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社区是烟台市级小康示范村、文明社区,现有居民1520户,3710人。2008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达2.6亿元,人均收入10500元,集体收入达580万元。近年来,水城社区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大生态工程,健全社区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今年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硬化维修路面2000余平方米,绿化美化800余平方米,新增路灯18盏;投资150万元对老化的自来水管道分批进行更换,社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进。目前社区的绿化率、硬化率、亮化率都达到了100%;社区还成立了专业的卫生保洁队伍,有25名保洁人员和3辆垃圾清运车,负责整个社区的卫生报洁和垃圾清运,保证了垃圾日产日清。另外为了配合蓬莱市委、市政府水城保护性开发项目,自2003年开始兴建新区,已建楼房28栋,门市房96户,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容纳居民1200户。小区从规划设计、社区功能、绿化亮化等方面都按高标准要求设计的,达到一流小区水平,配有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二、抓好社会保障,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社区集体出资为全体居民统一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每年投入180多万元,按人均500元标准为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领取2800元的养老补助金,还可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查体和外出参观旅游活动,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领取3300元的养老补助金;每年还出资10万元,对残疾、大病、生活困难等户进行特别救助。另外社区高度重视幼儿教育,2008年投资40多万元对幼儿园进行装修、暖气改造、设施更新,达到了省级幼儿园的标准。结合城市规划整治,2007年社区征地10亩,投资360万元兴建公墓,统一标准、统一规格,专人管理,切切实实为社区居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新公墓的建成,不仅节约了近百亩土地,还结束了水城社区乱埋乱葬的历史,同时也杜绝了群众祭祀时引发山林火灾的隐患,对于倡导公墓下葬和文明祭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抓好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素质
2007年社区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包括1000余平方米的舞蹈健身大厅、农家书屋、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棋类室、扑克麻将室等,还在水城新区设置了单双杠、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修建高规格的篮球场。今年又投资投资50万元购买各种演出服装、道具音响等器材;每天下午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居民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狠抓治安工作,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社区主动联合海港边防派出所、物业公司投资30万元在小区设立了摄像监控系统,小区的治安情况达到平安社区的要求。社区拿出专门的办公场所为海港边防派出所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室,组建了治安联防巡逻队,进行昼夜巡逻,至今未发生恶性的治安事件。
在上级的支持和社区两委班子不懈努力下,水城居民的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医疗、保健等一系列关系到民生、民利、社会、家庭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也促进了社区文明,人间和谐,巩固了社区的稳定,开创了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684004 | 264000 | 0535 | 查看 水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林格庄社区 |
林格庄社区是山东省烟台蓬莱市蓬莱阁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70684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684。邮政编码为26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5 ,车牌号码为鲁F。与邹于社区、西庄社区、水城社区、抹直口社区、小皂社区相邻。 |
邹于社区 |
邹于社区位于蓬莱市城区西部,依山傍海,占地总面积3000亩,实有耕地350亩,海岸线1500米,总人口260户,700人。现有0党员37人,现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3岁。 近年来以来,社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本社区的特点和地理优势,先后建起了水泥构件厂、砖瓦厂、印刷厂和海水养殖厂等工副业生产项目,产品畅销,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后,注重办好全社区公益事业,不断改进居民的福利待遇、生活居住条件。 一、完善福利发放制度,增加居民福利 每年给60周岁以上老人1000元的生活补助,重大传统节日,送给每位老人150元的生活必需品;在保持新农合参合率100%的基础上,由社区出资补助,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目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 二、加大村容整治资金的投入,改善社区整体环境 投资50多万元对社区大街小巷进行全面硬化。投资30万铺设自来水管道5000多米使每户居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并协调广电局为居民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使社区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安装率都达到100%;与卫生保洁人员签订书面合同,使卫生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加快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社区集体经济积累 邹于社区三面环山,北面临海,山清水秀、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近几年,被市政府纳入沿海旅游区,统一规划建设,投资7.9亿元的蓬莱世嘉度假旅游项目已在该社区东部开工兴建,新改造扩建的海滨西路观光大道又为本社区发展旅游事业,加快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8亿元的山东大众文化产业学院项目坐落于本社区;目前,一期基本完成2009年对外招生。 这些项目为邹于社区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不但改善了邹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提高了社区整体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扩大了社区集体经济积累和居民的个人收入。 |
