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店镇红庙村基本情况。
兖州市颜店镇红庙村位于颜店镇南2公里,与任城区李营镇交界处。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65户,1368人。其中党员46人,高中以上学历6人。现有农业用地2089余亩,其中玉米、小麦280多亩,苗木1809余亩。201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
村级组织及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6名,支委5人,村委3人。
村支部书记:韩昭刚,男,党员,高中文化,汉族,51岁, 2006年7月入党, 2007年7月至今任村支部书记。
村主任:徐三东,男,中专文化,汉族,41岁,2011年至今任村主任。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是去年选举产生的,经过一年来的磨合,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事务,解决任职前的村里重点、难点问题,在春节前后小农水建设中,积极配合施工方尽快地完成这项惠民工程。在农村六大工程建设中,突出重点,抓好政策落实,推动健康文明的新时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的好评。
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情况
在稳定粮食增产,确保种粮面积不减的情况下,认真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的流转。现有苗木种植面积1809亩,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农户增产增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已铺水泥公路,尤其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红庙村对部分道路进行修缮、绿化,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大大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免征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红庙村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近年来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在参加新农合之际,全村人每年都积极参保,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5%以上,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自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全村所有适龄人群都踊跃参加,村民的养老观念有所转变,大大鼓舞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4、计划生育、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在“一村一警”等活动开展以来,村级治安逐年好转,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5、以人为本,-倍受关注。
该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每年在节日期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慰问,按季度将基本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82103 | 272100 | 0537 | 查看 红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史村村 |
史村位于颜店镇政府西南部,辖四个村民小组,东临济阳路,南距日东高速公路16号出口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人口310户,1036人,现有耕地1400亩,其中苗木800亩。 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坚持以-理论为指导,按照“-”的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使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广大村民安居乐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单位”、“先进集体”。 全村以苗木种植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法桐、白蜡、银杏等紧俏树种,现有企业两个:鸣嵫医疗机械和山原牧业,解决了全村80%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收入。 在努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我村自2011年3月以来陆续开展了以“清洁家园、爱我史村”为主题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村集体投入资金20余万元,清理垃圾3000多车,整理整修主干道4条,新栽法桐400多可,粉刷主干道两侧墙体1万余方,清理乱涂乱画500余处,建设垃圾中转池一处,配发生产生活用垃圾桶30个,环卫车2辆,保洁员3名,真正做到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改善了农村村民乱丢、乱倒垃圾的陋习,教育和引导农民讲卫生、比清洁、美化庭院环境,村居生活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农民观念更新 1、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加大工作力度,在原有基础上,新上山原牧业养殖场一处,野猪存栏达600多头,鸣嵫医疗机械公司,主要生产高档医疗机械,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安置劳动力100余人,使村民实现家门口上班就业挣钱。 2、我村重视全体村民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村民的参保意识明显增强,参保率高达100%。 3、我村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的优质服务,全村育龄妇女基本接受了生殖保健,采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的原则,对于极个别不愿意配合工作的同志,我村村委出面,协助计生协会成员多次登门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个一个攻破,效果非常不错,获得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几年来,我村计划生育率达100%,切实做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4、我村在全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依照《村规民约》去教育和引导广大村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先后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婆媳”评选活动,使广大群众有榜样可依,有目标可选。村级综治信访稳定协会和调解组织健全,措施落实有效,群众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定期对未成年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近几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全村无聚众-、00等违法行为,全村村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深受各级领导的一直好评。 三、强化管理建设,村务民主管理制度完善 我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决策法规,廉洁奉公,努力工作,村级基层民主得到了进一步坚强和改善。对于涉及全体村民利益及全村工作的大事,我村严格按照民主协商、村务公开的制度进行讨论研究,对于村内大额开支,我村及时邀请老干部代表、党员代表、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发表意见和建议。在村务公开上我们以“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出发点,全面实行财务、村务公开制度,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四、重视农村教育,积极开展娱乐活动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村以村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在经济上给予保障。村内组建了高跷队、篮球队等文化活动队伍,经常性开展各类活动。同时充分结合各级相关部门组织的文艺下乡,放电影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教育引导村民抵制封建迷信,追求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改善,村民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整洁,基本达到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化的五化要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翟二村 |
