濒盐田,北与辛屯接壤,东与西张哥庄为邻,西与周家庄毗连。2004年王家庄村改为王家庄社区,有耕地面积891亩,居民782户,人口2144人。 经济状况 饲养蛋鸡6万余只,存栏生猪1200头,饲养仔貂2000余只,奶牛场1处,年产值200余万元。开发浅海、近海滩涂养殖,建造虾池1000余亩,年产对虾120余吨。从1985年开始,先后建起毛纺织、服装加工等16家工厂,从业人员800余人。拥有集市商业网点10处,临街商铺10余家。2000年,开辟王家庄集市,年贸易额约2000万元。2004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8505万元,人均收入5536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社区建设,所有大街全部沥青硬化,安装街灯,大街两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起垃圾池,成立清洁队,天天清理卫生;全村居民家家吃上自来水。拥有达省级规划标准小学一处,保健室一处。全社区80%以上居民户有彩电冰箱,有固定电话700部,有线电视入户500户。2004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5.1%,投保总额达946.5万元;参加医疗保险1788人,参保率达96%。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2138 |
北张社区 |
北张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族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取名“张哥庄”。原与西张哥庄、东张哥庄为一个自然村。此位北,故名“北张哥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西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2.5公里,东、南两面分别与东张、南张两个社区毗连,北与辛屯社区接壤,西与王家庄社区相邻。2004年村改居,改称北张社区,拥有耕地1020亩,人口700户人家、1825口人。 经济状况 建养鸡场6处,用村南600亩芦苇地改造成了养虾池和养鱼池,建起了元明粉加工厂、印刷厂、纸箱厂、服装厂、工业机械厂,还建起饭店4家、商业店铺和小买部8家、电气焊业户4家,集市摊点20余个。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3790万元,人均收入5167元。 社会事业 投资30余万元建起小学楼和幼儿园,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1台,共计97门。新建配电室1处,按装自来水管道,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解决了全村民众吃水难的大问题。先后投资整修、拓宽村中大街四条,全长2300米,全部用沥青垫铺路面。2003年社区为622人一次性补助社会养老保险金15.3万元,投保总额115万元;有1356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0300 |
西张社区 |
西张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族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取名“张哥庄”。原与东张哥庄、北张哥庄为一个自然村。此位西,故名“西张哥庄村”。 政区人口 西张社区地处上马街道西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3.5公里,南濒东风盐场,北与北张社区相接,东与东张社区毗连、西与王家庄社区相邻。2004年村改居,改称西张社区,有耕地725亩,人口420户、1140人。 经济状况 社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凭借地处青岛近郊,交通便利的地域优势,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有6家企业落户社区投资发展。2003年工业产值完成3000余万元,水产捕捞、海水养殖创收30万元,商业收入120万元,饮食服务业收入36万元,运输业收入180万元,建筑业收入150万元。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5700万元,人均收入5131元。 社会事业 社区先后投资6万余元,建起了敬老院,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打水井、建水塔,铺设管道为解决村民吃水累计投资20余万元。投资30余万元,进行电路改造更新;投资50余万元,对村庄实施统一规划,拆除部分旧房,整修、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大街小巷。为社区255人一次性补助养老保险金13.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3.5%;有1035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村庄。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9107 |
东张社区 |
东张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氏族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取名“张哥庄”。原与西张哥庄、北张哥庄为一个自然村。此位东,故名“东张哥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西南部,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5公里,西与北张、西张两个社区毗连,北与上马社区接壤,东、南两面与东风盐场盐田相连。2004年村改居,改称东张社区,拥有耕地1170亩,人口780户、1966口人。 经济状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曾建有粉丝加工厂,酿造厂,鞋厂,拖拉机队,建筑队,装卸队,渔业船队。上述企业改制后,又出台了新的政策,扶持社区民力建起环海纸箱有限公司,塑钢窗加工厂等7家民营企业。后根据形势发展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于村北部区域设立工业园区,并投资对园区进行合理性规划布局,达到水、电、路、通讯等五通一平标准,引进高尔达工艺品有限公司、香港独资松茂工艺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和青岛市公安消防局模拟训练基地、城阳区粮食储备库项目等前来投资发展。从事小商业、餐饮业和其它服务业的有70多家,开发浅滩500亩进行对虾养殖,先后建起蛋鸡饲养场16处。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6982万元,人均收入5478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资150余万元,整修、硬化、绿化、亮化了大街小巷,投资6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引黄河水入户,入户率达100%,并对所有电线进行整改。建居民楼4座,共计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有80余户村民住进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楼房。2004年为1303人投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3%;有1744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7%。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9260 |
向阳村 |
