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烟台 >> 蓬莱市 >> 登州街道

登州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登州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登州街道简介

  登州街道办事处位于蓬莱市区中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蓬莱市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24个社区(村)委会,年底总人口63725人,2011年经济总收入4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街道国内生产总值31.4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5.5:52.9:41.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59人,实现利税12061万元,利润11004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513人,实现利税116001万元,利润10584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556人,实现利税91222万元,利润8323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完成市内项目投入7951万元、域外项目投入12576万元。
  登州地处城区,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距威乌高速不足20公里,距潮水国际机场不足30公里,德龙烟铁路、206国道穿境而过,蓬丰、蓬水两条省级公路从这里通往全国。登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中学、高职、成人学校各1所,小学7所,幼儿园22所。
  登州商贸经济繁盛,工业基础较好,现代服务业发达。辖区特色产业主要有医药化工、葡萄酒、机械加工、饮食服务、商贸流通、建筑建材六大产业。其中,康爱特维迅(蓬莱)化学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专业生产、研究和销售热敏纸成色剂的精细化工企业,是全球三大热敏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蓬莱新光颜料化工有限公司的有机、无机颜料产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诺康药业开发生产的“巴曲亭”等止血针剂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蓬莱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世尧”牌粉末冶金品和海市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市”葡萄酒获得“山东名牌产品”称号。目前,街道共引进项目37个,已建成28个,其中,投资8亿元的锦泰广场、投资3.5亿元的八仙娱乐城、投资1.8亿元的国宾酒庄、投资1.2亿元的县后路步行街、投资7000万元的龙华工贸商厦、投资5000万元的南海商贸城等重点项目与振华、利群、家家悦、一二百货、新一百商贸城等城区几大主要商场将辖区纵横串连,从而形成了商贸服务、餐饮娱乐、物流会展、休闲度假、高端商务等五大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商业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高效畅通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
  街道工委、办事处将以做大、做强服务产业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良好的“亲商、爱商、富商”环境、高效的政务工作效率和独特的地理优势,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创业,共享辉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6.2万人 15.3平方公里 370684001 264000 0535 查看 登州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登州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海景苑社区 - -

----

查看 海景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海梦苑社区 - -

----

查看 海梦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福乐园社区 - -

----

查看 福乐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东城社区 - -

----

查看 东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麒麟社区 - -

----

查看 麒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京蓬社区 - -

----

查看 京蓬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塌地桥社区 - -

----

查看 塌地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沙河李家社区 - -

----

查看 沙河李家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凤凰社区 - -

----

查看 凤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诸谷社区 - -

----

查看 诸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乐河社区 - -

----

查看 乐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汤邱社区 - -

----

查看 汤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长裕社区 - -

----

查看 长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梁家疃社区 - -

----

查看 梁家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东关社区 - -

----

查看 东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登州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登州街道

  登州街道办事处位于蓬莱市区中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蓬莱市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24个社区(村)委会,年底总人口63725人,2011年经济总收入4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街道国内生产总值31.4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5.5:52.9:41.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59人,实现利税12061万元,利润11004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513人,实现利税116001万元,利润10584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556人,实现利税91222万元,利润8323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完成市内项目投入7951万元、域外项目投入12576万元。   登州地处城区,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距威乌高速不足20公里,距潮水国际机场不足30公里,德龙烟铁路、206国道穿境而过,蓬丰、蓬水两条省级公路从这里通往全国。登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中学、高职、成人学校各1所,小学7所,幼儿园22所。   登州商贸经济繁盛,工业基础较好,现代服务业发达。辖区特色产业主要有医药化工、葡萄酒、机械加工、饮食服务、商贸流通、建筑建材六大产业。其中,康爱特维迅(蓬莱)化学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专业生产、研究和销售热敏纸成色剂的精细化工企业,是全球三大热敏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蓬莱新光颜料化工有限公司的有机、无机颜料产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诺康药业开发生产的“巴曲亭”等止血针剂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蓬莱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世尧”牌粉末冶金品和海市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市”葡萄酒获得“山东名牌产品”称号。目前,街道共引进项目37个,已建成28个,其中,投资8亿元的锦泰广场、投资3.5亿元的八仙娱乐城、投资1.8亿元的国宾酒庄、投资1.2亿元的县后路步行街、投资7000万元的龙华工贸商厦、投资5000万元的南海商贸城等重点项目与振华、利群、家家悦、一二百货、新一百商贸城等城区几大主要商场将辖区纵横串连,从而形成了商贸服务、餐饮娱乐、物流会展、休闲度假、高端商务等五大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商业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高效畅通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   街道工委、办事处将以做大、做强服务产业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良好的“亲商、爱商、富商”环境、高效的政务工作效率和独特的地理优势,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创业,共享辉煌!   

