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头乡位于常山县城东约16公里,总面积达50.35平方公里,东邻东案,南接五里,西毗天马镇,北连芳村,是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蓬勃发展的大乡。全乡辖14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4020户,14362人,人口增长率在6‰以内,拥有农村党支部14个,党员350人。大桥头乡是个典型农业乡,全乡耕地面积7290亩,其中水田6594亩,山地54112亩。胡柚是我乡的主要经济支柱,柑桔、胡柚面积达2.3万亩,年产胡柚2万多吨。年产胡柚4000斤以上的农户达85%,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第一。为进一步提高胡柚品牌,做大、做强胡柚产业,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胡柚品牌”战略,进行“三疏二改”、“152”工程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开展园地整理,打造胡柚精品园区,共建“三联三增”基地4个,面积4000亩。同时,引进11家具有相当规模的胡柚深加工企业,建设加工园区,打造胡柚品牌。同时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山地多的优势,鼓励农民搞山地家禽养殖、中药材种植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本着“内挖潜力、借助外力,改善设施,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胡柚和劳务主导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实施由农业大乡向“工业立乡”战略转变。年工业总产值达7014万元,新增企业9家,投资额达2585万元。同时,抓住“康庄工程”、“八大工程”的大力实施,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共有12个行政村实现村道硬化,共计53.5公里,完成总规划量的85%。随着杭金衢和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狮东公路(狮子口—东案)拓宽改建,芳大线(芳村—大桥)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大桥头乡政府为中心的金三角凸现,以狮东公路为主干道的整个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大大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村、大桥、客弄、桥坑四个行政村率先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 “四化”(硬化、绿化、洁化、亮化),居民区内道路硬化,村居环境实行绿化、洁化,村居范围安装路灯,村民楼房统一分粉刷涂色,拉开了建设环境优美、整洁,设施较完善的现代新农村的序幕,并做好扶贫村、中心村、浮河集镇等规划测绘和申报,为建设新型农村规划蓝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5万人 | 50.35平方公里 | 330822213 | 324000 | 0570 | 查看 大桥头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客弄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客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濛桥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濛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永旺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永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古塘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古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水牛坞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水牛坞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楼底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大楼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詹家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詹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上新屋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上新屋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村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桥村 | ·常山县旅游·常山县特产·常山县十大特产·常山县十景·常山县 | 0 |
---- |
查看 大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天马街道 |
天马街道于2013年1月成立,为原省定中心镇天马镇人民政府辖区,天马街道办事处地处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常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下辖文峰、金川、屏山、东明、渡口、定阳6个社区和北屏山、西峰、东方红、常年青、南前坊、蒲塘、东港、周塘、天马、五联、天安、和平12个行政村,,面积75.49平方公里,东邻青石镇,南邻江山市,西邻金川街道办事处与白石镇,北邻常山港、紫港街道办事处。现有户籍人口49967人,外来人口8707人,在职在编干部51人,下设党组织95个,共有党员1982人。 街道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县境中部偏南,街道依山傍水,西峰尖为县治枕山,展依山和天马山左拥右抱,南门溪自西而至,蜿蜒城南。山在城中,水绕城过,山水相映,有园林城市、烟雨水乡之韵味。街道多名山胜景,常山十景天马独占其四,“武当别峰”、“西峰夕照”、“白龙双洞”、“金川雪浪”;蜚声海外的中国第一枚“金钉子”座落于周塘村黄泥塘奥陶系的地质奇观西阳山位于城南。 天马街道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先后1200余年之演变,为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中心,堪称千年古镇。