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烟台 >> 龙口市 >> 徐福街道

徐福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徐福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徐福街道简介

  徐福镇以秦朝著名方士徐福而名,位于龙口市西北部,北与大连隔海相望,东临“人间仙境”蓬莱阁。总面积6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人口3.8万。境内徐公祠为纪念徐福而修建,是全省唯一仿秦古祠;乾山汉代墓群为市级保护文物,境内海岸线长15公里;海滩平阔,海水清澈,3万亩海防林郁郁葱葱。 徐福镇位于东经120度13分,北纬37度40分,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mm,无霜期190多天。徐福镇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旅游景点壮美神奇,是一颗镶嵌在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8万人 63.3平方公里 370681004 264000 0535 查看 徐福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徐福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徐福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莱街道

¡¡¡¡¶«Ê¡Áú¿ÚÊж«À³½ÖµÀµØ´¦¶«³ÇÇø£¬×ÜÃæ»ý£º33.81ƽ·½¹«ÀϽ51¸ö´åί»á¡¢13¸öÉçÇø¾Óί»á¡£2010Äêµ××Ü»§Êý39353»§£¬ÈË¿Ú101959ÈË£¨ÆäÖÐÅ©´å39248ÈË£©¡£ ¡¡¡¡¶«À³½ÖµÀÇÚÀÍÉÆÁ¼µÄ¶«À³ÈËÃñËØÓо­ÉÌóÒ׵Ĵ«Í³£¬½ÖµÀµ³¹¤Î¯¡¢°ìÊ´¦ÒòÊÆÀûµ¼£¬»ý¼«·¢»ÓµØ´¦³ÇÇøµÄÓÅÊÆ£¬¼á³ÖÒÔÊг¡Îªµ¼Ïò£¬ÖØÁ¦¼Ó¿ìÈý²ú·¢Õ¹£¬ÐγÉÁ˶à²ã´Î¡¢¶à¹¦ÄÜ¡¢ÍâÏòÐ͵ĵÚÈý²úÒµ¸ñ¾Ö¡£²©É̹ºÎï¹ã³¡¡¢Õñ»ªÉÌÏá¢Áú¶¦¹ã³¡Îª´ú±íµÄÒ»´óÅúÉÌóÆóÒµÎÅÃû½º¶«°ëµº¡£Êг¡Ã³Ò׿Õǰ»îÔ¾£¬ÐγÉÁËÊ߲ˡ¢½¨Öþװ諲ÄÁϵȽº¶«ÎÅÃûµÄÅú·¢Êг¡£¬Äê½»Ò×¶î½ü10ÒÚÔª¡£µÚÈý²úÒµ´Ó¹ýÈ¥µ¥Ò»µÄÁ÷ͨÁìÓò£¬À©Õ¹µ½½¨Öþ¡¢½»Í¨ÔËÊä¡¢ÉÌÒµ¡¢Òûʳ·þÎñ¡¢ÎÄ»¯ÓéÀÖ¡¢ÐÞÀíÒµµÈ8´óÐÐÒµ£¬ÐÅÏ¢×Éѯ¡¢¿Æ¼¼¿ª·¢¡¢¹ã¸æÉè¼ÆµÈÐÂÐÐÒµÒ²·¢Õ¹Ñ¸ËÙ¡£È«½ÖµÀ¸öÌ幤ÉÌÒµ»§·¢Õ¹µ½8075¼Ò£¬Ä꼯ÊÐóÒ׳ɽ»¶î´ïµ½2.4ÒÚÔª¡£¡¡¡¡ÔÚ¹¤Òµ·½Ã棬ÐγÉÁËÒÔ»úе¼Ó¹¤¡¢µç×Ó¡¢»¯¹¤¡¢µçÏßµçÀ¡¢ÇṤÎå´óÐÐҵΪ¹Ç¸ÉµÄÃÅÀà½ÏΪÆëÈ«µÄ¹¤Òµ¸ñ¾Ö£¬Éú²ú½üǧÖÖ¹¤Òµ²úÆ·¡£2010Ä꣬ȫ½ÖµÀʵÏÖ¹¤Òµ²úÖµ160.94ÒÚÔª£¬Àû˰14.6ÒÚÔª£¬³ö0»õÖµ7653ÍòÃÀÔª¡£½ÏÎªÖøÃûµÄÆóÒµÓУº¸´ÐË»úе¡¢¶«Á¢µçÏßµçÀ¡¢Ì©É½¹ÜÀÖÆ÷¡¢°Ù·¼Ò¾ß¡¢ºÏÐËËÜÒµµÈ¡£¡¡¡¡ÔÚũҵÉú²ú·½Ã棬ÐγÉÁËÁ¸Ê³¡¢Ê߲ˡ¢Ë®¹û¡¢»¨»Ü4¸öÅ©²úÆ·Éú²ú»ùµØ¡£2010Ä꣬Á¸Ê³µ¥²ú´ï475.5¹«½ï£¬Å©Òµ×ܲúÖµ´ï12675ÍòÔª¡£¡¡¡¡2010Ä꣬½ÖµÀʵÏÖGDP446756ÍòÔª£¬Í¬±ÈÔö³¤13.4%£¬Íê³É²ÆÕþÊÕÈë36826.6ÍòÔª£¬Õ¼¼Æ»®100.27%£»×¢²áÍâ×ÊÍê³É820ÍòÃÀÔª£¬Õ¼¼Æ»®102.5%,Íê³ÉµÚÈý²úÒµÔö¼ÓÖµ286123ÍòÔª£¬Í¬±ÈÔö³¤14.1%£¬Å©ÃñÈ˾ù´¿ÊÕÈë14229Ôª£¬Í¬±ÈÔö³¤17%¡£ ¡¡¡¡-Ëù»ñÈÙÓþ ¡¡¡¡½ÖµÀÏȺó±»Áú¿ÚÊÐί¡¢ÊÐÕþ¸®ÊÚÓè¡°ºìÆì¼¯Ì塱¡¢¡°µÚÈý²úÒµÏȽøµ¥Î»¡±¡¢¡°Îå¸öºÃÕò£¨½Ö£©¡±¡¢¡°ÏîÄ¿½¨ÉèÄ£·¶¼¯Ì塱£»ÑĮ̀ÊС°¶þÊ®¼ÑÕò£¨½Ö£©¡±µÈÈÙÓþ³ÆºÅ¡£¡¡¡¡[¸ÐÐ»ÍøÓÑ"¿§·ÈÑ©"·ÖÏí´ËÄÚÈ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龙港街道

