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青岛 >> 平度市 >> 新河镇 >> 沙疃村

沙疃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沙疃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疃村简介

  沙疃村
  村庄由来 清乾隆年间,马姓至此建村,取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清光绪十四,为与同辖区内的辛庄有区别,故以村东南的沙岭改名为沙疃。
  
  沙疃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南5公里。东临张舍镇任家洼村,西靠庄子村,南连张舍李家铺村,北隔双山河接李家埠村。耕地面积1067亩,居民136户,42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品加工,引进青岛京平矿业有限公司开采铁矿。2005年经济总收入829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草制工艺品、铁矿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515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76户。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97部,有线电视用户62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自1996年以来,获得“青岛市文明村庄”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283116 266000 0532 查看 沙疃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疃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沙疃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郭刘村

  郭刘村   村庄由来 明建文年间,李姓始建村,取名李家屯子,后郭进宝率五子由掖县七里河子迁入,改名郭家。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刘姓至此相依建村,取名刘家。1958年,郭家、刘家、绳李家、木匠赵家合为一村。      郭刘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1.5公里。东隔603省道接南崔家村,西靠回里村,南连孔家村,北依206国道接龙湾姜家村。耕地面积2172亩,居民330户,962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村办企业有工艺品、电镀、车床加工等。青岛裕泰隆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丰泰工艺品厂、青岛鹏胜帽业有限公司先后建立。村以集市为中心发展商贸餐饮服务业。2005年经济总收入1215万元,人均纯收入558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养殖业、商贸服务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65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2条。改旧房建新房220户。2002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2处,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260户,有线电视用户14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85%。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南镇村

  南镇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初,汉昭烈帝子梁王理之后裔刘迢暨周姓,由四川成都府资阳县迁此倚沟建村,刘姓安家沟南,周姓定居沟北,故得名南崖、北崖。后因沟窄水涨常泛滥为害,居民将沟开挖成河,得名新河。村名亦改新河南崖、新河北崖,统称新河。清同治十三年由村改镇,1933年设镇公所,故得名新河南镇之名。      南镇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南侧。东临双兴村,西靠胶莱河,南连前高家村,北隔小河接北镇村。耕地面积1185亩,居民213户,762人。   经济状况 在夯实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二三产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村办企业和服务业,突出草制工艺品加工。青岛华丰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茂昌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博艺工艺品有限公司先后建立。个体私营业户50户。从业人员22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20万元,人均纯收入5510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加工、个体服务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00万元。   社会事业 1997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建新房150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10部,有线电视用户12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6%。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官道村

  官道村   村庄由来 明嘉靖年间,傅姓由傅家沟迁此定居,因靠大道,在朝官吏往返此路,俗名官道。      官道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侧。东隔水库接回里村,西靠北镇村,南连南镇村,北隔264省道接高辛庄村。耕地面积450亩,居民126户,42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草制工艺品工业园为依托,突出工艺品主导产业。青岛胶河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信利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新艺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先后建立。以镇商场为中心,发展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220人。2005年经济收入707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品工艺加工、商品流通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6660万元。   社会事业 2000年整修硬化了村主街道,改旧房建新房110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0部,有线电视用户9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青岛市文明单位、平度文明村庄等。   

前高家村

  前高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高智兄弟三人由四川迁来居住,以捕鱼为生,故得打鱼高家之名,后简称高家。地名普查时间时因重名,1982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前高家。      前高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以南1公里。东临朱家村,西靠胶莱河,南隔双山河连宿家村,北接南镇村。耕地面积1064亩,居民278户,803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新河漂染厂、青岛振发工艺品厂、青岛嘉泰工艺品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911万元,人均纯收入5550元。   优势产业 草制漂染、工艺品加工、畜禽养殖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60万元。   社会事业 1988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156户,建新房98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2处,固定电话207部,有线电视用户18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7.3%。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青岛市文明村庄。   

北孙家村

  北孙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孙姓至此安居,村旁有个形如盆状土坑,故名盆里孙家。明末,候姓由吴家村至此相依建村,取名候家。1957年两村合并,统称孙家。为与相邻孙家相区别,1958年改为北孙家。      北孙家村养鸡场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以南2公里。东临房家村,西靠新仲家村,南连谷家村,北接前高家村。耕地面积1430亩,居民171户,629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发展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有草编制品传统工艺。自1996年以来,村兴办集市。积极发展个体私营业。2005年经济总收入919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业、草制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80万元。   社会事业 1994年整修了村主要街道。到2005年改旧房建新房122户。2002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46部,有线电视用户9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5%。曾获得“平度市文明村庄”称号。   