紫荆山街道

  山东省蓬莱市紫荆山街道   紫荆山街道Zijingshan Street Commune  紫荆山街道地处蓬莱市城区西半部,辖8个社区、十个行政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  紫荆山街道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博大精深,工农业发达,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了优系果品、食用菌、大枣、大樱桃、优质红富士苹果、肉食鸡、肉食兔、长毛兔、獭兔等特色产业。这里是抗倭将领戚继光的故里,有著名的中安达分时度假村,有高起点、大融资、多贤才、严管理的医药化工业,有正在兴建的以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的中国农业大学长城葡萄酒学院和葡萄酒堡。  紫荆山街道地处蓬莱市城区西半部,是蓬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优越,是建设旅游度假山庄、大型游乐场、星级酒店的最佳选择。这里具有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完备的基础设施,坚实的工业基础,一流的承诺与服务。目前该辖区已基本形成以:机械制造、汽车改装、医药化工、服装、建筑材料、轧钢制管等为支柱的六大产业结构,拥有工商企业 150余家,固定资产7.8亿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80名,产品达25个门类100多个品种,其中填补国家空白的有15个 。  

新港街道

  新港街道    党工委-:吴明光   办事处主任:鲁 伟    概况:总面积45.4平方公里。辖17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2.2万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367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096万元。街道生产总值2350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1.7:62.6:25.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93人,实现利税2403万元,利润1962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630人,实现利税11320万元,利润851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102人,实现利税3980万元,利润3460万元。进出口总值9304万美元,其0口总值578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9万美元。    地方特色:依托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蓬莱新港,重点发展海洋重工及修造船产业、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产业、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木材加工及木制品生产四大主导产业。其中,海洋重工及修造船产业,已形成以海洋重工产业园为载体,以投资7160万美元的蓬莱巨涛海洋重工、投资900万美元的烟台浩通造船、投资2000万美元的斯瑞尔重工为龙头项目的海洋重工产业集中生产园区;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产业,发挥北方奔驰配套工业园的载体作用,以北方奔驰为龙头,吸引北驰车轮、新桥机械、荣信机械等多家北方奔驰配套项目集中入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同时,万寿机械、天日聚氨酯等本地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积极向0靠,膨胀汽车产业规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蓬莱阁街道

  蓬莱阁街道    党工委-:刘振文  办事处主任:王 海    概况: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184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8142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 20992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041.6万元。街道生产总值 1180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 20 : 38 : 42(注:一、二、三产业比相加应为10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2000人,实现利税 636 万元,利润626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2100人,实现利税3.54亿元,利润 2.03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2570人,实现利税 9430万元,利润5635万元。进出口总额 720万美元,其0口总值 60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6万美元。    地方特色:立足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相继开发以“蓬莱阁”、“八仙度海口”景区为重点的仙境游;以韩菲乐园和海滨观光大道为重点的自然观光游;以体验渔家生活为重点的“渔家乐”游;以“三仙山”、“世嘉国际会议中心”为重点的度假休闲游等项目。依托10公里黄金海岸线,积极发展渔业养殖业,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水产达50余种,年产量3.9万吨,收入1.45亿元。境内教育产业发展迅速,华澳双语学校、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先后入驻。其中,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于08年12月完工。   