颜店镇翟二村现有550余户2000多人。村里无集体经济,各项公益事业比较落后,是颜店镇生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结成对子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把抓好包村联户工作作为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成立了专门的包扶工作小组,先后10多次进村实地调研,了解翟二村群众所需所盼,并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沟通交流,研究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包扶计划和措施。 坚持包村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环境综合整治上,从美化村容村貌、硬化街道等环节入手,与村委共同研讨环境整治思路,进一步明确环境整治的总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科学合理、符合群众意愿。 一是为解决村里环境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和村委研究决定采取“节能降耗、压缩开支”等方法,千方百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力争该村环境整治能够早开工、早完工。 二包村联户解难题。为确实帮助农村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与包村干部确定了帮扶关系,并明确了帮扶计划,制定了定期走访方案。 三、针对宣传教育不足,加大宣传扶持力度。 和村委协调增加了宣传栏宣传图片。图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村民生产和生活,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了环保、生态理念,并与当前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有力推动了翟二村的新农村建设。通过细节的渗透和感染,村民的环境保护、爱护家园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村民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
翟三村 |
(一)基本情况。翟三村位于颜店镇东部,兖颜路南,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余亩,人口1871人,总户数513户,辖6个村民小组,人均农田1.2亩。翟三村经济发展较好,种植业方面以苗木种植为主,现有苗木1800余亩;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是企业占地租金、村集体窑厂承包费和村集体林地承包费。201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38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4万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翟三村现设一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人,女性党员6名。村两委现有干部5人,交叉任职5人,支部书记、村主任单设。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51.8岁,其中:支部书记邓广顺现年57岁,高中文化程度;村主任李成学,现年43岁,高中文化程度。 翟三村村风文明、民风淳朴,村民法制观念高,民主意识较强,没有大的不稳定因素和-老户。村民政治意识浓厚,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党和政府强农惠民政策表示满意。现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实行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决策一律进行民主表决,实行民主集中制。该村制订有支部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制定施行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收支双公开。村两委经营管理现有资源,保证了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该村两委班子倾力服务村民,为村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得到广大村民的满意和认可。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民收入尚可。村民收入以苗木种植、外出务工等为主。85%的农户选择苗木种植或土地流转,村内年轻劳动力在苗木种植的基础上,大多选择在本镇企业务工或外出务工、经商,每个家庭户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经商,打工人均收入近30000余元,这表明当前外出务工收入已逐步成为种养殖收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二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企业占地租金、村集体窑厂承包费和村集体林地承包费,2012年度集体收入13万元。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截止目前IC卡封井52眼,铺设地下灌溉管道15千米,铺设地下电缆13千米,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完成。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新修建15个标准规格的垃圾池,配备保洁员2名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村内3条东西路、1南北中心路和所有小街巷,现已全部硬化,2012年新修道路21000平方,总投资78万元;电、水、广电、网络实现户户通,2013年5月,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学前教育超前规划,村内有标准化幼儿园一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
翟四村 |
1、颜店镇翟四村位于颜店镇中部,建设西路路南,滋山水泥厂东。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524户,1856口人,其中党员62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389亩,其中小麦、玉米640亩,园地200亩;林地面积150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192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62人,支委5人,村委5人,大学生村干部4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支部书记马伯峰 男 1975年生人 大专 2002年参加村工作,2003年加入中国0。 村主任朱修根 男 1982年生人 大学 2009年入党,2012年任村主任。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班子团结,工作认真负责,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政府搞好招商引资增加集体收入。带领广大群众搞好种植养殖,学习宣传党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氛围,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建设村民相互团结、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民收入逐年递增,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目前全村干群团结,邻里和睦,和谐稳定。 |