新仲家村

  新仲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仲应法、仲应科、仲应成、仲应国兄弟四人,由四川迁徙这里安居生处,取名仲家。地名普查时间重名,经县政府批准,1982名更名为新仲家。      新仲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南2公里。东临北孙家村,西靠胶莱河,南连谷家村,北接前高家村。耕地面积475亩,居民78户,254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体,不断调整结构布局,发展畜禽养殖。有草编制品传统工艺。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个体私营业,新河螺丝厂、工艺品加工厂先后建立。个体私营业户13户,从业人员16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24万元,人均纯收入5450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草制工艺品加工是村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180万元。   社会事业 1994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46户。199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69部,有线电视用户5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0%。   

谷家村

  谷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川籍移民谷赐福由大槐树底迁此建村,故名谷家。原属昌邑县辖,1945年,划归平度县,并与林家合为一村,共建家园。      谷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南4公里。东临南张家村,西靠胶莱河,南连张舍镇西官庄村,北靠新仲家村。耕地面积1168亩,居民168户,612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工艺品加工。2005年经济总收入621万元,人均纯收入5120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业、草制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10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有卫生室1处,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130部,有线电视用户10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8%。   

南张家村

  南张家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川籍移民张福兄弟四人迁徙这里定居生息。因地处低洼,水从高处流入其村,故取名下坡张家,后简称张家。1958年改称南张家。   南张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以南4公里。东临友谊河,西靠谷家村,南连张舍镇穆家村,北接北孙家村。耕地面积1326亩,居民102户,32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调整结构布局,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自1999年以来,发展个体运输、建筑等,个体私营业户11户。从业人员74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515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业、草制工艺品加工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08万元。   社会事业 1992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到2005年改旧房建新房84户。198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51部,有线电视用户6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朱家村

  朱家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川籍移民朱宽由成都府枣阳县吉利朱家迁此建村,因村东北有座观音庙,故取名观里朱家,后简化为朱家。      朱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南1公里。东临李家埠村,西靠前高家村,南连房家村,北接双兴村。耕地面积3189亩,居民386户,126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和桑蚕养殖。自1996年以来,青岛新利来纺织有限公司、塑料厂、草制工艺品厂先后建立。维修、运输、粮食加工、建筑等服务业发展起来,2005年经济总收入1918万元,人均纯收入5603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加工,畜禽养殖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1046万元。   社会事业 2000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280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320部,有线电视用户34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2%。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青岛市文明单位、平度文明村庄等。   

双兴村

  双兴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川籍移民张姓迁居此地,定名张家。洪武年间,孙姓至此建村,取名孙家。1958年两村合并,以双兴为村名。取比翼双飞,兴旺发达之意。      双兴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1公里。东临603省道,西靠南镇村,南连朱家村,北隔小河接孔家村。耕地面积836亩,居民165户,486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锻造、运输、草制工艺品等。个体私营业户60户,从业人员20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948万元,人均纯收入5578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草编制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20万元。   社会事业 2000年整修美化了环村路,改旧房建新房54户,2003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1部,有线电视用户15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4%。自1998年以来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单位。   

房家村

  房家村   村庄由来 据老一辈的人说,川籍移民房姓至此建村,以姓取名,故命名为房家村。      方家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南3公里。东临庄子村,西隔双山河接北孙家村,南连张舍镇北滚泉村,北接朱家村。耕地面积1100亩,居民146户,457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为主体发展瓜果种植,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工艺品加工,青岛恒基兆业纸制品有限公司,青岛博涛矿业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623万元,人均纯收入5400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草制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00万元。   社会事业 2003年整修美化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76户。2001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80部,有线电视用户7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0%。   

庄子村

  庄子村   村庄由来 清乾隆年间,朱姓由朱家至此创新村,为与朱家村保持紧密关系,后人牢记迁出地,故取名朱家庄子,后简称庄子。      庄子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南4公里。东临沙疃村,西靠房家村,南隔双山河接张舍镇祝家铺村,北接朱家村。耕地面积667亩,居民78户,259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发展草制工艺品加工、建筑等。2005年经济总收入409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草编工艺品、畜禽养殖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04万元。   社会事业 2003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26户,建新房35户。2001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固定电话40部,有线电视用户33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6%。   

沙疃村

  沙疃村   村庄由来 清乾隆年间,马姓至此建村,取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清光绪十四,为与同辖区内的辛庄有区别,故以村东南的沙岭改名为沙疃。      沙疃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南5公里。东临张舍镇任家洼村,西靠庄子村,南连张舍李家铺村,北隔双山河接李家埠村。耕地面积1067亩,居民136户,42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品加工,引进青岛京平矿业有限公司开采铁矿。2005年经济总收入829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草制工艺品、铁矿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515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76户。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97部,有线电视用户62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自1996年以来,获得“青岛市文明村庄”称号。   

