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任城区 >> 洸河街道 >> 黄庄村

黄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庄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1.洸河街道黄庄村位于济宁高新开发区,吴泰闸路东首,洸府河西临。全村共163户,536口人,其中党员29人。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6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二、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社区共有党员 29人,支委3 人,村委 3人,黄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解兆启,1952年出生,1988年入党。
  2.黄庄村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村支部每周召开一次会议,会上支部成员各抒己见,检查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社区工作中依靠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一年来黄庄社区的老年公寓改制、工业园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支部都组织党员讨论通过,让每个党员充分发表意见,达到思想统一,使得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两委“班子”在开展社区工作中,以身作则、清廉为民、大胆管理、积极进取。一切重大事情按组织原则办事,首先支部提出方案,两委形成决议,而后召开党员大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由村委会进行实施。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一年来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2012年黄庄社区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新建工业厂房2600平方米,办公室1700平方米,老年金补助增加每人每月50元,村民福利增加每年500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对全村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委托物业公司常年管理,街道两旁墙面进行了粉刷,对经营户超门头经营、乱搭乱建进行了彻底治理,并与各个经营户签订了《卫生管理协议书》,所有空闲地段进行了绿化,由专业队伍常年管理。新建冲水厕所一处,部分街道路面进行了硬化,所有排水管道进行了整修,各主要街道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黄庄村在两委、全体党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村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提高。邻里纠纷不断减少,全年无-事件发生。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黄庄为城中村,人口少、社区小,社区发展存在着缺少项目、缺少资金、缺少土地等问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11007 272100 0537 查看 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郭社区

  一、社区基本情况   1.三郭社区位于金宇路两侧,琵琶山路以东。居委共575户,2468口人,其中党员111人。其中舜泰园小区占地40亩,共6层居民楼7栋;丰泰园小区占地195亩,共6层居民楼31栋。   2.居委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1万元。   二、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11人,支委3人,居委5人。   2.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吕忠富,1953年8月出生,1970年参军入伍,1974年加入中国0,大专文化,1978年复员,1985年任三郭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任三郭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至今,现为任城区人大代表。   3.“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两委人员在吕书记的带领下,不断改善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协调资金,免费对居住舜泰园小区居民家中安装了暖气,改变了居住条件。   (2)两委人员克服困难,按上级要求,两委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使红星美凯龙二期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3)在两委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丰泰中学、小区幼儿园顺利、安全地交付使用,让孩子们就近上学,就近入托。解决了上学难,入托难的问题得到化解。   (4)积极关心-,落实对低保户的帮扶政策,实施对符合低保户条件的家庭进行救助。不间断对群众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老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低保问题。同时组织区内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化解矛盾,维护社区稳定。   (5)目前对小区内房屋漏水情况进行统计,并上报给予免费维修。并对小区内绿化进行提升。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和房屋租赁。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红星美凯龙二期拆迁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小区内正在设计和规划社区服务中心,预计一年半完成使用。   3、和谐稳定情况;居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老党员,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中。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60%群众反映并请求,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解决失地居民的吃饭问题。2、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3、丰泰园小区缺少健身器材。   

