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青岛 >> 平度市 >> 云山镇 >> 杨兰埠村

杨兰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兰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兰埠村简介

  杨兰埠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凤凰岭;西靠前营;南与赵庄接壤;北与前曲接界。全村耕地1097亩;荒山与滩宜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本村有荒山130亩,果园面积400余亩,其中苹果栽植面积240亩,大樱桃面积110亩,桃、板栗等40多亩。
  (2)个体业户35户;从业人员7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5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78万元。
  (3)优势产业:大樱桃种植及奶牛养殖。
  社会事业 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5%。
  联系电话 86-0532-83338059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283124 266000 0532 查看 杨兰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兰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兰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曲埠村

  曲埠村   村名由来 由曲姓人立村,村后有一高埠,故名曲埠。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莱西;西靠丈岭;南与丈岭 接壤;北与丁家庄、杨家庄接界。全村耕地2045亩。全村340户,总人口1061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矿泉水。   固定资产47.85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1202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21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90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250亩,冬枣、工艺品   社会事业 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50部;有线电视用户200户;村内有汽车10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889   

北温家村

  北温家村   村名由来 上级命名为温家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官里一村;西靠西程;南与新官庄接壤;北与尹府水库接界。全村耕地71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20亩。全村100户,总人口348人。   资源优势 荒山220亩,果园350亩,粮食作物300亩,油料作物380亩   经济状况 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5万元;个体业户8户;从业人员1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9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 0.1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 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 10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面积200亩,大棚樱桃50亩。已初具规模。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情况。2000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   联系电话 13853233753   

南温家村

  南温家村   村名由来 因该村位于北温村南,所以命名为南温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北温;西靠下袁;南与新官庄接壤;北与北温接界。全村耕地53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50亩。全村55户,总人口20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 风化料。(2)个体业户2户;从业人员2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21万元,其中工业收入0.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 2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    社会事业 2006年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   

东程戈庄村

  东程戈庄村   村名由来 很早以前有一个养马大户,那时候没有村民,所以就叫马户村,后来改名叫东程戈庄村,一直延续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南温;西靠西程;南与望后山接壤;北与下袁村接界。全村耕地5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80户,总人口274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水源充足。(2)村办企业3处,固   定资产50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8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5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1.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0 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50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园,樱桃园艺50亩,总产量4万斤,大枣,花生。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情况。2006年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2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部;有线电视用户7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    荣誉称号 1986年被评为平度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35701   

西程格庄村

  西程格庄村   村名由来 因村位于东程格庄以西,故命名为西程格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东程格庄;西靠崔召;南与园艺场接壤;北与崮山接界。全村耕地13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 600亩。全村171户,总人口700人。   经济状况 固定资产200万元;个体业户15户;从业人员17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3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0万元。   优势产业 大棚樱桃、红富士苹果800亩。   社会事业 2000年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 2 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 110 部;村内有汽车3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   荣誉称号 1986年青岛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36611   

东高家寨村

  东高家寨村   村名由来 高家寨位于东经120度13分,北纬36度48分,坐落在云山镇东南部,因立村时高姓先搬迁而来,所以以姓氏而定,称为高家寨,现村内有王、迟、郭等姓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南部;东邻丈岭村;西靠沙窝砖厂;南与黄洼接壤;北与大宋格庄接界。全村耕地1872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 298户,总人口1005人。   经济状况 石墨矿产资源,林果面积150余亩,产量300余吨。粮食面积600余亩,产量1200万吨。油料面积750余亩,产量37万余吨。   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200万元;个体业户20户;从业人员 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9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6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5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00万元。   优势产业 林果    社会事业 2006年 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10部;有线电视用户120 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   联系电话 86-0532-83349651   

黄洼村

  黄洼村   村名由来 洪武年间,由云南搬来此地,立村在黄洼地,故名黄洼村。      黄洼村石墨矿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南部;东邻猪拱河 ;西靠仙山;   南与谢格庄接壤;北与高家寨接界。全村耕地212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596亩。全村 396户,总人口1276人。   经济状况 (1) 资源优势 石墨、高岭土、铁、荒山。(2)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500万元;个体业户户; 2005年经济总收入1331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45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80万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   社会事业 2006年 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 1处;固定电话 310 部;村内有汽车8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0%。    荣誉称号 1998年平度市文明村庄,1989年平度市先进企业,1982年平度市先进党支部,1980年平度市林网丰产林标兵。   联系电话 86-0532-83349787   

前杨家庄村

  前杨家庄村    村名由来 因杨姓先来立村,故名杨家庄,后改名为前杨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丁家庄地;西靠孔家屯村;南与曲埠接壤;北与北杨家庄接界。全村耕地980亩。全村128户,总人口478人。   经济状况 (1)个体业户1户;从业人员2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5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万   (2)优势产业:种植蔬菜80亩,产量80万斤。    社会事业 2006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部;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20%。    联系电话 13780671057   

河岔村

  河岔村   村名由来 因村东靠小沽河,西邻猪拱河,位于两河交界处,故名河岔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小沽河;西靠猪拱河;南与谢格庄接壤;北与丈岭接界。全村耕地1471亩;荒山与滩宜林地500亩。全村 271户,总人口191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 水资源、淡水养殖;林果500余亩。个体业户15户;从业人员9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289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18万元。   优势产业 红富士苹果500亩,产量100吨.冬枣80亩,产量20吨。   社会事业 2006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老年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252部;有线电视用户260户;村内有汽车8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9781   