   龙口市龙港街道原为黄县的龙口镇,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龙口市西北部。区域面积22.58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16个行政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4%。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年平均日照2800小时,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左右。[1]   -行政区划   龙港街道下辖村:曲家村 邹刘村 逄家村 庄子村 甲王村 甲刘村 廒上村 桥上村 屺坶岛村 北皂前村 北皂后村 兴隆庄村 小孙家村 梁家村 龙化村 王格庄村 张家村 北沙姚家村 胡家村 小赵家村 高王刘家村 包家村 海徐村 海刘村 中村村 解家村 吕格庄村 西三甲村 东三甲村 诸河高家村   -历史沿革    龙港街办区划   原龙口镇位于龙口市西部。东接中村镇、南与北马镇、海岱镇毗邻,西北频渤海。海岸线长26公里。总面积27.51平方公里.耕地8,000亩.总人口5.01万人.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2个专业队,13个自然村.除西北端的屺姆岛,其他属平原.古历一、四、七为集日。  清康熙版《黄县志》载:“龙口墩,明洪武21年魏国公徐辉祖建”,龙口之名始见于此。清同治十年,属乾山都马亭社。1971年属十区乾元乡。1929年属八区。1939年至1944年为伪山东省龙口市。1945年为龙口特区。1946年设龙口市。1950年撤市改为龙口区。1956年为龙口镇。1958年9月与龙化乡联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给称龙口镇人民公社。1981年恢复龙口镇,1993年11月19日,撤销龙口镇,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西城街道办事处,原龙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2000年12月19日,西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龙港街道办事处,龙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 街办交通图   -经济状况   龙口镇是一个农、林、牧、付、渔全面发展的镇,工农业总收入20,887万元,人均收入880元。有粮田6,300亩,粮食总产3,660吨,果园2,076亩,各种水果总产量1,053吨。各类大牲畜135头,猪1,100头,羊127只。镇办企业主要有随机工具厂、化工厂、蓬布厂、标准件厂、印刷厂等,村办工业70余处,年出口总值420万元,经济收入占全市首位。   -文教卫体   龙口镇内设有影剧院、工人俱乐部、传播台等文化娱乐场所多处。有中学3所,小学8所,幼儿园11所。市级医院2处。烟台市复员军人疗养所1处。农村医疗卫生市12个。敬老院1处。央格庄西南侧沿海建有龙口浴场。全镇篮球场20余个,灯光球场2个。   -龙口经济开发区   属龙港街道办辖区,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开发区西临渤海湾,北临龙口城区,紧靠烟潍高速公路,距烟台空港70公里,距龙口港2公里,交通四通八达。 开发区园区规划   目前区内累计投资1.5亿,完成了水、电、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内并建有35KV和110KV的变电站各一座,建成了“五纵六横”的主干道路框架,达到了“六通一平”的投资条件。开发区管委对外招商实行统一管理,具有协调、调查、洽谈、立项、报批等职能。开发区下属的外企服务中心,一条龙为入住园区企业服务。对入住园区投资企业的审批资料的编制指导及转报批复,在所需材料备齐的基础上,三天内报批结束。开发区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8个,合同外资额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5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服装加工为重点五大支柱产业。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龙口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基地、是龙口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近两年烟台发展最快的经济开发区之一。   -地方特色   龙港街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矿藏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草莓、樱桃、绿花菜、粉丝、红富士苹果、大对虾、梭子蟹、扇贝、海参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素有“鱼米之乡”、“草莓之乡”美誉。丰富的特色农业带动了食品加工业的兴起。依赖便利的交通,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特产资源、自然资源、优美的海边城镇环境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汽车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拥有泰尔斯机械、大川活塞、强盛塑胶、福瑞斯空调、矿山机械、瑞图建材、滨海明珠葡萄酒、龙金花花生油等多家规模企业。  