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择寺、文峰塔等分布城区,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木雕、砖雕、石雕以及名居名馆,其建筑风格融闽皖文化于一体,形成鲜明特色。街道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黄衢南高速公路入口距街道在10分钟路程之内。街道村村公路都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街道资源丰富,原煤、磷矿储量丰富;名品众多其中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常山胡柚为柚与其它柑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被誉为“果中珍品、国之瑰宝”。曾先后四次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农产品。浙江东茶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规上企业,专门从事油茶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其生产的山茶油等产品享誉全国。 近年来,天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诸暨华山医院投资的周氏口腔医院项目,是我县唯一一家二级口腔专科医院,喜夫贸易有限公司食品配送物流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重点项目“拔钉”行动,全面完成石崆寺二期拆迁任务,东淤一期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启动龙潭溪风景线建设, 景观节点初显雏形。围绕“网上”和“线下”做好文章,在文峰社区首创“135”民情导航图智慧型服务平台和“创客”梦想基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结合大抓基层组织年活动,在农村层面,全面开展“金钉子”党组织创建工程,大力推行农村党员分类考实积分管理制度;在社区层面,以项目化方式开展社区党建创新竞赛活动,积极打造出社区党建的常山品牌。开展以“弘扬张辉良同志‘治水老黄牛’精神典范,争做新常态下‘勤政廉洁’干部楷模”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下一步,天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举全街道之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的毅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治水拆违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深入实施“三大战略”,适应新常态、抓好“一三五”, 打造“宜居 宜业 宜游”新天马而努力奋斗。 |
紫港街道 |
2013年1月23日,紫港街道正式挂牌成立,位于县城常山港以北,东与青石镇接壤,南邻常山港,西接金川街道,北连辉埠镇、大桥头乡。总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渔业大队,总户数5382户,人口15209人,其中,男7671人、女7538人。 紫港街道共有党组织41个。其中,党工委1个,党总支2个(分别为社区党总支和企业党总支),党支部3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1个、渔业大队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8个、街道办事处机关党支部1个、老干部党支部1个、创业党支部1个、企业党支部16个),有党员 人。 一直以来,紫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奋力追赶、科学跨越”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三大战略,抓机遇、打基础、破难题,牢牢把握追赶跨越主旋律,以“硬扎”作风推进“城东领航、紫港扬帆”各项工作落实。 |
金川街道 |
常山县金川街道基本情况介绍 常山县金川街道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县城及城郊,东与紫港街道、天马街道连接,南接与天马街道接攘,西与同弓乡、白石镇交界,北与辉埠镇、何家乡相连邻。街道下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20208人,区域面积57.51平方公里。街道共有支部28个党员752名,村两委班子223名;街道机关干部50名,干部平均年龄48岁;其中班子成员12名(平均年龄41岁)、公务员19名、事业干部19名。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业经济主战场。辖区有规划9.48平方公里的常山县工业园区、规划5平方公里的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一期工程,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增长极。街道以致力征地拆迁、强化土地保障、服务平台拓展为首要任务,想法设法破解常山县工业园区二期到位指标地块遗留问题,腾出成片可利用空间500余亩;克难攻坚抓好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一期工程土地征收的政策处理,征地完成率97%、坟墓迁移43%、拆迁84%,有力保障了一期工程6000亩左右的低丘缓坡开发和配套建设顺利推进。以拆迁安置区和农民建房新区为载体,着力打造园区服务配套小集镇,十里山、蒋家、二都桥等园中村为园区提供三产配套。 2、城市建设新样板。近年来以来规划并开发的赵家坪地块已基本完成开发,星月湾小区是全县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居民小区,赵家坪农民安置区是土地集约化、推进城市化的承接点,正在开发的阳光明都、西城花园是推进城市化的新片区。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全县最大排屋区的浅水湾美墅、园区公寓商住房鑫都花园等6大楼盘正在有序开发,全县正在开发的15个楼盘金川街道有8个。随着县人民医院、常山第一小学等民生工程的完成以及二都桥小学改园区务工小学、二都桥中心幼儿园新建等工程的推进,金川街道已成为全县城市经营建设、提高城市化率的潜力区域。 3、农村发展示范区。以中心村培育为载体,形成了6个中心村的村庄合理布局。以园区拆迁和农民新区开推进新农村建设,叶姑岭、蒋家、十里山、五里亭等安置区基本完成建设,宿村、常桥、登丰、朱家坞等农民新村正在推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土地整理为突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农业,逐步形成了千亩粮食基地(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8家)、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果蔬基地、千亩小西瓜基地、百万羽家禽养殖基地(万羽家禽大户25家)。葡萄、草莓、胡柚等水果形成种植与采摘观光共同发展,温氏养殖、水产养殖实现养殖与农家休闲同步发展。2013年,引导各类种养殖大户建设家庭农场,培养以粮食种植、水果基地为主的家庭农场11个,力争下步建成精品农场2个、示范性农场9个。 |