屯一村 |
颜店镇屯头一村位于颜店镇南部,隶属颜店镇翟村管区。全村共 8个村民小组,525户,2030口人,其中党员64人。 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560亩,其中小麦、玉米1000亩,园地0亩;林地面积1540亩,蔬菜面积20亩,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003元。 一、调研目的 根据我市深入开展“大规模驻村入户 面对面谈心交流”暨 “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精神要求,调研了解农民群众基本收入情况、惠民政策知晓度、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及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状况,同时在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土地流转意见征求基础上,探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 二、调研对象及方式。 调研对象:样本对象根据家庭收入、人口构成等综合因素选择,涵盖困难户、一般家庭户、富裕户三个层级,人均收入10003元,具备广泛代表性。 调研方式:采取入户访谈及发放问卷两种形式进行(问卷设计为选择性命题6道,访谈类问题2道;以户为单位共计发放问卷50份)。 三、调研内容 (一)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 调查中96%以上的群众(多为家庭主妇及在家留守的妇女同志)经常收看《兖州电视台》新闻节目,市委市政府主要惠农知晓度达到95%。(群众获取相关信息途径不单一来源于电视媒体,更多来自于镇党委政府政策宣传、村级明白纸发放及群众间口口相传) (二)农民家庭收入相关情况。 问卷调研中,屯一村村民外出务工长年来形成体系,主要从事建筑辅业、苗木种植等,成为村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留村村民主要是老弱病残。 外出务工收入比重逐步升高,表明当前种养殖业收入已不再成为唯一收入途径,外出务工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问卷调研中,受访群众在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部选择改善很大,满意度达到100%。 村办公场所360平方米,办公活动室齐全 ,村建有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近年来,先后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保洁员和清扫工具,硬化了主要街道和小街巷,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居住环境。 (四)村级医疗卫生事业。 问卷调查中,98%的群众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对本地医疗卫生条件满意率达到96%。 (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依据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屯一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优势在于:一是村“两委”班子团结,具备较强的领导力与凝聚力,具备干事创业的开拓精神;二是毗邻日东高速入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三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能力较强,四是村内集体有河滩、桑树地,窑厂公开竞标,增加集体收入。 今年屯一村将流转土地1400亩,对于当前的土地流转行为,被访谈群众非常赞同,认为能够释放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但要求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法做好土地确权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 |
屯二村 |
(一)村级概况。 兖州市颜店镇屯二村位于颜店镇南部。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人口1472人;其中党员36人,高中以上学历14人。现有农业用地1872亩,至 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0元。 (二)村级组织及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6名,支委3人,村委5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村两委在支部的带领下,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团结务实,同心同德,能带领群众致富,及时召开党员及代表大会,实行了民主管理,村民议事会制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及时将优秀青年纳入到党组织。 (三)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情况 本村基本农田粮食作物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苗木种植、栽培为主,85%的农户种植苗木,人均种植面积1亩,苗木种植是农户主要经济来源,种植收入占家庭收入的90%以上。 (四)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新农合参保率100%,农村义务教育100%,没有任何辍学现象。 计生方面: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管理,成立了计生协会,所有育龄妇女纳入管理、跟踪服务,村内无计划外生育现象。 (五)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卫生建设情况 村委会办公面积120平方米,2009年新建。 农田实现地管覆盖,有机井46眼。 村内通水、通电,村内道路全部已水泥硬化。 由于村庄历史规划不合理,村内空壳院落比较多,年久失修成为危房。 村容村貌经过今年综合整治,已有较大改善。 (六)民主管理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 村务、政务按月张榜上墙,超过1万元开支由全体村民会议讨论表决。粮食直补及上级发放补贴等各类惠农政策直接落实到户,农村低保、社会救助、新农合参保、抚恤金发放等工作全部公开,保证了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该村已在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纳入全市平安监控体系,与镇派出所实现了实时联动。村里没出现刑事案件,没出现不安定因素,干群关系比较融洽。 |
屯三村 |
1. 颜店镇屯三村位于颜店镇南部六公里处。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486户,2010口人,其中党员5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272亩,其中小麦、玉米672亩,苗木面积160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986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3人,支委5人,村委5人,其中有3人是兼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杨勇同志一人兼。 “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民收入来源为种养殖业与经商、打工收入。其中种养殖业的村民中70%的种植苗木,50%的受访群众通过经商、打工增加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2012年新修道路6000余米,配备保洁员3名,下沉式垃圾池1个,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建有健身活动场所一处,图书室一处,拥有图书3000余册,村级卫生室配备医生、护士共3人。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较窄,不能为为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虽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能力较强,但现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大型苗木种植户少。由于村民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销售信息渠道,往往造成销售价格低甚至销售不出去的现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整合资源,帮助解决产销方面的困难。 |