西庄社区 |
西庄社区位于蓬莱市城区西部,海滨西路观光大道南北两侧,现有耕地面积550亩,山林地面积300余亩,总人口302户,868人。现有0党员43人,现任社区党支部成员5人,居委会成员3人。2008年社区人均纯收入9600元,集体收入190万元。 近年来,西庄社区,立足实际,以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主线,以“办实事,树形象”为宗旨,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抓住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千方百计为社区居民谋福利、办实事、解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抢发展抓机遇,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社区两委干部依托区域优势,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旅游设施建设。社区以占地面积200余亩的蓬莱阁西苑风景旅游区与外商独资企业蓬莱乐天儿童游乐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蓬莱韩菲乐园,总投资共1000万美元,项目已经建成投入运营,每年为社区带来120多万元的收益。由由北京世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蓬莱市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合资7.9亿元兴建的蓬莱世嘉旅游休闲度假村项目建设,也给西庄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 聘请专家对社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社区环境。社区投资60余万元,对村路以北的老社区街、巷进行硬化、绿化,对4000多米的路面进行硬化,使社区街道硬化率达到100%,投资10余万元安装了路灯。 设立卫生保洁队伍,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在现有卫生条件的基础上,抓好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落实,村容村貌环境卫生,以现有的卫生管理人员为主,实行党员包户、居民代表包街的管理办法,由社区副主任为组长,支部委员、治保主任为副组长,巡逻队人员为成员的检查督导小组,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加大力度整治垃圾卫生死角,做到全日保洁,垃圾达到日产日清,使社区环境全部达到“四清四化”标准,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质量。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程度 社区投资10万元,建立了社区文化广场。投资5万元,为社区文化演出队购置了音响、服装,并积极组织参加市里和街道的文艺演出,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在今年的“百日仙境之夏文艺汇演”中因表现突出被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共同授予蓬莱市“百日仙境之夏,文化联万家”社区文化活动最佳演出队荣誉称号。社区还经常自发组织开展社区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唱响文化主旋律,全面活跃社区文化氛围。另外,投资3万元,健全阅览室设施,购买1500余册科普读物供居民阅读学习,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 四、提高居民的福利待遇,使居老有所养、少有所教 社区加大社保投入,投资80多万元,用于社会福利建设。为年满40周岁的居民全部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居民老有所养。同时,为社区居民发放大米、面粉、花生油、煤气等生活必需品;60岁以上老人实行了退休养老补助制度,每年进行免费体检,并组织外出旅游参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西庄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巩固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开创了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
水城社区 |
水城社区是烟台市级小康示范村、文明社区,现有居民1520户,3710人。2008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达2.6亿元,人均收入10500元,集体收入达580万元。近年来,水城社区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大生态工程,健全社区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今年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硬化维修路面2000余平方米,绿化美化800余平方米,新增路灯18盏;投资150万元对老化的自来水管道分批进行更换,社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进。目前社区的绿化率、硬化率、亮化率都达到了100%;社区还成立了专业的卫生保洁队伍,有25名保洁人员和3辆垃圾清运车,负责整个社区的卫生报洁和垃圾清运,保证了垃圾日产日清。另外为了配合蓬莱市委、市政府水城保护性开发项目,自2003年开始兴建新区,已建楼房28栋,门市房96户,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容纳居民1200户。小区从规划设计、社区功能、绿化亮化等方面都按高标准要求设计的,达到一流小区水平,配有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二、抓好社会保障,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社区集体出资为全体居民统一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每年投入180多万元,按人均500元标准为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领取2800元的养老补助金,还可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查体和外出参观旅游活动,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领取3300元的养老补助金;每年还出资10万元,对残疾、大病、生活困难等户进行特别救助。另外社区高度重视幼儿教育,2008年投资40多万元对幼儿园进行装修、暖气改造、设施更新,达到了省级幼儿园的标准。