王庄社区

  一、基本情况   1、王庄社区位于洸府河西岸,金宇路路北,火炬路路西,机电一路路南。总面积0.7 平方公里。该村原隶属于任城区李营镇,1992年整体划入高新区洸河街道办事处。目前王庄社区参与集体经济分配居民总户数154户,人口589人。   2、王庄社区于1998年进行了农转非、社区已无耕地面积。2000年实施旧村改造,2003年底居民小区建成上房。社区内分布有商住居民区2处(长虹小区、置城8号公馆),工业园区(长虹工业园),商住综合体(置城国际)。   3、2012年底社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41000万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60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10000余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该村共有党员43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13人;36岁至45岁党员6人;46岁至59岁党员13人;60岁以上党员11人。支部委员3人,村居委员5人,其中3人交叉任职。   2、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齐明良。齐明良,男,1959年1月出生,中专学历,1985年7月入党,1999年任支部书记至今,已连续任现职4届。2000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居委会主任,任职至今。2011年当选为济宁市任城区第17届人大代表。   3、村两委班子工作开展情况   社区两委班子健全,支部班子3人,居委5人,交叉3人。   社区居委会在职工作人员9人,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社区党建、社会治安、厂房及营业房租赁招商、市容卫生、群众调解、计划生育管理、科普、妇联、劳动保障的工作。社区各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社区卫生室、市民学校、社区老人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王庄社区是农转非、村改居后的新型社区,社区居民多为失地农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个体收入、房屋租赁及办事处、村集体两级保障失地老年生活补助金。   随着高新区城市建设项目的进驻,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已从传统种植业逐步被第三服务业代替,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托工业园区、沿街商业门面对外租赁,仅此每年收入260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王庄社区于2000年进行旧村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完整,社区内配物业管理公司队伍,社区路面硬化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2平方米。   3、社区和谐稳定情况   社区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社区稳定、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生育等方面开展工作。“两委”班子团结,有凝聚力,立足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齐心协力,出谋划策,不断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积累,重点加大民生资金保障力度,社区内年满50周岁以上居民全部纳入保障,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金230元;60周岁人员实施重点保障每月300 元;每人每月供应面粉30斤,逢年过节发放福利费。对辖区内特殊人群、残疾人、困难户给予重点帮扶,6户生活困难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社区居民全部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障,个人筹资额全部由村集体统一承担。   为全面提升小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两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小区环境卫生集中进行综合整治,在原有绿化基础上栽植200棵大叶女贞,修补了损坏的路牙石,安装了78盏路灯,同时联合物业公司清除小区内部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杂物。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发展受限,应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王庄社区目前集体收入主要依靠现有工业园、沿街门面租赁收入,每年收入26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幅度不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再提高以及失地老人生活保障金正常增长机制,下一步应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集体收入,着力改善社区居民生活。   2、社区居民收入偏低。村改居后,失地农民转变成社区居民。而这些居民失去了土地的经济来源,没有正式工作,自身又没有其他技术,很多人便依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老年人因丧失劳动能力,依靠社区老年养老金生活。因物价高,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收入低支出高,成为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3、小区管理难度大。一是环境卫生方面,因小区开发建设较早,当时的规划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长虹小区出现车辆乱停乱放,另外个别居民环境意识较差,垃圾杂物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二是商住居民小区居住人口复杂,流动人口较多,居民素质良莠不齐,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西闸社区

  西闸社区   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办事处西闸社区居委位于高新区起步区,是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地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1995年划归高新区,2001撤居委成立社区居委。西闸居委共476户,人口1830人,党员74名。2012年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100余万元。先后被评为“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济宁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   一、巩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一)抓好班子建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同时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定期讨论党支部工作,发扬党内民主,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健康发展。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抓好制度建设。西闸社区居委党支部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党员承诺制度等10多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人,有监督人,有考核评比,并层层签订责任状;西闸社区居委制定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居民民代表会议制度。   (三)抓好民主决策。社区“两委”坚持个别酝酿、集体讨论、会议决定,作为处理社区事务的议事原则,对于社区的工程投标、集体资金的利用等重大事项,必须通过社区“两委”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一致同意,方可实施,充分尊重了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维护了社区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务的管理体制,实行目标责任制,突出财务公开制度,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财务公开栏,每月定时向社区居民公开财务运转状况,全面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两委会每一次作出决策都能够取公正、公开,得到党员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广大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结合实际,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一)发展租赁经济。西闸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发展楼宇经济和租赁经济为重点,依托工业园,发展园区经济,2001年社区居委自筹资金1000万元,开发建设新世纪广场综合楼、科苑路沿街商业房等,商业面积14000平方米;2005年和2007年,投资3000万元,建成宏源工业园、信源工业园,吸引了济宁世纪车轮、济宁信源包装等5家企业入驻,基本形成工业产值4亿元,利税2500万元的规模,成为西闸社区的一大经济支柱;2006年2月,由社区投资500余万元,利用社区集体企业用地建成占地30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陶瓷市场,吸引了40多家国内知名陶瓷品牌进驻市场,满足了济宁地区对中高档次陶瓷制品的需求,带动了周边的消费群体。   (二)发展三产服务业经济。依托科苑新天地商业街经营优势,西闸居委积极主动投入到科苑路北延筹备工作中来,规划实施吴泰闸路至金宇路长约1000米的科苑路北延工程,开发建设6万平方米的“喜庆城、玫瑰园”商业街,为济宁市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大型喜庆用品、妇婴用品服务。   三、加快发展,积极推动民生项目建设   (一)建设了新天地农贸超市。为方便周边居民生活,西闸居委意识前瞻,情系民生,在一处小型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处建筑结构为两层,面积为734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农贸市场;   (二)建设了西闸社区服务中心。按照“超前定位、提升品位、功能配套、设施完备”要求,高标准的建设了面积3790平方米的西闸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中心花园、健身文化广场和休闲绿地,引进了移动、联通、中国银行、第一人民医院、便民超市、公安、起跑线公司等单位开展的便民服务。在一楼服务大厅设有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生活服务、计划生育等服务窗口,通过“窗口受理、全程代办、内部流转”的服务为西闸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广泛欢迎;   四、深化服务,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水平   (一)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投资240万元,升级改造北大门、东大门,为社区构筑安全屏障;修复社区内主次干道约2.6万平方米、新增及修复社区路沿石820米,更加方便居民出行。新增停车位约100个,社区内新增路灯约160盏。对社区楼体进行了粉刷,种植景观树,新增绿化面积1.2万M2。   (二)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制度及物业联席会议制度。西闸社区管理办公室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每天定时对社区进行巡查,清除卫生死角、违规乱搭乱建,清理小广告,整治商户超门头经营,积极为社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实施“社区六进”活动。为了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区警务改革,以社区小平安积累社会大和谐。今年以来西闸社区开展消防进社区、物管进社区、车管进社区等“社区六进”活动,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心、舒心、静心的居住环境创造和谐稳定的保障。   四、创新民生分配形式,共享发展成果   西闸居委深化“服务群众无小事”的观念,把为居民服务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注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让群众感受到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实行“股份制”分红,提高社区居民福利。在顺利完成城中村改造后,西闸居委妥善解决旧村改造失地群众的后顾之忧和群众生活问题,对每户按人口数发放“西闸居民股权证”(股本为1万元),每年年底给居民分红分利,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同时对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领取500元以上的退休金。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西闸村(居)集体出资为居民办理了新型合作医疗,对因病致贫和返贫的居民,帮助办理大病救助和生活低保,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西闸居委始终走在各社区民生保障工作的前列,率先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居民应保尽保,解决了居民养老问题,从2011年开始,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每月可领取115元的政府补贴;关心关注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对老年人每年免费健康查体一次,六一、九九老人节给予物质补助。通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社区群众健康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组建“巾帼女子”秧歌队,丰富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西闸居委投入3万元,购置了音响设备,统一配发演出服装,组建了32人秧歌队,多次开展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增添了社区文化内涵,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创建健康文明、平安祥和的社区打下了基础。   

