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疃村:含大柳疃、高家柳疃等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703006 | 261000 | 0536 | 查看 柳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里社区 |
高里社区:位于高里街道所在地。 |
南孙社区 |
南孙社区:位于高里街道东北5公里处。 |
北孙村 |
北孙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北6公里处,含东北孙、西北孙等村。 |
肖家营村 |
肖家营村:位于崔家营村东侧。 |
三甲王村 |
三甲王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北5公里处,潍日高速东侧。 |
西王庄村 |
西王庄村:位于潍日高速西侧,高里街道西北6公里处。 |
柳疃村 |
柳疃村:含大柳疃、高家柳疃等村。 |
三甲刘村 |
三甲刘村:位于碱滩村南侧。 |
二戈官庄村 |
二戈官庄村:位于朱王村西南侧。 |
石家庄子村 |
石家庄子村:位于前河套村东南侧。 |
西冯家花园村 |
西冯家花园村:位于高里街道西北3公里处。 |
西李家埠村 |
西李家埠村:位于河套村东侧。 |
高家庄子村 |
高家庄子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北3公里处。 |
一空桥村 |
一空桥村位于高里镇中部镇驻地东侧,全村耕地面积278.66公顷,765户,2207口人。 宋末刘姓在此立村,取村名为大刘家庄。村前200米处有一座古石桥,名“一空桥”,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建。后石桥知明度越来越高,村名渐渐改为一空桥。 一空桥横跨在大于河故道上。今桥宽4.7米,高5米,孔跨5米,利楔型带卯榫石块嵌砌而成,结构坚固。因桥为拱形,只有1孔,故名一空桥。桥面上留有清晰驴蹄印和车辙印,传是八仙之一张果老骑驴和柴王爷推车从桥上经过所致。桥面北侧,镶有高浮雕龙头,南侧镶有浅雕龙尾,象征河流如巨龙直奔北海。一空桥现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猪鬃加工业为一空桥村传统产业,有近300年的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前达兴盛时期,后由于日军蹂躏,国民党腐败统治,制鬃洋行濒临倒闭。1948年,政府组织恢复传统制鬃业。一空桥村鬃厂建立。1958年5月,由双杨、高里、一空桥等13处制鬃社合并成立“潍县制鬃厂”,开始了半机械化生产。1978年以来,传统制鬃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村内个体制鬃厂蓬勃发展。妻子在家加工猪鬃,丈夫则游乡收购猪毛。 行内人称游乡收购猪毛为“打散杆”,“打散杆”者常常涉足很远。据传有一村民“打散杆”深入四川大小凉山境内,因费用不济,几天不得出,后心生一计,到处打听买猪毛者,顺藤摸瓜,果然在小旅店里找到了“寒亭老乡”,遂结伴而归,家人大喜。原来寒亭人“打散杆”,全国独此一家。 一空桥山药名闻遐迩。山药自古有药用价值,中医称山药补而不滞,生则补脾肺肾之阴,炒之补脾胃之气,为平和之补剂。一空桥山药始种于隋唐时期,已有千年的栽植历史,是地方名优特产品。一空桥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加上多年的人工选择和传统的栽植技术,使本地产山药呈长圆柱形,细长毛少,肉质纯白细嫩,无论炒食还是做汤,开锅即烂,入口即化,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如今,“一空桥”山药已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大中城市。 |
王家庄子村 |
王家庄子村:位于西常寨村西侧,含前王家庄子、后王家庄子等村。 |
杨家营子村 |
杨家营子村:位于高里街道以东4公里处。 |
韩家花园村 |
韩家花园村:位于高里街道西北2公里处。 |
河套村 |
河套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南1公里处,分前河套、后河套等村。 |
朱马村 |
朱马村:含高家朱马、纪家朱马、牛家朱马、韩家朱马、辛家朱马等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南4公里处。 |
桥西村 |
桥西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北1公里处,含桥西一、桥西二、桥西三等村。 |
戈翟村 |
戈翟村:位于高里街道以东2公里处。 |
魏家庄子村 |
魏家庄子村:位于高里街道以西2公里处。 |
西常寨村 |
西常寨村:位于大柳疃村以南1公里处。 |