结合城市规划整治,2007年社区征地10亩,投资360万元兴建公墓,统一标准、统一规格,专人管理,切切实实为社区居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新公墓的建成,不仅节约了近百亩土地,还结束了水城社区乱埋乱葬的历史,同时也杜绝了群众祭祀时引发山林火灾的隐患,对于倡导公墓下葬和文明祭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抓好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素质 2007年社区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包括1000余平方米的舞蹈健身大厅、农家书屋、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棋类室、扑克麻将室等,还在水城新区设置了单双杠、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修建高规格的篮球场。今年又投资投资50万元购买各种演出服装、道具音响等器材;每天下午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居民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狠抓治安工作,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社区主动联合海港边防派出所、物业公司投资30万元在小区设立了摄像监控系统,小区的治安情况达到平安社区的要求。社区拿出专门的办公场所为海港边防派出所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室,组建了治安联防巡逻队,进行昼夜巡逻,至今未发生恶性的治安事件。 在上级的支持和社区两委班子不懈努力下,水城居民的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医疗、保健等一系列关系到民生、民利、社会、家庭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也促进了社区文明,人间和谐,巩固了社区的稳定,开创了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
抹直口社区 |
蓬莱市蓬莱阁街道办事处抹直口社区位于蓬莱市城区东北部,海滨路南、北关路北,旅游度假区内,与八仙过海口景区相连,占地总面积3200亩,居民1005户、2829人。抹直口社区多年来在求发展奔小康的道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在社区经济稳定发展,集体经济巩固壮大,社会和谐安定,管理民自主自治,居民生活宽裕,安居乐业。社区基本实现了经济富裕、内外无债、村强民富的小康村,被上级政府授予小康示范村。 随着社区的发展和经济的巩固,为彻底解决居民失地后存在的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后顾之忧等一系列关系到民生、民利、社会、家庭等问题,为改善社区大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社区近几年来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一、建立生活保障机制,打造和谐大环境 一是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社区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四栋住宅楼,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抹直口社区楼房分配方案》,对楼房分配的对象、户型、楼层、交纳房款的期限等进行了统一规定,解决了部分居民没房住的问题。二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社区每年从生产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为居民发放生活必需品,每年免费为每个社区居民发放80斤大米、200斤面粉、10斤花生油、2灌液化气等生活必需品;社区居民还可以免费使用自来水,免费收看有线电视。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一次性发放2万元的保健费;对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3200元的养老金,基本解决了社区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三是增加居民收入。社区加快产业化进程,大力培植第三产业,规范旅游、餐饮服务,全力培植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以家庭旅馆和“渔家乐”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2008年2月成立“渔家乐”协会,对会员实行规范化、正规化管理,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现有家庭旅馆50多家,“渔家乐”40余家,接待能力达到800个床位,从而大大增加了居民收入和社区集体资金的积累。四是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社区投资120万元对兴海路、校园西路进行全面改造,铺设地下排水管网1100米,硬化沥青路面约40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路面破损和污水横流的问题,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二、建立医疗保障机制,解决居民后顾之忧 为减轻居民负担,解决居民看病难、费用高的难题,抹直口社区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为社区居民办了养老、大病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家庭财产四大保险,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和困难户救济制度。同时,投资200余万元,创办了社区医院,购置了B超机、心电图机和X光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公开向社会招聘8名专业医生和护士,为每位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免费查体一次,居民看病费用减免40%,极大的方便了居民就医。 三、建立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为争创烟台市级幼儿园,提高社区幼儿教育水平,抹直口社区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新增建设用地10亩,投资1500万元,对华澳幼儿园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工程于今年年初启动,目前,已投入资金1300万元,综合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做全面装修。综合教学楼主要建有科学宫、微机室、电教园、图书馆、器乐坊、美术馆、舞蹈房、亲情馆、体育馆、医务室、营养食堂、浴室、寝教合一活动室等幼儿教学、娱乐、生活设施。新校区建成后,招生规模由现在的200人扩大到500人,成为蓬莱乃至烟台市一流的幼儿园。社区居民子女免费入托、上学,每年节省学费3000余元,解决了居民子女上学路程远、费用高、教育质量难保证的问题,使社区居民子女在家门口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考上中学、大学及研究生的社区子女,实行教育奖学金制度,每年发放奖学金10余万元。 