屯四村 |
1、颜店镇屯四村位于颜店镇东南方,与济宁交界。全村共147户,585 人,现有党员15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4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8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村“两委”及党员队伍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5人,支委3人,村委3人。 2、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屯四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经济结构主要是玉米、小麦,以农为主,今年经济结构转型,土地收入逐步转向树木等经济作物。劳务输出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在外打工人员达30%。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五通十有”做到了通路、电、水、网络,有保收田、办公场所、卫生室、村容保洁、文化室、学前教育、健身场所等基本完善。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该村以“村民富、村庄好、村风正”的指导方针,抓好“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了村民文明公约,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以“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改陋习、树新风”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些树文明新风活动,组建了文明宣传小分队,大力宣传计生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涉农政策等知识,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观念,近年来,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事件。 |
刘胡村 |
1.颜店镇刘胡村位于颜店镇中心,为颜店镇政府驻地。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38户,783口人,其中党员51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060亩,其中小麦、玉米0亩,苗木园地106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1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634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1人,支委3人,村委5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颜丙秋,现年43岁,初中文化,自2004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2011年村级换界连任。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进取,注意学习,觉悟高,作风硬,能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达到“三规范一提升”的标准。在发展党员方面,该村党支部按照有思想、有德性、有业绩、有群众威望的原则,经过个人志愿申请、支部培养考察等程序,积极发展新党员。几年来,该村每年都有新生力量加入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作用发挥、管理激励方面,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在根本上为村级发展为民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该村参保和新农合加入率达到100%,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无辍学现象发生。该村建立起了电教室,定期播放农业科普知识,使村民掌握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满足精神文化知识需求。建立了图书室,购置了图书供群众借阅,此外,还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供村民锻炼使用。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为发展高效农业,该村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每年的一季麦一季棒,逐步发展成苗木树,在降低群众劳动强度的同时,更提高了群众的收入。主要是关注困难群众,实行党员结对帮扶,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发展高效农业和养殖业,并积极为有一定技能的想方设法安排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该村用水工程已经建设完毕,所有村民都喝上深井自来水,配合改水工程对下水道重新进行了整修。近年以来,该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村硬化水泥路面1000平方米,建立了村民文化娱乐广场、新建了村委大院及村卫生室,开发新农村社区—刘胡新村社区,规划9栋301户,现已建成住宅楼8栋,开发商业一条街门头房20余间。为方便群众灌溉农田,上2台变压器,铺设了3000米地埋农业水利用电,新打机井4眼,基础设施得到新加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在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方面,该村专门成立了有群众推荐的代表参加的理财小组,对全村财务收支情况按月进行审核,结果由理财小组签字。并按规定每月在专栏公布一次。几年来,未发生群众对村财务不满现象。上级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粮食直补直接到户、新农合参保率100%。全村社会救助11人、抚恤金发放3人、农村低保13户,该村的社会救助、低保户等情况每年都在公开栏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对于计划生育工作,该村由支部书记亲自抓,妇联主任具体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近年来,该村未发生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该村两委和生产组代表积极协调,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杜绝矛盾激化。几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该村的社会综合治理,主要是预防为主,平时多宣传、多教育,年节组织干部众巡逻。近年来,该村未发生过治安案件。 |
西嵫阳村 |