公家村

  公家村   村名由来 该村距各区镇较远,处于三区交界的山区,因此命名为公家。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新官庄;西靠园艺场;南与西宋接壤;北与东西程接界。全村耕地41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400亩。全村46户,总人口143人。   经济状况 (1) 资源优势:本村有荒山300多亩,可以植树造林,开工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山区。村西有小水库2个,面积大约在30亩以上。(2)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5人;村民人均所得0.4万元; “三产”服务业收入5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60亩,产量20万斤。    社会事业 1996 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30部;村内有汽车1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   联系电话 86-0532-83332385   

丈岭村

  丈岭村   村名由来 丈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朱胶公路两侧。明洪武年间,滇籍移民李姓由燕窝李家至北建村,因村旁有道约一丈高的土岭,故名丈岭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小沽河;西靠东宋格庄;南与河岔接壤;北与张家湾接界。全村耕地2751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亩。全村550户,总人口182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地下水丰富。   固定资产128.54万元; 2005年经济总收入22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9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60万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专业村   社会事业 2006年5 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 1处;文化教育中心 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2 处;固定电话400部;有线电视用户350户;村内有汽车2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   荣誉称号 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青岛文明村庄标兵、平度市文明村庄标兵、青岛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平度市先进党支部。   联系电话 86-0532-83345611   

沙窝庄村

  沙窝庄村   村名由来 明天启五年,王姓从刘河甲迁此定居,因村址在沙滩的洼处,故名沙窝。地名普查时为更名,一九八二年经批准更名为沙窝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宋格庄;西靠猪拱河;南与高家寨接壤;北与小河子接界。全村耕地627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0亩。全村 150户,总人口48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荒山220亩。   固定资产5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10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46000元;村民人均所得0.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万元。   优势产业 冬枣60亩,总产12万斤   社会事业 2006年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106部;有线电视用户13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5 %。   联系电话 86-0532-83342252   

宋格庄村

  宋格庄村   村名由来 明洪武年间,滇籍移民宋姓迁徒此地定居,取名宋格庄,明成化年间,姜姓率家庭迁入,仍沿用其名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丈岭;西靠沙窝;南与高家寨接壤;北与北宋接界。全村耕地205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50亩。全村499户,总人口1366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花卉600亩。粮食800亩,总产800吨。花生500亩,总产130吨。   村办企业2处;固定资产20万元;个体业户20户;从业人员 3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47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74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 480万元。   优势产业 花卉苗木专业村   社会事业 2005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 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 2处;固定电话300部;有线电视用户260户;村内有汽车8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 80 %。   荣誉称号 1986年青岛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41657   

北宋格庄村

  北宋格庄村   村名由来 明末峰山埠一名曾在朝为官,老至此隐居,取名小庄子。清同治九年,姜潘由宋格庄迁其村定居,一九七四年改名为北宋格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八里庄,西靠小河子,南与宋格庄接壤,北与丰山埠接界。全村耕地82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亩。全村568户,总人口176人。   经济状况 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26万元,个体业户20户,   从业人员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8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1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70万元。   优势产业 优质红苹果120亩,大蒜300亩,亩产蒜台60万斤,蒜头90万斤。   社会事业 2006年9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 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130户。村内有汽车10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9%。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556   

张家湾村

  张家湾村   村名由来 由张生先来定居,因村南有一长湾,取名张家湾。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曲埠村;西靠大宋格庄;南与丈岭接壤;北与八里庄接界。全村耕地68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亩。全村161户,总人口59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苹果400亩,产量200万斤。   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50万元;个体业户6户;从业人员 3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万元。   优势产业 工艺品及花卉苗木,从事工艺品加工者约90人,花卉苗木种植户50户,80亩。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情况:大街两旁有国槐、法桐。   固定电话130部;有线电视用户130户;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 66%。    荣誉称号 1986年青岛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123   

郭家寨村

  郭家寨村    村名由来 据郭氏家谱载,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郭姓始祖文修,由云南土门楼迁此,见这里沃土辽阔,山青水修,择此地定居,取名郭家寨,寓意固如盘石。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中部;东邻刘河甲;西靠辛庄;南与后牛接壤;北与院西接界。全村耕地266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384亩。全村510户,总人口178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镇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个体业户21户;从业人员98人;2005年经济总收 入10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0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7万元。(3)优势产业:山楂园417亩。    社会事业 2003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70部;有线电视用户307户;村内有汽车2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荣誉称号 获“平度市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村庄”、“山东省青年之家”等称号   

谢戈庄村

  谢戈庄村   村名由来 相传建于明朝,创建人-,因坐落在龙虎山下,聚落与山势形成一个斜角,故得斜格庄之名,1958年改称谢戈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南部;东邻莱西市;西靠仙山;南与古岘接壤;北与黄洼接界。全村耕地1898.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 3000亩。全村384户,总人口1272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矿产、水源、荒山3000亩、林果2000亩、粮食600亩、油料1150亩。   2005年经济总收入 623.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9万元。   优势产业 板栗、大樱桃、冬枣、苹果、大蒜、大姜。   社会事业 2006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 1处;固定电话200部;有线电视用户240户;村内有汽车12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荣誉称号 青岛市文明村庄、平度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49716   

