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兖州区 >> 新兖镇 >> 鲍家村

鲍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鲍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鲍家村简介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鲍家村地处兖州市城西南,现有农户324户,人口864人,其中党员46人。
   2、现有农业用地860亩,其中小麦200亩,林地165亩,果园、菜园200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45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7万元,人均纯收入133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6人,支部委员3名,村委3人,其中1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村考近商贸城,旧村改造难。
   2、旧村街道排水困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82105 272100 0537 查看 鲍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鲍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鲍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马青社区

  一、新兖镇小马青社区基本情况   1.新兖镇小马青社区。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23户,1297人,其中党员7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380亩,其中林地面积380亩,蔬菜面积1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万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73 人,支委7 人,村委7 人,其中有3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牛宜栋,连续六年被兖州市、新兖镇授予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2009年被济宁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个人”(三等功)等30多项荣誉称号。   3.村“两委”班子在牛书记带领情况下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富民强村,一是扶持发展村级企业。先后发展了金凤种禽、鲁顺建筑、苗木园林公司等十余家企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09年我村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统一购置苗木十几种11万棵,建成了苗木花卉园林示范基地。目前,苗木基地运转良好并初见效益。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协调驻村企业帮助村民进厂上班,引导家庭妇女利用空闲时间从事苗木基地知识培训工作,组织村民开展家政服务,完善农民创业帮扶措施。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实施惠民工程,社区是免费像村民提供水、电、暖,60岁以上的老人是按月领取生活补入,老党员每年可领取200元的特殊贡献奖,每年新入学的大中专生给予一次性的奖励1500—2000元不等,每年都会向每位村民发放1000元的生活资助,这样是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大力实施“绿、亮、清”工程,并投资十几万元在小区的主要干道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这样呢是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根据村民居住需求,今年新建设居民楼2栋70余户,老年公寓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即将启动建设。协调有关部门,配置价值5万元的健身器材20余件,投资5万元,高标准建设了24孝宣传长廊,新栽种价值200余万元的树木4000余棵,进一步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2009年我村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统一购置苗木十几种11万棵,建成了苗木花卉园林示范基地。目前,苗木基地运转良好并初见效益。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协调驻村企业帮助村民进厂上班,引导家庭妇女利用空闲时间从事苗木基地知识培训工作,组织村民开展家政服务,完善农民创业帮扶措施。   现村以成为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有可观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的生态和有序就业措施。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村里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多年来,社区没有偷盗、没有-,没有刑事案件,没有越级-。   

演武厅社区

  演武厅社区位于新兖镇城郊,靠城临场,社区设5个居民小组,416户,总人口1306人,其中党员106人。   社区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社区共有党员106人,设有一个党支部,支委有3人:支部书记阎勇,男,1954年8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1972年参加工作;姜兖州,男,1956年9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1996年7月参加工作;马成云,女,1971年11月出生,汉族,中专文化,2000年7月参加工作。社区班子开展工作扎实有效,能够积极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并能够及时处理化解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   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因演武厅社区系原山东拖拉机总厂,发动机分厂,职工宿舍区,企业被收购后组建而成,加之区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太阳纸业集团厂区内,演武厅社区居民均享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因系国有企业职工住宅区,基础设施配套相应完善,因时限较长,除道路、水、电改造外,排水、暖气年久失修。社区内有幼儿园、办公房、老年人门球场各一处,树木绿化较好,缺少必要的健身器械。   社区和谐稳定情况社区内有涉军人员2名,目前没有不稳定情况。   

夏庙村

  夏庙村现有人口191户,685人,设四个生产小组,耕地770亩,村两委成员4人,赵建设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玉臣任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朱玉东任村支部委员、村会计,孙广云任村委委员。   

楚洼村

  一、楚洼村基本情况    楚洼村位于兖州城北,紧靠327国道,交通便利;村下设三个自然组、386户,本村村民为1416人,加上其它外来入住人员约计为1800人。 村共有土地320亩,其中林地126亩,其余已被租赁。 2012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村集体收入达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计5人、交叉任职。现有党员53人,3个党小组,女党员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4人。    村支部书记杨传效1956年出生,高中学历,2007年12月及2011年3月两次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建立完善了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党员服务站、远程教育办公室,各项制度表识齐全,党员活动开展正常,党支部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开展的党员依岗承诺、结对帮扶、民主议政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着较好的战斗堡垒作用。民主建设状况良好,村务公开按时上墙,实行民主管理,接受村民的民主监督,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尚好。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辖区内有金鑫玻璃、齐鲁特钢等企业,村民经济来源以外出打工、个体经营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   村设有幼儿园、卫生室各1处;文化广场6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2套;6条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建有沟渠,配有46盏路灯;聘用4名环卫清洁工负责全村垃圾的清理;有线电视年入户率为100%;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绿化树木1000棵。   