1、颜店镇西嵫阳村位于颜店镇政府正南方,济阳路沿线西侧,南邻济宁。全村共有289户,1070人,其中党员4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340亩,其中小麦、玉米0亩,苗木园地134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2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05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3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党支部书记许洪军。今年以来,村支部加强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学习,提高党员素质和修养,积极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新发展党员2名,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近年来,在村委领导的领导下,西嵫阳村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建成了苗木种植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同时,积极利用苗木网站,扩大了苗木经销范围,提高了农民收入。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该村用水工程已经建设完毕,所有村民都喝上深井自来水,配合改水工程对下水道重新进行了整修。近年以来,该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村硬化水泥路面1000米,新建了村委大院及村卫生室,积极开发新农村社区,现已建成住宅楼3栋,并充分利用地处于济阳路沿线的优势,开发商业一条街门头房20余间,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村容村貌。 五、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已铺水泥公路,尤其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西嵫阳村对部分道路进行修缮、绿化,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大大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免征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西嵫阳村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近年来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在参加新农合之际,全村人每年都积极参保,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5%以上,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自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全村所有适龄人群都踊跃参加,村民的养老观念有所转变,大大鼓舞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4、计划生育、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村级治安逐年好转,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5、以人为本,-倍受关注。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每年在节日期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慰问,按季度将基本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
翟一村 |
1、颜店镇翟一村位于颜店镇中部,建设西路路南,滋山水泥厂东。全村共有1036口人,其中党员3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372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675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3人,支委3人,村委3人,无大学生村干部。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支部书记张志刚 男 1975年生人 高中 1999年参加村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0。 村主任陈恩广 男 1959年生人 高中 1996年入党,1997年任村主任。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班子团结,工作认真负责,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政府搞好招商引资增加集体收入。带领广大群众搞好种植养殖,学习宣传党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氛围,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建设村民相互团结、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民收入逐年递增,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目前全村干群团结,邻里和睦,和谐稳定。 |
南阁村 |
一、基本村情 南阁村距兖州市区约14公里。全村总耕地面积1480余亩,总户数268,总人口128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3户,困难户8户。群众收入中等。经济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导,以养殖及副业相结合2012年底人均纯收入为11260元左右。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南阁村两委共有班子成员5人,党支部书记万继河,委员:程家荣、颜世会,村主任:王继堂。委员:颜世会、程秀华,45岁以下妇女干部一名。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岁,支部党员39名,预备党员1名。 2、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处事公道,能充分利用该村的各方面条件,带领群众致富。村两委班子基本可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群众感到较为满意。 |
前北肖村 |
前北肖村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人口380人,115户。耕地面积732亩。16名0正式党员,党积极分子3名,6个生产组,2个党小组。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0668元。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055元。 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完成上级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按照“五好”党支部目标建设班子,搞好廉政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保证每月两次支委会、一次支部会,每年两次党员群众民主生活会、两次党课,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修养。 坚持党员、干部联户帮扶制度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建好村级党员活动场所,确保年底验收达标。 搞好村级财务监督、财务审批、财务公开制度,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确保计划生育不超生,无越级-和刑事案件发生。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本年度确保完成五件大事 争取种植苗木600亩 继续加强村民吃水管道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村容、村貌改造工作 今年上半年完成田间道路维护、道路两旁植树补栽工作 下半年继续完成农田水利建设、电缆、机井改造、地下管道铺设工作 |
大嵫阳村 |
大嵫阳村村位于颜店镇驻地南,济阳路东邻,是一个典型的苗木种植专业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420户,1356口人,其中党员35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515亩,其中小麦、玉米110亩,鸭棚30亩,林地面积1375亩。林地中苗木面积约1100亩。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8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200元。工作组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对重点联系户和村民围绕村级事业发展和农村致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和苗木收入两方面,约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85%,目前苗木种植业已成为全村大部分家庭的致富项目,村内无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全村90%的农户从事苗木生产经营,现有木种植大户30余户。另有20余户村民发展肉鸭养殖,占地约30亩,年收入100余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村内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实现了路、电、水、广电、网络五通,有村内卫生室、村两委有独立的办公房,村容环境较整洁、生态良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无违规现象,全村参保新农合保险达到100%,村民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无-事件,无刑事案件,社会治安良好。 |
