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枣庄 >> 山亭区 >> 店子镇

店子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店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店子镇简介

   店子镇位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北部,枣庄、临沂、济宁三市交界地带,属砂石丘陵山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10万人。
   店子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镇山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小二型水库13座,塘坝36处,大口井67个,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泉水等,特别是花岗石中的“莲青花”、“富川青”两大稀有品种,储量大,纯度高,易开采。境内东西两侧莲青山、越峰山绵延40里,座落有秩,森林茂密,泉水清洌。中部有郭河由北向南注入鲁南第一大水库——岩马湖,有“山区小江南”之称。
   店子镇特色农业优势突出。主要盛产大枣、花生、板栗、苹果、黄梨、花椒、冬桃和鲜奶等农副产品。其中大枣、花生、鲜奶形成了周边10万亩花生、6万亩大枣、8万只(头)奶畜生产基地。长红大枣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独特的红砂石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加之长期培育而成的绿色果品“长红枣”,酥脆酸甜,富含蛋白质、脂肪、醣、钙、铁及多种维生素,益脾润肺,强肾补气,有“维生素丸”的美称,注册“长红”牌国家商标,与乐陵金丝小枣”齐名,年产量达6000吨,被誉为中国长红枣第一镇。
   店子镇工业经济初具规模。相继建成了花生酱、烤生果、乳白生仁、乳制品、矿泉水、长红大枣等食品加工企业。山东莺歌食品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花生酱加工厂家,年创汇700万美元。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年生产系列枣制品2000余吨,经济效益突破3000万元。岩皇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40多种优质产品,年创汇200万美元。越峰山矿泉水公司桶装天然饮用水俏销于京沪铁路干线,徐州、济南、枣庄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店子镇旅游开发极具潜力。5.6万亩长红枣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枣庄市“AA”景区。莲青山被列为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具有观赏价值的皇城遗址、越峰寺、旱海奇观、土林等人文、自然景观达40多处。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大枣文化研究中心,每年秋季大枣文化旅游节期间,有十几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店子镇基础条件较为完善,省级滕州至平邑公路贯穿南北、店子至徐州公路起始于镇驻地。距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和京沪铁路干线滕州站30公里,距青岛港、连云港、石臼港400公里。邮电、通信现代化水平较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65平方公里 370406101 277100 0632 查看 店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店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店子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山城街道

  山城街道位于山亭新城驻地,以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北靠水泉镇,南接凫城乡,东与徐庄镇相连,西与桑村镇及滕州市羊庄镇接壤。   “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位于新城驻地,北留线横亘全境,东连临沂,西接滕州;枣徐、店韩两条公路纵贯南北,与连云港相通;西距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分别为20公里、2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1983年11月,区划调整,由滕县改属山亭区管辖,1984年3月,社改乡,由山亭公社改称山亭镇,2001年3月,乡镇规模调整,更名为山城街道,行政区域规模不变。面各134。2平方公里,辖8个管理区,1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街道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总人口9.21万人。  该街道素有“花椒之乡”美誉,现有花椒万多亩,品种以大青壳、大红袍等为主,年产椒皮2000多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最重要的花椒主产区之一。2001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其6项药物检测残留为零,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农业   近年来,该街道确立了“以科技促调整、以典型促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先后建起了店韩路沿线31华里石榴绿色通道、千亩冬枣园、千亩油桃园、千亩李子园等6大示范园,重点培育了石榴、油桃、柿子、板栗、李子等优质果树品种,成为全市重要的林果基地。其中岩底“中美合作果树苗木基地”和西鲁“欧洲良种苗木基地”,融汇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果树品种200多个,年提供各种苗木700多万株。目前全街道林果总面积已发展到8.7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4%,年产干鲜果品13万多吨。   -旅游   山城街道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发掘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小邾国遗址、菸菟城遗址及大量文物;被称为山亭三老的老街、老桥、唐槐风采依然。境内海拔620.4米的翼云山为鲁南第一高峰,以东奇、西险、中秀而出名。位于西南部的雪山为古滕国名山之一,因传说释迦牟尼在此-而得名,是古代著名的佛教、道教中心,山上现仍存有梵王庙、灵芝寺遗址、僧塔、摩崖石刻、刻诗、白云观、黄龙洞、夫子洞等著名景点。流传上千年的三月三古庙会每年吸引上万游人。现存创办于1937年的“苏鲁豫皖抗日农民训练班”旧址,因此雪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   -发展   山城街道立足城乡结合优势,大搞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在于井规划了1万亩的民营经济园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并制定了详尽的优惠政策,鼓励境内外企业入园经营。目前入园企业达到36家。街道还规划了枣树岭花椒、王峪地瓜枣、岩底果品苗木、石龙口建材四大专业批发市场,基本形成了建材、纺织、煤炭、农产品加工、汽车修理等六大骨干体系。已建成鲁南地区最大的花椒、地瓜枣、苗木专业市场。   -资源   近年来,该街道立足境内206座石灰岩山头和4处优质的山泉水资源,重点围绕水泥、矿泉水两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注册了翼云山牌矿泉水,建起了义重特种水泥厂,新上了20万吨水泥生产线,形成了年30万吨的生产规模。  被誉为“无污染绿色保健食品”的地瓜枣是该街道的著名特色产品,加工户已发展到2600多户,从业7000多人,年加工能力达4000多吨。目前已与20多个外贸部门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产品畅销日本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店子镇