吴家村

  一、吴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吴家村地处兖州市市郊,东邻太阳纸业集团,西靠327国道、兖新铁路。吴家村现有376户,人口1163人,其中党员55人,村两委交叉任职4人,外出务工人员490人。   吴村是村企联建的新型社区,2007年按照整体搬迁、异地新建的方式,建成多层住宅楼18栋,701户,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同时按照楼房建设与配套设施一体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吴家村高标准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超市、诊所、花园、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等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小区环境优美、整洁,村民生活安定有序,村风淳朴,多次被评为兖州市“明星村”、“文明村”、“五个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12年村集体年土地、房屋租赁收入3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5人,支委5人,村委5人,其中有4人是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鲍家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鲍家村地处兖州市城西南,现有农户324户,人口864人,其中党员46人。    2、现有农业用地860亩,其中小麦200亩,林地165亩,果园、菜园200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45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7万元,人均纯收入133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6人,支部委员3名,村委3人,其中1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村考近商贸城,旧村改造难。    2、旧村街道排水困难。   

赵家村

  1. 新兖镇赵家村位于兖州城南,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73户,1863口人,其中党员53人。    2. 该村对外出租土地31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收入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东孟村

  东孟村位于新兖镇东南部,现有耕地1800亩,427户、1426人,党员57名。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0元。村“两委”干部共5人,支部4人,村委4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一人兼”。近年来,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济宁市民营经济先进村”、“兖州市五个好村党组织”。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东孟村(社区)位于新兖镇东南部。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427户,1426口人,其中党员57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402亩,其中小麦、玉米402亩,没有其他农业用地。   3.至2012年底全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9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干部共5人,支部4人,村委4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一人兼”。村两委一直坚持围绕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党建工作。推行社区建设党支部承诺制、支部委员包保制和党员包户制。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比奉献,建设美好家园”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和谐村庄。建立了党员“爱心超市”,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建设了社区商贸中心、文化大市场、老年公寓,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解除了老年人搬入社区后的后顾之忧。为每户免费安装太阳能一套;对新考入大学的学生给予1000—2000元不等的奖学金,全力打造人性化和谐村庄。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建立了文化大院,组织了腰鼓、锣鼓、秧歌、花船等文艺宣传队伍,建成了高标准的门球场,成立了老年门球队。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   

朝阳村

  朝阳村共有人口1050人,265户。耕地面积1230亩,村庄面积270亩,共有党员36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妇女党员1名。村两位成员6名,其中支部成员3名,村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2名。   朝阳村位于327国道路西圣德国际酒店后临,临城靠厂,个体工商户8户,有预制件厂、朝阳工贸等企业,农业以蔬菜良种为主,外出务工人员160人以上,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14000万元以上,人均11000元。   

易村村

     兖州市新兖镇易村位于兖州西城区附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178户,536口人。其中党员32人。现有农业用地580亩,其中小麦、玉米528亩,园地29亩;蔬菜面积20亩,其中塑料大棚3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村内85% 以上的青壮年都在外打工。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2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0元。   一、村基本情况   (一)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现有支委3人,村委3人,3人均为兼职,另有1名计划生育专职主任(女)和1名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现有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4名,35岁以下6人,60岁以上15人。2012年新发展党员1名。   近年来,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切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2005年起自行规划建设易村社区,采取村民出资、滚动搬迁等形式,分期分批规划建设了易村新区,占地40余亩,比原有村落节省土地近60亩。   

董家村

  一、董家村基本情况    董家村位于兖州城西,紧靠327,交通便利,村下设三个自然组、167户,本村村民为686人。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计5人,全部交叉任职。现有党员2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建立完善了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党员服务站、远程教育办公室,各项制度表识齐全,党员活动开展正常,党支部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开展的党员依岗承诺、结对帮扶、民主议政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着较好的战斗堡垒作用。民主建设状况良好,村务公开按时上墙,实行民主管理,接受村民的民主监督,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尚好。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辖区内有亚太化工、长江机械、圣花国际、硕响等企业,村民经济来源以外出打工、个体经营为主要支撑。   村设卫生室1处及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2套;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建有沟渠,配有15盏路灯;聘用3名环卫清洁工对全村垃圾清理;有线电年入户率为100%;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学难、养老难、就医难等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有所改善;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八里铺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八里铺村地处兖州市偏西南,于济宁市高新区接壤。现有农户386户,人口1448人,其中党员44人。    2、现有农业用地1560亩,其中小麦1192亩,玉米1200亩,园地6亩,林地200亩,蔬菜58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万元,人均存收入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4人,支部委员4名,村委5人,其中两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还不深刻,存在走形式、交任务的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少、资金缺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解决。   

新义村

  1.新兖镇新义村位于龙桥路南侧,太阳纸业东邻。全村共三个村民小组,456户,1936口人,其中党员77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0亩,其中小麦、玉米0亩,园地0亩;林地面积0亩,蔬菜面积0亩,其中塑料大棚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亿3千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52.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800元。   

王鲁村

  1.新兖镇王鲁村位于市政府南侧,一中毗邻,327国道西侧。全村共三个村民小组,266户,1038口人,其中党员40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30亩,其中小麦、玉米570亩,园地30亩;林地面积50亩,蔬菜面积80亩,其中塑料大棚5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8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19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600元。   

代家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代家村地处兖州市城西南1.5公里,327国道与大禹南路、汶邹公路交界处济微路以东。现有农户160户,人口656人,其中党员40人。    2、现有农业用地400亩,其中小麦200亩,林地165亩,果园、菜园200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45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7万元,人均纯收入133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0人,支部委员3名,村委3人,其中1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村考近商贸城,旧村改造难。    2、旧村内街道排水困难。   