红庙村 |
一、颜店镇红庙村基本情况。 兖州市颜店镇红庙村位于颜店镇南2公里,与任城区李营镇交界处。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65户,1368人。其中党员46人,高中以上学历6人。现有农业用地2089余亩,其中玉米、小麦280多亩,苗木1809余亩。201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 村级组织及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6名,支委5人,村委3人。 村支部书记:韩昭刚,男,党员,高中文化,汉族,51岁, 2006年7月入党, 2007年7月至今任村支部书记。 村主任:徐三东,男,中专文化,汉族,41岁,2011年至今任村主任。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是去年选举产生的,经过一年来的磨合,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事务,解决任职前的村里重点、难点问题,在春节前后小农水建设中,积极配合施工方尽快地完成这项惠民工程。在农村六大工程建设中,突出重点,抓好政策落实,推动健康文明的新时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的好评。 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情况 在稳定粮食增产,确保种粮面积不减的情况下,认真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的流转。现有苗木种植面积1809亩,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农户增产增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已铺水泥公路,尤其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红庙村对部分道路进行修缮、绿化,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大大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免征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红庙村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近年来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在参加新农合之际,全村人每年都积极参保,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5%以上,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自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全村所有适龄人群都踊跃参加,村民的养老观念有所转变,大大鼓舞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4、计划生育、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在“一村一警”等活动开展以来,村级治安逐年好转,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5、以人为本,-倍受关注。 该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每年在节日期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慰问,按季度将基本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
北王屯村 |
一、基本情况 颜店镇北王屯村位于颜店镇东侧。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62户,1362口人,其中党员37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100亩,其中小麦、玉米1810亩,园地50亩;林地面积200亩,蔬菜面积40亩。至2012年底全村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7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曹其清同志一人兼。2012年,投资41万余元新修建了村办公场所及卫生室,党员活动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村组织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种养殖业的村民选择达到35%。种养殖业与外出经商、打工收入占有15%,50%的受访群众选择外出经商、打工收入。这表明当前外出务工收入已逐步成为种养殖收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北王屯村外出经商、打工约280余人,近85%的家庭户有一人外出打工,打工人均收入近25000余元,全村平均收入11000余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北王屯村涉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截止目前IC卡封井57眼,铺设地下灌溉管道12.6千米,铺设地下电缆10千米,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开始履行一事一议程序,近期将投入施工。健身广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健身器材已经到位,近期将投入安装。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新修建12个标准规格的垃圾池,配备保洁员2名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北王屯村投资41.6万元进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卫生室建设更是民生事业的亮点,卫生室配备医生、护士共6人,硬软件及人员配备达到全市农村一流水平,群众满意度极高,甚至临近丁庄村群众也来此就医。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北王屯村民风淳朴,村内稳定工作良好,尤其形成以党员中心户矛盾调解机制,在邻里纠纷调解、村内稳定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胡街村 |
1、颜店镇胡街村位于颜店东8公里,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113户,416人,其中党员20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660亩,其中小麦、玉米565亩,林地面积100亩,蔬菜面积0亩,其中塑料大棚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 二、胡街村组织建设情况 1、胡街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0人,女性党员2名。 2、胡街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胡街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通过2011年换届选举,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选拔基本完成,经过几年的培训锻炼,吸收了3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 三、胡街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养殖业有羊、猪、鸡等,个人企业一处,吸纳村民20多名就业。 2、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和到企业务工,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本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自颜店苗木大世界辐射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为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为的种植,且经济作为占到一定的比例。主要经济作物以苗木为主,有法桐、白腊、楸树、栾树、国槐等。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内有三条东西路、五条南北路,全部是水泥路面;电、水、广电、网络户户通到;土地肥沃、旱涝;一半土地的苗木种植,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有7间砖混结构100于平方的固定办公场所,一家卫生室,医2名。文化室、健身场所一应俱全,生态环境优美,有劳动能力的劳力基本到城里打工,出不去的剩余劳动力到村内个体企业打工,或到村内的苗木基地务工,基本没有闲余人员。 |