   店子镇位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北部,枣庄、临沂、济宁三市交界地带,属砂石丘陵山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10万人。    店子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镇山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小二型水库13座,塘坝36处,大口井67个,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泉水等,特别是花岗石中的“莲青花”、“富川青”两大稀有品种,储量大,纯度高,易开采。境内东西两侧莲青山、越峰山绵延40里,座落有秩,森林茂密,泉水清洌。中部有郭河由北向南注入鲁南第一大水库——岩马湖,有“山区小江南”之称。    店子镇特色农业优势突出。主要盛产大枣、花生、板栗、苹果、黄梨、花椒、冬桃和鲜奶等农副产品。其中大枣、花生、鲜奶形成了周边10万亩花生、6万亩大枣、8万只(头)奶畜生产基地。长红大枣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独特的红砂石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加之长期培育而成的绿色果品“长红枣”,酥脆酸甜,富含蛋白质、脂肪、醣、钙、铁及多种维生素,益脾润肺,强肾补气,有“维生素丸”的美称,注册“长红”牌国家商标,与乐陵金丝小枣”齐名,年产量达6000吨,被誉为中国长红枣第一镇。    店子镇工业经济初具规模。相继建成了花生酱、烤生果、乳白生仁、乳制品、矿泉水、长红大枣等食品加工企业。山东莺歌食品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花生酱加工厂家,年创汇700万美元。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年生产系列枣制品2000余吨,经济效益突破3000万元。岩皇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40多种优质产品,年创汇200万美元。越峰山矿泉水公司桶装天然饮用水俏销于京沪铁路干线,徐州、济南、枣庄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店子镇旅游开发极具潜力。5.6万亩长红枣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枣庄市“AA”景区。莲青山被列为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具有观赏价值的皇城遗址、越峰寺、旱海奇观、土林等人文、自然景观达40多处。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大枣文化研究中心,每年秋季大枣文化旅游节期间,有十几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店子镇基础条件较为完善,省级滕州至平邑公路贯穿南北、店子至徐州公路起始于镇驻地。距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和京沪铁路干线滕州站30公里,距青岛港、连云港、石臼港400公里。邮电、通信现代化水平较高。.   

西集镇

  " 西集镇位于山亭区南部,古称西暨,战国时期即立此名,自古为商贾云集、佛道繁盛之地。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4.96万人,枣(庄)济(宁)高速公路、枣(庄)滕(州)公路、店(子)韩(庄)公路贯穿其中,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9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2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49元。   全镇粮经比例为6:4,共有耕地4.76万亩,其中水浇地2.67万亩,林地1.03万亩,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大豆。全镇规划建设了伏里、张庄、常山、刘庄等四处优质大枣和柿子基地,绿色通道建设1200亩,养殖小区13处,全镇已形成“三条线四大片”产业结构调整格局。    全镇工业总产值2.9亿元,水泥、煤炭、汽配、运输等成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以唤友水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泥产业年生产能力达70万吨,创税800余万元;金华飞顺车辆有限公司是集钢圈生产、汽车配件、车辆号牌制造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全年产值达1300余万元,创税38万多元;张庄煤矿为省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洗涤剂厂、童车厂、塑编厂等企业相继壮大发展,全镇斯太尔、斯太尔王、解放半挂等重型运输车辆达460余辆,年运输能力达1200万吨以上。    全镇新发展民营业户26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28家,私营企业9家,以种植、养殖、运输业为主的经济专业村已达12个,民营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该镇立足现有的建材、汽车配件、无污染水煤浆、伏里土陶艺术、鲁南羊肉汤品牌等产业和资源优势,实施真情招商、诚信招商,构架起北依枣滕路,南到济枣高速路,西靠店徐路1800亩的工业“黄金三角”,开展零缺陷服务,实现零投诉目标,免费提供土地、水、电。2003年上半年,该镇已招引过千万元项目6个,涉及建筑、燃料、运输等产业。    该镇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第十一中学在全区各类教学比赛中位居前列,年升学率稳居全区首位。    该镇历史底蕴丰厚,人文文化繁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名扬天下,著名文学家贾三近、清道光进士王东槐等著名文人留下碑文真迹,普照寺、伏羲庙等古建筑保存完好。.   