向阳村 村名由来 明成化年间,贾氏祖由云南迁徙至此立村,因地处一片荒滩,故名大荒村。1966年人们以向往光明之意,改大荒为向阳村。 政区人口 地处胶州湾北岸,上马街道东部,距街道办事处2.5公里 。南濒东风盐田,东与前程、北程两个社区毗连,北与棘洪滩街道古岛社区接壤,西与长安、朝阳两个社区相邻,拥有耕地740亩、405户、1152人。 经济状况 有20余户养虾户,建造虾池350亩;4家蛋鸡饲养业户,蛋鸡饲养量50000余只,年产鲜蛋400吨左右;建面粉厂一处。全村从事二、三产业者占劳动力总数的85%。2004年经济总收入2665万元,人均收入5286元。 社会事业 先后投资55万元,对村中4条大街进行拓宽、硬化。投资23万元建起新村委办公室和幼儿园。投资5万元砌建了排水沟和垃圾池。为五保老人、贫困户及“三提五统”、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公益-业支出的资金达38万元。2004年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2人,参保率 86%;有874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96%。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1207 |
北程社区 |
北程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据《崂山县志》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贾氏从云南迁此立城后庄,后演化为程哥庄。北程哥庄在20世纪50年代前与南程哥庄、东程哥庄为一个自然村,1950年10月,北程自建村政权。1958年,北程、前程、东程再次合建“程哥庄生产大队”。1961年1月,北程再自行建“北程生产大队”,1984年7月撤销大队,恢复行政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部3.5公里,东濒羊毛沟界河地和南万盐场盐田,南与东程、前程(南程)两个社区毗连,西与向阳村为邻,北与棘洪滩街道古岛社区接壤。2004年8月,村改居,改称北程社区,耕地面积1649亩,人口840户、2393人。 经济状况 1976年投资建起翻砂厂,1978年又创建电镀厂、煤气用具厂,总投资80余万元,工业年产值35万元。1984—1986年间,又投资50多万元,建起网具厂和冷冻加工厂,1995年,上述5个企业改制。到2004年,社区已发展商业网点30余个,干、鲜水产品经营部16个,餐饮服务部10个,蔬菜、水果经营点20余个,集市摊点50余个,社区辟设集市、年集市贸易额达150余万元。2004年总收入11964万元,人均收入5189元。 社会事业 1994年以来投资50余万元,建起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的完全小学教学设施齐全,达区一级标准。80年代投资20余万元建起村委办公大楼,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起村敬老院和达市级标准的村幼儿园;拓宽村中大街1500平方米,砌建污水沟3000米。建居民楼6座,总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已有80余户村民告别旧式平房,住进现代建造的新型楼房。截止2003年,先后为村民垫付养老保险金、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三提五统”、引黄河水入户等各种资金达250余万元。2004年社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85人,参保率77%;有1684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7747 |
前程社区 |
前程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据《崂山县志》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贾氏从云南迁此立城后庄,后演化为程哥庄。南程哥庄在20世纪50年代前与东程哥庄、北程哥庄为一个自然村。1961年1月,程哥庄生产大队分为北程哥庄、南程哥庄两个生产大队。1962年1月,南程哥庄生产大队又分南程哥庄一、二两个生产大队。1984年7月撤销大队,恢复行政村,南程一大队根据地处位置更名为南程哥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东部3.5公里,南濒胶洲湾,东与东程哥庄村相邻,北与北程哥庄村毗连,西与向阳村接壤。2004年7月,村改居,改称前程社区居委会,有耕地1240亩、714户、2119人。 经济状况 社区划出150亩耕地设立了工业园区,投资100余万元对工业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等“五通一平”,先后引进5家外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0万美元,年产值1500余万元。2003年个体工商业户达到60余家。2004年经济总收入6501万元,人均收入5691元。 社会事业 投资150余万元,用于社区规划建设;投资50余万元整修区路和街巷60000余平方米,砌建排水沟5500米,安装路灯,植树造绿;新建住宅楼4座,总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近百户村民告别旧式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引黄进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定点设立垃圾池,成立专项保洁队。社区95%的农家有彩电,冰箱,90%的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摩托车、自行车成为代步工具,个别户购置了家用小型面包车。2004年社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71人,参保率76%,有1789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自2002年始,连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村庄和城阳区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0086-532-87818818 |
葛家屯社区 |
葛家屯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崇祯年间,葛氏族从浮山所迁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 政区人口 位于上马街道办事处驻地西2.5公里,东与上马哥庄相邻,西与刘家段河、侯家段河毗邻,南与辛屯相望,北与郭家庄接壤。2004年,葛家屯村改称葛家屯社区,有耕地1183亩,居民320户、人口820人。 经济状况 有民营企业10家,年产值400多万元,从业职工200余人。有中型养鸡养牛场3个,年收入30万元。有养鱼虾场2个,年收入10万元。2004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3150万元,人均收入5256元。 优势产业 有育苗基地600亩,从业人员100余人,年销售苗木30万株,年产值70余万元。 社会事业 1994年以来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对中心大街进行了整修,安装街灯,绿化、美化。引进黄河水,家家吃上自来水。定点安放垃圾桶,街道办事处天天派专车清除垃圾,有保洁队常年清扫卫生。有敬老院一处,对五保老人进行“五保”。建幼儿园一所,保健室一处。社区90%居民有彩电、冰箱,有固定电话280部,有线电视入户200户,有100多户安装有太阳能装置。有汽车、三轮车20部,摩托车100辆,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20部。2004年,有236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8%;有729人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2000-2003年,连年被评为城阳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联系电话 0086-532-87015303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