周堌堆村 |
1、颜店镇周堌堆村位于颜店镇东南部。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98户,347口人,其中党员2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870亩,其中小麦、玉米400亩,园地360亩;鸭棚2个,占地面积6亩;沙坑占地10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8万元,村集体无经营性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3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无大学生村干部。 2、村党支部书记郑仰坤,男,1969年7月3日生人,初中学历,1996年加入中国0,2004年11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赵曹革,男,1969年1月生人,高中学历,2001年加入中国0,2011年5月任村主任。 3、村“两委”班子政治素质较高,熟悉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村两委在支部书记郑仰坤和村主任赵曹革带领下,健全完善了议事、决策制度,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及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该村基本无经济收入,以传统种植模式小麦玉米为主,今年将发展苗木种植。 2、该村主干道全部实现硬化、亮化,自来水通户率达100%,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网络。村民人均2亩保收田,有标准化办公用房文化室,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制订了良好的外出务工及就业措施。致富项目较少,缺乏健身场所,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目前不能使用。 3、能够做到村务、财务及时按时公开,能够及时按要求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粮食及农资直补、粮种直补、新农合参保、社会救助、抚恤金发放、农资低保等按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负责领导和指导全村的平安创建活动。目前,该村社会治安状况稳定,无-、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户,全体村民安居乐业。 |
袁三村 |
1.袁三村现有农户300户,村民1072人,自然组5个。其中党员28人,预备党员1人。 2.没有集体经济项目。 3.村民收入以粮食生产、种植苗木和外出务工为主,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占到本村户口的50%以上。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8人,支委3人,村委3人,无大学生村干部。 2.村党支部书记杨茂领兼任村主任。 3.袁三村两委办公场所面积约为120平方米。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实行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决策一律进行民主表决,实行民主集中制。该村制订有支部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制定施行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收支双公开。村两委经营管理现有资源,保证了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该村两委班子倾力服务村民,为村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得到广大村民的满意和认可。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袁三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粮食种植、苗木经济。 2、袁三村村中各项通信、水、电、网络、广电设施齐全,有保收田,村“两委”有固定办公场所,内设有村民活动室,党员组织生活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村中有指定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3、袁三村村民民风民情良好,近年来无重大事(案)发生,无重大违法案件和信访事件发生,干群关系和谐。 |
李三村 |
1、颜店镇李三村位于兖州市西部,颜店镇政府西部,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南邻李二村,西邻汶上,北邻新驿,东邻高庄,属平原地区,总面积0.9平方公里。人口1465人,7个村民小组,人均农田1.5亩。 2、我村现有农业用地2852亩,其中小麦、玉米2230亩,育苗面积40亩,大蒜蔬菜300多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万元。 二、李三村组织建设情况 1、李三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4人,女性党员2名,60岁以上18人。村两委现有干部6人(党支部书记刘朝栋,村委会主任田正华;交叉任职2人,支委田德才、刘强、董文生;村委委员田德才、李传兰)。 本村建有村级卫生室一所,医生3名,五保2户。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 2、李四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胡街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通过2011年换届选举,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选拔基本完成,经过几年的培训锻炼,吸收了3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 三、李三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养殖业有羊、猪、鸡等。 2、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和到企业务工,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本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自颜店苗木大世界辐射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为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为的种植,且经济作为占到一定的比例。主要经济作物以苗木为主,有法桐、白腊、楸树、栾树、国槐等。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内全部修上了水泥路,全部通各门口;土地肥沃、旱涝;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文化室、健身场所一应俱全,生态环境优美,有劳动能力的劳力基本到城里打工,出不去的剩余劳动力到村内个体企业打工,或到村内的苗木基地务工,基本没有闲余人员。 |
毛村村 |