桑村镇

   桑村,初建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名灵丘,齐之南邑。两汉繁荣,城域千顷。明清云集商贾,因遍植桑蚕而成名。    桑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部,与滕州为邻,总面积78平方公里,23个村(居),人口9.1万人。    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强镇、山东省级中心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镇和枣庄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    201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好客山东最美村镇、山东省理论大众化示范点、山东省生物质成型设备制造业基地。    区位优越便利。西距京沪高铁3公里、京台高速5公里,东距-公路40公里,距青岛港300公里、日照110公里、连云港120公里,距京杭大运河40公里。周边200公里半径有徐州、临沂、济宁、济南、连云港五个机场。自古以来,桑村就是交通枢纽要塞、商贸物流重镇。境内有北留路、店韩路、木娄路三条省道纵横穿越,正在建设中的山滕一级路成为连接山亭、滕州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处在两地战略发展的交汇点上,跨越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西气东输主线分输站,建有科思华油燃气、华润利民天然气;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拥有日处理1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80吨的垃圾中转站。建有中学两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省级标准化卫生院、国家三星级敬老院各一处。城镇环境优美。城镇道路全部完成绿化、亮化、美化,完成供排水、排污管网铺设。城镇管理完善。组建了城管、环卫、园林、市政等专门机构和队伍,实施城镇精细化管理。    产业发展迅猛。布局“东工、中文、西商、南农”四个产业功能分区,打造了“一个基地、两个市场、三个园区”(鲁南机械制造基地,金属交易市场、万家福农贸市场,大河商贸物流园区、艾湖高科技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六个产业发展集聚区,鲁南机械制造基地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形成红椒、土豆、芹菜、金银花、林果标准化种植基地,桑村红椒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红椒种植基地,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十佳订单销售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产业以商贸物流为主,拥有规模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潜力无限。境内有灵邱故城、泰仓老瓦房店铺、葛庄编蓆等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处。存有鲁南地区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山坡千亩梨园,积极申报AAA级旅游景区。春暖花开之时,千树竞春,迎风吐蕊,使前来赏梨花的区内外游客流连忘返。建设中的鲁南奇石园林产业园将让游客感受到别样的休闲、娱乐、购物一体的农家乐风情。南郭河、小北河环绕镇区,常年流水,水质清澈。    当前的桑村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将汇集各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进城镇人口快速集聚、产业迅速发展、城镇日新月异,建设一座新兴的副中心城市。      【历史沿革】    桑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村落,始名“乾镇集”,明正统年间为安乐乡。清朝末年,因此地大兴养蚕,遍地植桑,故人称桑村至今。    清道光二十六年版《滕县志 古迹志》载:灵邱故城,在滕县城东四十里明水之南(桑村镇漷河南岸的中陡城村、菜园村附近),周围八里,内有子城。至今故址尤存、城基明显可识。    1949年10月至1958年3月属滕县三区(即桑村区) ,辖七个乡。1958年10月建桑村人民公社,1966年5月建桑村区,1967年建革命委员会。1968年属济宁地委滕县桑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划归新设立的山亭区,1984年5月建乡,1992年3月撤乡建镇。少数民族有回族、彝族、壮族等16个。   【自然状况】    桑村镇处江淮平原,东部沂蒙崇山峻岭,青山绿水,北、南部郭河环绕,西与微山湖贯通,“一面青山三面水,一袭杨柳一畦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黄烟和蔬菜。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7°16′至117°23′,北纬35°03′至35°06′之间。面积7800公顷,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部,属淮河流域,位于山亭区、滕州市接壤处。    地形起伏不大,东部少数低坡丘陵,西部大幅平原,年降雨量1000mm左右,气候温和,宜居宜业。   