东闸社区

  社区基本情况   1、高新区洸河街道东闸社区位于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南,北临吴泰闸路、东靠火炬路、西至科苑路、南到洸河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区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户149户,总人口数556人,其中党员47人。   2、东闸社区于1998年进行了农转非、村改居的旧村改造,   社区已无耕地面积。   3、2012年底社区总产值达到46000万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 170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约8600元。   二、社区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社区共有党员47人,支委5人,居委5人,大学生村官1人,其中5人是兼职。   2、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主任基本情况   东闸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主任沈珠蛟,属兼职。沈珠蛟,男,196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东闸社区居委,1982年7月毕业于济宁市第四中学,1982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济宁市中区装卸队工作,工作中在济宁市中区党校函授学习了《企业管理》大专班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5年1月至1993年5月担任东闸社区居委会主管会计,1987年加入中国0,1993年6月至今任济宁高新区洸河办事处东闸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并在2003年1月份当选为济宁市中区第15届人大代表,2007年12月份当选为济宁市中区第16届人大代表,2011年当选为济宁市任城区第17届人大代表。   3、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社区两委班子健全,支部班子5人,居委5人,交叉任职100%,   社区居委会在职工作人员13人,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社区党建、社会治安、厂房及营业房租赁招商、市容卫生、群众调解、计划生育管理、科普、妇联、劳动保障的工作。社区各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社区卫生室、市民学校、社区老人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   三、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东闸社区是农转非、村改居后的新型社区,社区居民多为失地农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个体收入、房屋租赁及老年生活补助金。东闸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旧村改造后,集体土地减少,社区仅有下属占地55000多平方米的捷马经济园和正在扩建的济宁金世纪大市场。捷马工业园于2003年12月开始动工,先后投资近3500万元,于2006年完工厂房面积12000余平方米,绿地22000平方米,道路硬化19190平方米,园区内先后有捷马(济宁)矿山支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济宁市东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济宁鲁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家大中型外资或内资企业入驻,厂房出租率100%,年收租赁费达160余万元。金世纪大市场因年数已久,市场机制已经落伍,经召开党员及代表大会同意后,正在进行转型扩建。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东闸社区于1998年进行了农转非、村改居的旧村改造,基础   设施配套完整,社区先后投资约100万元,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社区路面硬化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2平方米。   3、社区和谐稳定情况   一是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新农合、新农保等国家保障服务,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医、老有所保。二是加大老年人生活保障力度,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拿出约60万元用于养老金的发放,凡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社区居民每月可按时领取生活补助金。三是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为社区独生子女集体进行投保,每年发放慰问品。定期组织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定期进行以妇科普查为主的健康检查。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困难户、低保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及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发放不低于100元的补助金。对考入中专及以上院校的学生,发放1000-2000元的奖学金,逐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集体经济薄弱。东闸社区每年总体经济收入仅靠工业园税后租赁收入130余万元,除去日常维护及累计折旧等,收入甚少。而社区经济支出较大,仅老年养老金每年支出多达60余万元,还有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年工资约25万元。集体经济的薄弱,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老年金收益高低。   2、社区居民收入偏低。村改居后,失地农民转变成社区居民。而这些居民失去了土地的经济来源,没有正式工作,自身又没有其他技术,很多人便依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老年人因丧失劳动能力,依靠社区老年养老金生活。因物价高,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收入低支出高,成为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3、社区占地0.25平方公里,有居住人口7000多人,外加流动人口,总人口约10000人,然而至今却没有一处公厕,这使得社区内某些卫生死角久治不愈,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加大。   