碱滩村 |
碱滩村:位于獐羔埠村西北侧。 |
禹王台村 |
禹王台村位于高里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潍九路东侧,全村耕地面积181公顷,现有395户、1241口人。 禹王台村因村内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位于村西南角,海拔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大禹治水纪念地,一说是秦始皇所筑。清乾隆《潍县志》云:“禹王台在望海门(旧潍县)北六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有禹(王)庙在”。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疆域志》称:“禹王台又云望海台,因上有禹王庙,呼为禹王台,盖即《水经注》所称秦始皇所筑之台也。” 历代文人学士对禹王台来历和景色多有论述。清光绪年间张府之《禹台论》认为:此台始名“望台”,后称“禹台”。初为望海而设,邻海南岸,度地而筑。后沧海桑田,海水后退数十里,村庄渐多,望海水而不得。遂感念上古大禹治水的恩德,借“望台”而名为“禹台”。清代进士、南孙乡傅王庄人傅廷兰在《民台十景诗序》中对禹王台多有描述:禹台高数十仞,围十亩许,遥望如海岛。上大禹庙垣之西,为道人植棉艺谷处,古柏古槐皆数千年。人临其上,面南山而临北海,俯视阡陌村落。四时景物,春则麦浪千顷,夏则黄云十里,秋来秫熟,如红玉覆地,十月芦开,若雪花布天。当水潦盛长,汇为泽国,则烟波浩淼,茫无际涯,有太湖、洞庭之观。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十五日,海水涨潮,时潍县知县郑板桥来此勘灾,曾留下《禹王台北勘灾》诗,并书“文明四海”匾悬于大殿。 台上早期建有禹王庙和狐仙祠。清乾隆年间,又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这些庙宇,阅尽沧桑,香火鼎盛。1938年日伪武装将台上庙宇焚毁,后再无重建。今远望该台,仍呈拔地挺勃,突兀陡峭,气势磅礴之势。台上古迹现露,草木点缀,清逸雅致。1980年,禹王台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古迹。1992年以后,重修禹王台庙宇,分别供奉大禹、仙姑和神医胡老三。每年正月十六日禹王台庙会,是当地一大盛会,极尽繁盛,影响所及方圆百里。 |
巩家庄子村 |
巩家庄子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北3公里,冯南路东侧,全村现有152户,550人,耕地面积720亩。 |
小庄子村 |
小庄子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北部,牟家院村南2公里处。 |
三官庙村 |
三官庙村:位于潍日高速东侧。 |
傅王村 |
傅王村:位于南孙派出所西南侧。 |
南里村 |
南里村:位于南徐村南侧。 |
南徐村 |
南徐村:位于赵家庄子村西南侧。 |
荆科村 |
荆科村:位于高家柳疃村北侧。 |
柳科村 |
柳科村:位于荆科村西南侧。 |
北里村 |
北里村:位于东北孙村北侧。 |
西官亭村 |
西官亭村:位于大官庄村西北侧。 |
大官庄村 |
大官庄村:位于东北孙村东北侧。 |
张庄村 |
张庄村:位于石家庄子村南侧。 |
许家村 |
许家村:位于后河套村东北侧。 |
台底村 |
台底村:位于高里街道西北7公里处。 |
党家营村 |
党家营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北10公里处,潍日高速西侧。 |
河南村 |
河南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南2公里处。 |
二甲朱村 |
二甲朱村:位于潍日高速东侧。 |
八甲朱村 |
八甲朱村:位于二甲朱村东侧。 |
北埠刘村 |
北埠刘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北部,獐羔埠村东南部。 |
牟家院村 |
牟家院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北部,獐羔埠村东北部。 |
獐羔埠村 |
獐羔埠村:位于高里街道东北3公里处。 |
后沟村 |
后沟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南1公里处。 |
前沟村 |
前沟村:位于高里街道以南2公里处。 |
西营村 |
西营村:位于东营村西北侧。 |
东营村 |
东营村:位于高里街道西南2公里处。 |
朱王村 |
朱王村:位于傅王村以西1公里处。 |
赵家庄子村 |
赵家庄子村:位于西北孙村西北侧。 |
姜马营村 |
姜马营村:位于高里街道北部,党家营村西侧。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