刘村村

  新兖镇刘村基本情况介绍   1、新兖镇刘村位于新兖镇驻地附近,太阳纸业工业园内。全村共51户参加分配人口,其中党员17人。   2、该村现没有农业用地,林地面积10亩。   3、至2012年底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8元。   

泗庄村

  泗庄村   一、基本情况   (一)兖州市新兖镇泗庄村位于新兖镇西部,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14户、1500人,其中党员64名。   (二)该村现有耕地1800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集体没有工副业生产项目,村民外出打工的比较多,群众商品经营意识比较强。   (三)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多万元(主要是土地租赁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一)泗庄村全村共有6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8名,村两委干部共6人,支部5人,村委4人,其中3人兼职。   (二)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张庆风同志“一肩挑”,从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群众威信较高,今年46岁,高中文化程度,兖州市人大代表。   (三)泗庄村两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7岁,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村级班子,村民比较信任和拥护,村两委整体工作情况较好,村“五有”保障基本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坚强。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泗庄村人均拥有耕地1.1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水浇条件比较好,1800亩耕地都实现机械灌溉,一般年份小麦亩产1000斤,玉米亩产1100斤,每亩农田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群众商品经营意识比较强、村个体私营经济项目比较多是该村的一个突出特点,全村有10余家餐馆、5个超市、3家运输专业户、4家农机户、2家木材加工户、9家养殖户等,经营状况较好。除此之外,年轻村民外出打工的比较多,目前全村有5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地点多数在兖州附近,一般打工一天收入在100元左右。相比之下,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里没有工副业生产项目,这一点也是下步村级工作发展努力的方向。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泗庄村是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健全,村内道路已硬化成柏油路,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全村实行集中供水和天然气。有文化健身活动场所,有村两委办场所等。社区幼儿园、医院正在建设中。已基本实现“五通十有”要求。   (三)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泗庄村村风朴实,和谐稳定。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积极组织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和村级“十佳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有村级腰鼓、锣鼓等文艺宣传队,有老年人活动的门球场,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门球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和谐村风氛围。   

土楼闸村

  土楼闸村村情简介   新兖镇土楼闸村属王鲁社区,位于327国道西侧,兖州一中南侧。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60户,879口人,其中党员31人。   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60亩,其中小麦1100亩,林地160亩。   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1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36元   

坊里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坊里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距离兖州城区15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46户,现有人口860人,其中党员26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53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大棚2个。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6人,村两委5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0000元。   

辛北庄村

  辛北庄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辛北庄村位于济微路以北,255省道以南,全村共4修正村民小组,260户,983口人,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139亩,其中小麦、玉米958亩,林地面积153亩,蔬菜面积28亩。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662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12520 元。   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兼职。   2、刘学东同志1955年12月19日生人,大专学历,现任辛北庄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山东环宇车轮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东省第九届、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济宁市十届、十一届-表。   3、辛北庄村两委在支部书记刘学东带领下精诚团结,怀着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念,怀着对广大群众最真挚的感情,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树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现有三层办公楼一座,面积800平方米,制度健全,管理完善,群众满意度很高。   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村两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加大投入,创新经营,扩规模、上档次,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00多万元。村里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农机具和植保设施,成立农机服务队,坚持免费为村民提供耕、耙、播、收一条龙服务;投资15万元更新农业生产设施,统一铺设了PVC节能灌溉管道,安装了电脑智能控制系统,村民浇地实行刷卡计费,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原来集中灌溉需要3—4天时间,现在10个小时即可浇一遍。2012年,村两委奋战1个月,完成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全村260余户用上了自来水、放心水    坚持统筹兼顾,建设文明村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统筹兼顾,按照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启动了小康楼建设工程,每栋小康楼村里补贴2万元。全村已建成小康楼183栋。2010年8开工建设五层住宅楼3栋,总建筑面积12456平方,现已全面竣工验收,2013年8月实现群众上房拆旧。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管理规范化”工程,高标准建设了“文明一条街”,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三化”工程,即住宅楼房化、村庄园林化、街道文明化,种植绿化苗木3万多株,绿地6000多平方米,2012年村投资30余万元在村各主要街道两旁铺设了广场砖,补栽了绿化苗木,安装了路灯,家家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家家有独立卫生间、水冲式厕所,村民形成了崇学上进、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体大院一处,设有室外健身休闲区、绿化带、蓝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投资100万元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老年协会等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和科技大院,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棋牌室、文艺室等七大功能室。   

前道义村

  一、村级基本情况   . 新兖镇前道义村位于兖州市西。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218户,700口人,其中党员20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300亩,全部种植小麦、玉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    二、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几年来农民不再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有条件的劳动力到城市、工厂打工,有的到省外承包工程。剩余的妇女及年老的劳力到附近农高园等打工,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该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实施村街道硬化,不断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围绕“村容整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根本原则。在处理村各种矛盾纠纷时,充分考虑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各类矛盾也得到了有效化解,多年来该村未出现一起群众集体-事件。   

后道义村

  一、村基本情况   1.后道义村位于兖州城北,共有11个生产组,570户,总人口2100人,其中党员59人。   2.该村现有农业耕地2300亩,企业占地1300亩,农业耕地全部种植小麦、玉米。   3.2012年底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2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9人,支委5人,村委5人,5人交叉任职。   2.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班子带头作用发挥好,有稳定集体收入,现240户搬迁到新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有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管用制度,每年群众测评均达到满意。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五通十有”标准,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广电、网络户90%,办公房、卫生室齐全,学前教育到位、有文化室、有健身场所1处、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就业到95%以上。   