新嘉街道

  新嘉街道位于龙口市北部平原,辖28个行政村,2万人,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街道地处城区,交通便利,206国道横贯全境,东距烟台莱山机场100公里,西距全国最大的地方港口龙口港15公里。   农牧业发展:新嘉街道气候宜人,光照充足,土质肥沃,发展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胶东粮仓”和“胶东养殖第一镇”的美誉。拥有耕地面积966公顷,2003年粮食总产达到9988吨;蛋鸡存栏量200万只,生猪存栏量10000多头。鲜蛋、雏鸡、牛奶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同时盛产草莓、葡萄、梨、苹果、日本葱等优质水果蔬菜,被授予“烟台市十大产业乡镇”、“山东省畜牧业强镇”、“全国庭院经济高效产业专业示范乡”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   新嘉街道工业企业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街道拥有工业企业80多家,已形成以新型建材、化工、机械、皮革、装饰材料、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03年,新嘉街道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2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52万美元,出口创汇完成 518.8万美元,固定资产1.1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22.6万元,工业总产值21.89亿元。  第三产业:活跃的第三产业为街道的快速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目前各类商贸、餐饮等服务网点已达100多家,从业人员 3000余人,蔬菜、水果、建材等零售批发市场也初具规模。   -地方特色   街道形成了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以蛋鸡、生猪养殖为主的养殖业体系,以大葱、生姜、大樱桃、草莓为主的种植业体系。拥有新达工具、佳隆铸造、龙新建材、通运汽配、东宝食品等企业120余家。同时,拥有各类经济田6000余亩,蛋鸡存栏量达到100多万只。街道商贸业发展迅速,拥有饮食、通讯、物流、医药等商铺300余家。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泳汶、嘉隆、新新家园、宏润花园、龙泽华府等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宜居宜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徐福街道

