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淄博 >> 张店区 >> 中埠镇 >> 张家村

张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张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家村简介

  张家村位于张店区西北角,黑铁山北侧,村北靠原长山县城至临淄城的大道,明初由张姓从山西迁来定居,取名张家庄,人民公社时期称张家大队,1983年村改时定名张家村,村北是高速公路和石铁路,全村现有260户,人口891人,村庄占地面积120余亩,耕地面积57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303105 255000 0533 查看 张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张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中埠村

  中埠村位于张店东北部,全村人口有 1465 人,耕地面积1400多亩,系砂姜黑土,中埠村在铁山东侧,系平原与丘陵结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所传,该村在战国时期已建村,因村址在铁山东侧之中,地势又较高,故名为中块,一说战国时期此村座落在冶里和黄金中间,故名中部,后改名为中埠,1983年村改时定名中埠村。   

小王村

  小王村位于张店东北角,全村现有人口387人,据传,明洪代初年,自枣强迁来定居,因庄北有大王庄,为避小崇圣,故定名为圣王庄,清乾隆九年,重修炉神姑庙碑上刻有圣王庄之名,光绪三十三年有仁智分圣王庄记载,后演变小王庄,人民公社时期称小王大队,1983年村改时定名为小王村。   

铁冶村

  铁冶村位于张店区东北角,是张店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出土文物有商周古陶器,村西铁山亦名商山,其优质的铁矿石,自春秋战国就在此冶炼故名冶里。清末分为东西冶里,1955年改名铁冶,晋书等史籍均有记载,并有炉神姑的传说。旧时有桓台、临淄、益都三县分治,抗日战争期间归醒台县,1953年划为淄川县,1965年划入张店区,1938年2月11日夜,日侵略军制造的铁山惨案中村民被杀一百余人,1948年推翻封建剥削制度,1954年实现集体化,但在以农为主束缚下长期贫困落后。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三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现有人口2276人,土地面积5242亩,土地耕种实现机械化,村民居住由过去的土坯房全部住进砖瓦房、楼房。全村村民都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老人都有养老保险和村发的养老补助,铁冶村的明天会更好。   

于家村

  于家村明初始建,解氏定居,曰解家庄,后来改为解于庄,明末清初解氏衰退,金岭镇于氏祖三锡收其土地三顷修建于氏庆园,民国初年(1928年)改名为于家庄,以种粮为生。日寇入侵中国,在1938年正月12制造了有65名男青壮年被枪杀的于家惨案。于家庄地处张店区东北边缘,东领临淄区,西紧靠黑铁山脚下山东金岭铁矿,南距六公里处309国道,北靠济青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村庄东西3公里,南北0.5公里,有耕地700余亩,现有243户,737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发展较快,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成绩突出,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村民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村,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取更大的发展。   

杨辛村

  杨辛村座于张店东偏北十公里,铁山路公路专用线经过村庄,南靠309国道,交通极为便利,据考,村原与孟家海一个村,清朝末年因修筑围墙,隔之于外,始称辛庄,1958年建立金岭公社时因社内三个辛庄,为消除重名,而冠以姓氏称杨辛庄,旧属益都县,抗日战争期间划入桓台县,建国后曾归淄川县,1965年划入张店区,地处脊土而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缓慢,1978年以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冲存了僵化的经济体制,农工副综合经营,村民迅速脱贫致富,村容村貌不断更新,精神振奋的全体村民团结实干,发展资源,现杨辛村人口二百余人,正朝着发展的方向奋进,开拓更美好的新天地。   

大寨村

  大寨座于张店东北十公里的铁山西麓,北临铁山至石桥公路,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屯兵营寨,故称大寨。明初向氏迁此后,曾名向家寨子。清初被洪水冲为三段,而有西家人口,顺河庄,大寨子之名。清嘉庆间又合为一村,长山县志载,柔字约大寨子,1940年改属桓台县,1953年划入张周市,1956年划为淄川区,1965年划入张店区。该村南至黑铁山,西至高新区卫固镇小寨村,此至卫固镇卫固村接界,东至中埠镇郭家村,总土地面积3800余亩,全村现有人口2250人。   

大王村

  大王村位于黑铁山东南脚下,金岭铁矿专用铁路线以东的铁山路两侧,沿铁山路向南1.5公里即至309国道,向北不到一公里是省道102,村北有大片桃园,与市园艺场相连,新修102省道从场部办公楼后东西穿过,村东是铁山园艺场一工区林地、东有张店经济开发区,南与孟家、杨辛、小王一季节河相隔,村西过铁路是大片农田和大王桃基地,桃园满山和四宝山开发区地界相接,环境秀丽,交通方便。据查证,在村西部原龙王庙院中,有口大铁钟,上有铭文记载,元朝有沙王领兵驻此地,渐成村落曰沙王庄。明末清初,更名大王庄,旧属益都县,抗日战争期间改属桓台县,1953年划入淄川县,1965年划归张店区,1984年由原来人民公社撤乡换镇,大王庄改称大王村。   

边辛庄村

  边辛庄座落于张店区东北13公里,以黑铁山与凤凰山之谷底,北东与临淄区搭界,南与黄金,西与张家庄接壤,现有面积1830亩,人口1470人,张店至皇城上路,金岭铁矿专用公路经过村庄,地下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碳资源,明初建村,因靠枣树林而称小枣庄,清初周氏迁住,后更名新庄。光绪21年(1895年)在村内建天主教堂一处,后因年久失修于1977年拆除,并于当年在村西新建中小学校舍一处,现教堂建于1986年。1940年改属桓台县,1953年划入淄川县,1958年金岭公社改名边辛庄,1965年划归张店区。1948年推翻建剥削制度,1965年实现集体化,1978年改革开放,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使村民迅速致富,文明建设,成绩卓著,广大村民安居乐业,为开创繁荣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张家村

  张家村位于张店区西北角,黑铁山北侧,村北靠原长山县城至临淄城的大道,明初由张姓从山西迁来定居,取名张家庄,人民公社时期称张家大队,1983年村改时定名张家村,村北是高速公路和石铁路,全村现有260户,人口891人,村庄占地面积120余亩,耕地面积570亩。   

郭家村

  郭家村位于张店区西北角,黑铁山北侧,据传明初,郭姓从山西迁来立村,以郭姓定名郭家庄,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称郭家大队,1983年村改时定名为郭家村,该村现有人口976人,面积0.5平方公里,西靠大寨村,北靠临淄区红花村,东靠张家村,南靠黑铁山。   

孟家村

  孟家村位于张店东北角,铁山路公路用线经过村庄,南靠309国道,交通便利。据传,明初孟氏迁来立村,村名为孟家海子,因村东有一条河流,称作“运粮河”,俗传为海,故以姓氏和地势得名孟家海子,后称孟家庄,人民公社时期称孟家大队,1983年村改时定名为孟家村。   

黄金村

  黄金村坐落于张店东北三十公里的铁山北麓,紧靠张店至皇城公路和金岭铁矿专用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春秋战国建村,一九三八年建立党组织,一九五三年实现集体化,从一九七八年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潮流中,焕发了生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绪日益高涨。全村面积0.375平方公里,现有土地1200亩,人口1500人,党员35名,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努力建设和谐乡村,与相邻的张家村、边辛村、于家村以及金岭铁矿建立和谐单位。  


张家村特产大全




张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