泉北村

  泉北村   村名由来 原来野猪庄,七八年改为泉北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辛庄;西靠石柱洼;南与南王接壤;北与李家场接界。全村耕地14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0亩。全村300户,总人口930人。   经济状况 (1)固定资产30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6000元;其中工业收入1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0万元。(2)优势产业:苹果、大樱桃。   社会事业 1980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用户10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荣誉称号 1985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村庄。   

李家场村

  李家场村    村名由来 李家场村位于云山镇政府驻地郭家寨西2公里,潴拱河旁流,相传明代张姓始建村落,取名张家宅科,后因村不兴旺,认为此地不祥,另辟新址安家,取名“离离场”,后又以谐音相近,演化为李家场。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中部;东邻辛庄;西靠张家庄、撞上;南与泉北接壤;北与北王、王埠、大金埠接界。全村耕地258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百余亩。全村490户,总人口1567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在本村区域内含有金、铁、石墨、石灰石、沙等磁盘产资源。   (2)固定资产129.5万元;个体业户20户;从业人员30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86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8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63万元。   (3)优势产业:冬暖式大棚300余个,主产草莓、西红柿、萝卜、桃子;果园400余亩,主产苹果、梨、桃、板栗,新上大樱桃百余亩;草编工艺、花生加工。    社会事业 2006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一处;文化教育中心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一处;村级卫生室二处;固定电话306部;有线电视用户400户;村内有汽车5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1986年至1995年被评为平度市文明村庄    1996年至1998年被评为平度市优秀村委会    联系电话 86-0532-83340728   

大金埠村

  大金埠村    村名由来 村前有小河,以前有人在此淘金,叫淘金卜,后改为大金埠。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峙格庄;西靠北王格庄;南与辛庄接壤;北与王埠接界。全村耕地1222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222户,总人口695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铁、矿。(2)2005年经济总收入334.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亮化情况。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0部;村内有汽车2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2%。    联系电话 86-0532-83340265   

大王桥村

  大王桥村    村名由来 村东有座古石桥,相传是程咬金占山为王,起兵反隋,为方便乡里而修此桥,乡里为纪念以此桥命名“大王桥”,村名由此而来。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王埠;西靠尹府;南与北王格庄接壤;北与山里石家接界。全村耕地649亩;荒山与滩宜林地900余亩。全村60户,总人口22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荒山资源850余亩,林果110亩,年产量20吨,矿泉水资源1处。(2)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3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50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林果。    社会事业 2005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45部;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7696   

尹府村

  尹府村    村名由来 传说旧社会有一府尹不满当时社会,辞职隐居在此地立村,故名为尹府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大王桥村;西靠尹府水库;南与王格庄接壤;北与大田镇接界。全村耕地522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28亩。全村146户,总人口426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近靠尹府水库、云山观。    (2)个体业户1户;从业人员9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09万元; “三产”服务业收入4万元。    (3)优势产业:优质果品保护栽培大棚40个,年产优质水果60万斤。    社会事业 1997年9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80部;村内有汽车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1985年荣获青岛市级文明村庄    1985年荣获平度市级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3347881   

北王格庄村

  北王格庄村    村名由来 立村时,村内大部分为王姓,故名为王哥庄,后改名为北王格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王埠;西靠尹府水库;南与郜上接壤;北与尹府接界。全村耕地1300亩;荒山与宜林滩地4000亩。全村305户,总人口1009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我村有平度第二大山云山,山有云山观庙宇,占地面积40亩,整个山面积3000余亩,东与两目山相接,近靠平度第一大水库尹府水库。(2)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8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5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00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油桃、蚕业、粮油。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亮化情况。2005年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2处;固定电话200部;有线电视用户90户;村内有汽车7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7834   

郜上村

  郜上村   村名由来 因立村时多次选址都没立住村,村内人财不旺,最后立村在现住址,村内无恙,所以起名为“撞上”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北王村;西靠官里一;南与撞上接壤;北与尹府水库接界。全村耕地83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50亩。全村221户,总人口684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紧靠尹府水库,有旅游资源优势,有钾长石矿。(2)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12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26.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18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0万元。    社会事业 2006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部;有线电视用户100户;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0%。    联系电话 86-0532-83335601   

官里二村

  官里二村   村名由来 原名小里村,上级命名为官里二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官里一村;西靠北温;南与铁岭庄接壤;北与尹府水库接界。全村耕地46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62户,总人口210人。   资源优势 荒山100亩,苹果园80亩,大樱桃60亩,其中大棚15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其中,大棚15亩。总产6万斤。    社会事业 1996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36部;村内有汽车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4%。    荣誉称号 1993年度妇女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三八红旗集体,1999年获计划生育一等奖,1996年先进妇代会,1997年先进妇代会,1998年先进党支部。   联系电话 86-0532-83336168   

张家庄村

  张家庄村    村名由来 因张姓人在此立村,故名张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朱洞河以南,靠钓鱼台,北邻撞上,东与李家场村接界,西与官里二接壤。全村耕地468亩。全村162户,总人口601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陶土、河沙资源丰富。    (2)固定资产30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17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6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68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0万元。    (3)优势产业:制陶业、水果生产。    社会事业 2002年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100部;有线电视用户15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官里一村

  官里一村   村名由来 (村名无据可考)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北部;东邻钓鱼台;西靠北温;南与铁岭庄接壤;北与尹府水库接界。全村耕地5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80户,总人口248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荒山滩宜林地100亩,小麦200亩,花生300亩,邻尹府水库。(2)固定资产44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1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 0.16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5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120亩,富士苹果200亩。    社会事业 1997年9 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54部;村内有汽车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5 %。   联系电话 86-0532-83336189   