孔家村

  孔家村   村庄由来 明初,孙姓始建村落,取名孙家屯。后来在莱州府任教官的孔宏转选中此地,由曲阜迁此居住,因儒教盛行,孔为尊姓,孙家屯易名孔家村。1956年,孔家、于家营、单家三村为一村。以孔家为村称。      孔家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2公里。东临603省道,西靠回里村,南连双兴村,北接郭刘村。耕地面积1301亩,居民240户,744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桑蚕养殖和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工艺品、建筑等,风挡玻璃加工厂、平度市祥艺工艺品厂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1219万元,人均纯收入546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加工、建筑、畜禽养殖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72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3条,改旧房建新房135户。村民吃上了统一供的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00部,有线电视用户125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自1998年,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单位。   

北镇村

  北镇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周、刘两姓迁此倚沟建村。后因沟窄水涨常泛滥为害,居民将沟开挖成河,得名新河。村名亦改为新河北崖,新河南崖,两村统称新河。清同治十三年由村改镇,故得名北镇村。      北镇村村委   政区人口    是新河镇驻地。东临官道村,西隔胶莱河接昌邑市卜庄镇卢家村,南连南镇村,北隔烟潍公路接高辛庄村。耕地1556亩,居民518户,1876人。   经济状况 该村立足镇驻地区位优势,不断发展二三产业。突出发展草制工艺品,青岛裕昊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永维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华联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富申莱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先后成立。利用交通发达和新河大集等有利条件发展商贸流通、餐饮、维修等服务业,兴办了建筑工程队。2005年经济总收入1817万元,人均纯收入556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建筑、商贸服务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110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硬化了村主要街道2条,村民改旧房建新房450户。198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文化活动中心1处,卫生室3处,小学1处,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476部,有线电视用户31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98%。村委会成立以来,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庙后村

  庙后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周明彦创建村落,因村前有个小土孤埠,故名独埠周家。清咸丰年间,孙、李、姜等姓陆续迁入,并在土埠上修筑庙宇,故易名庙后。1925的庙后、刘家疃、小宁家三村为一村,统称庙后。      庙后村村委办公室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5公里。东隔206国道接灰埠镇陈家村,西靠宁家村,南连东崔家村,北隔淄阳河接北马家村。耕地面积1321亩,居民120户,383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利烟潍公路边发展餐饮服务业和草制工艺品。2005年经济总收入519万元,人均纯收入540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畜禽养殖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05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85户。199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01部,有线电视用户85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0%。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闫家村

  闫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董姓由昌邑 ①迁此建村,取名董家老庄子,后简称董家;孙姓由孔家村至此村旁定居,取名孙家;明天启年间,阎九常由回里村至孙家定居,又以阎姓取名。1955年,董家、孙家、阎家三村合并统称阎家。      闫家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北5公里。东临三苗家村,西靠胶莱河,南隔淄阳河、大莱龙铁路接綦家村,北靠胶莱河。耕地面积580亩,居民120户,440人。      闫家村村委办公室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进行荒滩开发,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自1996年以来,草制工艺品、畜禽饲料加工、个体运输业有了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4户,从业人员12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13万元,人均纯收入520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80万元。   社会事业 2004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50户,建新房65户。198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6部,有线电视用户5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4%。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三苗家村

  三苗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苗尚显由大苗家至此建村,因苗排三,故名三苗家。      三苗家村水产养殖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6公里。东隔泽河接灰埠镇三卜李家村,西靠闫家村,南隔大莱龙铁路接北马家村,北隔泽河接大苗家村。耕地面积2417亩,居民170户,64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进行荒滩开发,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发展草制工艺品加工。2005年经济总收入787万元,人均纯收入5360元。   优势产业 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3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115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55部,有线电视用户125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   

大苗家村

  大苗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苗信、苗敬才、苗敬有兄弟三人至此打猎,见这里土地辽阔,苇塘毗连,便由后潘家迁此定居,取名大苗家。      大苗家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东北部10公里。东临莱州市土山镇小苗家村,西靠胶莱河,南隔泽河、大莱龙铁路接三苗家,北接莱州市土山镇海仓村。耕地面积6000亩,居民425户,1351人。      大苗家村水产养殖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开发荒滩发展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发展起盐场和个体运输。远方水产养殖公司、青岛金海洋制盐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1548万元,人均纯收入5380元。   优势产业 水产养殖、晒盐、畜禽养殖、个体运输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800万元。   社会事业 2004-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2条,改旧房建新房360户。2003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小学1处,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380部,有线电视用户36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3%。   