牟屯村

  基本村情:   1、地理位置:位于兖州城北,距兖州城10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00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   2、基本村情:全村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6户,总人口542人。   3、农村经济: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外出务工、经济作物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是近几年来支撑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4、基层党建:牟屯村共有党员29人,村两委成员4人,均交叉任职,村级活动场所齐全。   

大南铺村

  基本村情:   1、地理位置:位于兖州城北,距兖州城10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00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   2、基本村情:全村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6户,总人口542人。   3、农村经济: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外出务工、经济作物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是近几年来支撑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4、基层党建:大南铺村共有党员29人,村两委成员4人,均交叉任职,村级活动场所齐全。   

夏村村

  新兖镇夏村位于兖州城北,距离兖州城约5公里,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10户,1120口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760元。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思想解放,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能力。村有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有管理村级事务的规章制度。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口碑。  

高庙村

  高庙村紧靠兖州西城西,北临兖州经济开发区,全村共285户,分四个生产组,1100口人,村居面积180亩,有党员41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两委班子共6人,支部3人,村委4人,交叉任职1人。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人年均经济收入11596元。现在村共有耕地80亩,多数村民已无土地,绝大多数村民靠外出打工生活。高庙村两委一班人,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完成好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员队伍。41名党员都能充分发挥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能以0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组成致富大富对子,为本村致富奔小康起到很好的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均达到上级的要求。现在高庙村平安稳定,无各级-事件,村容整洁卫生,干群、党群关系融洽,连续五年被市镇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大徐村

  新兖镇大徐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30户,1268口人,其中党员41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078亩,其中小麦、玉米1900亩;蔬菜面积178亩。201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600元。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1人,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4人。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思想解放,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能力。村有固定办公活动场所,有管理村级事务的规章制度。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口碑,整体工作在全镇处于领先水平。   

牛厂村

  一、村基本情况   1牛厂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76户,总人口658人,其中党员30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680亩,其中小麦、玉米1500亩,园地20亩;林地面积180亩,蔬菜面积0亩,其中塑料大棚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2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0人,支委3人,村委5人,大学生村干部0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孙培春:男:岀生年月:1964、10、17:民族:汉、学历:初中、任职时间:2007年至2012年4月任村主任、支部委员、2012年至今任村主任。   表彰奖励情况:2007年至2011年被评为镇优秀村干部。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没有不稳定情况、党群关系和谐。   

大胡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大胡村位于新兖镇西部,距离兖州城区10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96户,现有人口600人,其中党员24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种植苗圃蔬菜800亩。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镇达到12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9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村民有的办起了机械加工厂,有的从事建筑等生意,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1000元。   

宋庙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宋庙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距离兖州城10公里。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20户,现有人口400人,其中党员20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8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0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680元。   

韩家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韩家村位于新兖镇西部,距离兖州城区10公里。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130户,现有人口636人,其中党员23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987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3人,村两委4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600元。   

五炉村

  一、五炉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五炉村位于兖州市新兖镇西南部。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84户,294口人,其中党员17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540亩,其中小麦、玉米490亩,园地10亩;林地面积30亩,蔬菜面积1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5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 17人,支委2 人,村委 2人,其中有 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李瑞贞同志,今年50岁,高中学历,1995年—2004年在村任村会计,2004年至今在村任支部书记、村主任。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在支部书记李瑞贞同志带领下,从2006年—2012年连续7年被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村集体有承包地收入,但很微薄,村在2010年重新修建了新的办公场所,村各项制度、规定、档案齐全,群众对村干部服务比较满意。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基本全部覆盖,十有情况发展良好,个别项目正在筹建。   

曹洼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曹洼村位于新兖镇西部,距离兖州城8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60户,现有人口586人,其中党员21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47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9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200元。   

周楼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周楼村位于兖州城西部10公里处,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60户,现有人口976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8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1700亩,种植其他作物100亩。201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1人,支委4人,村委4人。   2、支部书记周广生,1960年2月生人,大专学历。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000元。   

官路口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官路口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距离兖州城区5公里,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116户,现有人口670人,其中党员22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67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2人,支委3人,村委3人,村两委成员全部交叉任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680元。   

张陈村

  新兖镇张陈村位于兖州城北,大禹路两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42户,530口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56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12年底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860元。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元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思想解放,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能力。村有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有管理村级事务的规章制度。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口碑。   