石柱洼村

  石柱洼村    村名由来 立村在石埠子顶上,村南有涝洼地,所以叫石柱洼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泉北村;西靠铁岭庄村;南与804省道接壤;北与钓鱼台接界。全村耕地110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500亩。全村165户,总人口523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红富士苹果300亩,年产量750吨;花生年产量62吨;小麦600亩,年产量180吨;玉米600亩,年产量2700吨。   (2)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300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4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6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060元;其中工业收入30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465万元。   (3)优势产业 大樱桃、苹果   社会事业 硬化街道4000平方米,公园3000平方米,路灯20盏。   1988年3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50部;有线电视用户150户;村内有汽车1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5%。    荣誉称号 1987年获青岛市模范村委会    1986年获平度市先进党支部    1989年—90年获平度市模范村委会    1998年获平度市模范村委会    1996年—2005年获平度市先进党支部    联系电话 86-0532-83331082   

钓鱼台村

  钓鱼台村    村名由来 据历史记载钓鱼台村名叫卧罗子,因村南有河、河旁有一水湾常年不断水,水中有鱼,经常有人在此钓鱼,老人们商量将卧罗子改为钓鱼台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泉北;西靠官里二、二;南与石柱洼接壤;北与张家庄接界。全村耕地10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亩。全村153户,总人口525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2)个体业户7户;从业人员9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340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红富士苹果。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亮化情况。2006年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60户;村内有汽车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1%。    2004年度被评为“青岛市名优果品生产示范园”。    联系电话 13969637860   

山旺村

  山旺村   村名由来 由王姓人立村,又因村后有山,故村名山前王,后为祈求村庄兴旺,改称山旺。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铁岭庄;西靠西宋;南与柳杭 接壤;北与新官庄接届。全村耕地1300亩。全村159户,总人口54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有丰富的水资源,现有面积150余亩,储量80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一座,可自流灌农田400余亩;粮食播种面积1000余亩,总产430吨;花生面积430亩,总产120吨;优质苹果134亩,总产约200吨。   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3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30.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68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45万元。   优势产业 自1994年栽植大樱桃,截止2006年春,全村共栽培大樱桃150余亩,现盛果期面积50亩,预计到2008年总产可达75吨,人均增收2000元。   社会事业 2006年10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75部;有线电视用户80户;村内有汽车7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1%。   联系电话 86-0532-83331856   

西宋格庄村

  西宋格庄村   村名由来 因宋姓先来立村,故名宋格庄,因位于云山宋格庄西边,所以定名为西宋格庄。      西宋戈庄村经济林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山旺村;西靠园艺厂;南与河北村接壤;北与公家村接界。全村耕地182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0亩。全村213户,总人口684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石料资源400亩,荒山2500亩,林果400亩,产量80万斤,粮食800亩,产量64万斤,油料624亩,产量37万斤。   固定资产28万元;个体业户6 户;从业人员9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6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0万元。   优势产业 种植大樱桃   社会事业 200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老年活动中心 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60 部;有线电视用户170户;村内有汽车1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790   

上庄村

  上庄村   村名由来 明朝年间,在京-的毛阁老,因看不惯-污吏,辞官归田,购置田源,在此设立收粮庄子,故起名上庄      上庄村大樱桃基地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西宋格庄;西靠金家庄;南与麻兰接壤;北与上马台接界。全村耕地175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5300亩。全村209户,总人口710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果园547亩,产量100万斤,大樱桃208亩,产量10万斤。矿石:鸡窝矿分布村南东北。花生850亩,产量40万斤,小麦950亩,产量95万斤,玉米950亩,产量75万斤。   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1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8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5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5万元。   社会事业 2006年2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 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180户;村内有汽车10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   荣誉称号 1994-2000年平度市文明村庄,2002-2003年平度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568   

上马台村

  上马台村   村名由来 村后山上有一石头,宋朝赵匡胤曾踏村后那块石头上马,故村命为上马台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洪山园艺场;西靠崔召赵家庄村;南与上庄接壤;北与崔召山南头接界。全村耕地287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0亩。全村54户,总人口205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矿泉水水源、成片山岗,可移栽的松树。   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10万元;个体业户2户;从业人员3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5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2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5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50亩,产量15万斤   社会事业 2006年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1部;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681   

丁家庄村

  丁家庄村    村名由来 村内因于姓先来立村,故名“丁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小沽河;西靠前杨家庄;南与曲埠接壤;北与祝沟镇接界。全村耕地103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400亩。全村170户,总人口57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村东近临小沽河水资源丰富,现每天给平度自来水公司送水8千立方,另外村东有河滩地400亩,待利用开发。(2)个体业户40户;从业人员6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87.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1万元。(3)优势产业:冬枣面积300亩,产量90万斤。    社会事业 村庄绿化亮化情况。1996年1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5部;村内有汽车1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5981   

撞上村

  撞上村    村名由来 村内立村最早为郭姓,郭姓绝户后,相继张姓、王姓、隋姓、董姓、宗姓迁来。村名由来无据可查。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李家场;西靠防汛路;南与张家庄接壤;北与郜上接界。全村耕地1251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56亩。全村220户,总人口748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红富士苹果100亩,年产量3500000公斤;冬枣80亩,年产量40000公斤。(2)优势产业:冬枣。    社会事业 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50部;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1994年文明村庄    2001年计划生育模范村庄   1962年山东省发的撞上大队一伙好当家人    联系电话 86-0532-83335896   