南王街道

  南王街道    党工委-:门寿卫  办事处主任:赵江波    概况:总面积59.76平方公里。辖57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21754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 137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629万元。街道生产总值 18.2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 20 : 38 : 4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278人,实现利税8978万元,利润3931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15人,实现利税110649万元,利润62779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2154人,实现利税41402万元,利润19452万元。进出口总额 570万美元,其0口总值37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    地方特色:南王街道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有限公司、蓬莱博展房地产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集团落户,各类企业发展到100余家   

刘家沟镇

  刘家沟镇位于蓬莱市东部,东临潮水镇、西新港街道、南与大辛店镇、南王街道接壤,北濒黄海,镇政府驻地位于刘家沟镇刘家沟村,距蓬莱市区 10 公里 ,北临国家一类开放港口 ---- 蓬莱新港 4 公里 ,烟台机场 50 公里 。 206 国道、牟黄公路、威乌高速等高等级公路穿镇而过,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齐备。 2005 年,全镇总面积 101.7 平方公里,辖 61 个行政村,总人口 3.01 万人, 11369 户,耕地面积 65000 亩,果树面积 15000 亩,麦田面积 10023.75 亩,花生面积 6000 亩,玉米面积 15000 亩,大豆面积 2000 亩,蔬菜面积 350 亩,葡萄基地 3 万亩。 2006 年上半年,   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 12 亿元;新引进项目 4 个,新洽谈项目 7 人,完成合同外资 14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73 万美元,外贸出口 780 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2000 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 64.5% 。    刘家沟镇临近烟台、龙口两大电网,环网供电,现有 3.5 万伏变电站 2 座,输变电能力 3000 千伏安,水资源总量 3400 万立方米,已开通程控电话 8000 门,无线电通信转播塔 2 座,宽带上网,可与国内外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讯联系。刘家沟镇不仅通信便捷,经济发达,而且矿产丰富。地下藏有宝石、大理石、花岗石、透辉石、铅、锌等 10 余矿石,是一块待开发的“聚宝盆”。该镇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牢牢抓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三条主线,建设高标准新型园区,通过银企联手、市场运作、企业冠名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拓宽投资渠道。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 1 亿元,建成“七通一平”面积 6 平方公里,共引进项目 38 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 15 亿元。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逐渐形成了以酒类饮料、木制品加工、彩印包装、汽车电子配件、纺织服装等为重点的工业产业结构。    刘家沟镇海岸线长 11.5 公里 ,主要养殖海参、大鲮鲆、扇贝、鲍鱼等水产。 2005 年不产养殖面积达 55 万平方米,加工能力 3 万吨。全镇年肉鸡平均出栏 650 万只,各类 200 万只以上养殖场 4 处。猪、牛、羊存栏量 569 万头。.  

潮水镇

  " 蓬莱市潮水镇位于胶东半岛北部,平畅河中下游。镇区域面积77平方公里,53个自然村,3.1万人口,耕地面积5.4万亩。自然地貌属半平原、半丘陵。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质中性,是蓬莱城区用水水源地,是烟台市吨粮乡镇、蓬莱商品蔬菜基地,可谓渔米之镇。    1、地理位置:    潮水镇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地处东经120°34′-121°9′,北纬37°25′-37°49′之间,北临渤、黄二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地形为南部多丘陵和浅山区,北部临海为平原地带。潮水的地理条件与同纬度的法国波尔多地区极为相似。   2、气候条件:    潮水镇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66%,无霜期200多天。    A:气温:年平均气温13.8℃,最热月份七、八月份,最冷月份一、二月份,昼夜温差10-13℃,一、二月份平均气温——5℃-6℃。    B:雨量:全年平均降雨量为600mm,南部丘陵山区降雨多于北部沿海区,6-9月份为雨季。    C:风力:春季平均风速 5.3/s,风向以西南为主,冬季平均风速5m/s,风向偏北,夏秋雨季风力较小。    D:光照:年日照时间3139小时,日平均8.6小时,年平均有效积温(10℃)3400℃-3500℃。    3、土壤:    潮水镇属低山丘陵地带,土壤多为棕壤土,占总面积的73.65%,其它为轻壤土、风砂土和潮土,土壤PH值为6.3。.  