  徐福镇以秦朝著名方士徐福而名,位于龙口市西北部,北与大连隔海相望,东临“人间仙境”蓬莱阁。总面积6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人口3.8万。境内徐公祠为纪念徐福而修建,是全省唯一仿秦古祠;乾山汉代墓群为市级保护文物,境内海岸线长15公里;海滩平阔,海水清澈,3万亩海防林郁郁葱葱。 徐福镇位于东经120度13分,北纬37度40分,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mm,无霜期190多天。徐福镇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旅游景点壮美神奇,是一颗镶嵌在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东江街道

  "  东江镇总面积57.7平方公里,下辖47个行政村。2002年底总人口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17万人。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23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61.8亿元。粮食平均亩产285公斤,总产7343公斤。农业总产值0.77亿元,其中种植业(粮食作物)总产值84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364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484万元,人均纯收入4450元,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一、二、三产比重1.25:90.2:8.55。   东江镇是龙口市经济发达的镇区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全镇有各类企业300多处,各项指标均居龙口市前列,近几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均以15%的速度递增。2002年财政收入雷龙口市镇区第一名。   东江镇多年来以科技为本,多元发展,同时狠抓企业投入,大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化,现已形成了已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建筑装饰、农产果品深加工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装配精良、工艺先进、产品优良的龙头企业。辖区内的南山集团是国家及大型企业集团,固定资产80亿元,辖属企业30余处,拥有职工3.6万名。涉足精纺、服装、铝业、电力、建材、建筑、木业、食品、绿色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南山实业A股股票,1999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   经济发展:   东江镇是龙口市经济发达的镇区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全镇有各类企业300多处,各项指标均据龙口市前列,近几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均以15%的速度递增。1999年财政收入列龙口市镇区第一名,烟台市镇区第二名。   改革开放以来,东江镇以科技为本,多元发展,同时狠抓企业投入,大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化,现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建筑装饰、果品加工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装配精良、工艺先进、产品优良的龙头企业。辖区内的南山集团是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固定资产38亿元,下辖精纺、服装、铝材、热电厂、宾馆、旅游等40多处企业,南山实业股票于1999年底成功的在上海证券交易场所上市,是龙口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东江镇建材资源丰富,建材工业发达,全镇拥有南山电解铝总厂、南山铝材总厂和南山兴隆建材发展公司、南山木业总厂以及龙口市光明塑钢有限公司等大型建材企业。其中,南山铝材总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铝材生产加工基地。.  

黄山馆镇

  " 黄山馆镇位于龙口市西南部,龙口、招远、莱州三市交界,北临渤海湾,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域面积40.48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人口1.7万人。黄山馆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古代有名的驿站之一,境内的海岸线长达16华里,拥有可养水面6000多亩,镇域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烟潍路、青招路、战备路三条主干线贯通,交通、通讯等设施完善。    经济发展:    近年来,黄山馆镇经济得以快速发展,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亿元。工业方面,镇党委、政府确立了""工业立镇""的指导思想,围绕推进经济国际化,确立了""招商引资促发展,借助外力上台阶""的工作思路,2003年全镇固定资产投入完成719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75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0.5万美元,镇村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36亿元,创利税768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2571万美元。在农业方面,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果业、海水养殖业、畜牧养殖业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在果业方面,拥有果业面积1.8万亩,盛产优质红富士、噶啦苹果、大樱桃、新品种鲜食酿酒葡萄等;在海水养殖方面,养殖面积2000多亩,盛产美国海湾扇贝、鲈鱼、车虾等海珍品,2003年全镇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大鲮鲆养殖大棚60多个、全镇大鲮鲆养殖大棚达到了78个、海参养殖池108亩,滩涂工厂化养殖初具规模;在畜牧养殖方面,以肉食鸡养殖为重点,年出栏肉食鸡280万只。由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较大增加了农民收入,2003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    基础设施:    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引导服务,加快建设步伐,小城镇框架初具雏形。镇域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投资指南:    黄山馆镇社会稳定,交通便利,设施配套、地价优惠,镇党委、政府愿以一流的服务,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黄山投资建厂。      ".  