北庄镇

  北庄镇位于山亭区东南部,地处沂蒙山区西部,北接费县,东临苍山县,南靠枣庄市中区。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5万亩,辖23个行政村,179个自然村,总人口4.85万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和各类特产极丰富,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枣(庄)费(县)公路、北留公路穿境雨过,境内基础设施齐全完善,柏油公路全面贯通,程控电话村村普及,移动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    二、自然资源    北庄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丰足,是远近闻名的“丰粮仓”。山岭山坡宽阔,发展林果业潜力极大,山场草原面积宽广,极宜发展畜牧养殖业。境内亚热带、热带各类树木150余种,有灵芝、丹参等药材300余种。还有花岗岩、石英石、天青石、金、银、铁、钢等矿石特产资源, 以务后铁矿、外峪子、后峪黄金矿、抱楼自天青石为主,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    三、旅游资源    北庄镇素有鲁南“旅游大镇”之称,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开发条件得于独厚。境内有七十二崮之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有国家级地质公园熊耳山——抱犊崮地质公园。两个国家级公园呈东西相对之势。国家地质公园集双龙大裂谷、天然溶洞群、黄龙洞府、龙抓屋、牡丹庵、龙泉河、八戒洞、巨龙洞等景点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境内还有洪门葡萄生态示范村,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洪门生态庭院开发富民计划示范村,还有龙床水库风景区、红山峪民俗村、沧浪渊、龙门观、鲁南农民第-支部遗址,贫民私熟旧址等风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四、工业经济    北庄镇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拥有永兴水泥厂、抱犊崮汇成水泥厂等100万吨水泥产业,有“百万吨水泥乡镇”之称,有年产15万吨的煤矿一所,年产值达16000万元,实现利税2600万元。    五、农业经济    北庄镇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绿豆、苹果、杏、桃、板栗、柿子、樱桃、核桃、丝瓜、花椒、山楂和瓜拉边茶等。已注册了“熊耳山”牌小杂粮系列商标。已有万亩黄姜、万亩板栗等基地,果树大棚、蔬菜大棚发展已成规模,达到2000多亩,年产板栗5000吨,葡萄1万吨,花椒0.8万吨。.   

城头镇

  " 城头镇位于山亭区最西部,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35万,总面积48平方公里。西邻京沪铁路、京福高速铁路、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南靠省道北留公路,东接店徐公路,紧临京杭大运河,交通十分便利。城头镇物产富饶,形成了果品批发、畜禽交易和综合贸易""三大市场"",豆制品加工、粉条加工、塑料加工、民营企业""四个园区"",以蔬菜、蛋鸡、果品、生猪、黄烟、肉兔为主的""六个基地""和以豆制品加工、机械制造、粉条生产、畜禽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淀粉加工、泡花碱、烟花鞭炮、塑料加工、食用菌生产为支柱的""十大产业"",素有""中国豆制品之乡""美称。    城头镇地势平坦,属著名的岩马水库灌区,水资源丰富,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城镇建设实行总体规划,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投资政策优惠,治安秩序良好,发展环境优越。    城头发展前景远大,合作领域广阔,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投资创业的乐园,赚钱发财的福地。富有创业精神的城头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考察合作,携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   

徐庄镇

  徐庄镇位于枣庄市北部、山亭区东侧,与平邑、费县接壤,属沂蒙山区的一部分,总面积179.9平方公里,是枣庄市辖区面积最大的乡镇,山场面积占70%,森林覆盖率45%,现有42个行政村,233个自然村,总人口5.23万人。    徐庄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特产、矿产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优势多,开发潜力大,力口之徐庄的民风与民俗淳朴而浓郁,是一块理想的投资沃土。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辖区肉菊极具观赏价值的1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焦山自然裂谷、天然溶洞被誉为"鲁南第一自然奇观"。以邢山顶、米山顶村为代表的鲁南 山顶居民一一最后的石板房及山乡民俗大集是难得的民俗旅游风景线。    自然生态资源富有。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物产。主产的地瓜、玉米和小杂粮是绿色无公害食品, 板栗、核桃、冬枣、梨枣、柿子及花椒、花生、黄姜等山货 品质优良。现已形成6万亩板栗、4万亩花椒、3万亩柿子、2万亩核桃、1万亩杂果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万吨,其中板栗产量达6000余吨,素有鲁南“板栗之乡”之美誉。    山区饲草资源丰富,以饲养青山羊、波尔山羊、獭兔为主的规模经营大户达1500余家。以石咀子水库为龙头的渔业开发成效显著,现已初步形成10个水产养殖专业村和500个养殖专业户。    矿产资源独特,富有花岗岩、石灰岩、吸水岩、石英和园林石料等十余种,其中“山亭绿”、“将军红”、“幸福花”属花岗岩中的上等珍品。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两个水泥公司60万吨水泥生产线 已建成投产。石材厂、编织袋厂、砖厂、矿泉水产、板栗冷库等20多个企业,目前已通过转让、租赁等形式进行了改 制和优化。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年创利税40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交通使捷。徐庄镇西距京沪铁路、104国道30公里,东距京福高速公路仅10公里,南距大运河4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距日照港100公里,距全国最大的临沂专业批发市场60公里,北滕省级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现有11万伏变电所一处,通讯、移动、电信、邮政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徐庄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最佳环境。.   