白石镇 |
白石镇地处浙赣两省,常山、江山、玉山两县一市的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大门,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距县城13.5公里。辖区内面积有48.3平方公里,17个行政村,10032人口,耕地面积11556亩,山林面积4万余亩。白石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杭金衢高速出口与320国道在境内交错相连,320国道横穿8个村,常山白石到江山大桥沥青路经过白石镇6个村,镇政府到各行政村的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白石集镇功能齐全,境内有中小学和卫生院各一所,工商、公安、供电、邮政、烟草、金融等在境内都设有办事机构。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特色发展”战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做足内部文章,注重特色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显现。目前,白石镇已形成“两基地、两产业”发展格局,即轴承配件基地,来料加工基地,畜禽产业和苗木业。如以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为主的轴承企业已有7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来料加工遍布全镇,参与来料加工人数近2000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近300万元;土鸡年饲养量100万羽,出栏数80多万羽;万头养猪场2个,3000头养猪场2个,生猪年饲养规模达3万头;苗木种植企业8家,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大苗1600亩,小苗400亩,苗木已成为320国道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此外,钙业、塑料、木制品、砖瓦等行业相继在白石落户,食用菌、羊进一步拓展,规模分别为550万瓶袋和1000只左右,白石镇已成为常山县发展食用菌重点乡镇之一和波尔山羊的种羊繁育基地。白石镇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和垃圾集中处理,村庄变得更美了、更亮了、更干净了。全镇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血防成果得以巩固,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电视电话实现村村通,白石镇是省“东海明珠”和市“金走廊”的文化乡镇,小白石村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白石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境内多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为切实做大做强集镇,确保供水安全,目前集镇开发和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实施中,届时,白石镇必将成为浙西边陲一朵亮丽的奇葩。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白石投资兴业!. |
招贤镇 |
招贤镇地处常山县东部,属常衢中部地带,东与柯城区航埠镇,衢江区沟溪乡交界,南靠江山市大陈乡,西与本县青石镇接壤,北与大桥头东案乡毗邻,全镇总面积70.9平方公里,下辖29个行政村,10281户,32976多人口。耕地面积(水田)15185.6亩,林地面积39188亩,柑桔面积有20802亩,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4010元。镇内水陆交通便捷,集镇距衢州市区16公里,320国道、衢常铁路穿境而过,黄衢南高速公路经过招贤,并与杭金衢高速公路形成对接,常山江水运为四级航道。文化、教育、卫生、通讯、金融等各项功能齐全。招贤工业生产条件优越,建有汪家淤制造业基地,古县畈、浦口传统工业基地和官庄包装、印刷基地三个工业功能区,水电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目前1000万元投资的企业有8家,500万元企业有10家,初步形成了化工、药棉、印刷、制造四大产业群。全镇农业生产以柑桔、胡柚为主,拥有柑桔胡柚20802亩,年产量达28542吨。纱帽山枇杷以甜美、风味独特而闻名衢州市,镇内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一家(宝新果蔬菌有限公司);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两家(常山良种猪场和京宝绿园果业有限公司)。招贤是常山的古县址,目前的名胜古迹有古县遗址,招贤古渡,樊氏宗祠和毛氏宗祠,其中招贤古渡为常山十大景点之一。招贤是常山的古县址,目前的名胜古迹有古县遗址,招贤古渡、樊氏大宗祠和毛氏宗祠,其中招贤古渡为常山十大景点之一。在党支部富民政策指引下,今天的招贤镇以崭新的姿态立于常山东部,并以其便捷的通讯、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力,优惠的政策等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投资发财的“宝地”。招贤镇党委、政府竭诚欢迎县内外有识之士来洽谈项目、经商办厂、发家致富。. |
青石镇 |
青石镇 青石镇位于常山县城东郊,钱塘江源头,1997年撤乡建镇,2005年11月撤乡并镇,镇政府所在地溪口,距县城5公里,东连招贤镇,南邻江山市大陈乡,西接天马镇,北隔大桥乡,东西有320国道贯穿全镇7个行政村,南北有048省道连接5个行政村,杭金衢高速公路和九景衢铁路穿镇而过,高速公路汇通口就在本镇镇内。全镇地域面积71.1平方公里,下辖31个行政村,1个溪口渔业大队,截止2004年,全镇农户9360户,人口33130人,是常山县第三人口大镇,全镇劳动力18369人,耕地面积16356亩,林地面积35118亩。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3.2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5亿元,农业产值0.75亿元,财政收入6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青石镇是中国青石花石之乡,中国常山胡柚0地,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大景区之一,镇域经济特色比较明显。工业主要围绕石头做文章,全镇青石、花石、观赏石储量2.4亿立方米,青石年产值1亿元,花石、观赏石年交易额6000万元以上,县级规模以工业企业4家,主导产品新世纪丝绸有限公司白蚕丝,年产值2000万元;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精品山茶油系列产品,年产值2500万元;隆发化工有限公司化工系列产品,年产值2000万元;录通轴承有限公司轴承系列产品,年产值2500万元。农业以胡柚产业为主,全镇胡柚面积18369亩,04年胡柚产量26172吨,胡柚加工企业41家,年鲜果加工能力5万吨;胡柚深加工企业2家,主要生产胡柚果脯、果汁为主。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紫云洞扑逆迷离;胡柚0树和400亩胡柚原产地保护植生群,极具考察、旅游价值;国家地质公园是科考、旅游的好去处。热情开放的青石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朋友前来旅游观光、考察访问和投资兴业。. |