北马镇

  北马镇位于山东省龙口市西部平原,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该镇交通便捷,西距全国最大的地方港--龙口港4公里,东距烟台机场90公里,紧靠德龙烟铁路龙口站。    北马镇是山东省发达镇区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烟台市工业重镇和农业大镇,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上游。2000年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人口6万人。北马镇工农业经济发达,现有各类企业486处,已形成酒精、防雨透湿布、PVC、粉丝、果脯、啤酒、洗衣粉、绝缘材料、汽车配件、静电粉末、绿色肥料、建筑材料等结构合理、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支柱行业,并且拥有龙口市振龙酒精有限公司和山东科亿达集团两个创汇大户。。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较高水平,形成了养殖、大姜、草莓、水果和蔬菜五大生产基地,大姜、草莓、、红富士苹果、山东梨、粉丝、果脯、洋香瓜等土特精品远近闻名,粮食生产素以精种高产著称,特别是本镇自己培育的小麦品种"8017-2"97年创下了亩产731.73公斤的全国最高记录。    基础设施    北马镇是山东省批准的中心镇,驻地规划区控制区面积4.87平方公里,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行政区布局合理,水、电、路、邮政、通讯、车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机构齐全。公交车在全镇的站点多达40多个。    港口:西距全国最大的地方港口--龙口港仅4公里。    航空:东距烟台机场仅1小时路程。    陆路:四通八达,206国道高速公路、牟黄公路、国防路横贯东西,中大线纵穿南北,公交车在全镇的站点多达40多个。.  

芦头镇

  " 芦头镇位于龙口市中区西南1.5公里,总面积48.5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辖44个行政村。全镇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分布为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全镇面积的40%、20%和40%。西部地势高于东部。南部山区蕴藏着黄金可供开采,还有大量的花岗岩石和红硝石,素有""建材之乡""的美称。镇境内有泳汶河、南栾河流经,并有张招路、牟黄路、战备路三条主要通道贯穿,交通、通讯设施完善。    经济发展:    近年来,芦头镇经济得以迅速发展,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98万元,完成合同外资12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8万美元, 出口创汇427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79.7%、262.2%和59.9%;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工业方面,全镇逐步形成了铸造、造纸、建材、油管、食品加工、石材开采开发等六大支柱产业,2002年全镇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5.9亿元,实现利润1.75亿元。在农业方面,坚持高效农业开发,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引导农民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努力塑造由北至南果蔬业、养殖业、种植业""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涌现出了许多名、优、土特精品和名牌产品。如五金工具、高档纸板、高低压油管、铝型建材、微电机、石棉刹车片、摩托车零部件、优质花岗岩、中韩合资龙口正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可豆等花生加工系列产品、香坊村种植的绿色无公害食品-芦笋、二夼村龙头山矿泉水等。    2004年,芦头镇将围绕""狠抓关键、强化基础、突出主题""的基本思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努力开创全镇经济工作新局面。年内,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45亿元,增长40.4%;合同外资1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0万美元,出口创汇550万美元,分别增长44.6%、73.7%和36.6%;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1.1亿元,利润2.2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3.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80万元,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增长9%的奋斗目标。.  