蔡行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蔡行村位于西城区西南。全村共四个村民小组,187户,750口人,其中党员35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002亩,其中小麦、玉米用地900余亩,林地80亩,蔬菜面积20余亩,小型鸡舍6个。至2012年底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2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023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5人,支委2人,村委3人,其中有一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村党支部书记暂缺,蔡伟修同志现担任村主任。蔡伟修:男,42岁,家有5人,现任一家纸品加工厂经理,年收入20余万元。蔡伟修同志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想尽全力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好的制度、有满意服务。目前村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强村富民的产业,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转变工作作风。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230元。以土地流转、农作物种植等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和谐村庄。拆除老村旧房160余户,旧村即将整体腾空并全部复垦。建设社区新村,已建社区楼房 60户,新村达到“五通十有”的要求,即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沙岗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沙岗村位于新兖镇西南部。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41户,611口人,其中党员22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080亩,其中小麦、玉米955亩,林地面积5亩,蔬菜面积120亩,其中塑料大棚90亩。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2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张国旗:男,50岁,家有6人,支部书记,以蔬菜种植、养猪等为家庭主要收入,年人均收入8万元。   贾玉星:男,53岁,家有6人,村主任,以种植、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1万3千元左右。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均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正想尽办法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该村主要以粮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其主导产业主要是养殖业、蔬菜种植业、沼气合作社。蔬菜200多亩,养殖业以养猪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该村目前正在搬迁中,村办公地点统一在新社区办公楼办公,卫生室、学校文化室、健身场所、绿化等设施一应俱全。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官庄村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官庄村地处兖州市城南,汶邹公路与327国道交界处。现有村民126户,人口330人,其中党员23人。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3人,支部委员会3人,村委3人(其中2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还不深刻,存在走形式、交任务的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少、资金缺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解决。   

顺德楼村

  一、顺德楼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顺德楼村位于西城区西南邻黄屯镇,全村共有2个生产队,120户485口人,其中党员2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20亩,其中小麦、玉米690亩,林地面积3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78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8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孙庆华,男,50岁,家有3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妻子承包楼房粉刷工程,年收入4.5万元;   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想尽全力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但由于集体经济太薄弱,现正寻找帮村民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的有效途径。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村两委班子在孙庆华同志带领下,工作积极、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顺德楼村以粮食种植为主,村民在种粮的基础上,加上村有计划引导村民外出务工,使村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至2012年底村民年纯收入9780元。   2、顺德楼村交通便利,紧靠西浦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办公楼、卫生室、村容整洁、文化室和健身场地。   3、顺德楼村和谐稳定,平时加强宣传,提高参与程度,营造开展和谐村庄建设行动的浓厚的氛围。   

姜高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姜高村位于西城区西。全村共四个村民小组,287户,1042口人,其中党员4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850亩,其中小麦、1000余亩,林地500亩,蔬菜面积300余亩,其中温室大棚150余个。    3、至2012年底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378万元,村集体收入近1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309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8人,支委5人,村委3人,其中有一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张永建:男,41岁,家有5口人,党支部书记,在龙桥建安工程公司兼任项目经理,年收入30余万元。   尚士恩:男,49岁,家有4人,村主任,在新居美家具城销售家具,年收入20万元。    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均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想尽全力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现土地流转和旧村改造均已结束,为增加村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正着手进行庄园建设。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好的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场所、卫生室、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徐营村

     徐营村位于新兖镇西南边缘,南接济宁高新区,西临颜店镇。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80口人,其中党员61名。   该村現有农业用地25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农民年人均純收入1.2万元。   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61人,支委6人,村委5人,其中有3人兼职。   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明玉同志任期的几年来,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中定位准确,思想先进,使徐营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两委班子在赵明玉同志的带领下,工作积极,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受到了村民的拥护与支持。   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徐营村以粮食种植为主,村民在种粮的基础上,加上村有计划的引导村民外出务工,使村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至2012年底村民年純收入在1.2万元以上。   徐营村交通便利,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办公楼、卫生室、村容保洁、文化室、和健身场所。   徐营村和谐稳定,平时加强宣传,提高参与程度,营造开展和谐村庄建设行动的浓厚的氛围。  

六股路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六股路村(社区)位于兖州城西。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94户,1003口人,其中党员4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805亩,其中小麦、玉米1805亩,没有其他农业用地。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4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48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1人是兼职。   尹成洲,生于1965年6月,2001年7月加入中国0,任村党支部书记。   尹庆国,生于1960年9月,任村委会主任。   村“两委”班子坚强团结,村级财务透明公开,计生工作机制健全、服务设施标准。达到“五有”保障要求。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村民收入逐年增长,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良好,基本做到了“五通十有”。   农村邻里和谐,社会稳定,连续多年荣获“市级精神文明村”称号。   

马桥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马桥村(社区)位于城南3公里,新世纪路东、泗河西、汶邹公路北,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286户,1069口人,其中党员56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00亩,其中小麦、玉米600亩,园地20亩;林地面积50亩,蔬菜面积3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8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98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6人,支委3人,村委5人。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村支部书记张洪运,1958年12月4日生人,1987年1月入党,高中学历,家有5口人,妻子马立坤务农,儿子、儿媳在西安打工,孙女周岁。全家收入56000元左右。   村主任马伟,1966年11月出生,1995年2月入党,高中学历。全家6口人,父母65岁左右,妻子太阳纸退休,两个女儿在校读书。家庭年收入6万元左右。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马桥村村两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扶持村民发家致富,引导村民脱贫,从单纯依靠农业生产转向务工经商,村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马桥村人均0.5亩口粮田,村集体为村民免费提供耕、种、收等服务,直接把粮食送进村民家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经商务工的后顾之忧。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马桥村已建成一户一宅小康楼60栋,建成多层住宅楼7栋,共计210户,基本满足了村民的居住需求,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了“五通十有”: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近年来,没出现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例恶性-事件。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班子年龄老化问题。   2.村民养老和看病难问题。   3.村集体收入与村新农村建设所需矛盾突出。   