后曲格庄村

  后曲格庄村   村名由来 永乐二年,何氏先人何渠由河南丰邱县迁来安村,称渠格庄,后改称曲戈庄。建国后分为两个村,为与前曲戈庄区别称后曲戈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太平庄;西靠北王村;南与前曲接壤;北与幸福庄接界。全村耕地154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亩。全村210 户,总人口678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铁矿、石墨。(2)2005年经济总收入51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6 万元;其中工业收入7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40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300亩,产量150万公斤。   社会事业 2005年8 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60部;村内有汽车5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为 55%。   联系电话 86-0532-83332519   

胡家沟村

  胡家沟村    村名由来 原本村边有一片胡家坟地,南边有一自然沟,据此得名。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代家庄村;西靠河北大白村;南与河南大白接壤;北与河东大白接界。全村耕地591亩。全村70户,总人口230人。    经济状况 2005年经济总收入99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5万元。    社会事业 200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45部;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联系电话 13954263561   

东代家庄村

  东代家庄村    村名由来 原名郭家庄,后因村中姓代的户数占大多数,改名代家庄,又因本村位于平度的东部,所以叫东代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马项庄;西靠胡家沟;南与麻兰镇接壤;北与前营接界。全村耕地1035亩;荒山与滩宜林地50亩。全村118户,总人口423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苹果200亩,单产2000公斤,总产400000公斤;粮食:夏粮500亩,单产400公斤,总产200000公斤,秋粮500亩,单产500公斤,总产250000公斤;油料335亩,单产260公斤,总产87100公斤。    (2)固定资产2.9万元;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48.4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4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5万元。    社会事业 200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80部;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5%。    联系电话 13793255339   

马项庄村

  马项庄村   村名由来 我村建村时为马家庄,全村为三个姓氏,因姓马先到所以叫马家庄。一九八四年更名为马项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赵庄;西靠东代家庄;南与麻兰镇接壤;北与河东大白接界。全村耕地52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0亩。全村75户,总人口256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主要是地下石灰石矿50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荒山荒沟面积三百亩。林果以桃、大樱桃为主,年产20吨,共60亩。年产粮食250吨,花生120吨。(2)个体业户6户;从业人员3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1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777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0万元。(3)优势产业:手工业加工、草制品为主。   社会事业 200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46部;村内有汽车6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8%。   联系电话 86-0532-83336706   

东幸福庄村

  东幸福庄村   村名由来 1960年起名为幸福庄,1984年人口普查,为了区别村庄重名,又在幸福庄前加了个东字,即现在的东幸福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镇驻地;西靠王戈庄;南与太平庄接壤;北与新庄村接界。全村耕地480亩。全村 82 户,总人口252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铁矿、石墨矿。苹果、樱桃,现栽植面积80亩,花生180亩,小麦200亩。(2)个体业户2户;从业人员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2 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0.05万元。   优势产业 主要是大樱桃80亩   社会事业 1993年10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60部;有线电视用户35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8%。   联系电话 86-0532-83342123   

前卧牛石村

  前卧牛石村   村名由来 曲格庄一富户,从花盆山上往家拉一厅石,至村东一下坡处,车毁牛亡,石头扔在此地,立村时取名卧牛石,后为与卧牛石区别,称前卧牛石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谢戈庄;西靠前曲戈庄;南与集木村接壤;北与后牛接界。全村耕地115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0亩。全村200户,总人口62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矿、铁矿。(2)个体业户50户;从业人员8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8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3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80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300亩,产量100万斤。三木绿化苗木基地,有苗圃40亩,黑松、合欢、紫薇、法桐、毛白杨、国槐、榆树、刺槐、垂柳等绿化苗木20余种,总计40000余棵。   社会事业 1994年4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0部;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3017   

后卧牛石村

  后卧牛石村   村名由来 曲格庄一富户,从花盆山上往家拉一奇石,至前卧牛石村东一下坡处拉牛卒死,石头也扔在此地,后安村称卧牛石。后来在该村后又立一村,称后卧牛石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高尔夫球场;西靠前曲戈庄;南与前牛接壤;北与太平庄接界。全村耕地55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73户,总人口273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铁矿2处,储量5万立方米。深机井2眼,供全村浇地、吃水。荒山100亩,林果72亩。粮食面积232亩,油料面积250亩。   (2)村办企业2处;固定资产10万元;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 8 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08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38 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40万元。   (3)优势产业:红富士苹果50亩,产量30万斤。    社会事业 1984年 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 处;固定电话47 部;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2 %。    荣誉称号 1983年获得平度市计划生育模范村光荣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3343841   

八里村

     村名由来 因村距祝沟和云山驻地均为8华里,因此取名八里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朱诸路;西靠北宋格庄;南与张家湾接壤;北与孔家屯村接界。全村耕地852亩;荒山与滩宜林地亩。全村162户,总人口568人。   经济状况 红富士果园200余亩,60%农户从事林果业生产,所产苹果数量大,甜度高,皮薄质脆,品质极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个体业户15户;从业人员5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 64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3万元; “三产”服务业收入108万元。   社会事业 村内两条主要大街全部进行了绿化亮化。1993年1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 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 1处;村级卫生室 1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140户;村内有汽车3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    荣誉称号 1990年被评为平度市文明村庄、先进党支部。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278   