球川镇 |
“山环成球、水流成川”即为球川。球川镇位于浙赣边界,地处常山西大门。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古镇。镇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本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 宋代大文豪朱熹曾来球川会友、登山览胜,发出“山列锦屏秀、水流翰墨香”的千古绝句,球川也因此闻名遐迩。 球川镇土地辽阔,辖区面积78.4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生态环境优越,有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有浙西唯一的东水西流注入长江流域的球川古溪、有雕刻精细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三十六天井屋”、有跨流域的西水东调工程“千家库水库”;此外,还有众多知名的旅游风景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把球川打造成为了具有千年历史的浙西千年边陲古镇。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球川人紧紧围绕“保护古镇、开发旅游、对接高速、建设新区”努力建设浙西第一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坚持走“工业立镇、农业稳镇、民资建镇、旅游兴镇、边贸强镇”之路,不仅建立了胡柚、花卉苗木、杨梅、优质米、蔬菜花生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并且以木制品、轴承、服装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企业也迅速发展。球川镇党委政府还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从而一批以宏泰服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招商引资企业在球川迅速崛起,为球川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填砖加瓦。正在建设中的红旗岗新城镇,紧靠320国道,位于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服务区,具有交通和边界双重区位优势,且随着芙蓉水库4000多人移民新村的新建,常山县下山脱贫工业基地、商贸中心区也相继建成,凸现出一座新兴现代化城镇。球川,这座现代与古典交融,发展与生态并进的千年古镇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新一轮的曙光。. |
辉埠镇 |
辉埠镇地处常山县城北郊,总面积 43.55平方公里,辖 13 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2 万,外来流动人口0.4万。2002年底被衢州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四个经济强镇之一;2003年被浙江省发改委列入全省三个年产千万吨水泥熟料基地之一,被衢州市政府列入市级钙类特色产品加工基地;2004年被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列入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聚区之一。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91亿元,增长34.4%;完成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3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4亿元,增长59.2%;完成工业投入额8.18亿元,增长60.7%;实现财政收入2105万元,增长48.76%;农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增长8%。 辉埠交通便捷。刚建成的常辉公路与320、205国道交汇贯通,距杭金衢高速公路常山出口1公里;即将开工的九景衢铁路常山段在境内设货运站和厂区专线。境内资源丰富。石灰石地表储量10亿吨,石煤储量3亿吨。资源型经济快速发展。全镇现有工业企业96家,其中规模以上20家,初步形成水泥、轻钙、轴承三大特色产业,其中水泥企业5家,年产能450万吨,光宇集团22亿元投资的日产3万吨水泥熟料项目落户本镇,首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于去年投产;钙类企业9家,年产能40万吨;以浙江四通集团为龙头的轴承企业6家,年产能2600万套。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强镇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强镇。一是以规划建设辉埠新区为龙头,构筑块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平台。辉埠新区作为常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工业功能区,是常山县“一体两翼”发展框架中的重要组团。新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5平方公里,由产业、物流、生活三个功能区组成,初步形成“一轴、两片、三心”的结构模式。新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亿元,建成三条新区主干道和电力、供水、市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日益完善。二是借助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扩大经济总量,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新区设立至今,已有62家企业落户,计划总投资40.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目前已有8家企业投产,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