牛行村

  本村总人数为345人,户数为120户,耕地面积487亩,党员人数为27人。班子成员5人,党支部书记孙建海,年龄38岁,低保户4户,困难户8户,外出打工人员10人,1名预备党员。    党组织生活正常,半年一次村务公开会议,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经济发展方向是领导村民进入社区,科学合理发展农业产业,目前80%土地已流转,用于苗木种植。    由于新兖镇新农村改造,牛行村已开始搬迁住户,目前已经建成50套社区住房,46户入住,正在建设80套社区住房。   

前杨村

  前杨村村级概况简介   前杨村位于兖州市正南部。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335户,1208人,其中党员51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50,其中小麦、玉米200亩,园地450亩;蔬菜面积60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52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11792元。前杨村经济水平较好,村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租和外出务工,共有劳动力610人,其中20%从事务农,80%从事进企业务工和个体经济。   

程村村

  新兖镇程村位于镇西部,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30户,446口人,其中党员30人。现有耕地790亩,其中小麦、玉米39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班达到467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8万元,人均纯收入12267元。   一、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共不党员30人,支委2人,村委3人,支部书记张学书,大专学历,村主任程永征中专学历。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呼吁和大力协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工厂转移,群众收入逐年提高,同时,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坚持标准,严格履行程序,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二、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程序村人均分配土地1.5亩,“五有十通”工程已全部完成,村民安居乐业,有卫生室一处,办公活动室3间,建筑面积90平米,现有保收田780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学前教育达到100%,生态环境良好,人人都有就业机会。现在村民和谐稳定,在生产生活中积极性较高,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提高,村两委积极工作,经村民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南王屯村

  一、基本情况   1。新兖镇南王屯村位于新兖镇西南部。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13户,769口人,其中党员2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700亩,其中小麦、玉米1125亩,园地150亩,林地面积165亩,蔬菜面积26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产值401万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1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8人,支委3人,村委3人。   支部书记王传高,生于1952年6月,1996年7月加入中国0,2001年2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王庆伟,生于1964年8月,2007年6月加入中国0,2011年5月任村委会主任。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村民年均纯收入12000元左右,属中游水平,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   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良好,基本做到了“五通十有”。   

西稻营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西稻营村位于327国道旁。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34户,621口人,其中党员31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830亩,其中小麦、玉米320亩;园地170亩,林地面积24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274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1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兼职。   2.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均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正想尽办法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目前村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强村富民的产业,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转变工作作风。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274元。以土地流转、农作物种植等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和谐村庄。拆除老村旧房160余户,旧村即将整体腾空并全部复垦,复垦土地120余亩。建设社区新村,已建社区楼房200户,新村达到“五通十有”的要求,即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杨厂村

  杨厂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杨厂村位于327国道南侧,现迁至金村社区。共有2个生产组,196户,总人口796人,其中党员2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432亩,其中小麦、玉米680亩,苗木基地730亩;林地面积22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6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5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8人,支委3人,村委3人,大学生村干部0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班子带头作用发挥好,有稳定集体收入,现整村搬迁到金村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有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管用制度,每年群众测评均达到满意。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土地流转、农作物种植、蔬菜、花卉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8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五通十有”标准,: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广电、网络户90%,有保收田680亩、致富项目5个、办公房80平方、有卫生室20平方、有村容保洁2名、学前教育到位、有文化室、有健身场所1处、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就业到95%以上。   

老府庄村

  老府庄村基本村情:   1、地理位置:距镇政府所在地仅3公里,距县城6公里,327国道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国土面积780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   2、基本村情:全村2个村落小组,有农户142户,总人口514人,有耕地面积585亩,人均耕地1.0亩。   3、农村经济: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254元,外出务工、经济作物种植、蔬菜大棚种植是近几年来支撑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4、基层党建:专利权府庄共有党员34人,其中男党员30人,女党员4人,村级活动场所齐全。   

东张庄村

  东张庄村   一、村基本情况   1. 东张庄村位于新兖镇东南部,全村共有220户、670人,其中党员38人。   2.该村现有耕地面积1673亩。   3.至2012年底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69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8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 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志,男,1970年生人,大专学历,1997年7月入党。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较为团结,有一定的群众威望   村集体收入较好;有村级活动场所;村里各项管理制度较为完善;能够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土地流转、粮食种植等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齐全: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建立了党员“爱心超市”、社区商贸中心、文化大市场、老年公寓,并为每户免费安装太阳能,组建了腰鼓、锣鼓、秧歌等文艺宣传队伍,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民评选等活动,积极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广泛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整体较为和谐稳定。   

张行村

  张行村村级概况简介   一、村基本情况   新兖镇张行村位于新兖镇西南部,南接国际焦化、西临西浦路。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146户,现有人口470人,其中党员19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680亩,其中小麦、玉米628亩,林地面积12亩,蔬菜面积4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镇达到12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9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村民有的办起了机械加工厂,有的从事建筑等生意,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1000元。   

