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南端,全村271户,1212人,耕地1511亩,党员47名。
孟营村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纪委的帮扶支持下,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活动,形成了村“两委”班子认真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
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政为民。认真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部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村没有出现越级访、集体访案件。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内各项事务定期进行公开公示。
近年来,孟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前景,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党员群众进行大棚西红柿种植,产业兴村效果明显。孟营牌西红柿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村温室大棚已发展到1100多个,人均一个大棚,总收入达1100多万元。孟营村党支部狠抓基层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创建,倡导科技防范,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弘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连续多次被市、区、街道党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11009 | 272100 | 0537 | 查看 孟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村村 |
二十里铺街道南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105国道横穿村内,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167户,人口640人,耕地740亩,0党员24名。群众收入以农业种植、进厂务工和三产服务为主。 一直以来,南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产服务业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达到60家。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落户企业3家,针对地处镇商业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南村在社会治安工作上常抓不懈,常年坚持义务巡逻,及时排查调处社会矛盾。近几年村内未发生刑事案件,工商户满意率达到100% |
杨场村 |
杨场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部,全村125户,人口531人,耕地面积792亩,党员21人,村两委班子健全。 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
付庙村 |
付庙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驻地东二公里处,现全村共有197户,总人口为671人,耕地面积925亩,党员24人。 |
吕庄村 |
二十里铺街道吕庄村位于街道驻地北1公里处,105国道东侧。全村共330户,人口1328人,耕地1822亩,党员41名。 一直以来,吕庄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群众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正,民风淳。近几年未发生任何刑事案件和群众-事件。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发展迅速。蓝天纸业、天骏钢构等一批企业落户吕庄村。针对落户企业吕庄村坚持地企共建原则,自觉维护支持企业发展,200多名劳动力进厂务工,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群众收入。 |
后寺村 |
二十里铺街道后寺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105国道东1公里处,全村共168户,人口614人,耕地585亩,0党员11名。群众收入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一直以来,后寺村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了治安巡逻、矛盾调处等各项机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思想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稳、人心齐,一心一意某发展的局面不断稳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在外出务工上,不断拓宽务工渠道。种植业的优化,外出务工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
秦营村 |
秦营村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驻地北,共有253户,915人,耕地面积1232亩,党员31人。 村级班子团结,“两委”关系融洽;事业心、责任感较强,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威信。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民俗良好;村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诚实守信。在创安保稳定活动中,组织健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认真开展“联学、联防、联调、联帮、联保”活动,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创安新格局。先后获“安全文明村”、“创安工作先进村”、“信访工作三无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村”等10多个称号。 |
梁营村 |
梁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驻地北部,全村共320户,1439人,耕地面积2121亩,党员41人。 梁营村紧靠105国道,发展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该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全村沿街商户达近百家,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结合村里实际实施旧村改造,对闲置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目前,已建成商品楼4栋,192户,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 近年来,村两委坚持把村务公开作为化解农村基层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方法,用村务公开营造农村和谐社会。 此外,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次被区、街道授予“文明村庄”、 “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 |
潘王营村 |
潘王营村情况简介 潘王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南部,全村共355户,1439人,耕地面积1500亩,党员50人。近年来,潘王营村以文明小康村创建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投资32万元,对村内的四条主要街道进行硬化,总面积11000多平方米,修砌了排水沟,安装路灯56盏,开展绿化、美化,共栽植银杏、小叶女贞等苗木800多株。协调资金20多万元,架设高压线1000米,新上80KVA变压器一台,修建高标准下水道400米,新打农业灌溉机井、120米深水井,安装变频供水设备,全村实现了全天24小时供水,使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们还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全村冬暖式大棚达260个,大拱棚190个,甜叶菊的种植面积超过了500亩。此外,他们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民主日”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 |