前曲戈庄村

  前曲戈庄村   村名由来 永乐皇帝二年,从姓何的先人名叫何渠,由河南省丰邱县志关庄村迁来安村,称渠戈庄,后改称曲戈庄,为与后曲戈庄区别,现称前曲戈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卧牛石;西靠后营;南与金沟子接壤;北与后曲接届。全村耕地266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0亩。全村384户,总人口1347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硫铁矿、石墨矿、铁矿。(2)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3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998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 0.4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2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70万元。(3)优势产业:苹果400亩,产量200万斤   社会事业 2006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2处;固定电话210部;村内有汽车5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   

河北大白村

  河北大白村    村名由来 村庄座落在落药河河北岸,称为河北。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河东大白;西靠麻兰镇前沙湾庄;南与河南大白接壤;北与柳行接界。全村耕地32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10亩。全村386户,总人口122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铁矿、石墨矿、钾钠长石矿。(2)固定资产31.6万元;个体业户32户;从业人员7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103.9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6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4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822.9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220亩,优质苹果330亩。   社会事业 2004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部;有线电视用户228户;村内有汽车68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7.6%。    2005年11月获青岛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056   

太平庄村

  太平庄村   村名由来 过去兵荒马乱,很多人到村避难,平安无事。太平庄由此得名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高尔夫球场;西靠王格庄;南与卧牛石接壤;北与幸福庄接届。全村耕地202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8亩。全村38户,总人口138人。   经济状况 资源优势:铁矿总量100万吨。   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 8 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4.84 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18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0.08万元。   社会事业 固定电话10 部;村内有汽车1 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3 %。   联系电话 86-0532-83341826   

东金沟子村

  东金沟子村    村名由来 因本村山沟有黄金而起名。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古岘集木村;西靠凤凰岭;南与蓬莱接壤;北与前曲戈庄接界。全村耕地96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0亩。全村125户,总人口393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石墨、铁。(2)固定资产20万元;个体业户16户;从业人员2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4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37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45万元。    社会事业 198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70部;村内有汽车3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7%。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266   

凤凰岭村

  凤凰岭村    村名由来 传说村南土地庙处以前落过凤凰,所以本村起名凤凰屯,1981年由乡政府改名为凤凰岭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金沟子;西靠杨兰埠;南与赵庄接壤;北与前曲接界。全村耕地56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30亩。全村108户,总人口35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本村后山有面积达50亩的石墨矿土。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有四眼深50米的岩水井,每小时都可出水30方以上。(2)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4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万元。    社会事业 1986年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50部;村内有汽车3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5%。    联系电话 86-0532-83336920   

杨兰埠村

  杨兰埠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凤凰岭;西靠前营;南与赵庄接壤;北与前曲接界。全村耕地1097亩;荒山与滩宜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本村有荒山130亩,果园面积400余亩,其中苹果栽植面积240亩,大樱桃面积110亩,桃、板栗等40多亩。   (2)个体业户35户;从业人员7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55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78万元。   (3)优势产业:大樱桃种植及奶牛养殖。   社会事业 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5%。   联系电话 86-0532-83338059   

赵庄村

  赵庄村    村名由来 赵庄村东有一小山丘,因秦王东征时程咬金在此招兵买马,立村名“招军岭”,逐步演变为赵庄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南部;东邻古岘镇;西靠马项庄;南与麻兰镇接壤;北与杨兰埠接界。全村耕地269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400亩。全村325户,总人口108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有大量石灰石资源。    (2)个体业户7户;从业人员7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7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04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6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72.5万元。   (3)优势产业:林果500亩,产量300万斤。   社会事业 198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85部;有线电视用户325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1990年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样板园(林果)。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058   

王埠村

  王埠村    村名由来 村后有一高埠,可望见四面八方的来人立村时定为“望埠”,后改为王埠。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流河;西靠北王;南与李家场接壤;北与云山接界。全村耕地175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600亩。全村320户,总人口110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铁储量丰富。    (2)固定资产18万元;个体业户11户;从业人员13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57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2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5万元。    社会事业 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20部;村内有汽车3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0765   

南王戈庄村

  南王戈庄村   村名由来 从前,有兄妹2人居住此地,哥哥外出经商,妹妹牵挂哥哥,每天傍晚到村头望,盼哥哥早点归来,由此得名望哥庄,后来改为南王戈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幸福庄 ;西靠铁岭庄;南与后曲戈庄接壤;北与泉北村接界。全村耕地2219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20亩。全村 406户,总人口1396人。   经济状况 有大量的石墨、铁,紧靠804省道南有100亩左右的水资源。村办企业 2处,固定资产20元。个体业户20户,从业人员3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66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28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30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8万元。   优势产业 苹果500亩,产量1200吨。大樱桃50亩。   社会事业 2006年6 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310部,有线电视用户290户,村内有汽车1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8%。    村自1950年以来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3332891   

东柳圈村

  东柳圈村    村名由来 因村周围栽有很多柳树,又在柳圈河的东岸,故称东柳圈。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峰山;西靠小河;南与小河子接壤;北与北柳接界。全村耕地89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亩。全村156户,总人口516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有石墨矿、铁矿。(2)个体业户16户;从业人员2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47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8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0万元。(3)优势产业:林果、养殖    社会事业 2006年12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116部;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1999年获平度市文明村庄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3348021   