下丁家镇

  " 龙口市下丁家镇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南部山区,域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曾是我国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是全国著名劳模、原全国人大常委王永幸同志的故乡。该镇现有三处旅游资源拟进行招商开发。一是下丁家村旅游开发项目。1900亩梯田、32华里的环山公路和以高山水库、“三层楼”水库、北夼水库、“三八”水库为代表的23座水库群是王永幸同志带领下丁家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杰作,这些农田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有山峦、土地5600亩,水面面积400余亩,适宜开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态农业观光游。二是后地村前夼“18号信箱”旅游开发项目。该处是某军工企业旧址,有山峦、土地2300亩,水面面积120余亩,山上林木茂密,林间流水淙淙,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适宜开发休闲、度假游。三是常胜庄村旅游开发项目。该村位于大山深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盛产多种无公害水果和优质矿泉水。山上奇石林立,“望母石”、“鹰嘴岩”诉说着动人的传说;山下美景如画,“石城里”、“樱桃沟”绽放着迷人的风采。该村有山峦、土地1500亩,水面面积100余亩,适宜开发娱乐、美食、健身游。    下丁家镇人民政府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实地考察、洽谈,共商旅游资源合作开发事宜。    龙口投资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下丁家镇有93亩标准厂房,水电齐全,欲进行招商,适合各种行业投资欢迎各方人士来龙口考察投资兴业。 ".  

七甲镇

  "  七甲镇地处龙口市南部山区,总面积33.7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人口1.4万。每年4月中旬,”干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观,吸引着闻名而来的国内外游人。    近年来,七甲镇把发展生态果业作为山区开发的主攻方向,咬定青山搞开发,抓住林果奔小康,不仅使果业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而且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果园面积已达3万亩,人均2.1亩,林果覆盖率达到86%,其中果树覆盖率达60%,均居全国前列,赢得了”水果之乡”的美誉。   境内盛产驰名中外的龙口长把梨(原名黄县长把梨,出口商品名为山东梨)。该梨皮薄、肉脆、汁多,甜酸适中,极耐贮存。全镇年产水果4万吨,出口8000多吨。 199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2亿元,人均纯收入3850元,先后荣获”烟台市治山致富第一乡”、”山东省明星乡镇”等称号。    为了加快产业化步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镇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形成了产、加、储、销一条龙产业化格局。目前,全镇已建成山东梨基地1.7万亩,干杂果基地1万亩,日本三梨、中华寿桃等洋优新品种基地3000亩;拥有500吨的果脯加工厂2处,年可消化鲜果6000吨;拥有高档的气调库、冷风库3座,储藏能力达到2100吨;配套发展纸箱加工厂、网套厂21处,年产纸箱500万个;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莱龙”牌长把梨商标,并已申办了果品自营出口权,可直接对外销售。   ".  

石良镇

  "  石良镇位于龙口市东南部。东与蓬莱毗邻,南临栖霞。镇政府驻石良集村,距黄城20公里,距开放港龙口30公里,距烟台机场74公里,牟黄公路和蓬水公路,两条省级公路交叉从镇区穿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全镇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人口5.96万人,辖67个行政村。镇境北部系平原,南部系山区丘陵,东部南北走向的群山属艾崮山脉,南对孤峰兀立的蚕山,隔王屋水库西望东莱故都之南屏--莱山,北展35公里直趋渤海之滨。其间秀峰怀幽谷,叠峰回清流。   农业发展:   石良镇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盛产山东梨、苹果、大姜、板栗、柿子、桃、李、观赏鱼、河蟹等农产品。其中,山东梨园12000亩,优系富士26500亩,新嘎拉苹果4000亩,大姜2000亩,板栗4200亩。年出栏肉食鸡300万只,个体菜牛存栏600头,生猪存栏15000头,利用西临蓄水1.4亿立方米的王屋水库及河流、塘坝多的优势,开发了800亩淡水养殖基地。放养鲶鱼3万尾,金鲫鱼种鱼1000尾,扣蟹8000只,幼蟹8万只,金鲫鱼2万尾,花白鲢25500尾,亦可对外提供鱼苗。   工业生产:   石良镇拥有山东莱茵集团公司、龙口市玛钢厂、烟台尹龙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龙口市刘氏鱼片集团公司、龙口市空调设备厂、龙口市福利塑料厂等骨干企业,形成了防腐安装、铸造、龙口粉丝加工、纺织、鱼片生产、塑料等支柱产业。其中,山东莱茵集团公司占地14万平方米,是山东省最早、最大的防腐专业施工企业,集团下属10个公司及 1个化工厂,固定资产4000万元,年创产值1.2亿元。烟台尹龙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下属3个加工厂,年加工粉丝1000吨,加工淀粉3000吨,生产的尹龙牌龙口粉丝、淀粉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龙口市刘氏鱼片集团公司,拥有生产线14条,年生产能力4000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空调设备厂有2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生产空调除尘设备的定点厂,占地7869平方米,主要为纺织行业生产、安装通风除尘设备,为新建大楼生产、安装中央空调及风机盘管空调器,还可生产其他玻璃钢产品。丰仪福利塑料厂厂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拥有日本产000SIV型4200克大型注塑机2台,6300克大型注塑机1台。产品注册商标“仁和”。主要产品有儿童浴盆、啤酒周转箱、水果食品周转箱等产品。.  