北村村 |
北村位居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驻地,105国道横穿南北,共425户,1789人,耕地面积2359亩,党员55人。 本村获区“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安工作先进村”、“信访工作三无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村”等10多个称号。 |
胡营村 |
胡营村位于二里铺街道东部,170户,672人,耕地1184亩,党员32人,两委班子健全。 胡营村党支部着眼于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团结村委会,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扎实开展工作,成绩显著。大力开展新农村创建,改善村容村貌,硬化村里所有街道,安装了高标准路灯,实现了村庄的绿化、亮化、净化;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产业结构调整,村耕地全部林网化,农田林网控制率达100%,并建立了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银行”。 胡营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多方协调资金投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努力确保村庄的和谐稳定,全面实现村庄的和谐稳定和群众的安居乐业。连续多年被市、区、街道党工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等。 |
朱元庄村 |
朱元庄村情况简介:二十里铺街道朱元庄村位于街道南部,105国道东侧。全村共236户,1014人,耕地面积1097亩,党员37人。 依托该村肉鸡、蛋鸡的传统养殖优势,搞好技术和销售服务。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多方协调资金硬化村街道,修建下水道。栽植绿化树木,安装路灯。筹资10万元,重建了村“两委”办公室12间,建科技文化大院300平方米。完善“民主议事日”、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了村级各项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
姜庄村 |
二十里铺街道姜庄村位于老105国道东侧,全村共有103户,369人,耕地面积295亩。党员19人。 姜庄村两委一班人,决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 |
李林村 |
二十里铺街道李林村位于老105国道东侧,全村140户,538人,耕地面积434亩,党员19人。 |
十里铺村 |
二十里铺街道十里铺村有240户,996人,耕地1413亩,党员42人。 十里铺村为单纯的农业种植村,集体积累几乎为零,筹措资金,修建了街道,修建了排水设施。按照“一村一色”的绿化格局,进行了高标准的美化、绿化。粉刷墙壁、喷刷文明标语、安装路灯,新植绿化树木,花草,制作了村务公开栏,科技学习栏和法制宣传栏。为了规范管理,对沿街的120多户群众实行门前卫生、秩序、绿化三包管理,使文明街得到了进一步净化,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扬。 村两委一班人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时刻为群众利益着想,为群众利益服务。在取得精神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后,进一步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决心把十里铺村建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美观整洁,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孟营村 |
孟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南端,全村271户,1212人,耕地1511亩,党员47名。 孟营村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纪委的帮扶支持下,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活动,形成了村“两委”班子认真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 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政为民。认真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部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村没有出现越级访、集体访案件。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内各项事务定期进行公开公示。 近年来,孟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前景,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党员群众进行大棚西红柿种植,产业兴村效果明显。孟营牌西红柿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村温室大棚已发展到1100多个,人均一个大棚,总收入达1100多万元。孟营村党支部狠抓基层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创建,倡导科技防范,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弘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连续多次被市、区、街道党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 |
师王营村 |
师王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南端,全村230户,946人,耕地面积1460亩,党员31人。为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和蔬菜种植专业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冬暖式塑料大棚数量达到300多个,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加快提升村民素质。注重党的阵地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先后投资16万余元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村庄建设规划、村两委任期目标、村民自制章程等规章制度。安装社会治安电子监控系统,组建义务巡逻队,常年坚持义务巡逻,全面提升村级治安防控能力。以文明小康村创建为突破口,对全村街巷的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师王营村多次被评为街道“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区“文明小康村”。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办事处东侧,全村共177户,640人,耕地面积843亩,党员26人。 陈庄村两委班子团结,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村庄规划整齐,明确专人管理,街道常年保持整洁卫生,实行了村内街道的硬化、美化,消除了“三大堆”,修建了下水道,拓印了标语口号,设立了科普宣传栏、村务公开栏。 目前,这个村已建成沼气池90多个,与科教卫生院联合开发了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怡景花园小区5栋居民楼。 连年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农家”等文明创建评 选活动。 |
王府集村 |
王府集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中北部,全村共458户,1670人,耕地面积2780亩,主导产业为粮食与林木,共有党员51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完善,现有村委大院2处,建筑面积400平方,并设有新农合定点卫生室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 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和沼气池建设,建新型住宅楼2栋14000平米,规划文体广场1300平米,安装了健身器材;硬化了村中道路。投入资金35万元,新修田间生产路1700米,疏挖排水沟3400米,植树4200株;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宣传,新发展养殖户2户,蔬菜种植160亩;认真执行国家的低保政策,为全村6户发放生活补贴,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对70岁、80岁以上的老人在经济上分别给予生活补贴;发动全村村民参与了新农合医疗保险,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 |