峰山埠村

  峰山埠村    村名由来 我村原名叫凤凰埠,因为村后有正山、东北山、西北山三山相连,犹如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埠,随着历史的变迁,不知何年何月,村后的小山又叫峰山,所以村庄也改为峰山埠。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北部;东邻孔家屯;西靠小河子;南与北宋接壤;北与葛家庄接界。全村耕地1429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0亩。全村189户,总人口67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本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花生。(2)个体业户6户;从业人员13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684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767元。    社会事业 2006年10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145部;有线电视用户80户;村内有汽车4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荣誉称号 获得“平度市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村庄”等称号。    联系电话 86-0532-83345779   

东于家村

  东于家村    村名由来 由于姓而来,迁来400余年立村,定名为于家庄,后改名为东于家。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朱诸路;西靠峰山;南与孔家屯接壤;北与盛家庄接界。全村耕地660亩。全村117户,总人口39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粮食400亩,油料180亩,林果70亩。(2)固定资产10万元;个体业户6户;从业人员1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3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6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80部;有线电视用户7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北葛家村

  北葛家村    村名由来 迁移村时由葛姓先搬来而得名。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北部;东邻祝沟;西靠峰山;南与峰山埠接壤;北与盛家庄接界。全村耕地22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10亩。全村54户,总人口199人。    经济状况 矿产资源有铁、黄金。林果资源主要以苹果为主,年产量约30吨。粮食以小麦为主,主要种植面积120亩,年产96吨。油料以花生为主,种植面积130亩,年产52吨。个体业户3户;从业人员6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00万元 ,村民人均所得0.4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万元。    优势产业 大樱桃    社会事业 2005年9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36部,有线电视用户42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2%。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168   

盛家庄村

  盛家庄村    村名由来 立村时,由盛姓先来立村,现村内大部为盛姓,故名盛家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省道;西靠西山;南与葛家庄接壤;北与祝沟接界。全村耕地68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0亩。全村106户,总人口354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林果、油料。(2)个体业户5户;从业人员2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5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456.1元;其中工业收入5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28.1万元。   社会事业 老年活动中心1处;固定电话60部;村内有汽车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6649   

小河子村

  小河子村    村名由来 因我村两面环河,猪拱河在村前,并有南石湾、北石湾,卡住河的扩展,所以叫小河子村,小河子东庄因两个自然村被小河拦腰折断,东村得名叫小河子东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峰山埠、北宋格庄;西靠院西;南与郭家寨、沙窝接壤;北与院后、东柳接界。全村耕地263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50亩。全村620户,总人口2138人。   经济状况 (1)个体业户40户;从业人员168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30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4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32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620万元。   (2)优势产业:果品(主要苹果)、花生。   社会事业 2006年12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有线电视用户220户;村内有汽车2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40%。    荣誉称号 1996年获平度市文明村庄、1998获平度模范村委会、    1997年获青岛市文明村庄、2000年平度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院西村

  院西村   村名由来 村东原有石碣院庙,故村名院西。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中部;东邻小河子村;西靠新庄村;南与镇政府接壤;北与院后村接界。全村耕地834亩。全村460户,总人口15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储量丰富    (2)个体业户5户;从业人员7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42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9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0万元。   (3)优势产业:有冬枣等水果100亩,蔬菜100亩。   社会事业 2001年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80户;村内有汽车5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河东大白村

  河东大白村    村名由来 该村位于落药河上游东岸,故命名为河东大白。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代家庄;西靠河北大白;南与胡家沟接壤;北与前营接界。全村耕地1300亩。全村175户,总人口57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本村水浇条件很好,北依落药河,一年四季河水清澈。本村有水浇条件的土地950亩。果业500亩,粮食450亩,油料450亩。(2)优势产业:优质大樱桃250亩,各类果园250亩(其中苹果园200亩)。   社会事业 2006年12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0部;有线电视用户85户;村内有汽车2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5%。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269   

西柳圈村

  西柳圈村    村名由来 因村东小河两岸全部为垂柳,绕村一圈,故名为柳圈村,因村立在河西,故名为西柳圈。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东柳圈村;西靠本村果园;南与院后接壤;北与峙格庄接界。全村耕地800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0亩。全村167户,总人口567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林果150亩,产量70万斤。    (2)固定资产1200万元;个体业户21户;从业人员300多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200多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137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0万元。    (3)优势产业:养殖,养鸡一次存栏6万只,养猪一次存栏600头。    社会事业 幼儿园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部;有线电视用户150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2002年平度市计生先进村。   

河南大白村

  河南大白村    村名由来 本村村后由一条自东往西长平流水的落药河,该村村民居住在河的南边,村名由此而产生。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南部;东邻胡家沟村;西靠巡寨;南与麻兰镇接壤;北与河北大白接界。全村耕地2117亩。全村225户,总人口78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有林果面积560亩,年产量360吨,粮食面积1256亩,年产量506吨,花生面积650亩,年产量163吨。 (2)固定资产17.04万元;个体业户65户;从业人员38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732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682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120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300亩,冬枣100亩。    社会事业 2006年7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50部;有线电视用户170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0%。    2001年平度市文明村庄    2002年平度市先进村委会    联系电话 86-0532-83337053   

北柳圈村

  北柳圈村    村名由来 因村址坐落在繁茂的柳树丛中,又处柳圈河北岸,故名北柳圈。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盛家庄,西靠峙格庄,南与东柳接壤,北与祝沟接界。全村耕地1420亩。全村270户,总人口877人。    经济状况 个体业户50户,从业人员8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88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0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5万元。    优势产业 大棚草莓150亩,年产70万斤。    社会事业 2007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80部,有线电视用户220户,村内有汽车6辆。   