大柳行镇

  " 大柳镇位于蓬莱市东南端,东、北分别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大季家两镇交界,南与栖霞市藏格庄镇接壤,西同蓬莱市大辛店镇相连,距蓬莱市区45公里。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属于丘陵山区。境内最高山磁山,海拔518米,方圆40余里,绵延起伏,草木旺盛,风景秀丽。大柳行镇镇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粮田面积2.3万亩。全镇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2.46万。镇内现有乡镇企业10家;私营企业39家,个体经济组织672个,二、三产业从业人数达6100余人。2001年,全镇经济总收入8.9亿元,其中一产收入1.6亿元;二产收入5.1亿元;三产收入2.2亿元,居民储蓄余额3.1亿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460万美元。大柳行境内黄金资源丰富,黄金产业发达,因此有“胶东黄金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蓬莱市大柳行镇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区域经济纳入全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市场的的全面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出现较大变化。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面对中国入世带来的有利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大柳行镇经济“跨越发展”,实现争创烟台市产业大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首选之路。    大柳行镇历史悠久,文化荟萃,物产资源丰富,功能分区明确,环境幽静,市场繁荣,水资源充裕,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小门家镇

  " 小门家镇地处仙境蓬莱的正南端,距蓬莱阁 20 公里,地处交通要道蓬丰路、蓬水路、牟黄路以及 206 高速公路的交叉处。全镇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辖 65 个行政村,人口 4.1 万。小门家镇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黄水河东支流、解后河、陡山河、鸳鸯河及陈庄河等五条河流在境内汇合,建有水利工程“五龙聚会”。能源充足,建有 3.5 万千伏安变电站两处;地下矿藏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花岗岩、石灰石、氟石、铅、锌、黄金等,已探明的石灰石储量达 2 亿吨。    这几年来,小门家镇不断强化工业兴镇观念,立足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力度,我镇突出加快园区建设,加大培育招商载体,在继续完善、稳定发展食品工业园的基础上,又以 206 高速公路出口为依托,沿牟黄路、蓬水路规划 15 平方公里于庄工业园,园区以葡萄酒、 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发展目标。小门家镇工业园规划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筑巢引凤。截止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投入 4.2 亿元人民币,达到 “ 七通一平 ” 的标准,广开门路聚财、借助外力发展,实现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档次,三年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对进园区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强化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已形成以食品、轻纺、化工、机械、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拥用 “ 三和(烟台)食品有限公司 ” 、“果的食品有限公司”、 “ 蓬莱市中海水泥有限公司 ” 、“誉州(烟台)食品有限公司”、“金瑞达汽配”、 “ 御任酒业 ” 等大小企业 83 家。 这些企业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04 年,镇党委政府立足于小门家镇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总体思路,以争创“绿色食品强镇”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抢抓机遇、敢为人先,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深入开展各项招商引资活动。全年的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一年来,全镇共引进外资项目 20 个。其中投资过亿的项目 3 个,过千万的项目 8 个。全镇累计合同利用外资 156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2080 万美元,出口创汇 534 万美元,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 156 %, 208 %和 106.8 %,在全市排名中列第一位。.  