后杨村 |
后杨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北部,全村120户,475人,耕地面积785亩。党员21人。 村两委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大了创建力度,安装了路灯,消除了“三大堆”,确保了街面的硬化、净化、美化,并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次被区、街道授予“文明村庄”、“先进基层民兵连”、“计生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于白村 |
于白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北部,全村共177户,729人,耕地面积1315亩,党员13人。 此外,该村高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村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
大屯村 |
大屯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北部,东部与兖州毗邻,北部与汶上接壤,是典型的三县交界地。全村共216户,780人,耕地面积1399亩,村“两委”成员共4人,党员23人。现有村级服务中心1个,多功能图书室1个,村级卫生室1个,大型文化广场1处,乡村公路2条,约长4公里,有限电视入户率 100%,自来水安装率100%。现任村“两委”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勇于创新,村基础组织建设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村里地多、草多的实际,引导群众从事肉牛、肉鸭、生猪等牲畜饲养,目前,全村各类养殖户突破50家。法桐、紫叶李等苗木的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对沟、路、渠进行拍卖,实现了村边林带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筹资15万元为5家低保户建设了新房。为方便村民出行,又对村出口过路桥维修加宽,并把62路公交车延伸到村头。在全力搞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村“两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对全村的街道进行了净化、亮化,设置了过街牌坊,对村文化大院进行了改造、修缮,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印制了文明标语,完善了宣传栏和公开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群众义务巡逻,确保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
谢庄村 |
谢庄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北部,全村共110户,443人,耕地704亩。党员20人。 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党支部注重党员教育,村两委团结协调,活动开展正常;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未出现违纪现象;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制定村庄规划,严格执行建房审批手续;重视农业生产,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做好了禁烧及秸秆还田工作,大力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肉鸭养殖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村;认真落实村务政务公开制度,严格民主理财审核,按时报账,及时张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义务巡逻值班,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开展安全排查,未出现违法及安全事件,群众安居乐业。 |
朱营村 |
朱营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北部,全村共260户,956人,耕地1742亩,党员21人。 村两委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安排,积极配合管区及街道各部门,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
薛坡村 |
薛坡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北部,全村221户,885人,耕地面积1196亩,党员39人。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本村实际,针对粮多、草多的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肉牛存栏量1000多头,生猪近千头。群众建设了沼气池,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 村两委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大了创建力度,安装了路灯,消除了“三大堆”,确保了街面的硬化、净化、美化,并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次被区、镇授予“文明村庄”、“先进基层民兵连”、“计生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崔庄村 |
崔庄村共有人口1051人,耕地1712亩。近年来,该村采取推行土地流转,领办合作组织等方式,用优质服务招引工农项目,全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兴办强村富民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崔庄村与南村村、杨场村、付庙村、吕庄村、后寺村、秦营村、梁营村、潘王营村、北村村、胡营村、朱元庄村、姜庄村、李林村、十里铺村、孟营村、师王营村、陈庄村、王府集村、后杨村、于白村、大屯村、谢庄村、朱营村、薛坡村、崔付村、夏庙村、徐家村、葛亭村、段街村、江庙村、聂庄村、千户村、李楼村、辛庄村相邻。 |
崔付村 |
崔付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西北部,全村共126户,495人,耕地面积484亩,党员17人。 近年来,村两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围绕煤炭做文章。将煤矸石山变废为宝,对外承包,现已建成煤矸石深加工厂,促进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成立了40多家的煤炭运输队。同时村两委积极采纳葛亭煤矿的建议,加强村民房屋租赁管理,成立村房屋租赁协会,优化房屋租赁环境,使外来租房者达700多人,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600元。投资近40万元进行了电网改造,安装了路灯实现了亮化。投资5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确保了全村的安全、稳定。 村两委按照“四民主、两公开”的要求, 召开民情恳谈,进行民主评议等活动。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
夏庙村 |
二十里铺街道夏庙村位于街道东部,共建路西侧,三个自然村。全村共294户,1116人,耕地面积1615亩,党员23人。 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养鸡的传统优势,搞好技术和销售服务。大力发展苗木种植。搞好街道庭院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村容村貌有所改观按照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协调6万元资金,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硬化建设科技文化大院350平方米。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通过帮扶达到“五个好”标准。 |
徐家村 |