芳村镇 |
芳村镇地处常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是该县“一城四轮”布局中重点培育发展的“一轮”,总面积70.2平方公里,总人口20568人,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芳村交通十分便利。为区域交通枢纽之一,现有二级公路通达县城和周边乡镇,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已经动工的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和规划中的杭(州)千(岛湖)景(德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口和服务区。芳村矿产资源丰富。叶腊石、莹石、石煤储量居全县之首,极具开采价值。位于黄衢南高速芳村出口附近的镇工业基地,规划面积0.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现已集聚了一批纺织、电子、矿产品深加工等特色工业企业。芳村名优特产众多。山茶油、常山胡柚、柑桔、茶叶等传统特产,以及美国提子、特种蔬菜等新兴农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天然绿色食品——山茶油,种植面积4万余亩,除建成的省级绿色山茶油基地1万多亩外,还有3万多亩可供低产改造和开发利用,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广阔。芳村生态环境优美。全镇封山育林面积达25164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同时,水利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人居环境极佳。芳村集镇初具规模。集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现已集聚人口6000余人。建有县级中学、中心医院、健身场所、影剧院及农贸市场、防洪工程、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自古以来,芳村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贸易活跃。如今,蓬勃发展中的芳村,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谒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
何家乡 |
何家乡位于县城西北,乡政府驻地樊家,距县城7.5公里,东连辉埠镇、天马镇,西与球川镇相邻,西北与开化县交界。钱塘江上游常山港、205国道穿境而过。 何家乡历史悠久,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常山始建县治,县城在定阳乡三冈,今琚家、金家一带。全乡总面积54.0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935户,人口13212人,有耕地面积10333.7亩,其中水田7902亩,山地面积63139亩,有林山50054亩,森林覆盖率75%,农业特产有胡柚、柑桔、茶叶、蚕桑、食用菌、木材、毛竹、食用竹等,工业以建材为主,有水泥预制、木材加工、红砖等,境内水利条件优越,有九源、八里弄、大坞、乌鹰坞、高塘等水库,蓄水量达285万立方,长风南干渠流经七个行政村,实现自然灌溉4千亩以上。乡内环境幽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6.5—17.5℃,无霜期220—235天,年降水量1730—1830毫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黄岗山,海拔713米,以黄红土壤为主,境内旅游资源有黄岗寺、莲花洞、樊莹墓、尚书坊、石门佳气、湖澄祖庙、忠简古墓、长风发电站等十大景点。 近年来,何家乡紧紧围绕“做强效益农业、做优特色三产、创建环保乡村”的目标,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千亩食用菌竹基地,千亩青大豆基地等高效农业相继建成,2005年被评为市级生态示范乡。. |
同弓乡 |
同弓乡位于常山县城西郊,距县城8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0876人,2004年人均收入4109元。境内有占地372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太公山鹭鸟自然保护区、建造于清康熙年间的鸡公桥和关帝庙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宜人。2002年被评为市级生态示范乡,2003年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2004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 同弓乡是传统的农业大乡,全乡柑桔胡柚小水果面积8500亩,年产量6500吨。近年来,该乡依托本地资源,始终注重生态建设,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生态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建有规模生态养殖场4个,总面积3300亩;已培育了有机胡柚、精品西瓜、绿化草坪、大田养殖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示范面积2560亩。2004年6月份, 太公山生态养殖场被评为省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同弓乡的基础设施完善,建成现代标准农田9000亩,村村通水泥路和有线电视;交通便利,320和205国道在集镇相交构成“十”字形交通枢纽,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集镇建设势头良好,已形成“一纵二横”的格局,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每逢四、九墟日,交易人数达6000多人。 勤劳、纯朴的同弓人民正伸出热情的双臂,竭诚欢迎八方客商来乡投资兴业,共创同弓美好的未来。. |
大桥头乡 |