高辛庄村

  高辛庄村   村庄由来 清康熙二十四年,高连斐、韩芳分别由高家庄、新河南崖搬至傅家沟居,后被海水淹没,便到南高坡上重建家园,取名新庄。因村庄仍屡遭水患,移民奋起抗灾。为不忘沧海桑田变迁付出的艰辛,改名辛庄。      高辛庄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北3公里。东临龙湾姜家村,西靠胶莱河,南连北镇村,北依大莱龙铁路和辛沙公路。耕地面积691亩,居民115户,383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村兴办过模具厂、黄酒厂等。自1996年以来发展肉鸡加工,平度市新河冷藏厂,瑞富丽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641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畜禽与水产养殖、草制工艺品、加工肉鸡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8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中心街和村东路,改旧房建新房109户。1988年村民吃上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固定电话94部,有线电视用户84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村获得荣誉称号有:青岛市文明单位、平度市文明村庄等。   

綦家村

  闫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董姓由昌邑 ①迁此建村,取名董家老庄子,后简称董家;孙姓由孔家村至此村旁定居,取名孙家;明天启年间,阎九常由回里村至孙家定居,又以阎姓取名。1955年,董家、孙家、阎家三村合并统称阎家。      闫家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北5公里。东临三苗家村,西靠胶莱河,南隔淄阳河、大莱龙铁路接綦家村,北靠胶莱河。耕地面积580亩,居民120户,440人。      闫家村村委办公室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进行荒滩开发,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自1996年以来,草制工艺品、畜禽饲料加工、个体运输业有了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4户,从业人员12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13万元,人均纯收入520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80万元。   社会事业 2004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50户,建新房65户。198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6部,有线电视用户5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4%。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回里村

  回里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川籍移民阎姓至此筑家园,取名会里阎家。刘、周、马等姓迁入其村后,简称会里,1956年书写为回里。      回里村主街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0.5公里。东临孔家村,西隔水库接官道村,南连南镇村,北隔206国道接龙湾姜家。耕地面积514亩,居民134户,427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饲料加工,草制工艺品加工、建材、建筑等专业,从业人员2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13万元,人均纯收入5422元。   优势产业 建筑业、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16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96户。1986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8部,有线电视用户73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曾获得“平度市文明村庄”称号。   

龙湾姜家村

  龙湾姜家村   村庄由来 明天启年间,姜氏兄弟由昌邑苗头村迁此定居,因淄阳河一条弯曲如龙的支流通向村中形若如龙头的饮水湾,故名龙湾姜家,后简称姜家。地名普查时,经县政府批准恢复原称。      龙湾姜家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2.5公里。东临宁家村,西靠高辛庄村,南隔烟潍公路接郭刘村,北隔辛沙公路接北马家村。耕地面积2115亩,居民351户,1160人。   经济状况 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草制工艺品历史悠久,青岛民生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裕昌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先后建立。村办木器、翻砂、粮食加工等企业。1996年以来草制工艺品有较大发展。村建起集市、发展商贸流通。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33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加工、畜禽养殖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88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161户,建新房189户。1988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88部,有线电视用户17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宿家村

  宿家村   村庄由来 明成化年间,宿仁甫四川嘉定州夹江县大槐树下迁来筑家园,取名宿家。吴姓由平度县小张戈庄至此相依而居,以姓得名吴家。1935年始两村合并办公,以宿家为称。      宿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南2公里。东隔双山河接朱家村,西靠新马乡镇公路,南连南张家村,北隔双山河接前高家村。耕地面积1587亩,居民225户,682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工艺加工、木器、饮料等,汽水厂、草编工艺品厂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374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   优势产业 饮料、木器、草编工艺、建筑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112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112户。2000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文化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160部,有线电视用户10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6%。自1998年以来,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新坡子村

  新坡子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至此落户生息,取名小庄。后因灾荒连年,迁至土地广阔的荒草野坡处重建家园,故名坡子,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新坡子。      新坡子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5公里。东隔泽河接灰埠镇下王家村,西靠东崔家村,南连郭家埠村,北接灰埠镇陈家村。耕地面积1030亩,居民125户,412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草制工艺品。2005年经济总收入420万元,人均收入5502元。   优势产业 畜禽养殖、草制工艺品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23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整修美化村主要街道4条,改旧房建新房95户。2005年有固定电话100部,有线电视用户9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新李家埠村

