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中华民国24年(1935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从鲁西寿张、阳谷、范县、东平县迁民于此后坨子(地片名,因这片土地在此坨子后部故名)建村,系以序数命名为“二十五村”。不久因有后、前两个二十五村,本村居后,后以方位序数改名为“后二十五村”(当时群众也称“后坨子”,不久又名“后坨子”废止)。1953年人民政府以嘉言更名为“胜利村”。1958年立胜利大队。1980年8月31日重名而更名为“后二十五大队”。1984年建胜利村村民委员会。有130户,人口443人。
村因在黄河古道北侧距离黄河较近,所以本村的土地以沙土为主。土壤比较松散。土壤盐分较低。种各种作物长势较好。本村以种小麦、棉花、花生、地瓜等作物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505104 | 257000 | 0546 | 查看 胜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胜利村 |
胜利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中华民国24年(1935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从鲁西寿张、阳谷、范县、东平县迁民于此后坨子(地片名,因这片土地在此坨子后部故名)建村,系以序数命名为“二十五村”。不久因有后、前两个二十五村,本村居后,后以方位序数改名为“后二十五村”(当时群众也称“后坨子”,不久又名“后坨子”废止)。1953年人民政府以嘉言更名为“胜利村”。1958年立胜利大队。1980年8月31日重名而更名为“后二十五大队”。1984年建胜利村村民委员会。有130户,人口443人。 村因在黄河古道北侧距离黄河较近,所以本村的土地以沙土为主。土壤比较松散。土壤盐分较低。种各种作物长势较好。本村以种小麦、棉花、花生、地瓜等作物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