大桥头乡位于常山县城东约16公里,总面积达50.35平方公里,东邻东案,南接五里,西毗天马镇,北连芳村,是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蓬勃发展的大乡。全乡辖14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4020户,14362人,人口增长率在6‰以内,拥有农村党支部14个,党员350人。大桥头乡是个典型农业乡,全乡耕地面积7290亩,其中水田6594亩,山地54112亩。胡柚是我乡的主要经济支柱,柑桔、胡柚面积达2.3万亩,年产胡柚2万多吨。年产胡柚4000斤以上的农户达85%,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第一。为进一步提高胡柚品牌,做大、做强胡柚产业,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胡柚品牌”战略,进行“三疏二改”、“152”工程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开展园地整理,打造胡柚精品园区,共建“三联三增”基地4个,面积4000亩。同时,引进11家具有相当规模的胡柚深加工企业,建设加工园区,打造胡柚品牌。同时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山地多的优势,鼓励农民搞山地家禽养殖、中药材种植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本着“内挖潜力、借助外力,改善设施,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胡柚和劳务主导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实施由农业大乡向“工业立乡”战略转变。年工业总产值达7014万元,新增企业9家,投资额达2585万元。同时,抓住“康庄工程”、“八大工程”的大力实施,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共有12个行政村实现村道硬化,共计53.5公里,完成总规划量的85%。随着杭金衢和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狮东公路(狮子口—东案)拓宽改建,芳大线(芳村—大桥)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大桥头乡政府为中心的金三角凸现,以狮东公路为主干道的整个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大大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村、大桥、客弄、桥坑四个行政村率先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 “四化”(硬化、绿化、洁化、亮化),居民区内道路硬化,村居环境实行绿化、洁化,村居范围安装路灯,村民楼房统一分粉刷涂色,拉开了建设环境优美、整洁,设施较完善的现代新农村的序幕,并做好扶贫村、中心村、浮河集镇等规划测绘和申报,为建设新型农村规划蓝图。. |
新昌乡 |
新昌乡位于常山县城东北,乡政府驻地在新昌,距县城20.5公里,东连芙蓉乡,南接芳村镇,西和东鲁毗邻,北与开化县交界。区域面积68.06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3772户,13983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5----17.1度,年降雨量1730---1830毫米。全乡地处山地丘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八面山,海拨1012米,是常山第二高峰。土壤主要为黄壤,黄红壤,和红壤。新昌是个山区农林业乡,全乡以农林业为主,耕地6016亩,其中水田5042亩,人均0.43亩,山地7.8万亩,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1)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柑桔、茶叶等;养殖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等,现有年出栏都土鸡万羽以上的养殖场有四个,年饲养量达10万羽。(2)林业以油茶为主,面积3.7万亩,占全乡山地面积的47%,年产山茶油30万斤,丰年可达50万斤,另有松、杉林及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阔叶树混交林;自2001年开始引进中药材厚朴,目前已经种植3500亩。新昌乡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待开发的矿产品有:莹石、钨、锡、白石英、花岗岩、白岗岩、铅锌等,特别是莹石矿,经国家地质部门勘探查明,储量达7000万吨以上,占地面积为18平方公里,属国家特大型莹石矿山。. |
东案乡 |
东案乡位于常山县城东北面,东邻柯城区沟溪乡,南连招贤镇,西接大桥头乡,北与芳村镇相连,距常山县城、衢州市区各15公里。全乡地域面积7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共有农户4535户,人口15333人,党委下设党支部20个,党员525名。现有耕地面积6500亩,林地660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93%,常山最高峰白菊花尖(1395米)坐落于境内。2005年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东案乡政府机关座落在东案村,共有行政事业50名干部职工。驻有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8个。境内叶蜡石等非金属矿存储量达200万吨以上,胡柚、柑桔面积1.5万亩,年产量2.5万吨,毛竹1.8万亩,年产量12万株,建有水电站二座,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黄衢南高速公路、常东衢公路穿境而过,通村公路主干线已全部实现路面硬化;电话、无线通讯覆盖全乡,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达70%; 2005年末,国民生产总值达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农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转变。“十一五”时期,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生态兴乡、特色富乡、精品强乡”的发展战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特色生产、精品加工”工作思路,狠抓劳动力转移和下山脱贫。一是着力推进“三千四万”基地建设,即发展千亩高山蔬菜、培育千亩小西瓜、改良千亩油茶、建立万亩毛竹高效示范基地、万亩优质有机胡柚基地、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万瓶食用菌栽培基地。二是着力培育壮大胡柚、毛竹深加工项目,新建蕃薯干、笋干、食用菌干等干制品加工企业。三是着力加强下山脱贫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完善金新小区、春盛小区、金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增强安置能力,加大下山农民就业培训力度,发展壮大本地企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党员当先、执政为民、齐心协力、开拓奋进,东案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