后寨村

  新兖镇后寨村位于寨子中心村核心位置。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88户,330口人,其中党员16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380亩,其中小麦、玉米300亩;林地面积20亩,蔬菜面积30亩,其中塑料大棚30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6人,支委3人,村委3人,大学生村干部0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支部书记年富力强,思想解放,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能力。村有较强的集体收入,有办公活动场所,有管理村级事务的规章制度。又满意服务。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口碑。2012年底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到达到15000元,在全镇处于领先水平。该村有较强的个体民营企业一家,村民致富渠道广泛,经济发展后劲强。   

广街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广街村(社区)位于兖州市西城区西。全村共1个村民小组,83户,370口人,其中党员1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588亩,其中小麦、玉米500亩,园地8亩,菜地8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8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李祥华:男,48岁,家有3人,支部书记,在楼区地下室开驾校,年收入5.5万元   范美清:女,51岁,家有3人,村主任,其丈夫在济宁做电工,女儿在报社工作,年收入6万元。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均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正想尽办法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目前村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强村富民的产业,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转变工作作风。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和谐村庄。拆除老村旧房146余户,旧村即将整体腾空并全部复垦,复垦土地100余亩。建设社区新村,已建社区楼房60户,即将启动楼房100户,新村达到“五通十有”的要求,即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王庄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王庄村位于西城区西。全村共1个村民小组,72户,290口人,其中党员11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468亩,其中小麦、玉米420亩;园地8亩,林地面积4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1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王 伟:男,39岁,家有6人,支部书记,在楼区地下室开超市,年收入5.5万元   邱 峰:男,33岁,家有8人,村主任,弟弟在济宁搞推销,父亲建筑技术员,年收入18万元。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村两委班子均年富力强,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正想尽办法帮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目前村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强村富民的产业,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转变工作作风。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以土地流转、农作物种植等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和谐村庄。拆除老村旧房90余户,旧村即将整体腾空并全部复垦,复垦土地70余亩。建设社区新村,已建社区楼房30户,即将启动楼房90户,新村达到“五通十有”的要求,即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村民和-提供无偿服务,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氛围,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沈官屯村

  沈官屯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沈官屯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322户,总人口1200人,党员36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877亩,其中小麦、玉米1530亩,园地40亩;林地面积307亩,蔬菜面积0亩,其中塑料大棚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7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3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6人,支委3人,村委5人,大学生村干部0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陈祥全:男:岀生年月:1963、02、21:民族:汉、学历:初中、任职时间:2011年至今、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表彰奖励情况:2011年至2012年被评为镇优秀村干部。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通路、通电、通水、通广电、网络户90%,有保收田1877亩、致富项目、办公房2400平方、有卫生室80平方、有村容保洁3名、学前教育、文化室(图书室)、有健身场所0处、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2.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没有不稳定情况、党群关系和谐。   

于村村

  于村   一、村基本情况   1.于村位于新兖镇西北部。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26户,总人口486人,其中党员19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916亩,其中小麦、玉米731、6亩,园地10亩;林地面积135亩,蔬菜面积40亩,其中塑料大棚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085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9人,支委3人,村委3人,大学生村干部0人,其中有0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杨德友:男:岀生年月:1963、10、01:民族:汉、学历:高中、任职时间:2007至2011年任村主任、支部委员。2011年至今、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表彰奖励情况:2007年至2011年被评为镇优秀村干部。    2011年至2012年被评为镇优秀党组织书记。   

肖街村

  肖街村   一、村基本情况   1肖街村位于新兖镇西铺路以东,九州大道以北,老泗庄公路以南。全村有1个村民小组,90户,总人口310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523亩,其中小麦、玉米500亩,园地10亩,林地13亩。   3.至2012年底,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418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2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支部书记 肖庆光,男,39岁,高中文化程度,有着20年的党龄,曾建居民楼一栋,家庭成员6人。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   村两委班子成员年富力强,有工作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发家致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目前,村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强村富民的产业,抓好环境整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1418元。   2.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没有不稳定情况、党群关系和谐。   

杨庄村

  杨庄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杨庄村位于兖颜公路北、大安河西。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170户,630口人,其中党员23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966亩,其中小麦、玉米870亩,林地面积50亩,蔬菜面积16亩,其中塑料大棚3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7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3人,支委3人,村委2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刘秀峰,性别、男;1975年10月生;学历中专;1997年12月入党。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齐全:通路、电、水、广电、网络,有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村容保洁、学前教育、文化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和就业措施。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村目前没有不稳定因素,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李楼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李楼村地处兖州市城南,济微路以东,汶邹公路以北。现有农户236户,人口718人,其中党员31人。    2、现有农业用地260亩,其中小麦、玉米80亩,林地165亩,蔬菜15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64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792元,人均纯收入1136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1人,支部委员3名,村委3人,其中3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吴村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还不深刻,存在走形式、交任务的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少、资金缺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解决。   

牛楼村

  一、新兖镇牛楼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牛楼村位于兖州市南部。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427户,1426人,其中党员50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200亩,其中小麦、玉米200亩,园地10亩,林地面积990。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8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0人,支委3人,村委4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振江,连续多年被兖州市、新兖镇授予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2009年被济宁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3.村“两委”班子在郭振江的带领情况下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富民强村,一是扶持发展村级企业。先后发展了金凤种禽、鲁顺建筑、苗木园林公司等十余家企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09年我村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统一购置苗木十几种11万棵,建成了苗木花卉园林示范基地。目前,苗木基地运转良好并初见效益。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协调驻村企业帮助村民进厂。   