大辛店镇

  " 蓬莱市大辛店镇位于蓬莱市中南部,北纬37度37分,东经120度51分,北与南王街道办、刘家沟为界,南与村里集镇相接,东与大柳行镇毗邻,西与小门家镇接壤。与小门家、村里集、大柳行镇等相距10公里以内,北距蓬莱市中心城区24公里,东距烟台市60公里,西距龙口市27公里,南距栖霞市35公里。作为蓬莱市南部中心镇,其优良的交通条件、活跃的商业气氛和相对的产业优势对周边村、镇、市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吸引力,产业发展对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大辛店镇总面积260.12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8.3万人口。大辛店镇地域广阔,物产丰富。耕地面积12.8万亩,盛产苹果、葡萄、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其中红富士苹果8万亩,年产约10万吨。资源富集,金、银、石灰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广泛,年产黄金16万两,水泥100多万吨,是著名的“黄金之乡”。中国单效益第一矿------蓬莱市黑岚沟金矿就座落在我镇辖区内。   按照“农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兴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带动战略,着力培植建材、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和电子组装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2004年完成工业产值33.6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80多家,工商业户1580户,拥有蓬泰股份、华源化工、新光源灯具厂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同时年产150万吨水泥的康达水泥生产线即将点火生产。   2004年全镇共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8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76元,投资1500万元完成县乡路改造60公里,城镇基础设施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和硬化镇区大街5条,计13公里,安装自来水管、排污管及电话、电视、电力等各种管线20公里,安装路灯300多盏,开发商住用房5万多平方米。镇内有变电站5处,总容量为32.5万KW,电力供应充足。有完善的供、排水设施,通讯网络完备,实现无缝覆盖,政府网站已开通,闭路电视全镇联网。.  

村里集镇

  " 村里集镇位于蓬莱市区南3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6公顷;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3.65万人。镇政府驻于村里集村(面积5.4平方公里)。    从该镇过境的公路有蓬丰路,为南北走向;全镇开通程控电话1000门;境内建有35千伏变电站和移动通讯机站各一座。    境内较大的山峰有婆家山、城皇山、老朵顶、南崮山和北崮山;主要河流有黄水河东支流(为蓬莱市第一大河,流往龙口市);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金矿、钼矿、氟石、花岗岩、钾长石等。温石汤村附近地下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1997年,该镇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走果品产业化道路,年内实现粮食总产1.68万吨、花生总产935吨、水果总产1740吨。实现农业总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乡村工业完成产值1.7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利税2208万元、利润1047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3.5%;财政收入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北方水果第一镇】 1997年,村里集镇共有果园面积1557公顷,人均0.04公顷。年内,该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果业生产,重点加强老劣果园改造、果品套袋和果园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全年共引进红富士苹果新品种接穗230万枝,用以改造老劣果园400公顷,改接成活率为87%,年末全镇果品优系率达75%;年内投资300万元,完成果品套袋4700万个,并在大刘家、巩家、炉上、村里集、高张家、温石汤、大崔家等村建成7个3.3公顷连片苹果套袋示范区,在上门家、小崔家等村建成两个6.7公顷连片示范方。当年,该镇实现果品总产量1740吨。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主攻第三产业】 1997年,村里集镇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帮扶优惠政策,合理规划了集贸市场和商业一条街,新增商业、饮食业、娱乐业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新增商业网点20个、摊位36个;新培植个体工商户12户、私营企业4家。至年末,全镇共有个体工商业户400多户、私营企业6家,从业人员1400多人;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突破400万元。当年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利润150万元、利税2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3%、18%和13%。.  

北沟镇

  " 蓬莱市北沟镇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蓬莱市西端,濒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206国道横贯全镇东西,东距烟台机场70公里,西距龙口港30公里。全镇面积15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5.4公里,辖80个行政村,6.3万人口。    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镇城经济的跨越发展,成为蓬莱市经济强镇,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75万美元。能源产业、临港工业、石化产业、造船业、旅游业、轻纺业、葡萄与葡萄酒业等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优势进一步凸现,涌现妈祖文化公园、青岛广源发、国电(蓬莱)发电厂等一批投资数额大、经济拉动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骨干项目,使镇域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先后投资8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镇区内干路已得到全部硬化、绿化,有60%村路得到硬化,全镇现有110伏变电站两座,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话普及率74.5%。先后被山东省授予“村镇建设机关先进乡镇”、“双文明建设明星乡镇”、“体育工作先进乡镇”、“山东省专利镇”和“文化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镇人民政府”、“党建工作先进乡镇”、“文明单位”、“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11月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  


登州街道特产大全




登州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