黄庄村

  一、基本情况   1.洸河街道黄庄村位于济宁高新开发区,吴泰闸路东首,洸府河西临。全村共163户,536口人,其中党员29人。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6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二、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社区共有党员 29人,支委3 人,村委 3人,黄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解兆启,1952年出生,1988年入党。   2.黄庄村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村支部每周召开一次会议,会上支部成员各抒己见,检查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社区工作中依靠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一年来黄庄社区的老年公寓改制、工业园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支部都组织党员讨论通过,让每个党员充分发表意见,达到思想统一,使得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两委“班子”在开展社区工作中,以身作则、清廉为民、大胆管理、积极进取。一切重大事情按组织原则办事,首先支部提出方案,两委形成决议,而后召开党员大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由村委会进行实施。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一年来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2012年黄庄社区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新建工业厂房2600平方米,办公室1700平方米,老年金补助增加每人每月50元,村民福利增加每年500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对全村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委托物业公司常年管理,街道两旁墙面进行了粉刷,对经营户超门头经营、乱搭乱建进行了彻底治理,并与各个经营户签订了《卫生管理协议书》,所有空闲地段进行了绿化,由专业队伍常年管理。新建冲水厕所一处,部分街道路面进行了硬化,所有排水管道进行了整修,各主要街道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黄庄村在两委、全体党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村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提高。邻里纠纷不断减少,全年无-事件发生。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黄庄为城中村,人口少、社区小,社区发展存在着缺少项目、缺少资金、缺少土地等问题。   

杨楼村

  杨楼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1.高新区洸河街道杨楼村,位于高新区长虹路东,经洸河街道旧村改造工程,原村旧址现建立了洸河新苑社区   2、杨楼村有住户数228户,人口约830人,党员31名,因出于城乡结合处,原村集体土地多数已经被占用,现杨楼村约有集体土地200多亩。村内集体收入依靠高新区三角绿洲补贴及振宁汽车土地租赁费,年收入约35万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 31人,支委 3人,村委 3人,。   2.杨楼村支部书记姚立亭,1958年10月出生,高中学历,1980年5月入党,2002年7月杨楼村由柳行办事处划转入洸河办事处管理时,姚立亭时任,杨楼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2005年1月至今,任洸河街道杨楼村党支部书记。   3.“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两委人员在高书记的带领下,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努力,在2011年启动村民楼房建设,现在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拟于2013年7月中旬上房。   (2)两委人员克服困难,按上级要求,两委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积极引配合辖区项目建设,目前辖区内项目建设顺利,在建项目进展较快,预计在2013年8月在建4家项目完成建设。   (4)积极关心-,落实对低保户的帮扶政策,实施对符合低保户条件的家庭进行救助。不间断对群众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老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低保问题。同时组织区内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化解矛盾,维护社区稳定。让群众对村两委工作更加满意。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的地里已种满各种树木,等待占地补偿。收入主要靠打零工和三产服务性工作。村里的砖窑厂和建材市场,因高新区规划而被取缔,集体经济已回归近于零的状态,进一个时期村两委正积极的向上级党委申报,争取部分建设用地,自建综合0设施,用于壮大集体经济,为村民今后的生活提供保障。    2、2010年8月村庄拆迁改造,兴建洸河新苑社区,现已完工,今年6月回迁安置,洸河新苑社区各种服务功能及设施齐全。    3、多年以来,在村两委的积极工作和个人模范带头作用的影响下,江庄村村民勤劳善良,文明和谐,积极向上,过着幸福和谐上进的生活。   