峙戈庄村

  峙戈庄村    村名由来 在村西北有座寺院由此而得名“峙戈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驻地;北5公里和祝沟镇崔家流河接壤,东与本镇北柳圈村接界,西靠大金埠。全村共有耕地1438亩,林地面积200亩,苹果、大樱桃、桃树800亩,全村208户,总人口906人,人均收入5470元。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工艺品。(2)优势产业:红富士苹果年产量500吨左右,通往本村大道两边有20米速生杨绿化带。   社会事业 1990年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86部;有线电视用户206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本村2004年以来荣获平度市“平度市文明村庄” 荣誉称号。   

铁岭庄村

  铁岭庄村    村名由来 该村居铁岭庄铁矿遗址中心,村前有一铁矿石碓,并有铁钎、铁锤和其他与冶铁有关的器具出土,踞今2300多年,明代在此安村称铁岭庄。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南王戈庄村;西靠山旺村;南与柳行村接壤;北与南温家接界。全村耕地2138亩;荒山与滩宜林地2100亩。全村360户,总人口115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荒山1600亩;果品1850亩,产量2000吨;粮食650亩,产量650吨;油料650亩,产量240吨。   (2)固定资产106万元;个体业户35户;从业人员68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40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66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98万元。    (3)优势产业:大樱桃生产,总面积1500亩,其中保护栽培200亩。    社会事业 1990年3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里有小学1处;幼儿园1处;文化教育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2处;固定电话260部;有线电视用户60户;村内有汽车11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50%。   荣誉称号 1988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村委会。   1989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村委会。   1992年获得青岛市农业普查先进集体。   1993年被青岛市农业局评为果业强村。   1993年被平度市计生协会评为计生协会典型村。   1994年被青岛市农业委员会评为名优果品生产基地。   1993年平度计生委评为计生协会工作先进村庄。   1995年被青岛民政局司法局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   1995年被平度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6年被平度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联系电话 86-0532-89857188   

后营村

  后营村    村名由来 隋末秦王李世民东征在此驻扎,分前后两个营盘,该村立村时在后营处,因此取名后营。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镇村路;西靠镇村路;南与前营村接壤;北与804省道接界。全村耕地2547亩;荒山与滩宜林地70亩。全村328户,总人口1132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有铁矿。(2)个体业户1户;从业人员3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419.7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244.14万元; “三产”服务业收入50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苹果400亩。    社会事业 2005年11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263部;有线电视用户20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70%。   联系电话 13606483791   

前营村

  前营村    村名由来 隋末秦王李世民东征在此驻扎,分前后两个营盘,该村按村在前营处,因此村名为前营。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杨兰埠;西靠柳行;南与河东接壤;北与后营接界。全村耕地103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40亩。全村160户,总人口50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以粮油为主,粮食面积500亩,总产量50万公斤,油料面积300亩,总产量6.75万公斤。(2)村办企业1处;固定资产80万元;个体业户5户;从业人员1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6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6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50万元。(3)优势产业:大樱桃100亩,大棚栽培20亩。    社会事业 2005年10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10部;有线电视用户80户;村内有汽车1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80%。   联系电话 86-0532-83331766   

南柳行村

  南柳行村    村名由来 村前小河两岸柳树成行,故名柳行村,后改名为南柳行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西部;东邻前营村;西靠赵家庄村;南与河北村接壤;北与铁岭庄村接界。全村耕地1054亩;荒山与滩宜林地80亩。全村110户,总人口350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粮食400亩,油料450亩,林果资源204亩。(2)个体业户4户;从业人员5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57.4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0.1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0.1万元。    社会事业 2006年8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固定电话65部;有线电视用户65户;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62%。   联系电话 86-0532-83331136   

刘河甲村

  刘河甲村   村名由来 立村时全部为刘姓,位于朱洞河转弯处,所以定名为“刘河甲”。      刘河甲村村委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东部;东邻沙窝;西靠云山镇;南与古岘镇接壤;北与郭家寨接界。全村耕地2039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600亩。全村420户,总人口1358人。   经济状况 (1) 资源优势:石墨矿、荒山1200亩,果园500亩。(2)村办企业处;固定资产509671万元;个体业户10户;从业人员 200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1329.76万元;村民人均所得0.4131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50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9月村里吃上自来水;幼儿园 1处;文化教育中心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部;有线电视用户300户;村内有汽车8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北院后村

  北院后村    村名由来 据说在百年前,在小河子村西有一所石碣院庙,因我村在院庙的后边,故称之为院后村。    政区人口    位于云山镇北部;东邻小河子耕地;西靠院后耕地;南与小河子接壤;北与西柳圈接界。全村耕地843亩;荒山与滩宜林地120亩。全村152户,总人口524人。    经济状况 (1)资源优势:石墨(2)2005年经济总收入600万元;村民人均所得270万元;“三产”服务业收入30万元。   (3)优势产业:草莓大棚60个,总面积50亩,年总收入80万元,蘑菇大棚65个,占地30亩,年产量200吨,年总收入30万元。   社会事业 1998年5月村里吃上自来水;文化教育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1处;固定电话120部;有线电视用户120户;村内有汽车10辆;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90%。    联系电话 86-0532-83348023   


杨兰埠村特产大全




杨兰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