兰高镇

  "  龙口市兰高镇位于龙口市黄城以东5公里处,辖29个行政村,人口2.4万,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国道206线和省道牟黄线横跨全境,东距烟台60公里,西距龙口港仅20公里。现有耕地3万亩,其中葡萄1.2万亩,苹果、梨各6000亩,粮田2500亩,草莓、甜瓜、蔬菜2000亩,干杂果1500亩。    驰誉全国的巨峰葡萄就产自这里。盛产的”龙星”牌巨峰葡萄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年产量3万吨,年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镇内有与葡萄生产相配套的苗木繁育基地、葡萄研究所、葡萄协会、葡萄批发市场,有万吨调控能力的冷风库、气调库和榨汁厂,为葡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及储藏、运输、办理各种手续等系列服务。    境内黄水河两岸的大片土地,都是沙质土壤,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利于光合作用积累,种植葡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其它地方的葡萄相比,这里的巨峰葡萄粒大,糖度高,纯正的紫红色,口感极好,耐贮运,并以其优异的品质畅销全国各地。目前套袋葡萄、大棚葡萄、无核葡萄技术已在全镇逐步推广,取得了良好效益。该镇万亩葡萄基地被命名为”烟台市农业旅游示范观光区”,总投资40万元的16华里旅游观光通道正在建设之中。   ".  

诸由观镇

  龙口市诸由观镇地处渤海湾畔,面积1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6万多人口。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6国道横穿全镇,东距“人间仙境”蓬莱阁20公里,距烟台莱山机场80公里,西距龙口港20公里。      经济发展:    多年来,镇党委、0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三产兴镇”的思路,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全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值达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14.8%,实现销售收入91.2亿元,利税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19.9%,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8.6亿元,农民人均4573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龙口市首位。全镇目前拥有丛林、龙喜、洁月3处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8处合资企业,形成了建材、饮料、纺织、化工、电工机械、汽车配件6大支柱产业,以丛林为代表的8处企业(集团)全部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水泥、球墨铸管、化工颜料等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围绕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群众增收,该镇实施了以金鸡岭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工程,1999-2001年两年间,共开发耕地6000亩,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培育起了一批以富有柿子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名优品种,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现拥有“三处农业示范园”--马家富有柿子园、洼沟银杏园、东台葡萄园,占地面积达到了820多亩;“二处名优果品基地”--冶基名优果品基地、小河口优质葡萄基地;拥有新兴梨、水晶梨、二十世纪王子梨、黄金梨几十个世界名优品种;“一处龙头加工企业”--小河口榨汁厂,年加工葡萄汁2500吨。在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辐射拉动下,全镇形成了3处特色产业带--以马家为中心的富有柿子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以冶基为中心的名优果品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亩,以小河口为中心的优质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    全镇海岸线长9.7公里,有8处海水养殖场,占地面积360亩,年产海参、鲈鱼、蟹子、扇贝等海产品800吨,适宜开发海水面积达2000亩,年捕捞各类海产品1800吨。.  


徐福街道特产大全




徐福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