徐家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西北部,全村共180户,845人,党员25人,耕地面积1101亩。 近年来,该村依托紧靠葛亭煤矿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围绕煤炭做文章,成为了全街道闻名的运输专业村。 为切实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里多方筹措资金60多万元,对村内所有的街巷进行了硬化,全长3000多米,硬化面积14000多平方米,修砌下水道6000多米,还建起了街心花园。针对村委办公室破烂不堪、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的实际,2007年又筹资近20万元,新建了400平方米的办公楼,投资5万元安装了监控系统,确保了全村的安全、稳定。 村两委还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
葛亭村 |
葛亭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西北部,全村282户,1177人,耕地2037亩,党员47人。 二十里铺街道葛亭社区位于街道北部、105国道西侧,是二十里铺街道“6+1”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型农村社区和2010年全区确定的8个合村并居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之一,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全面设计。该项目建设共分三期,计划3年内完成。2010年10月,社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共建回迁安置楼14栋,576户,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2011年6月中旬竣工验收,7月份正式上房回迁。旧村复垦土地270亩,现已通过验收。 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活动,重视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创建了农村党员廉政文化长廊,积极开展村级党员廉政宣传教育,营造了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成为了二十里铺街道农村党员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民主议事、村级事务决策听证制度,凡社区内重大事务召集居民代表讨论决定。积极落实财务委托代理制度。 社区“两委”班子紧紧结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多方筹措资金,建成2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安装了路灯,美化了环境,按照建管结合的原则,新建的葛亭社区配备了专职的保洁队伍,建立了日产日清的垃圾清运机制,实施了社区硬化、净化、美化、绿化工程,现已成为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并成为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工程、精品工程。 |
段街村 |
段街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西北部,共有168户,698人,耕地815亩,党员27人。 段街村一直对村务公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认真真抓,真心实意搞,较好的维护了全村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农村。 段街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猪、奶牛等畜禽养殖,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专业村,修建柏油路,安装了路灯、电子监控,对村委大院进行了维修改造。这个村连续多年被市、区、街道授予“先进党员活动室”、“文明小康村”、“社会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江庙村 |
江庙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北部,105国道西侧,全村共有245户,925人,耕地面积593亩,党员33人。 江庙村充分发挥紧邻105国道与济北工业园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劳务输出,全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现已建立了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全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村庄内的街巷全部进行了硬化,修砌了下水道,安装路灯,粉刷墙壁,拓印标语口号,完善了村务公开栏、阅报栏、宣传栏,并对沿街群众实行门前卫生、秩序三包管理,较好地保持了街面的净化、美化和绿化。 此外,该村还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村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
聂庄村 |
聂庄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北部,东临105国道,紧靠日东高速公路出口。全村共有168户,641人,耕地面积580亩,党员34人。 村两委班子年富力强,工作思路清晰,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全力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该村以文明一条街创建为依托,对村内的街巷全部进行了硬化,并修砌了下水道。两侧墙壁拓印了“文明一条管理办法”和文明标语口号,实行了门前“三包”制度,明确了包洁人员,按装了路灯,制作了高标准公益灯箱20多个,常年保持了街道的硬化、净化。栽植了雪松、广玉兰、银杏等绿化植物,实现了文明一条街的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先后被评为“文明村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 |
千户村 |
千户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部,共118户,498人,耕地面积665亩,党员22人。 千户村扎实开展“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两委”班子健全,关系协调,有较强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民主管理、化解矛盾的能力。 村级工作运行规范,建有标准化活动场所,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全部制板上墙。制订了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了村“两委”议事规则。加强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实施村账镇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健全,村级“一事一议”有效开展。 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共同发展,保持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
李楼村 |
李楼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北部,全村共200户,744人,耕地1182亩,党员37名。 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
辛庄村 |
辛庄村位于二十里铺街道东北部,全村共168户,676人,耕地1412亩,党员29人。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帮扶下,两委班子团结,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共同发展,保持了全村的和谐稳定,他们结合本村地多、粮多的实际和群众的种植传统,引导村民发展畜禽养殖和苗木种植。目前,全村的猪、羊、奶牛的存栏量超过了1000头只,苗木面积达到800亩。去年以来,该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帮扶下,与于白矿积极协调煤矿石6000多方,对村里的街巷进行全面覆盖、镇庄改变了该村多年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投入资金12万元架设低压线路800米。投入6万多元,新打了深水井,按装了自来水管道,使全村群众吃上了放心安全地自来水。政府工作组根据村办公室偏僻、狭窄的实际,积极协调,新建村两委办公场所。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的村办公室已经建成使用。辛庄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多次被区、街道授予“结构调整先进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