江庄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办事处江庄村位于济宁大道以南,洸府河西岸。全村共30个村民小组,290户,864口人,其中党员37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856亩,其中,苗木854亩,塑料大棚2亩。现已划入项目用地。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0.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600元。    二、村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7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兼职,大学生村干部2人。    2、村党支部书记江继增,1956年5月生人,初中学历,1977年12月入党,1981年5月任现职至今。   村委会主任文永如,1970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2009年入党,2004年4月任现职至今。    3、村两委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因2010年村庄拆迁改造,现在安置小区过度。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的地里已种满各种树木,等待占地补偿。收入主要靠打零工和三产服务性工作。村里的砖窑厂和建材市场,因高新区规划而被取缔,集体经济已回归近于零的状态,进一个时期村两委正积极的向上级党委申报,争取部分建设用地,自建综合0设施,用于壮大集体经济,为村民今后的生活提供保障。    2、2010年8月村庄拆迁改造,兴建洸河新苑社区,现已完工,今年6月回迁安置,洸河新苑社区各种服务功能及设施齐全。    3、多年以来,在村两委的积极工作和个人模范带头作用的影响下,江庄村村民勤劳善良,文明和谐,积极向上,过着幸福和谐上进的生活。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土地全部被征用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无工作生活保障;村民的养老金、新农合、物业费及两委的办公、计划生育补助等各项公益费用支出,无资金来源。   

苏西村

  苏西村简介 一、苏西村基本情况   1、高新区洸河街道苏西村位于济宁高新区洸河新苑小区,全村共有94户,605口人,其中党员54人。   2、该村正在开发拆迁,旧村已拆迁完,居民楼、办公楼、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3、本村没有工农业,没有工农业产值和收入,村集体有工业园,进行租赁,年租赁收入8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4人,支委3人,村委3人,大学生村干部两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苏兆会,男,1969年7月出生,1996年加入中国0,2003年至今任村支部书记,大学文化。   村主任苏延岭,男,1948年3月出生,1993年加入中国0,高小文化,2011年至今任村主任。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1)村两委团结协作,村集体收入逐年提高,在2011年村集体收入70万元的基础上,2012年年收入增加到85万元。   (2)村两委协调上下级,帮助全体村民做好拆迁结算工作。   (3)积极关心-,落实对低保户的帮扶政策,实施对符合低保户条件的家庭进行救助,走访老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目前因为全村拆迁,各项基础设施、活动场所正在建设中,新社区建好后,将完善各项制度、配套设施。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苏西村正在进行开发建设,全村已拆迁完,目前已没有农业用地,该村位于城区内,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和村集体发养老金、分红和福利。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因为全村拆迁,各项基础设施、居民楼、办公楼、小区绿化、健身场所等都在建设中。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村委不定期组织对老党员、困难户、低保户进行走访,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中,该村相对较稳定。   

苏东村

  苏东村   一、基本情况   1.苏东村于金宇路以北,长虹路以东。该村共183户,570口人,其中党员38人。该村原村庄占地150余亩,于2011年启动城中村改造,现在该村回迁房5栋17层楼房正在建设中,预计2013年6月全部完成建设,拟于7月中旬回迁上房。   2.居委集体年租赁性收入50万元。   二、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8人,支委3人,村委3人。   2.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高峰,1953年10月出生,1978年参军入伍,1979年加入中国0,高中文化,1981年复员,1984年任苏东村党支部委员,2001年任苏东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至今。   3.“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两委人员在高书记的带领下,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努力,在2011年启动村民楼房建设,现在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拟于2013年7月中旬上房。   (2)两委人员克服困难,按上级要求,两委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积极引配合辖区项目建设,目前辖区内项目建设顺利,在建项目进展较快,预计在2013年8月在建4家项目完成建设。   (4)积极关心-,落实对低保户的帮扶政策,实施对符合低保户条件的家庭进行救助。不间断对群众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老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低保问题。同时组织区内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化解矛盾,维护社区稳定。让群众对村两委工作更加满意。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收入、房屋租赁等。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正在设计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商贸区,预计2013年7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3、目前,正在协调规划洸河新苑社区小学建设,预计2013年7月底完成设计工作。   4、和谐稳定情况;村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老党员,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中。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失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2、2013年7月村民上房后,部分村民有闲置住房对外租赁,流动人口的流入和管理工作。   


黄庄村特产大全




黄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