齐王庙村

  齐王庙村   一、村基本情况   1齐王庙村位于荆州路西。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15户,总人口520人,党员21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825亩,其中小麦、玉米730亩,园地25亩;林地面积54亩,蔬菜面积16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8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1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双委在村支书汪运池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农村建设示范村。班子成员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村经济持续发展,突出抓好蔬菜种植,目前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0亩之多。至2012年底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29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800元。   2.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没有不稳定情况、党群关系和谐。   

大雨住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大雨住村位于新兖镇政府东南方向2公里处,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460户,1723人,其中党员3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2200亩,其中小麦、玉米1440亩,林地面积600亩,蔬菜面积100亩,其中塑料大棚6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8人,支委5人,村委3人,无大学生干部。   2、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带领村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村里有从事运输、建筑安装、超市经营、土地承包小型维修等村致富带头人。村里有1200平方米村级办公场所,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的有声有色,多次被市、镇两级党委、政府评为“村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乔家村

  一、包驻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乔家村位于新兖镇南部,全村共有两个村民小组,155户,现有人口598人,其中党员29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78亩,其中小麦、玉米500亩,园地346亩,林地面积200亩,蔬菜面积100亩,其中塑料大棚5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镇达到28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9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土地流转收入,村民外出打工收入和家庭养殖。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齐全。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良好。   

后杨村

  后杨村位于兖州南部。全村无村民小组,共187户,684人,其中党员31人。该村现有农业用地650,其中小麦、玉米600亩,园地50亩;林地面积20亩,蔬菜面积15亩,其中塑料大棚5亩。村民基本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所得以及农用耕地、果园和林木种植经营。随着科学发展的展开,如今在稳定的基础上,本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找准了农民增收、奔小康的路子,引导他们克服旧的种植观念,调配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   

前寨子村

  前寨子村村级概况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前寨子村位于新兖镇南部,全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252户,现有人口1175人,其中党员34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1100亩,其中小麦、玉米500亩,园地200亩,林地面积200亩,蔬菜面积100亩,其中塑料大棚100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镇达到42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34人,支委3人,村委5人,其中有2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一人兼职。   3、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五有良好保障》。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土地流转收入,村民外出打工收入和家庭养殖。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五通十有”齐全。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良好。   

倪家村

  一、村级基本情况   1.新兖镇倪家村位于兖州市城南。全村共1个村民小组,196户,757口人,其中党员38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770亩,其中小麦、玉米64亩,园地596亩;蔬菜面积144亩,其中塑料大棚95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55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2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457元。   二、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   几年来村集体把村集体土地流转出579亩,使农民不再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有条件的劳动力到城市、工厂打工,有的到省外承包工程。剩余的妇女及年老的劳力到附近农高园等打工,增加了农民收入。村委会把流转出土地的收入每年两次分配给村民,年人均分配1300元,还为村民办理其他福利事业。   村民承包集体土地144亩,种植蔬菜,建起蔬菜大棚50余个,占地95亩,全年种植蔬菜供应市场,仅此一项村民就收入200余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该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实施村街道硬化,不断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围绕“村容整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大力学习和推广沼气等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建)厕、改厨,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排进沼气池发酵,又将沼液沼渣这种上好的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土壤改良,节省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住宅与畜禽分离,住宅与卫生间、厨房配套,不断改善农村人居卫生和生态环境,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3.农村和谐稳定情况。   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根本原则。在处理村各种矛盾纠纷时,充分考虑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各类矛盾也得到了有效化解,多年来该村未出现一起群众集体-事件。   

于桥村

  于桥村   一、村基本情况   1.于桥村位于兖州城南偏西南6公里处。全村共1个村民小组,65户,总人口282人,党员12人。   2.该村现有农业用地380亩,其中小麦、玉米280亩,园地48亩;林地面积52亩,蔬菜面积50亩,其中日光温室一个,1.5亩。   3.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4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目前该村共有党员12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3人是兼职。   2.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基本情况。   书记主任一肩挑,连选连任,作风正派,有组织能力,是一个良好的管理者,村民信赖的领导者。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个体企业1户,市场批发商1户,60平方超市1个,运输业4户,蔬菜种植6户,外出务工88人,村民经济发展思路良好、健康向上。   2.农村和谐稳定情况。没有不稳定情况、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大马青村

  一、村基本情况   1、新兖镇大马青村地处兖州市城西南,现有农户356户,人口1562人,其中党员50人。   2、现有农业用地160亩,其中小麦/玉米120亩,菜园40亩。   3、201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00万元,人均纯收入12600元。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50人,支部委员5名,村委5人,其中3人兼职。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村两委开展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组织建设灵活多样,村党支部团结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作上团结协调,一呼百应。村党支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要务,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干部,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办事效益进一步透明,使广大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较好的评价。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威信,形成民风带村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两委班子认真分析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用良好的政策方针、理念,以抓经济为要务,使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提高办事效率,村两委做到勤政为爱,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事项原则,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满意度。实行民主管理建设和健全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从而有效提-部对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行村务公开和村账镇管理模式,减轻干部压力和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村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管好村级集体账,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广大党员参与村中事务意识欠缺,农民增产增收方法不多。   


鲍家村特产大全




鲍家村景点大全