水泉镇

  " 水泉镇位于山亭区北部,与临沂市接壤,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人口4.03万,O九国道、店(子)徐(州)公路穿境而过,西临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交通便利。    该镇山清水秀、林果飘香,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林果专业镇,林果面积6.5万亩,年产干鲜果品3.5万吨。其中优质梨3万亩,建有省级引进国外优质梨示范园,万亩大樱桃、油桃生产基地,大樱桃、油桃大棚种植基地1万亩,被评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镇"",产品注册""水泉""商标,畅销30多个大中城市。建有民营经济园区,主要生产经营水泥、纺织品、果品、纸箱、瓶盖、中药材、农副产品、特色畜禽等几十个种类。    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林果立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的发展战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   

冯卯镇

  " 冯卯镇位于山亭区西北部,西与滕州市毗邻,北与邹城市接壤,山东省十大水库之一、枣庄市最大的水库——岩马水库纵贯镇中心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区水乡风貌。滕(州)平(邑)公路、滕(州)辛(庄)公路、店(子)徐(州)公路与镇村公路交织成网。西距津浦铁路滕州站和104国道仅20公里,东离09公路仅5公里,与连云港、石臼港相距百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迷人,南部便利通达。滕辛公路将全镇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平原土质肥沃,粮田广袤,盛产小麦、花生、蔬菜;北部山区具有丰富的花岗石、石灰石、河沙、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山林资源和水产资源。全镇共辖35个行政村,12540户,5.07万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531亩,水域面积23100亩,山林面积61000亩。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山水资源优势,集中精力抓投入,全力以赴抓调整,全民动员抓招商,认真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治安稳镇和科教兴镇战略,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亿元,工业总产值3.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3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斐然,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该镇先后被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安全文明镇、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水产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文明乡镇、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区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冯卯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林果生产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冯卯镇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稀特果品,林果生产已形成规模优势。全镇建成了优质红富士苹果、樱桃、大枣、蜜桃、板栗等十大果品基地,建成省级样板园27个,引进优质红富士、丰水梨、“金太阳”杏、“兴华一号”葡萄、红灯和大紫大樱桃、中华寿桃、多品系油桃等果树品种近百个,各类果树发展到230万棵,林果总面积达到1.6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2万吨,位居枣庄市乡镇之首。红枣、红富士苹果连续多年在全市果品评优会上荣获金奖。.   

凫城镇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枣庄市山亭区成立凫城乡的批示》(鲁政函民字[2004]11号)文件精神,成立凫城乡。新成立的凫城乡,包括田庄、张庄、文王峪、马头官庄、西凫山、东凫山、崔庄、白庄、横岭、付庄等10个行政村,行政区域为2000年乡镇规模调整前的原张庄乡、付庄乡、东凫山等3个乡。.   成立于2004年的凫城乡目前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正式批准为凫城镇,由此山亭区不再有乡,形成了9个镇、1个街道的区域格局。   据了解,凫城乡于2004年4月成立,由原来的东凫山、付庄、张庄乡三个乡合并组成。虽然建乡较晚、经济基础薄弱,但近年来随着葡诚水泥、高压超细矿微粉等一批大项目落地,鲁南建材工业园、凫山工业园的建成运营,为凫城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凫城乡建有半马公路、洪马公路等5条路,形成了一纵三横“丰”字型路网,城镇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9.2平方公里。   据悉,山亭建区是在1983年,那时有水泉乡、城头乡、山城镇等14个乡镇,随着后来乡镇合并,乡逐渐改为镇。今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正式批准凫城撤乡建镇,由此山亭区形成了西集镇、北庄镇、徐庄镇、店子镇以及山城街道的区域格局。   


店子镇特产大全




店子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