1.颜店镇毛村位于颜店镇西北方,兖州、汶上、济宁三地的交界处。全村共3 个村民小组,216 户,797 口人,现有党员17 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 165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杨树等经济作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320 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11741 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村“两委”及党员队伍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 17 人,支委 3 人,村委 3 人。 2. 村主要干部基本情况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闫德洲 ,现年 52 岁,高中毕业,以连任 7 届,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群众威信高。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毛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经济结构主要是玉米、小麦,以农为主,今年经济结构转型,土地收入逐步转向树木等经济作物。劳务输出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在外打工人员达 %。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五通十有”做到了通路、电、水、网络,有保收田、办公场所、卫生室、村容保洁、文化室、学前教育、健身场所等基本完善。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该村以 “村民富、村庄好、村风正”的指导方针,抓好“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了村民文明公约,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以“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改陋习、树新风”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些树文明新风活动,组建了文明宣传小分队,大力宣传计生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涉农政策等知识,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观念,近年来,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事件。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2.农民无技术,经济实力较差。 |
杨庄村 |
1.颜店镇杨庄村位于兖州市颜店镇镇西部。全村共1个村民小组,80户,259口人,其中党员9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380亩,其中小麦10亩,林业用地370亩,无其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3.无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155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9人,支委3人,村委3人,无大学生村干部。 2.村党支部书记黄永红兼任村主任。 3.杨庄村两委办公场所面积约为120平方米。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实行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决策一律进行民主表决,实行民主集中制。该村制订有支部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制定施行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收支双公开。村两委经营管理现有资源,保证了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该村两委班子倾力服务村民,为村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得到广大村民的满意和认可。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杨庄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发展苗木经济。目前380亩耕地中有370亩全部栽植苗木,种植法桐、垂柳等多个品种,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元。 2、杨庄村村中各项通信、水、电、网络、广电设施齐全,有保收田,村“两委”有固定办公场所,内设有村民活动室,党员组织生活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卫生室设在临近的蒿庙村,学前教育在临近的北肖村。村中有指定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3、杨庄村村民民风民情良好,近年来无重大事(案)发生,无重大违法案件和信访事件发生,干群关系和谐。 |
前张海村 |
颜店镇前张海村位于颜店镇西南部,位置偏远。全村共86户,314口人,其中党员15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550亩,其中小麦、玉米350亩;林地面积200亩。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9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500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玉营,男,1970年9月生人,初中学历,2000年3月至今任前张海村党支部书记,现兼任村主任。该村委班子团结,工作思路清晰,办事能力较强,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引领发展能力。 |
颜家村 |
颜村位于兖州市西部,兖颜路西首,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总面积0.73平方公里,人口1692人,辖6个村民小组,人均农田1.1亩。现有农业用地1224亩,其中小麦、玉米744亩,育苗面积48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 得益于党员队伍过硬的素质,颜村是颜店镇基层组织建设良好、党群关系和谐。村党支部活动正常规范,党员发展程序规范严谨,党务、村务公开透明,账目公开一目了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在颜店镇村级组织千分考核中位于全镇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颜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6人,女性党员6名。村两委现有干部4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世水;支委委员、村委委员颜廷国、颜宏业;村委委员颜爱丽)。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实行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决策一律进行民主表决,实行民主集中制。该村制订有支部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制定施行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收支双公开。村两委经营管理现有资源,保证了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该村两委班子倾力服务村民,为村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得到广大村民的满意和认可。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和到企业务工。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里的车队,2012年度收入48万元。本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近两年在任城李营镇的带动下,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为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为的种植,主要经济作以苗木为主,有法桐、白蜡等。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