  新李家埠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川籍移民李翰迁徙这里筑家园,因村座落在土埠前,故以姓和埠取名李家埠。地名普查时因重名,1982年经政府批准,更名为新李家埠。      新李家埠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5公里。东临郭家埠村,西靠双兴村,南连沙疃村,北接新坡子村。耕地面积2396亩,居民254户,854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发展畜禽养殖。自1996年以来,积极发展工艺品加工和运输业,青岛凯坤工艺品有限公司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1358万元,人均纯收入5476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加工、畜禽养殖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680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128户。2005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2处,固定电话210部,有线电视用户17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0%。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郭家埠村

  郭家埠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川籍移民郭畔携家眷,跋山涉水迁徙这里繁生息,因聚落村后有个土埠,故名郭家埠。      郭家埠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5公里。东临灰埠镇潘家洼村,西靠李家埠村。南连沙疃村,北接灰埠镇下刘家村。耕地面积3500亩,居民451户,1407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大力发展大棚保护栽培和养殖业。自1996年以来,发展工艺品加工。2005年经济总收入1493万元,人均收入6080元。   优势产业 冬暖式大棚种植、畜禽养殖和草制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895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整修硬化了村主要街道2条,改旧房建新房380户。2004年村民吃上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小学1处,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350部,有线电视用户30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   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院后刘村

  院后刘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刘强、刘振由四川省铁狮子刘家至山东掖县八里庄居住,刘振双从八里庄迁此建村,取名刘家。后有一明朝官吏在赵家建花园后,改名院后刘家。      院后刘村村企业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2公里。东临南崔家村,西靠603省道接郭刘村,南连花院赵家村,北隔206国道接宁家村。耕地面积407亩,居民60户,18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抓好农业打基础,发展第二产业。兴办标准件厂、模具厂等村办企业,青岛泰丰标准件有限公司、青岛胜奥标准件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598万元,人均纯收入5510元。   优势产业 标准件加工、草制工艺品是本村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90万元。   社会事业 1998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50户。2002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固定电话50部,有线电视用户48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0%。自1996年以来获得荣誉称号有青岛市文明村庄、平度市文明单位等。   

南崔家村

  南崔家村   村庄由来 元朝初年,登州、莱州二府汉军都元帅崔世荣之后裔崔友良,于嘉靖年率三子崔世集、崔世 ①崔世至此分别建村,分称东崔家、南崔家、北崔家。1955年,南崔家、花园赵家、王家庄成为一村,统称南崔家。      南崔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4公里。东临新坡子村,西隔603省道接郭刘村,南连庄子村,北接院后刘村。耕地面积1632亩,居民227户,650人。      南崔家村村企业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发展畜禽养殖业。草制工艺品历史悠久,自1999年以来,青岛艺星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安丽工艺品有限公司先后建立。2005年经济总收入642万元,人均纯收入5450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草制工艺品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20万元。   社会事业 到2005年,改旧房建新房122户。2003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固定电话164部,有线电视用户152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   

北马家村

  北马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马仁贵迁昌邑县马家围子居住,其后裔于万历年间迁此定居,取名马家,以念祖居。1958年与张家庙成为一村,统称马家。1982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北马家。      北马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4公里。东隔大泽河接灰埠镇三卜李家村,西靠闫家村,南隔淄阳河连宁家村,北隔大莱龙铁路接三苗家村。耕地面积1333亩,居民167户,530人。   经济状况 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先后兴办了铸造厂、砖厂、草制工艺品加工等。2005年经济总收入820.4万元,人均纯收入5509元。   优势产业 畜牧养殖、工艺品加工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450万元。   社会事业 2002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改旧房建新房114户。2004年村民吃上了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小学1处,固定电话136部,有线电视用户125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   

宁家村

  宁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川籍移民宁子财至此建村,取名宁家。清康熙年间析出小宁家村后,改称大宁家,1955年恢复宁家之名。      宁家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新河镇驻地东北4.5公里。东临庙后村,西靠龙湾姜家,南隔烟潍公路接东崔家村,北隔淄阳河接北马家村。耕地面积1334亩,居民168户,568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草制工艺品加工历史悠久,青岛平度安美特工艺品有限公司建立。村利用交通路边发展维修、餐饮服务业。兴办集市场,进行商贸交流。2005年经济总收入698万元,人均纯收入5490元。   优势产业 草制工艺品、商贸服务业是村区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完成营业收入350万元。    社会事业 2002年整修美化了村主要街道2条,改旧房建新房112户。1986年村民吃上 镇供自来水。2005年有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38部,有线电视用户8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   95%。自1996年以来村两委会获得荣誉称号有:平度市文明村庄。   


沙疃村特产大全




沙疃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