四、建立文化活动机制,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投资40万元,建设了1200m2的生态健身休闲广场,120 m2文体活动中心,成立了抹直口社区文艺演出队,组建了腰鼓队、鼓乐队、秧歌队、健身舞队,购置了乐器、舞台灯光、服装等演出道具,制定了《抹直口社区文艺演出方案》,今年3月份,抹直口社区举办了第二届“兴海杯”乒乓球友谊赛;7月份与市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淘气猫杯”少儿主持人大奖赛;9月份联合广电局、平安保险等单位,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道德工程建设等内容举办了“庆十一、秋之韵”文艺晚会。每到重大节日都要组织演出,今年的6月到10月,组织参加市里“百日仙境之夏”文艺演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居民的精神风貌。 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巩固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开创了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抹直口社区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小皂社区 |
小皂社区位于蓬莱市城区东部,共有居民590户,总人口1649人,党员109名。多年以来小皂社区在发展社区经济和带领社区居民致富的过程中,两委班子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实行规范化管理。先后被上级评为山东省级“卫生社区”、烟台市级“小康示范村”、烟台市级“文明社区” 、“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连续8届被选为蓬莱市人大代表,2008年小皂社区社会经济总收入1.4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10500元,集体收入达260万元。 一、抓好社区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全力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社区始终把卫生工作当成头等大事常抓不懈。特别近年以来,社区把卫生工作和蓬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措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阶段性成效。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防疫宣传教育,普及卫生防病、防疫知识,落实各项卫生标准,加强日常卫生工作检查。配有10名专职卫生保洁人员,做到卫生分区由专人负责,垃圾日产日清,确保无卫生死角。 自2006年以来,社区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对所有街道进行维修,对主要街道重新进行沥青罩面,对所有街巷路灯进行了维修和更换,对主街道实行绿化;目现在,街巷宽阔整洁,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观,实现了“四化”要求。 二、发展福利事业,构建和谐社区 小皂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居民福利待遇。社区为每家每户免费安装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集体投资为居民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建立了社区医疗服务室。每年向困难户及大病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费;每年向16周岁以上居民发放澡票16张;居民每年领取1000元生活补贴,60岁以上的老人领取1800元养老金、免费查体和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对自来水、有线电视和宽带用户实行补贴,对失地居民进行逐一登记、培训,安排到社区企业上班。 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近几年,社区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蓬莱博泰汽车底盘有限公司,现已投产;建设一处200多亩的小皂工业园,5个企业已全部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对增加居民就业、拉动社区经济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抓好小皂市场建设,增加货台、摊位,-出租给居民经营,促进了居民增收。 四、抓好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素质 为了提高社区的教育水平,小皂社区两委决定投资40多万元,把幼儿园从小学里分离出来,改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充实教师力量。宽敞的教室,崭新的教学设施,让居民赞不绝口。同时,投入30多万元,加强文化场所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篮球场、健身室、乒乓球室等娱乐场所和图书室等文化场所。社区组织起腰鼓、健身、戏曲等多支文化演出队伍,参加人数达到百人。他们定期集体活动,也经常性参加上面组织的各类比赛,社区为他们提供服装、音像、道具等器材。其中社区妇女健身队曾被省妇联表彰。 五、情系百姓,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社区正在抓紧为社区居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使年领取额不少于2500元;小皂社区承建蓬莱阁街道大龄青年集中居住区工程经市政府批准,于2007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40.5435亩,建筑面积3.5万m2,可解决辖区340户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目前该工程12栋居民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共投入自筹的建设资金3000万元。大龄青年居民新区的建成,将极大改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继续加大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小皂社区各项事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下一步社区将在村容村貌上,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城工作的成果,增强社区保洁队伍力量,添置保洁设施设备;另外要进一步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增加医疗设备,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落实“四化六十条”和“三项集中管理法”,建立健全农村民主决策程序,规范社区的村规民约,推进社区民主管理。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